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古今骗术揭秘·江湖骗局
29474300000036

第36章 购水茧被骗

南昌贾人钱某饶于赀,好藏古器。一日客携一古锦匣至,内有物其形似茧而大如瓢,长尺许,色白微见青斑,摇之内有声。云系某宦家藏,传世既久,子孙不知其名并不识其用,惟承上世之嘱以故宝藏至今。闻君精于鉴古,特假一观,冀有所示。钱因笑置之。越日有同好某来访。钱言及之,某曰:“尝观枟异物志枠,载:员峤山有水蚕,长七寸,色黑有鳞角,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茧长一尺,纤为文锦,入水不濡,投火不燎。唐尧时海人献之,竟以为黼黻。此其是乎?若然真无价物也。”钱检书阅之良是。乃邀客欲破茧以验。客不可。钱曰:

“验之若合,愿以千金为赠,否则亦以数缣之值偿之可乎?”客遂商于物主,议既定。乃破之。内果蚕腊,色纯黑,鳞角可辨,入水不濡。客曰:“今惟投诸火矣。两家其勿悔。”物主请置千金于前而后验。时某亦在坐,私谓钱曰:“今已试数端,谅非伪物。盍减厥值而不竟其验乎?”钱然其说,遂以半价得之。既得视为至宝,终亦不敢入火。后有泄其谋,谓物实伪为,入水不濡者,涂以白蜡也。客与某则商通在先,藉此以欺钱一人耳。

(白话故事)

南昌的商人钱某非常富有,喜欢收藏古器。一天,有位客人拿着一个古锦匣子找到他,匣子里有种东西,形状像茧却跟瓢一样大,有一尺多长,颜色微白又见点青斑,用手摇时里面声音。客人说:“这件宝物是一位官宦的家藏品,传世了很久,他的子孙都不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的用处,只能遵从上辈人的嘱托把它宝藏到现在。听说您精于鉴赏古物,所以特意拿过来请您看一看,希望卖个好价钱。”钱某一笑,把它放在了一边。过了几天,钱某的朋友李某来做客,钱某谈起了这件事,李某说:“我曾经看过枟异物志枠,上面记载着:‘员峤山有水蚕,长七寸,色黑有鳞角,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

茧长一尺,纤为文锦,入水不濡,投火不燎。唐尧时海人献之,竟以为黼黻。’说的就是这个吗?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无价之宝呀!”钱某查阅枟异物志枠后相信了李某的说法。他立即邀请客人破茧来验证,客人不答应。钱某说:“如果验证后是真的,我会付给您一千两银子,否则只能给您几两银子以示补偿,可以吗?”客人与物主商量后答应了下来。两人把茧剪破,里面果然是蚕腊,颜色纯黑,还可以看清鳞角。他们又把它放到水中,水却浸不到里面。客人说:“现在要把它扔到火里去验证,你们两家都不要反悔。”物主要求钱某先拿出一千两银子,当时李某也在场,他私下里对钱某说:“现在已经试了几项,应该不是假的。为什么不跟他讲价钱要了这件宝物,也不用再验了。”钱某听了他的话,用半价买下了它。钱某得到它后视为珍宝,最终也不敢把它投到火中。后来有知情的人说,那件东西就是假的,物主先在上面涂上白蜡,客人与李某事先串通好,借此欺骗钱某一人。

揭秘:客人伙同李某共骗钱某一人。客人拿着假水茧来卖,说是宝物,李某以枟异物志枠的记载,附和其说。他们把水茧涂上白蜡,入水都不浸。李某又巧言让钱某买下了这个假水茧。此骗术是利用朋友的身份,以卖假物骗人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