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宋辽金元文学
29559400000002

第2章 宋词(1)

第一节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在整个词史中起着承前启后、革故鼎新的作用,主要词人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等人。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经文士的改造与加工而渐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靡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别树一帜,其边塞词苍凉开阔,豪放悲壮,下开东坡之词风。张先早期所作的词仍袭花间、南唐遗风,大部分作品描写男女之情,后期写了一些长调慢词,表现士大夫文人的日常生活,对于词体的解放有一定的影响。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表现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一、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14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存词130余首。其词大多是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的传统题材,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晏殊在词作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赋予了词作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具有富贵气象。其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

浣溪沙

“题解”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绍兴境内一条著名的溪流),故又名《浣溪纱》或《浣纱溪》。此词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感伤、惆怅之情,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晏殊词“情中有思”的特点。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

“注释”

〔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香径:花园里的小路。

蝶恋花

“题解”此词为词人托闺中人之意抒秋夜闺情,与花间词的镂金错采不同,风格疏淡,境界较高。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谓此词“昨夜”三句,与诗经《蒹葭》一篇“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3〕,斜光到晓穿朱户〔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5〕,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1〕槛:栏杆。

〔2〕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3〕谙:熟悉、了解。

〔4〕朱户:即朱门,指大户人家。

〔5〕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诉衷情

“题解”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本为情词,后作一般抒情用。这首小令抒写登楼怀远,极有情致。上片描绘红树金菊,秋色如画;下片写水远天长,情思无限。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1〕,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释”

〔1〕目断:即凝神眺望,望至视界所尽处。

清平乐

“题解”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做词牌。这首词写秋日情怀。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都有着淡淡的秋感。作品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的清寂之思,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有韵致。

金风细细〔1〕,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2〕,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3〕,斜阳却照阑干〔4〕。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注释”

〔1〕金风:秋风。

〔2〕绿酒:美酒。

〔3〕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4〕阑干:同“栏杆”。

清平乐

“题解”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此词以红笺、斜阳、遥山、帘钩、人面、绿波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2〕。

“注释”

〔1〕“鸿雁”两句:旧说鱼雁可以传书。《汉书·苏武传》“常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因以雁代指信使;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亦以鱼代指信使。

〔2〕“人面”两句: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尝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庄居,花木丛萃,乃叩门求饮,有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来岁清明,崔又“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化用其意。

玉楼春

“题解”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绿杨芳草长亭路〔1〕,年少抛人容易去〔2〕。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3〕。天涯地角有穷时〔4〕,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1〕长亭:供行人休憩饯别之处,秦汉时每隔十里建一亭,故称十里长亭。

〔2〕容易:轻易、随便。

〔3〕一寸:指心、心绪。

〔4〕穷:穷尽、终了。

木兰花

“题解”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此词化用前人的诗句,信手拈来,自然贴切。词中的复杂思想反映了作者历经世宦沧桑之后的淡泊心态。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1〕。

闻琴解佩神仙侣〔2〕,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3〕,烂醉花间应有数〔4〕。

“注释”

〔1〕“长于”两句: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闻琴:用卓文君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发挑之。”解佩:用江妃二女事,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

〔3〕独醒:《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我皆醉我独醒……’。”

〔4〕数:旧指气数,即命运。刘峻《辩命论》:“将荣悴有定数,天命有志极。”

辑评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二、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词人。欧词收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的有200多首。欧阳修的作品主要学习晚唐五代的冯延巳,善写男女恋情,婉曲缠绵,情思深远,体现了欧词的风格特征。欧阳修对词的革新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抒发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心态,代表作品是《蝶恋花》《踏莎行》《朝中措·平山堂》;其二,改变了词传统的审美趣味,努力向通俗化的方面发展,代表作品是《采桑子》十首,欧阳修由此成为宋代词史上第一个主动向民歌学习的词人。

踏莎行

“题解”《踏莎行》词调,唐、五代词不载,始见于北宋寇准、晏殊词。作品上片写马上征人,以景为主,融情于景;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3〕,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4〕。

“注释”

〔1〕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

〔2〕草薰风暖:从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两句而来。薰:香气。辔:马缰,此处代表马。

〔3〕盈盈:泪水满眼的样子。

〔4〕行人:此处指心上人。

蝶恋花

“题解”这是一首闺怨词,写深闺中思妇伤春怀人的愁苦心情。欧阳修的词风深受南唐冯延巳影响,以至此词并见于冯延巳《阳春集》。李清照《临江仙》词序说:“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1〕,楼高不见章台路〔2〕。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3〕。

“注释”

〔1〕玉勒雕鞍:指华贵的车马。游冶处:指歌楼妓馆。游冶:冶游,艳游。

〔2〕章台路:汉长安有章台街,无比繁华,后人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所。

〔3〕“泪眼”二句:张宗校《词林记事》:“南部新书》记严恽诗:‘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此阕结二语,似本此。”

朝中措·平山堂

“题解”见《六一词》。《全宋词》题为“送刘仲原甫出守淮扬”。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作者出守扬州,以城西北大明寺侧筑堂为休憩之所,题为“平山堂”。这首词借对昔日平山堂的景物和所经历的生活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宦途失意的不平与怨愤的心态,以及所感受到的今非昔比的人生体验。

平山阑槛倚晴空〔1〕。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2〕,别来几度春风〔3〕。

文章太守〔4〕,挥毫万字〔5〕,一饮千钟〔6〕。行乐直须年少〔7〕,樽前看取衰翁〔8〕。

“注释”

〔1〕平山阑槛:平山堂的栏槛。

〔2〕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柳树。

〔3〕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

〔4〕文章太守:作者当年任扬州知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

〔5〕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6〕千钟:饮酒千杯。

〔7〕直须:应当。

〔8〕衰翁:词人自称。此时作者已年逾五十。

采桑子

“题解”见《六一词》。欧阳修早年曾任颍州(安徽阜阳)地方官职,颇爱其地风景之美,晚年即退居颍州。颍州有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为该地名胜,作者常与朋友来此游赏,因作《采桑子》词一组共十首记风物之胜,述身世之慨,此词为其中的第四首。

轻舟短棹西湖好〔1〕,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2〕。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3〕。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

〔1〕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

〔2〕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3〕涟漪:水的波纹。

生查子

“题解”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楚云深》《陌上郎》《绿罗裙》等。明杨慎《词品》误作朱淑真词,后颇多沿误。宋曾慥《乐府雅词》、明陈耀文《花草粹编》、近代况周颐《蕙风词话》等均作欧阳修词。作品用今昔对比的方式,再现了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感情真挚,不假雕饰,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

去年元夜时〔1〕,花市灯如昼〔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2〕花市:繁华的街市。

玉楼春

“题解”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词人并没有沉溺于一己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拔,而是将离别主题翻出新意,认为追求美满的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但由于生活中出现了缺陷,才引起悲痛哀愁,而不是春风秋月这些外在的东西会引起人的感情变化,从而赋予作品一定的哲理意味和豪纵之情。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2〕。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3〕,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释”

〔1〕春容:美艳的容貌。

〔2〕离歌:古人送别时所唱之歌。新阕:指新词。阕:乐一曲终了曰阙。

〔3〕洛城花:指牡丹。

长相思

“题解”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男主人公远行在外,触景生情,见到花和柳都会想起恋人。他想象爱人正在危楼眺望,一幅羁旅离愁的图景映入眼帘,长长的江水不停地流逝,连本来总是同游并宿的鸳鸯也东西分隔。离人所见,无处无事不触动离愁。

花似伊〔1〕。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2〕。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注释”

