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29566500000037

第37章 利中有害,害中有利

○译文

因此,聪明的将帅在考虑问题、谋划作战方案时,必须全面考虑到利害两个方面的因素和后果。在不利情况下能看到有利的方面,作战任务就可顺利完成;在有利的情况下能看到不利的方面,祸患才可解除。

利中有害,害中有利。智者要害中见利,利中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考虑利和害孰大。

随时从利害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只见利不见害,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只见害不见利,就会丧失信心,消极气馁。

行军篇 察微知著,处军相敌

聪明人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事物的利害两个方面。遇到害,往最好处努力;遇到利,从最坏处着想。

战国玉璧

行军篇 察微知著,处军相敌

战争是智和勇的搏击,一次小的疏忽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兵败身亡,甚至国破家亡的恶果,因此,孙子谆谆地告诫军队的统帅: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不来”、“不攻”上面,而要把胜利奠定在己方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使敌人无机可乘。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在商战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商家想要在某一行业中获得绝对优势,就必须直面瞬息万变的商情与众多的对手,掌握行业的发展态势,占得先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在世界汽车行业中,每80辆轿车中就有1辆是“本田”牌。然而使本田公司首先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从而扬名天下的,是本田摩托车。在汽车工业界,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在日本国内排名第三,但在摩托车工业界,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不仅在国内是龙头老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1991年,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的摩托车产量为130多万辆,印有“HONDA”标志的摩托车飞驰在世界各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正当本田牌摩托车在美国市场上畅销时,总经理本田宗一郎却突然提出了“东南亚经营战略”,倡议开发东南亚市场。

当时,摩托车激烈角逐的战场是欧美市场,东南亚则因经济刚刚起步,摩托车还是人们敬而远之的高档消费品。公司总部的大部分人对本田宗一郎的倡议都感到迷惑不解。

这个战略是本田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拿出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向人们解释:“美国经济即将进入新一轮衰退,只盯住美国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便会损失惨重,而东南亚经济已经开始起飞,按一般计划,人均年产值2000美元,摩托车市场就能形成。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处乱不惊。”

大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美国经济果然急转直下,许多企业的大量产品滞销,几十万辆本田摩托车也压在库里。然而天赐良机,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上摩托车却开始走俏。本田立即根据当地的条件对库存产品进行改装后销往东南亚。

由于本田公司已经提前一年实行旨在创品牌、提高知名度的经营战略,所以产品投入市场后如鱼得水,这一年,和许多亏损企业相比,本田公司非但未损失分毫,而且创出了销售量的最高纪录。总结了这一经验,从此,本田公司形成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经营策略。每当一种产品或一个市场达到高潮,他们就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新一代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从而使本田公司在危机来临时总有新的出路。

古人云:“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消局中之危。”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未雨绸缪,切忌临渴掘井。

战例

三国时期,关羽用大水淹没了魏将于禁、庞德的人马,乘胜进攻曹仁把守的樊城。曹操得到报告后非常吃惊,谋士司马懿献计道:“孙权与刘备是明合暗不合,他早就想夺取荆州,只是没有机会。如果我们许诺把江南的土地让给他,再让他出兵攻击关羽的后方,樊城之危即可不战自解。”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使者致函孙权,孙权果然派大将陆逊、吕蒙偷袭关羽后方。

荆州位于魏、蜀、吴三国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赤壁大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占有荆州的一部分,其中刘备占有荆州的大部分,孙权出于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的需要,还把南部借给了刘备,因此,荆州实际上是在刘备的控制之下。刘备入川后,荆州交由大将关羽镇守。

当时,关羽远征樊城,对后方的东吴本来是有所防备的。但东吴守将吕蒙为了麻痹关羽,故意借治病为名退回京都建业,而让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将军陆逊接替自己。实际上,陆逊是个文武双全的年轻军事将领,他到任后,立即派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去见关羽。陆逊在信中对关羽大加吹捧,对自己百倍贬损,并再三致意关羽多加关照,蜀、吴两家永世和好。关羽读完书信后,认为陆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书呆子,收下礼品,放声大笑,随后下令,把防范东吴的军队全部征调到樊城前线去了。

当关羽攻取樊城胜利在望时,忽然得报孙权偷袭自己的后方,并且已攻取了公安、江陵等地,关羽慌忙撤军,企图回师江陵。但吕蒙老奸巨猾,他攻占公安、江陵等地后,对蜀军家属加倍关照。蜀军将士得知家属平安,一个个都离关羽而去,投降了东吴。关羽回天乏力,败走麦城,被吕蒙设计斩杀,荆州从此落入东吴手中。

⊙原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