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
29462200000112

第112章 (2)苏杨配合巧搭档

1941年的冀鲁豫军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年5月,苏振华出任冀鲁豫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主持鲁西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工作。7月中旬,冀鲁豫军区与鲁西军区正式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边区党委、军区。新的冀鲁豫军区由八路军第2纵队兼,苏振华担任纵队兼军区政治委员,杨得志担任纵队司令员。苏振华、杨得志两人相得益彰,配合极为默契。

两区刚一合并,苏振华就和杨得志在山东观城东南的红庙村召开了第一次全区高级干部会议,研究严峻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问题。此时的形势是,一些伪、顽军队渐渐猖狂起来,对冀鲁豫根据地的侵扰也增多了。据此,苏振华和杨得志想到要教训那个打着“游击日军”旗号的孙良诚,煞一煞他的气焰。

10月上旬,杨得志、苏振华带着教第3旅、教第7旅和教第4旅共5个团的兵力,由观城出发,经范县、鄄城到达山东省巨野县地区。根据情报,孙良诚现在正进到巨野与定陶两县之间的柳林集、楚楼、黄庄、曹楼等地,处在我3个旅的中间地带。杨得志与苏振华商定,采取两翼夹击、中间突破的方法,准备连续战斗几次,争取在这一地区消灭该部,打垮孙良诚的这个主力。派谁担任中间突破的艰巨任务呢?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教第3旅。

“请司令员政委放心,3旅保证完成任务!”苏振华和杨得志布置任务的话音刚落,教3旅代旅长王秉璋、政委曾思玉齐声说道。

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很激烈。杨得志和苏振华的部署,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战场的主动权逐渐掌握到了八路军的手里。战斗开始后第5天,王秉璋率领第3旅攻下了柳林集,并按照杨得志的指示,迅速将部队挺进到楚楼一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的指挥部及主力部队包围在楚楼。

战斗仍在继续,枪声、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杨得志站在前沿阵地上举着望远镜,密切观察着战局。经过7天的战斗,楚楼一带的敌人已经被我军消灭了,一部分残敌正在败退。部队正在迅速向黄庄靠拢,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黄庄和曹楼。

杨得志在指挥部里对着摊开的地图仔细地查看着。“老苏,在金乡城北的羊山镇有敌人的自卫团总部,敌人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同孙良诚部队主力激战之时,突袭这个自卫团总部。我想让3旅派一支小部队奔袭这个总部,捣毁它。怎么样?”

苏振华对着地图沉思片刻说:“可以。但部队的行动一定要快,迟了怕敌人会有防备。”

杨得志一挥手,迅速向第3旅下达了作战命令。3天后,第7旅和第4旅分别在第3旅的配合下,歼灭了躲在黄庄和曹楼的敌人,被派去捣毁敌自卫团总部的第3旅一部也胜利返回。这一仗前后打了20多天,取得了歼敌1000余人的战绩,迫使孙良诚向成武县以西退去。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开始加紧酝酿内战,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奉命组建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第1纵队,杨得志担任司令员,苏振华担任政治委员,这就是著名的“杨苏纵队”。第1纵队刚刚组建完毕,打响的第一仗就是反击国民党军窜犯解放区的邯郸战役。根据刘邓首长制定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邯郸战役作战原则,苏振华、杨得志首先引诱敌人到预定战场滏阳河套地区,接着以村落为依托,组织大纵深的坚守防御,在第2纵队的配合下粉碎敌人的北犯企图,坚决不让敌人进入邯郸,然后用“后发制人”的战法全歼敌人,活捉了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夺取了邯郸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