〔1〕伊:他、她。

〔2〕花柳青春:指春天。青春:植物繁茂青葱貌。

辑评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又曰:欧阳永叔所集歌词,自作者三之一耳。其间他人数章,群小因指为永叔,起暧昧之谤。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三、描写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有《安陆词》(又称《张子野词》)传世,存词180多首。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其词含蓄蕴藉,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清末词家陈廷焯谓:“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白雨斋词话》)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1〕,以病眠,不赴府会。

“题解”《天仙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唐、五代人多用此调咏天仙、仙子(借指妓女),也有用来咏仙郎的,都是以调为题。此词为张先在秀州(治所在今浙江省嘉与县)任判官时作。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题作“春恨”。词的内容有刻意伤春之意,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以写景物如画著称。

水调数声持酒听〔2〕,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3〕,伤流景〔4〕,往事后期空记省〔5〕。

沙上并禽池上暝,〔6〕云破月来花弄影〔7〕。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1〕嘉禾:宋时郡名(后升嘉兴府),即秀州。小倅:小官。张先时为秀州判官,判官为知州掌文书的佐吏,故云。

〔2〕水调:唐朝流行的曲调,一称《水调子》。持酒:端着酒杯。

〔3〕临晚镜:晚上照镜子。

〔4〕流景:如流水般消失的时光。

〔5〕“往事”句:谓往事已为陈迹,后约邈远难凭,都是不现实的。徒然保留在记忆中。后期:后会的期约。记省:即记忆。

〔6〕并禽:成对的鸟儿,此指鸳鸯。暝:日落、天黑。

〔7〕“云破”句:吴开《优古唐诗话》:“张子野长短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往往以为古今绝唱。然予读古乐府唐氏谣《暗别离》云:‘朱玄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意子野本此。”

醉垂鞭

“题解”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酒宴上的美丽妓女。先写酒宴初见此妓的第一印象,表明她步态轻盈曼妙,罗裙飘飘,“朱粉”二句描绘她的容颜,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后写对此妓美态、神韵的特殊印象。其中上片“闲花”意象,出之于客观比较,是静态写意;下片“乱云”意象,出之于主观感受,是动态传神,特别是“昨日”二句意象新妙,想象出奇,亦真亦幻,耐人深味。这正是张先小令“韵高”之典型。

双蝶绣罗裙〔1〕。东池宴,初相见〔2〕。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3〕,来时衣上云。

“注释”

〔1〕罗裙:丝织的裙子。

〔2〕东池:与歌妓初次相见之地。

〔3〕乱山昏:昏暗的群山。

青门引·春思

“题解”这首词是春日怀人之作。作品从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联系到词人的思想活动。词中写残春时节诗人寂寞怀人的心情,不说酒意被角声所惊渐醒,却说是被风吹醒。入夜月明人静,只见隔墙送来秋千之影,隐约点出醉酒的原因,表现出张词含蓄婉转的艺术风格。“隔墙送过秋千影”被后人称为“描神之笔”。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1〕,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2〕。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3〕,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1〕中酒:喝醉了酒。

〔2〕画角:涂色彩绘的军用号角。

〔3〕“那堪”句:怎受得了又加上被月光送过墙来的打秋千的少女倩影。

千秋岁

“题解”这是一首描绘伤春伤别和抒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含蓄地表达了爱情遭受摧残之后的惆怅和哀怨,反映了爱情的坚贞和生死不渝。

数声

〔1〕。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2〕,无人尽日飞花雪〔3〕。莫把幺弦拨〔4〕。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5〕。

“注释”

〔1〕

(tí jué):即子规。《离骚》中有:“恐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之句。

〔2〕永丰:坊名,当在洛阳。白居易《杨柳词》“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3〕飞花雪:指柳絮。

〔4〕幺弦:发音细小的琴弦。

〔5〕孤灯灭:一说“凝残月”。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用铺叙的手法把春郊月夜,柳花烟渚,以及此背景下活动的人物都描写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宋杨《古今诗话》载,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可见此词亦为作者的得意之作。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1〕。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2〕,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3〕。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4〕,江空月静。

“注释”

〔1〕撷香:采花。

〔2〕凤、槽:均指代琵琶。

〔3〕乱珠:形容琵琶之声如乱珠落于玉盘。

〔4〕汉妃一曲:指乐府琴曲《昭君怨》。

辑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子野清出处、生脆处,味极隽永。只是偏才,无大起落。

夏敬观《手批〈张子野词〉》:子野词,凝重古拙,有唐、五代之遗音。慢词亦多用小令作法。在北宋诸家中,可云独树一帜。比之于书,乃钟繇之体也。

四、豪放词的滥觞——范仲淹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曾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功力,颇具特色。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词作不多,今存者仅五首。但因他久任边防,首先把边塞军旅生活写到词里,给词意词风带来了新的内容与新的精神,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范仲淹词作沉郁苍凉的风格,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渔家傲

“题解”宋仁宗时,西夏常侵扰宋西北边疆,康定元年(1040年),仁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范仲淹守边四年,对西夏恩威并施,羌人不敢轻易来犯,称之为“龙图老子”。此词为范仲淹在边塞军中所作,内容表达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邦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极具悲壮苍凉之致。

塞下秋来风景异〔1〕,衡阳雁去无留意〔2〕。四面边声连角起〔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羌管悠悠霜满地〔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塞下:边地。此指西北边疆。

〔2〕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文。

〔3〕“四面”句:谓城头上号角吹动,四面的边声随之而起。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4〕“千嶂”二句:将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与王维《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融合在一起,极写边塞荒凉而又壮观的景象。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燕然未勒:谓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后汉山·窦宪传》载窦宪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勒:刻。

〔6〕“羌管”句:谓笛声悠扬,寒霜满地,发人思乡之情。笛子出自羌中,固称羌管。

苏幕遮

“题解”《全宋词》题为“怀旧”,黄昇《花庵词选》作“别恨”。《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源于西龟兹国,“苏幕遮”乃“西戎胡语”,作品抒游子思乡之情。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上阕结尾三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与下阕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结尾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自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1〕,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2〕。黯乡魂〔3〕,追旅思〔4〕,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1〕“山映”句:斜阳映山,远水接天。

〔2〕“芳草”二句:形容芳草漫无边际,古代人多以芳草喻离情。蔡邕《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因其触动离恨,故云无情。

〔3〕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4〕追旅思:羁旅的愁思缠扰不休。追:追随,纠缠。思:一作“意”。

〔5〕“夜夜”句:只有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与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意相似而造语各别。好梦:指回家欢聚的梦。

御街行

“题解”这是一首写秋夜离人相思的作品。上片主要写景,而寓情其中,其间洋溢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因此清人许昂霄称赞其为“铁石心肠人,亦作消魂语”。末三句一往情深,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而来。纵观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

纷纷坠叶飘香砌〔1〕,夜寂静,寒声碎〔2〕。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3〕,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4〕,谙〔5〕尽孤眠滋味。都来〔6〕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1〕香砌:台阶上有落花。砌:台阶。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细碎的声音。

〔3〕练:素色的绸。

〔4〕攲:倾斜的样子。

〔5〕谙:熟悉。

〔6〕都来:即算来。

辑评

杨慎《词品》:范文正公、韩魏公勋德望重,而范有《御街行》词,韩有《点绛唇》词,皆极情致。予友朱良规尝云:“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虽戏语,亦有理也。

五、咏史怀古的王安石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世称荆公。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卓越,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现存诗歌1531首。词约20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桂枝香·金陵怀古

“题解”《桂枝香·金陵怀古》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年)出知江宁府时所作。王安石偶尔作词,但成就不凡。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置两宋名家之中,亦无半点愧色。杨湜《古今词话》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词林纪事》卷四引)

