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励志课
29490500000047

第47章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让十五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十五个人都非常轻松地穿了过去。然后,他打开了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来的!心理学家问:“现在,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没有人回答。过了好久,有三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走了一半,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又退了回来。见此情景,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九盏灯,灯光把房里照的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但网线颜色较浅,因此他们刚才都没有看见。“现在,我们将再次通过这做小木桥。不过,不愿意的请站到右边。”心理学家说道。有八个人站到了右边。“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他们。“这张网牢固吗?”这八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走过人生就像穿过这个鳄鱼池一样,往往无知无畏者反而能走过去,很多人之所以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

心灵平静的人一般都具有大智慧,而大智慧正是创造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正如苏格兰历史学家克莱尔曾说:“寂静是形成一切伟大事业的基本要素”。

爱因斯坦有位好友叫贝索,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师”,他知识渊博,思想敏捷,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突出建树,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常常思想很难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像一只蝴蝶,不停地从这儿飞到那儿,又从那儿飞到这儿,在一件事尚未完成时,马上又想着另外一件事。

与此相反,爱因斯坦的知识未必有他渊博,但爱因斯坦能让“宁静”抚慰自己的心灵,能一心一意围绕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所以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者。也可以说,他的“相对论”就是“聚精会神的产物”。

古人云:“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能拥有一颗平静的心,一片宁谧小天地,一段安定的生活,想必是人生极大的一种幸福。

人世间,能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一切,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与雨水来照亮、冲洗,在这红尘浊世中,终日扰攘,哪里才有安静的角落呢?当我们独处时,诸如孤独、寂寞、无聊等内在纷乱情绪均会一一浮现,也因此,我们需要安静,唯有当外在活动静止时,内在的活动才会浮现,才能被“看到”,人们可以藉此整理一下自己的内在,整合分裂的自己。

“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监物,性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澈。”

老子提出了“虚静”的观念,这是对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示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速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

人若能重视内在生命的培蓄,对于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就会予以改变。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邃高远的思想。所以,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心灵。所谓:“得意淡然、失意泰然;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偏、缓能制急;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恬,惟静者能看得透。”

所谓:“人心如水,静止则明;不为物引,不为欲萦。”在安静中寻找力量,朱子云:“静中有无限妙理。”所以,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