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之际,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执行总裁——世界第四富豪艾利森应邀参加典礼。艾利森当着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他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他们全都是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他却并不以在哈佛大学读书为荣。”
艾利森见全场听众目瞪口呆,接着说:“众多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那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利森,被耶鲁大学开除;微软的总裁斯蒂文·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因为它是读了一年研究生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艾利森接着“安慰”那些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毕业生,说:“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在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后,终能赢得为我们这些人(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艾利森的话当然是偏激的,但并非全无道理。
酷评 文凭不等于能力
这则故事无疑是美国精神的典型代表。
美国人崇拜英雄,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往往有成功的个人事业,具有个人魅力和超人的才干。
美国人相信个人奋斗就能成功。他们以个人的成功影响大众,赢得别人的称赞,也正是用他们自己的成功为别人、为群体作出贡献。
但大多数人也会有一种“身份荣耀感”。他们以出生于一个良好家庭自居,以进入一所名校读书为荣,以有机会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为傲。而一个真正的成功者,能令一个家庭、一所名校、一家公司、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以他为荣。
成功有很多种解释。而应试教育给所有的人只留了一条活路——文凭。我们的社会舆论也给所有的人只鼓吹一种成功的模式:考进哈佛、剑桥或者清华、北大。于是,当人们一拿起报纸或打开电视时,几乎所有有关成功的画面就定格在了什么哈佛女孩、北大女孩身上。
大学不是万能的。真正成功的人,靠的往往不是学校给的荣耀和优越的条件,而是个人的奋斗。
美国人的成功是个人的胜利,他们强调个人意识的价值观,而这种个人主义意识正是美国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