书城童书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2944400000053

第53章

【原文】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各个贤。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注释】

①贤:有道德,有才能的。②修:修行。

【释义】

螳螂只顾捕捉眼前的蝉,没想到黄雀正在它身后准备吃它。不追求家中有贵重的金银珠宝,只愿家中的儿孙个个贤能。能成为夫妻。是百世结成的缘分。一百代修来的缘分才能同乘一条船,一千代修来的缘分才可以做同床共枕的夫妻。

【阅读链接】

高士其自强不息战残疾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他将深邃、严谨的科学和浪漫、极富变化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写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科普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菌大菜馆》、《微生物漫话》和《菌儿自传》等多部科普文章。高士其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毕业后他留在芝加哥医学研究所深造。1928年,他23岁的时候,一天他正在细菌实验室做实验,一个装着甲型脑炎病毒的试管破裂,病毒顺着耳膜侵入脑部,几天后脑炎症发作,严重损害了他的神经。以后,他瘫痪了,头向左歪,语言含混,双眼发直,生活不能自理。然而,高士其的心没有衰竭,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创伤所击倒。他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坚持学习,最终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1930年,他怀着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回到了祖国。他从1935年开始喜欢起科普小品的创作。他尝试着写了一篇《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李公朴等人主编的《读书生活》杂志上。没想到这篇科普小品在读者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深受读者的欢迎。从此,高士其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小品的创作中去了。他以轻松愉快的笔调,通俗易懂的文风把细菌学和卫生学的知识介绍给广大群众,使群众在有趣的故事中掌握了许多知识。他的创作灵感犹如源源不断的清泉,自然流泄到人民的心田,浇开了无数朵科学普及的鲜花。然而病魔并没有因为高士其的勤奋就停止了脚步,侵入他体内的病菌再一次向他发起进攻,气势汹汹。他的手颤抖得更加厉害,写字已经十分困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使出全身的力气握紧笔杆,继续笔耕不辍。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一百多篇科普小品和科学论文。高士其还怀有一颗报国之心。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高士其冲破重重阻力,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接见了他,称他是"中国的红色科学家"。他又于两年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他的病情又继续恶化,说话和行动已十分困难。当时延安地区缺医少药,他被送往香港和国民党统治区治病。治病期间,他坚持进行科普小品的创作。他口述,让别人笔录。建国初期,高士其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他不顾疾病的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普及工作之中。从1949年至1965年,他创作了大约60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写下了两千多行科学诗。他撰写出版的科普作品已达到二十多部。高士其写的科普小品涉及领域广阔,从电子到宇宙,从微生物到人类,从火到原子能,从石器到自动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为了写好科普小品和科普著作,他阅读了大量的科学著作。由于疾病已使他不能进行资料摘抄,所以他硬是凭着大脑将有关资料牢牢地记住。他写的科学诗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人们都称赞他是传奇式的残疾人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