登临送目〔1〕。正故国晚秋〔2〕,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3〕,翠峰如簇〔4〕。归帆去棹残阳里〔5〕,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6〕,画图难足〔7〕。

念往昔、繁华竞逐〔8〕。叹门外楼头〔9〕,悲恨相续〔10〕。千古凭高〔11〕,对此谩嗟荣辱〔1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1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4〕。

“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此处指金陵。

〔3〕“千里”句: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星河:指长江。

〔7〕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13〕商女:歌女。

〔14〕《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乡子

“题解”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作品在表面上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词作之中。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1〕。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2〕。

绕水恣行游〔3〕,上尽层楼更上楼〔4〕。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5〕。

“注释”

〔1〕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2〕“晋代”句:词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

〔3〕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4〕更:再,又,不止一次地。

〔5〕“槛外”句: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题解”这首词写退居钟山时的闲适心情。上片写周围环境:群山拥抱,一水环绕,平岸小桥,数椽草屋。下片着重写当时生活:午睡醒来,鸟鸣雀噪,词人倚枕而听,仿佛晨鸡啼唱。结尾处以“邯郸道”故事隐喻昔日政治上遭遇的挫折,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虚幻,从此词可以看出作者退出政治漩涡后的淡泊心境。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1〕。茅屋数间窗窈窕〔2〕。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3〕。

“注释”

〔1〕柔蓝:通“揉蓝”,古代揉取蓝草之汁做染料,故称。此处比喻溪水之清澈。

〔2〕窈窕:幽深。

〔3〕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旅舍昼眠入梦,历尽荣华富贵。醒时,主人炊黄粱犹未熟。后人遂以此事喻荣华富贵的虚幻。

六、大胆革新的柳永词

柳永(约987~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因而成为宋代第一个以毕生精力填词的专业词人。现存的近200首词收在他的词集《乐章集》中。宋词发展到柳永这里才出现重大变化,他对词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晏殊、张先、欧阳修等人,可谓是北宋前期革新词人的代表。

从内容上来看,柳词仍多为“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主要表现在:第一,其爱情词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代表作品有《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等。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代表作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第三,部分词作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其中以《望海潮》(东南形胜)最为有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柳永在艺术上的突破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创作慢词。为了适应词题材扩大的需要,柳永吸取了前人经验,并向民间乐曲学习,或者依新调填新词,或自创新调写了大量慢词。慢词占他全部词作的十之七八,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这使词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表现更复杂的感情。过去的词只有上下两片、双迭,而柳永始创三迭,如《戚氏》《夜半乐》《十二时》等,《戚氏》长达212字。这种新腔婉转曲折,为在词中进行抒情、写景、叙事、说理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第二,善于运用口语俚语,大都写得比较直率明白,不以典丽见长,很少掩饰假借之处,这种雅俗结合的语言特点,与当时词人有很大不同,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变“雅”为“俗”。第三,大量使用铺叙和白描手法表现比较复杂的感情和事物,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淋漓尽致而又层次井然。在词史上,柳永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鹤冲天

“题解”相传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仁宗在临轩放榜之时想起柳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就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罢黜了他。柳永从此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流连于坊曲之间,于花街柳巷寻找生活方向、精神寄托。本词写出了他玩世不恭的人生观,同时流露了科场失意的激愤之情。

黄金榜上〔1〕。偶失龙头望〔2〕。明代暂遗贤〔3〕,如何向。未遂风云便〔4〕,争不恣狂荡〔5〕。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6〕。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7〕。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

〔1〕黄金榜:即黄榜,皇帝的文告用黄纸书写,故称。

〔2〕龙头:状元的别称,与“鳌头”同义。

〔3〕明代:政治清明的时代,这是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谀词。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此处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4〕风云便:比喻人生际遇,事业得意。这里指中进士。

〔5〕争:怎么。恣:放纵,随心所欲。

〔6〕依约:隐约。丹青屏障:绘有彩画的屏风。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7〕一饷:片刻,短暂的时间。

定风波

“题解”《定风波》,一作《定风波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语,可见此调取名的本义为平定叛乱之意。原调62字,柳永衍为慢词。此词以浅俗语言抒写坦率爱情。闺中少妇独居,闲情难耐,而欲与丈夫厮守。作品感情浓烈,波澜有折。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1〕。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2〕,腻云亸〔3〕。终日厌厌倦梳裹〔4〕。无那〔5〕。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6〕、只与蛮笺象管〔7〕,拘束教吟课。镇相随〔8〕,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1〕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2〕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3〕腻云亸(duǒ):头发散乱。亸:下垂貌。

〔4〕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貌。

〔5〕无那:无可奈何。

〔6〕鸡窗:书窗,书房。《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幽明录》:“晋兖州剌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后遂称鸡窗为书斋。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诗:“鸡窗夜静开书卷”。

〔7〕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制的笔管。

〔8〕镇:整天。

蝶恋花

“题解”这首词题为《蝶恋花》,为《凤栖梧》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见出作者伫立望远之苦;下片以明畅淋漓的笔调抒写主人公“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恋情,真挚感人。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1〕。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2〕。对酒当歌〔3〕,强乐还无味〔4〕。衣带渐宽终不悔〔5〕,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黯黯:迷蒙不明。

〔2〕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3〕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与“对”意同。

〔4〕强乐:强颜欢笑。强:勉强。

〔5〕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八声甘州

“题解”《八声甘州》,词牌名。此词牌又名《甘州》《萧萧雨》等。此词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反映出主人公羁旅失意的苦闷心情。一般都说柳词风格不高,但亦未可一概而论,如这里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苏轼就认为“不减唐人高处”。(见赵令时《侯鲭录》卷七)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1〕,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2〕,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3〕,苒苒物华休〔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5〕。想佳人、妆楼颙望〔6〕,误几回、天际识归舟〔7〕。争知我〔8〕、倚阑干处,正恁凝愁〔9〕。

“注释”

〔1〕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2〕凄紧:一作“凄惨”,形容秋风寒冷萧瑟。

〔3〕“是处”句:李商隐《赠荷花》诗中有“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句。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

〔4〕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即“渐渐”。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

〔5〕淹留:久留。

〔6〕颙望:凝望。一作“长望”。

〔7〕“天际”句:语出自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来的船误认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

〔8〕争知:怎知。

〔9〕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难解。

望海潮

“题解”《望海潮》词调首见于柳永《乐章集》中。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相传此词为求见孙何而作。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孙官居两浙转运史,驻节杭州,门禁甚严。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见孙何而无由,乃作《望海潮》词,歌妓在宴会上献唱以达孙何,孙何即日迎柳永与宴。此词用慢词描写都市风光和盛明景象,以大开大合的笔法铺叙延展,气势开阔,实为柳词的一大开拓。

东南形胜〔1〕,三吴都会〔2〕,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3〕,参差十万人家〔4〕。云树绕堤沙〔5〕,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6〕。市列珠玑〔7〕,户盈罗绮〔8〕,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9〕。有三秋桂子〔10〕,十里荷花。羌管弄晴〔11〕,菱歌泛夜〔12〕,嬉嬉钓叟莲娃〔13〕。千骑拥高牙〔14〕,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15〕。异日图将好景〔16〕,归去凤池夸〔17〕。

“注释”

〔1〕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2〕三吴:《水经注·浙江水》谓吴兴郡、吴郡、会稽郡“世号三吴”。钱塘,旧属吴郡,一作“江吴”。都会:大都市。

〔3〕风帘:挡风的帘子。

〔4〕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5〕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6〕天堑:天然的险阻,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7〕珠玑:珍宝。

〔8〕盈:充满,言其多。

〔9〕重湖:这里指西湖。叠巘:重叠的山峰。清嘉:清秀美丽。嘉:一般作“佳”。

〔10〕三秋:农历九月。

〔11〕羌管:笛子,这里泛指乐器。

〔12〕泛夜:指在夜间飞扬。

〔13〕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莲娃:采莲的姑娘。

〔14〕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15〕烟霞:山水美景。

〔16〕异日:他日。图:描绘。将:助词,无实义。

〔17〕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雨霖铃

“题解”《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始见于柳永词。此词为柳永的名作之一。相传作于作者科场失意、宦游南方,与所欢者离别之时,主写别情。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

寒蝉凄切〔1〕。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念去去〔7〕、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10〕,更与何人说。

“注释”

〔1〕凄切:凄凉急促。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江淹《别赋》中有:“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做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7〕去去:走了又走,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10〕风情:风流情意。

少年游

“题解”《少年游》,词调名,因晏殊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始见于晏殊、柳永等人的词。又名《玉腊梅枝》等。柳永晚年到过古都长安,这首词抒发了他功名冷淡、风情减尽和往事不堪回首的凄凉怀抱。上片描绘长安衰飒清远的秋景,并绘出天地中兀立着的词人孤独的形象,羁旅之愁和不遇之慨也隐然蕴于景中。下片对失落的爱情和少年时疏狂欢乐生活的描写,表现出无限的眷恋及惋惜,并以往者已矣,自己已无复当年的情兴作结,显示他对现实生活深深的失望。在另一首《少年游》中,柳永曾哀叹:“一生赢得是凄凉。”一个天才的文学家,只因多作俚词艳曲,便终身困顿漂泊,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切的同情。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1〕,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2〕,酒徒萧索〔3〕,不似去年时。

“注释”

〔1〕归云:用巫山神女事,此处指所爱的女子。

〔2〕狎兴:冶游之兴。狎:游戏。

〔3〕酒徒:嗜酒者,这里指朋友。

昼夜乐

“题解”这是一首回忆从前欢聚和别后相思的词。上片写当年的欢聚与别情;下片写刻骨的相思与内心的悔恨。所相思之人,不仅风流端正,更兼蜜意柔情,惹人相思。词中惜春、惜别,感情真挚,反映了封建时代沦为社会下层妇女的遭遇与苦恼。

洞房记得初相遇〔1〕,便只合、长相聚〔2〕。何期小会幽欢,变得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3〕,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4〕,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注释”

〔1〕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

〔2〕只合:只应该。

〔3〕阑珊:将残、将尽。

〔4〕拚(pàn):舍弃。

归朝欢

“题解”此词以白描和铺叙的手法,情景相生地抒写作者冬日早行而怀念故乡的思绪和浪迹江湖的苦闷情怀。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1〕。沙汀宿雁破烟飞〔2〕,溪桥残月和霜白〔3〕。渐渐分曙色〔4〕。路遥山远多行役〔5〕。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6〕。

一望乡关烟水隔〔7〕。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8〕,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9〕。浪萍风梗诚何益〔10〕。归去来〔11〕,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释”

〔1〕葭苇:芦苇。萧萧:拟声词,这里是指芦苇的声音。淅淅:象声词,风声。

〔2〕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破:透,穿。

〔3〕残月:夏历月末不圆的月亮。也指将落的月亮。

〔4〕曙色:拂晓时的天色。

〔5〕行役:泛指行旅,出行。

〔6〕利名客:追逐名利的人。

〔7〕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8〕愁云恨雨:比喻儿女离情。牵萦:缠绵,纠缠,牵挂。

〔9〕岁华:时光,年华,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

〔10〕诚:实在,的确。何益:徒劳无益。

〔11〕归去来:回去。

采莲令

“题解”这是一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月华收〔1〕,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2〕,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3〕。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村。

“注释”

〔1〕月华收:指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2〕临歧:岔路口。此指临别。

〔3〕脉脉:含情貌。

戚氏

“题解”《戚氏》,词调名,始见于柳永词,是其自度的三片长调慢词。柳永年轻时曾有过一段奢华浪漫的生活,“论槛买花,盈车载酒,百琲千金邀妓”(《剔银灯》),后来屡遭统治者的压抑和打击,一生只做过几任小官,长年南北转徙,四方漂流,尝尽羁旅行役的苦痛。本词可看做柳永的自叙传,它几乎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王灼《碧鸡漫志》引前人语云:“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惊一曲终”。柳永词中多以宋玉自况,继承宋玉悲秋的余绪,抒写他“贫士失职(不得其职)而志不平”(宋玉《九辩》)的感慨,本词颇具代表性。全词篇幅宏阔而针线细密,首叙悲秋情绪,次述永夜幽思,末尾写出对于功名利禄的厌倦,层次分明,首尾呼应,言与意会,情与景融,语言清丽,音律谐美,“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是一首出色的词作。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乡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1〕。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2〕。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3〕,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4〕,皓月婵娟〔5〕。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6〕,往往经岁迁延〔7〕。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8〕、稍觉轻寒。听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1〕“当时”二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杜甫《垂白诗》:“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2〕“倦听”句:北朝乐府《陇头歌辞》三首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其三:“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此处暗用两首句意。陇水:在陕西陇县西北,此处系泛指。潺湲:水徐流貌。屈原《九歌·湘夫人》:“观流水兮潺湲。”

〔3〕蛩:蟋蟀。

〔4〕绛河:即银河。王达《蠡海集·天文类》:“天之色苍苍然也,而前辈曰丹霄,曰绛硝;河汉曰银河可也,而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以为喻也。”杜审言《七夕》诗:“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5〕婵娟:美好貌,也用以指月亮。

〔6〕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此处指花街柳巷。红楼:华丽的楼房,此处指歌楼妓馆。

〔7〕迁延:指徜徉、流连。

〔8〕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上的浮标,刻节文,随水浮沉以计时。也泛指时间。

如鱼水

“题解”此词写词人在京为官数载,但始终不得朝廷重用,闲极无聊遂沉湎于酒色之中,不想在朝堂之上未遇知音,却在花街柳巷得结红粉知己,因而发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并抒发了醉生梦死的颓废情感。其实词人所发除酒色之外更无他求的感慨,正是他极想有所作为而又不得重用激愤思想的反映。据宋人笔记所载柳永为官清正、颇有作为来看,词人并非只知沉溺于酒色的平庸之辈。词之上片写在京师数载的怀才不遇,并以被妓女们誉为艺足才高而证明自己确有真才实学;词之下片则抒发时运不济,无可奈何的激愤之情。

帝里疏散〔1〕,数载酒萦花系〔2〕,九陌狂游〔3〕。良景对珍筵恼〔4〕,佳人自有风流〔5〕。劝琼瓯〔6〕。绛唇启、歌发清幽〔7〕。被举措、艺足才高〔8〕,在处别得艳姬留〔9〕。

浮名利,拟拚休〔10〕。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11〕。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12〕。向绣幄,醉倚芳姿睡〔13〕,算除此外何求〔14〕?

“注释”

〔1〕“帝里”句:是说在京城之中虽有官职却无事可做,整天东游西逛。帝里:指京城之中。疏散:无事可做,疏放散漫。

〔2〕“数载”句:是说在京城为官的这几年,把时间都花费在了饮酒和与妓女调笑上了。数载:几年。酒萦花系:被酒所围绕,被美女所牵系。

〔3〕“九陌”句:是说由于所做之官是个闲职,闲得无聊就在京城之中没有节制地逛大街。九陌:指京城之中的所有街道。狂游:疯狂地游览。

〔4〕“良景”句:是说由于闲得无聊毫无节制的逛街,被京城的美好风景和丰盛的酒席所撩拨,从而沉溺于酒色之中。良景:美好的风景。珍筵:丰盛的酒席。恼:撩拨。王安石《夜直》诗:“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

〔5〕佳人:指美貌的女子。自有风流:天生地就具有风流的品性。

〔6〕劝:劝酒。琼瓯:用琼玉所做的酒杯,此处系以酒杯指代酒。

〔7〕“绛唇”句:是说那劝酒的美貌女子的红嘴唇一张,唱了一首非常清亮幽美的歌。以歌劝酒更足见此美女的高雅风流。绛唇:红嘴唇。启:开口唱歌。歌发清幽:指歌声清亮幽美。

〔8〕“被举措”句:是说词人被当世之人一致推举为是个六艺精通、才能高超的人。举措:本义为举动、措施之意,此处则是用以表示推举到某一位置之上之意。艺:本义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此处当是指琴、棋、书、画、骑、射等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六种技艺。

〔9〕“在处”句:是说由于词人具有艺足才高的名声,所到之处除了能得到朋友们的款待之外,还能得到当地美艳妓女的款留。据说词人当时词名大振,妓女如能得词人写词赞美,那些惯于花街柳巷的纨绔子弟就都趋之若鹜,因而词人所到之处,当地名妓都以能款留住词人为荣。在处:所到之处。别得:还能得到。艳姬:美艳的女子,此处指妓女。

〔10〕“浮名”句:是说词人打算把官位等身外之物都抛弃掉。词人在官场不被重用,故有此种想法。浮名利:把名利看做身外之物。拟拚休:打算毫不顾惜的抛弃。

〔11〕“时会”句:是说等到时机到来之时,我的远大抱负和理想终归能够实现。时会:时机到来的时候。高志:崇高的志向和理想。须酬:终归能够实现。

〔12〕“共绿”句:是说既然朝廷不重视我,我何不和美酒、美女结为知己的朋友,我把美酒和美女看做我最可宝贵的,而美酒和美女也把我看做是最可宝贵的。绿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作为酒的代称,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绿蚁就是指酒面上的绿色泡沫。红粉:指美貌的女子。尤:尤物的简省,指美貌的女子和珍贵的物品,此处是说把美酒和美女视为最可宝贵的。

〔13〕“向绣幄”句:是说喝醉了酒之后就和香艳的女子相拥而睡。向:趋负、进入。绣幄:用锦绣所做的帏帐。芳姿:香艳美丽的女子。

〔14〕“算除”句:是说有美女和美酒相伴,对于词人来说已经心满意足,再没有什么值得求取的了。此是词人在无可奈何之下的激愤之语。算:计算,此处是指想来想去。除此外:除了美女和美酒之外。何求:还有什么值得求取的。

凤归云

“题解”都市风貌在《乐章集》中有较多的反映,这在唐宋词坛是一个特殊现象。本词着重写都市的冶游生活,将之平行展现在一年四季的时间画卷上,最后归束到珍重青春、及时行乐,表现离京去国的词人对都市生活的深深眷恋。

恋帝里,金谷园林〔1〕,平康巷陌〔2〕,触处繁华〔3〕,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4〕。向玳宴、一一皆妙选〔5〕。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6〕,暑天枕簟〔7〕。霜月夜凉,雪霰朝飞〔8〕,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9〕。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10〕。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注释”

〔1〕金谷园林:晋石崇在洛阳的金谷筑金谷园,后遂以为豪华园林的泛称,此处指汴京名园。

〔2〕平康巷陌:唐代长安有平康坊,是妓女聚居之地,靠近北门,又称北里,后因以“平康”“北里”作妓家代称。

〔3〕触处:到处。

〔4〕“况佳人”二句:意谓所恋之人的能歌善舞。

〔5〕妙选:中选的出色人物。

〔6〕可惜:可爱。淑景:此指夏景。

〔7〕簟:竹凉席。

〔8〕霰:雪珠。

〔9〕“锱铢”句:对有政绩的名宦看得很轻。锱铢: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因此比喻微小。名宦:《余杭县志》将柳永载入有政绩的名宦之中。

〔10〕暂时:一时,霎时。

辑评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柳耆卿《乐章集》,世多爱赏该洽,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惟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也。

宋翔凤《乐府余论》: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竹垞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

蔡蒿云《柯亭词论》: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法。特清真有时意较含蓄,辞较精工耳。

第二节 苏轼与北宋中后期词

北宋中后期,柳永等词人先后离开词坛,继之而起的是以苏轼、黄庭坚、晏几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的元祐词人。他们活动和创作的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1068~1125)三朝。这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也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其中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体题材内容的局限,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拓新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苏轼全面改革词坛传统风尚,给词史的发展直指“向上一路”。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自成一家。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风格淳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苏轼创立的豪放词,以及秦观、周邦彦所完善的婉约词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的。

一、全面革新词体的苏轼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为杰出的词人,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主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存词340多首。

苏轼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以诗为词”来概括。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以诗为词”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诗的内容与题材入词。唐五代、宋初之词,题材狭窄,内容贫乏,苏轼革新词体,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使词从“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苏轼不仅以词写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传统题材,而且把诗人惯写的怀古感旧、伤时论世、纪游咏物、悼亡赠友、谪居谈禅、咏史游仙、农事村景、说理议政等题材和内容全部纳入词的领域,凡可为诗者,皆可入词,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的境地。(二)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苏轼在词史上的另一不可磨灭功绩便是拓宽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的风格,使词与诗气脉相通。苏轼对词境的拓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创了以抒发个人政治理想抱负为旨归的豪放词,这类作品占其创作总量的十分之一,呈现出激越壮大、恢弘豪迈的阳刚之美,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二是展现自我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之人格精神的作品,代表作品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等等。这些词作都是以自我作为抒情主体,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从而打破了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狭小境界,使词体获得了与诗歌同样的抒情功能。(三)形式与技巧的诗化。苏轼把诗歌的立意、结构、技法、语言、韵律等诗歌句法引入词中,尤其是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进一步向诗风靠拢,从而突破词的音律限制,更充分地表情达意,大大提高了词体的表现力,提升了词体的文学品味,这也是苏轼对词的一大贡献。

可以说,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直到苏轼词的出现,才使词坛面貌为之一新,南宋词论家胡寅在其《酒边词话》中指出:“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金人元好问在其《新轩乐府引》中评价道:“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这种新的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的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以苏轼为中心的元祐词坛,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此外,他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对后来的南渡词坛,以及南宋中后期爱国词派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解”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知密州的次年,词中写出猎的盛况,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下片气概尤为豪迈,结语表达了词人热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急切愿望。

老夫聊发少年狂〔1〕,左牵黄〔2〕,右擎苍〔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4〕。为报倾城随太守〔5〕,亲射虎,看孙郎〔6〕。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7〕,何日遣冯唐〔8〕?会挽雕弓如满月〔9〕,西北望,射天狼〔10〕。

“注释”

〔1〕老夫:苏轼自指,实际苏轼当时年仅四十。

〔2〕黄:指黄狗。《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临刑时,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3〕擎:举着,在这里指胳膊上架着。苍:指苍鹰。黄狗、苍鹰都是打猎用的。

〔4〕千骑:形容随从之多,也暗指知州身份。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5〕报:报答。倾城:倾动一城之意,犹如说“万人空巷”。

〔6〕孙郎:即孙权。郎:古代少年男子的美称。孙权当时是封建诸侯,这里作者借以自喻其太守身份。孙权曾亲乘马射虎示勇。

〔7〕节:兵符。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唐置云州,宋改为云中府,府治在今山西大同市。

〔8〕冯唐:汉代人。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劝谏,文帝听了他的话,并命他持节去赦魏尚的罪和复魏尚的职。这里作者以魏尚自况,希望朝廷用他守边。作者正当壮年,所以上句说:“鬓微霜,又何妨!”

〔9〕会:应当是。挽:拉。雕弓:有彩绘的弓。

〔10〕天狼:星座名,象征侵略。这里指西北与宋朝为敌的羌族(西夏)。

念奴娇·赤壁怀古〔1〕

“题解”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名篇。他深感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词中描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格豪放。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称为“古今绝唱”。由于作者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结处转为“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情调有低沉的一面,但其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宋词此调始见于苏轼词,因苏轼《赤壁怀古》词特别有名,又称《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乱石穿空〔5〕,惊涛拍岸〔6〕,卷起千堆雪〔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8〕,小乔初嫁了〔9〕,雄姿英发〔10〕。羽扇纶巾〔11〕,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12〕。故国神游〔13〕,多情应笑我〔14〕,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5〕。

“注释”

〔1〕赤壁:赤壁之说不一,实际上三国时周瑜击败曹操大军的赤壁是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岸。苏轼所游的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

〔2〕风流人物:杰出的人物。

〔3〕故垒:旧时的营垒。这里指黄州古老的城堡,作者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4〕三国:原注一作“当日”。周郎:《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年二十四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5〕“乱石”句: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穿空:原本作“崩云”,据别本改。

〔6〕拍岸:原本作“裂岸”,据别本改。

〔7〕雪:这里比喻浪花。

〔8〕公瑾:周瑜字公瑾。

〔9〕小乔:周瑜妻。乔:本作“桥”。《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10〕雄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长壮有姿貌。”英发:指言论见解卓越不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载孙权曾和陆逊评论当时人物,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吕蒙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论英发,不及之耳”。苏轼《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亦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11〕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时儒将的装束,形容周瑜从容闲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2〕“谈笑间”句:谓周瑜在谈笑之间(从容不迫地)歼灭了强大的敌军。

〔13〕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指词人想像当年周瑜大破曹军的情景。故国:这里指旧地。

〔14〕“多情”二句:这是讽喻自己忧愁多感,头发都花白了。“多情应笑我”为“应笑我多情”的倒文。

〔15〕“一樽”句:谓举酒酬月(以此自慰)。酹:把酒倒在地上祭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题解”苏轼19岁时与同郡16岁的王弗结婚。夫妻琴瑟相合,甘苦与共,感情笃厚。但王弗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在汴京(今开封)去世,年仅27岁,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祖茔。十年之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里,苏轼在梦中重见王弗。由此,写下这首非常著名的悼亡词,其中以虚实相衬的手法写出自己对去世十年的妻子王弗既真挚浓烈,又曲折多变的思念之情。乙卯,指熙宁八年(1075年),也就是苏轼到密州的第二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1〕。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2〕。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3〕。

“注释”

〔1〕“十年”句:谓死别十年,双方隔绝。这时轼妻死去恰恰十年,参见解题。

〔2〕“尘满面”二句:作者自伤奔走劳碌与衰老。霜:比喻发白。

〔3〕“料得”三句: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孟棨《本事诗·徵异》引张姓妻孔氏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松冈:指坟墓所在的山地。古人葬地多种松柏。

蝶恋花

“题解”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被贬密州之时;一说是作于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被贬惠州时,已不可考。只知苏轼晚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这首小词是苏轼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主要写词人一次暮春出游的见闻和感慨,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诗人玉屑》卷二一引《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1〕,天涯何处无芳草〔2〕!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1〕柳绵:柳絮。

〔2〕“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题解”此词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处境不得意,和胞弟子由(苏辙字)亦已7年没有团聚在一起,心情抑郁,可想而知。可是词中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离别而处以达观,反映超脱尘世的思想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的过程,笔调奇逸,风格健朗,尤其是词中作者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自月及人,从古至今,表达了其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2〕,高处不胜寒〔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

“注释”

〔1〕“明月”二句: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此用其语。

〔2〕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

〔3〕“高处”句:《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又《龙城录》载唐玄宗游月宫,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此皆月宫寒之所本。

〔4〕“起舞”二句:谓起舞翩翩如仙,仿佛已经离开人间,置身天上。弄清影:指月下起舞,清影随人。何似:哪像。

〔5〕“转朱阁”三句:谓月光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有心事不能安眠的人。

〔6〕“不应”二句:司马光《温公诗话》引石曼卿句“月如无恨月长圆”。此处意思更进一层,是说月亮即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偏偏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长向:一作“偏向”。

〔7〕“千里”句: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此用其意,而感情不流于颓丧、愁苦。婵娟:颜色美好貌。此指月色。孟郊《婵娟篇》:“月婵娟,真可怜。”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1〕,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2〕,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题解”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苏轼谪居黄州,政治处境十分险恶,但他却总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而不戚戚于贫贱。此词只写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曲笔直抒胸臆,表现作者豪迈开朗的个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指苏轼对待自然界的风风雨雨能处之泰然,也表现了他对政治上阴晴无定、升沉难测的情况听任自然的超脱气度和不畏挫折的坚毅精神,语意双关,情味隽永,且富有情趣。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竹杖芒鞋轻胜马〔4〕,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5〕。

料峭春风吹酒醒〔6〕。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7〕。

“注释”

〔1〕沙湖:《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黄州(指治所黄冈)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2〕狼狈:进退两难的样子。

〔3〕吟啸:高声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4〕芒鞋:即草鞋。

〔5〕“一蓑”句:谓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蓑:原本作“莎”,据别本改。

〔6〕料峭:形容春风略带寒意。

〔7〕“回首”三句:表示心境平淡、闲适。作者在其《独觉》诗中亦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语。萧瑟处:指遇雨的处所。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定风波

王定国〔1〕歌儿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2〕。

“题解”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王巩北归,柔奴(别名寓娘)出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常羡人间琢玉郎〔3〕,天应乞与点酥娘〔4〕。自作清歌传皓齿〔5〕,风起,云飞炎海变清凉〔6〕。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7〕。

“注释”

〔1〕王定国:王巩,字定国,宰相王旦之孙,与苏轼交密。

〔2〕缀词:作词。

〔3〕琢玉郎:卢仝《与马异结交诗》:“白玉璞里琢出相思心,黄金矿里铸出相思泪。”可知“琢玉郎”应指善于相思的多情男子,词中当用于形容王巩。

〔4〕点酥娘:此处指柔奴。

〔5〕清歌传皓齿:意指美妙的歌声从唇齿间传出。杜甫《听杨氏歌》“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6〕“云飞”句:意指柔奴的歌能使人的心境归于恬适安静。

〔7〕“此心”句:只要心安,便是家乡。此处同时也代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白居易《初出城留别》:“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轼当是受其启发。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

“题解”《卜算子》,词调名。柳永、张先集中均有《卜算子慢》,据此,《卜算子》词调的出现当更早。此调因苏轼有“缺月挂疏桐”句,故又名《缺月挂疏桐》。其他异名有《百尽楼》《楚天遥》等。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以罪人身份索居黄州,政治上极度失意,故旧亲朋又多与之疏隔,词中借咏孤雁,自标高洁,表示不与世俗同流而宁肯固守孤独、落寞的人生态度和幽僻心情。

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4〕。拣尽寒枝不肯栖〔5〕,寂寞沙洲冷。

“注释”

〔1〕黄州: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初寓居定惠院。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

〔2〕漏断:漏壶里水滴尽了。此处指深夜。漏:古时用水计时之器。静:一作“定”。

〔3〕缥缈:高远隐约貌。

〔4〕省:领悟,了解。

〔5〕“拣尽”句:陈鹄《耆旧续闻》卷二:“盖‘拣尽寒枝不肯栖’,取兴鸟择木之意,所以谓之高妙。”

满庭芳

“题解”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直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在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蜗角虚名〔1〕,蝇头微利〔2〕,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3〕。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4〕。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5〕。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6〕。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蜗角:极言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2〕蝇头: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3〕些子:一点儿。

〔4〕“百年里”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5〕“能几许”三句: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6〕“苔茵”二句: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行香子·述怀

“题解”此词或为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的作品。词中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全词虽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苦闷、消极的情绪,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主题基调却是开朗明快的。而词中语言的畅达、音韵的和谐,正好与这一基调一致,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起来。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1〕。浮名浮利,虚苦劳神〔2〕。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3〕。虽抱文章,开口谁亲〔4〕?且陶陶〔5〕,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

〔1〕十分:酒船(一种饮器,化作船形)中都盛满酒。

〔2〕浮名浮利:空的、漂动而不固定的名利。虚苦:无代价的劳苦,徒劳。

〔3〕隙中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石中火: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迥然已过。”梦中身:《关尹子·四符》:“知共此身如梦中身。”

〔4〕开口谁亲:要说话,有谁是知音呢?言知音难得。

〔5〕陶陶:《诗·王风·君子阳阳》次章“君子陶陶”,《毛传》:“陶陶,和乐貌”。

辑评

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世语》言:……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

胡寅《向子湮酒边词序》: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苏辛并称,东坡天趣独到处,殆成绝诣,而苦不经意,完璧甚少;稼轩则沉着痛快,有辙可循。南宋诸公,无不传其衣钵,固未可同年而语也。

二、雅俗并存的黄庭坚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深受北宋党争的戕害。在苏门文人中,黄庭坚不仅以诗闻名,词也写得很出色。他的词今存192首,大抵收录于《山谷琴趣外篇》中。据说黄庭坚早年的词风很像柳永,爱写艳词,有的艳词比柳永写得还露骨,为此受到了法秀道人的指责。黄庭坚遂尽改前非,把早年的词都烧了。但从现存的词来看,他的词仍有柳永的痕迹。不过,黄庭坚词受苏轼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黄庭坚论诗强调“以俗为雅”,论词也是雅俗并重。一方面承认词是“艳歌小词”,另一方面认为词与诗一样是表达“意中事”的言志之体。从词史流变的角度看,黄庭坚主要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信念。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鹧鸪天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1〕,即席答之。

“题解”黄庭坚在绍圣元年(1095年)被贬涪州,先居黔州(今四川彭水),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前后5年余。对不公平的命运,他心中虽然充满愤激情绪,却总是以一种调侃、自嘲的方式来表现,而不流于哀怨颓丧。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作者“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的狂情醉态,以表示对现实社会的抗争,并以眼前之欢娱从反面写出内心深处的悲愤。最后两句用傲霜菊花为喻,抒写了烈士暮年志节不移,一任时人冷眼相看,独立特行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胸襟。全词语言陡健清峭,风格疏宕豪迈,不失为一首佳作。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2〕,醉里簪花倒著冠〔3〕。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

〔1〕史应之:黄庭坚在戎州贬所结识的友人。黄庭坚《谢应之》诗,任渊注云:“应之名铸,眉山人,授馆于人,为童子师;落魄无检,人以屠脍目之;客泸、戎间,因识山谷。”

〔2〕“风前”句:黄庭坚《念奴娇》有云:“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3〕“醉里”句:用山简事。晋朝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在外饮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归。当地民歌唱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著白接篱(一种白帽子)。”

清平乐

“题解”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婉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1〕。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2〕。

“注释”

〔1〕问取:问。

〔2〕因风:趁着风势。

三、情韵兼胜的秦观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在苏门文士中,秦观是最为出色的词人。今有《淮海词》行世,存词约百首。秦观不幸生活在北宋新旧党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尽管他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一再被贬,客死他乡。政治上的失意,生活的坎坷,使他将自己的身世之感、遭际之恨融入了词作,形成了独特的词风。秦词清丽婉约,含蓄蕴藉,表象上给人以轻柔缠绵之感,但仔细体味,却意在言外,倾泻的是激越的怒与恨,是心灵深处的苦涩与沉重。被贬前的词作,以写柔情蜜意为主,有柳词的意蕴。被贬后,多写凄苦、忧愤,近似李煜的风格。秦观被誉为婉约词的正宗,他的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男女爱情,而是“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即借爱情描写抒发身世之感。就婉约词的发展来说,秦观对另外两个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

鹊桥仙

“题解”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此词即是以古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历来歌咏牛郎织女的诗歌甚多,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带有伤感情绪,独此词不落陈套,自出机杼。

纤云弄巧〔1〕,飞星传恨〔2〕,银汉迢迢暗度〔3〕。金风玉露一相逢〔4〕,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6〕!

“注释”

〔1〕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2〕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3〕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4〕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故称。玉露:秋露。

〔5〕忍顾:怎忍回视。

〔6〕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踏莎行

“题解”《踏莎行》,见前欧阳修词同调解题。宋绍圣初年,秦观因旧党关系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又削去官职,远徙郴州(今湖南郴县)。此词为绍圣四年(1097年)在郴州所作。上片写客馆凄凉情景,反映作者迷惘惆怅心情;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1〕,桃源望断无寻处〔2〕。可堪孤馆闭春寒〔3〕,杜鹃声里斜阳暮〔4〕。

驿寄梅花〔5〕,鱼传尺素〔6〕,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向潇湘去〔7〕。

“注释”

〔1〕津渡:渡口。

〔2〕桃源: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世外乐园,并假称其地在武陵(今湖南桃源)。

〔3〕可堪:哪堪。

〔4〕杜鹃声里:杜鹃鸟啼声凄切,容易引起离人的乡愁,故云。

〔5〕驿寄梅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此处以远离江南故乡的范晔自比。

〔6〕鱼传尺素:见前晏殊《蝶恋花》注〔5〕。

〔7〕“郴江”二句: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耒水及白豹水入湘江。幸自:本是。为谁:为什么。潇湘:湖南二水名,全流后曰湘江。诗词中多称潇湘。

满庭芳

“题解”据说此词作于会稽(浙江绍兴),作者是年31岁。《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云:“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度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是也。”此说与本篇内容相合,当属可信。上片写离情,回忆往昔,不胜惆怅;下片写临别赠物留念,并托疚意。

山抹微云〔1〕,天粘衰草〔2〕,画角声断谯门〔3〕。暂停征棹〔4〕,聊共引离樽〔5〕。多少蓬莱旧事〔6〕,空回首、烟霭纷纷〔7〕。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8〕。

消魂〔9〕。当此际,香囊暗解〔10〕,罗带轻分〔11〕。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12〕。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13〕。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14〕。

“注释”

〔1〕抹:涂抹,染上。

〔2〕连:一作“粘”。

〔3〕画角:军中用的涂有颜色的号角。谯门:即谯楼。建在城门上的高楼,用来瞭望敌人。

〔4〕征棹:远行的船。

〔5〕引离樽:在饯别的筵席上连续不断地举杯劝酒。引:举。樽:酒器。

〔6〕蓬莱旧事:男女间的爱情往事。

〔7〕烟霭:指云雾。

〔8〕“寒鸦”二句:袭用隋炀帝杨广诗句:“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9〕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10〕香囊:装香料的荷包。古代赠香囊以表示别情。

〔11〕罗带:丝织的带子。

〔12〕漫:徒然。青楼:妓女的住所。薄幸:薄情。套用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

〔13〕啼痕:泪迹。

〔14〕“高城”二句:借用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之意。

千秋岁

“题解”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春处州贬所。前一年,哲宗亲政,苏轼兄弟及“苏门四学士”俱遭贬谪。本词所写,即为春日谪居之愁。上片写城郊的春日春光。面对眼前美丽的春光,作者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今昔之感。下片昔日汴京友人相聚极乐,当年坐着马车、指点江山、议论时政,何其豪情胜慨,转眼间,时局巨变,词人只能发出绝望的呼喊。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1〕。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2〕。鹓鹭同飞盖〔3〕。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4〕。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5〕。

“注释”

〔1〕“花影”二句:花影摇曳,莺声呖呖。化用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2〕西池:即汴京金明池。

〔3〕鹓鹭:是两种鸟,比喻品级相差不远的同僚。

〔4〕“日边”句:回到皇帝身边的梦破灭了。日边:指皇帝。南唐李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飞红万点:指被斥逐的一大批同僚。

江城子

“题解”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佳作。上片触景生情,西城杨柳,丝丝弄柔,牵动了别情离忧,引起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1〕。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2〕,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3〕。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4〕,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

〔1〕“西城”三句:写看见早春柳丝轻柔,触动自己的离恨,因而流泪不止。

〔2〕碧野朱桥:指游乐之地。

〔3〕韶华:青春年华。

〔4〕便做:便使,就使。

浣溪沙

“题解”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位相思女子在精小的阁楼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漠漠轻寒上小楼〔1〕,晓阴无赖似穷秋〔2〕,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3〕。

“注释”

〔1〕漠漠:广漠无声。

〔2〕无赖:无端。穷秋:暮秋。

〔3〕银钩:月牙。

兰陵王

“题解”《兰陵王》为三阙的长调,是最长的几个词牌之一。填此词多用铺叙,信息量比较大,对感情的抒发也更细腻、完整。秦观的这首《兰陵王》是一首情诗,写他在初秋时节思念远别的情人的情景。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1〕、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2〕。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3〕。

沉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4〕,寄将尺素〔5〕,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6〕。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7〕,望断瑶阙〔8〕。御沟曾解流红叶〔9〕。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注释”

〔1〕河汉:银河。

〔2〕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3〕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

〔4〕拟:打算。锦鳞: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唐杜牧《春思》诗:“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亦省称“锦鳞”。

〔5〕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6〕唾壶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7〕琼卮:玉制的酒器。亦用做酒器或酒的美称。

〔8〕瑶阙:指皇宫,朝廷或传说中的仙宫。

〔9〕“御沟”句:指红叶题诗的故事,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唐·孟棨《本事诗》记载,顾况在洛阳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宫女题诗,顾况次日也于上游题诗叶上,泛于波中,以此传情。又一说,题诗宫女名韩翠苹,诗为于祐所得,于又题诗为韩所得,韩、于最终成为夫妻。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临江仙

“题解”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秦观因与苏轼等交往获罪,被贬到湖南郴州,赴任途中夜泊湘江,写下了这首词。首两句是总叙,接下三句写泊舟湘浦之所见。过片紧承前脉,写泊舟浦口的所闻所感。此词虽写于贬谪途中,不乏幽冷惆怅之感,但词人却把泊舟之所见所闻所感写得气高意深,圆通流转。全篇渗透着楚骚的情韵,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千里潇湘挼蓝浦〔1〕,兰桡昔日曾经〔2〕。月高风定露华清〔3〕。微波澄不动〔4〕,冷浸一天星〔5〕。独倚危樯情悄悄〔6〕,遥闻妃瑟泠泠〔7〕。新声含尽古今情〔8〕。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9〕。

“注释”

〔1〕挼蓝:状水色之青,诗词中经常用,如黄庭坚《诉衷情》:“山泼黛,水挼蓝。”挼(ruó):揉搓之意。蓝: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蓼蓝,其叶子可提制出青色染料,《礼记·月令》已有“刈蓝为染”的话。浦:水边,水滨。

〔2〕兰桡:是对舟船的美称。兰:香草。桡:船桨。《淮南子·主训术》:“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

〔3〕“月高”句:是说明月挂在中天,风已经停息下来,清莹的露水开始凝结。

〔4〕澄:水清不动貌。

〔5〕“冷浸”句:是说满天的星斗正静静地沉浸在寒冷的江水中。

〔6〕倚:靠着。危樯:高高的桅杆。危:高。樯:挂帆的桅杆。悄悄:忧愁貌。《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

〔7〕妃瑟:指湘妃鼓瑟。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越。陆机《文赋》:“音泠泠而盈耳。”

〔8〕新声:指新制的乐歌。古今情:古人(指湘妃)和今人(指词人自己)的共同感情。

〔9〕“曲终”二句:这是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一诗的结末二句,传诵古今,诗史上誉之为“鬼神之助的绝唱”。词人引用,写出了更深进一层的寂寥和怅惘,也表现了他操守坚正、高洁的襟抱。

行香子

“题解”此词以朴实、生动、清新、通俗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轻松的情致,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朴质、自然的村野田园风光,达到词的节奏和词人的情感之间和谐的统一。唐、五代和北宋的词苑中,描绘农村田园风物的词并不多见。从这一意义上说,秦观这首《行香子》在词境的开拓方面起了比较大的作用,堪与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相提并论。秦观的作品中,格调如此轻松、欢快的作品也是不多见的。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1〕。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2〕,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

〔1〕陂:池塘。

〔2〕飏:飞扬,飘扬。

如梦令

“题解”此词是宋绍圣三年(1096年)作者贬谪郴州时于途中所写。词中通过对夜宿驿亭的描写,绘出贬谪途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遥夜沉沉如水〔1〕。风紧驿亭深闭〔2〕。梦破鼠窥灯〔3〕,霜送晓寒侵被〔4〕。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

〔1〕遥夜:长夜。沉沉:深沉,寂静。

〔2〕驿亭:古代旅途供过往官员差役休息、换马处。

〔3〕梦破:梦醒。鼠窥灯:老鼠胆怯地望着灯盏,想偷吃灯油。

〔4〕侵被:透进被窝。

如梦令

“题解”从“人共楚天俱远”一句,可断此词乃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春作者贬郴州时所作。词人将春景春情与幽深愁情融合在一起,虽是在美好的春日登楼,但所见却是残阳红满、柳丝淡淡、落英缤纷、春光正冉冉而去,从而透露出人生易暮、韶华难留,一切无可挽回的悲剧情怀。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1〕,人共楚天俱远〔2〕。

“注释”

〔1〕肠断:形容心情悲痛至极。

〔2〕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如梦令

“题解”此词抒伤春惜别之情。与上一首写“春入柳条将半”时的景象相比,这首词写的是暮春之景。观词中“孤馆”二句,疑作于郴州。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春暮,少游在郴州旅舍作《踏莎行》词,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同是“孤馆”,同为“春归”时刻,同写思归情怀,此词盖作于同时。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1〕。

“注释”

〔1〕“帘外”句:欧阳修《浪淘沙》词:“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一说李清照词)

如梦令

“题解”《淮海居士长短句》中共有如梦令5首,并不包括此词。不过历代诗词选中《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多署名秦观,因此一般还认为是秦词。也有署名“宋代无名氏”的。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1〕,吹彻小梅春透〔2〕。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释”

〔1〕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2〕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辑评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

张炎《词源》卷下: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山谷倾倒于少游《千秋岁》词“落红万点愁如海”之句,至不敢和。要其他词之妙,似此者岂少哉?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斗山。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于长公为近。惟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