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29582500000073

第73章 成就焦虑测试与调适

“成就”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从小,父母老师就要我们努力学习,以便将来取得成就。“成就”也往往是衡量人的一个标准,比如某人取得了很大成就,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甚至崇拜。

然而心理学家们发现,有些人在追求成就时,因为总想超越他人,或者总担心被别人所超越,所以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精神也不愉快。心理学家们把这种情形称为“成就焦虑”,并认为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测试:你有成就焦虑吗

1.每当你考完试后,是不是担心你的成绩?是()否()

2.你是否经常梦想自己有一天能事业有成,出人头地,并为此失眠?是()否()

3.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被别人超过?是()否()

4.你考完后试后,是否感到很疲劳,难以入睡,并经常自己“考砸了”?是()否()

5.你是否把每个人都作为自己的竞争对象?是()否()

6.如果你的成绩很好,你是否每次考试后都担心如果自己的成绩下降,会觉得无地自容或被别人嘲笑?是()否()

7.你是否把你整天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而没有其他的爱好?是()否()

8.你是否事事都追求完美,一旦做到最好,就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是()否()

9.你是否把学习或者工作上的成功作为人生唯一的成就?是()否()

10.如果你的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你是否会陷入深深地自责,觉得无法面对自己或家人、朋友?是()否()

11.你是否少有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是()否()

12.你是否认为只有超过别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感?是()否()

13.你是否心胸狭窄?是()否()

14.当别人比你有优秀时,你是否会嫉妒?是()否()

分析:

回答“是”得2分,“否”得1分。

总分在19-28分:你已经患上了成就焦虑,要及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越陷越深。

总分在14-18分:还好,你还没有陷入成就焦虑。成就检验的标准

首先,什么是成就?

美国心理学家尼科尔斯认为,成就行为的核心是能力。具体的说,成就行为是:“以发展或表现自己能力强、避免表现自己能力差为目标的行为”。在发展和表现能力这两种不同的行为目标下,人们在任务选择、对接受帮助的态度、对努力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当以发展能力为目标时,人们寻求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不拒绝接受有利于发展自己能力的帮助;对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当以表现能力为目标时,则选择最适合于表现出自己能力的目标;这时,他们把接受帮助和付出更多的努力都看作是对自己的低能评价。

评价成就的大小就需要比较,有内部标准,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也有外部的、社会的标准,即自己和他人比。

追求表现目标的人,采用的是外部的、社会的评价能力标准。也就是对自己能力强弱的评价,是通过和其他人比较获得的。如果个体能力高于群体平均水平,就被评价为能力强,反之被评价为能力弱。而能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人们通常用努力程度和成绩好差这两个可观察或可测量指标对能力作出评价。努力程度越低、成绩越好,能力越强。我们的常识也表明,如果两个学生取得同样成绩,付出较少努力的学生被评价为能力强。因此,追求表现目标的学生,不但要争取在成绩上超过其他同学,还要避免表现出曾为此付出更多努力。例如,明明是准备考试到晚上12点,却故意在同学面前说根本没复习等等。

成就焦虑者超越他人的需要,决定了他们所追求的成就是由外部的、社会的标准来判断和检验的。也就是说,他们所追求的,是以个人能力或表现超过人群平均水平为标志的成就。

成就焦虑的危害

成就焦虑者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老和别人比较,生怕自己不能超过别人或者被别人超过;第二个特点是情绪总处在紧张、不愉快之中;第三、他们超过别人的手段就是取得成就。

追求成就,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是人正常的心理需要,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问题是,人们追求成就的愿望不一定都能实现,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人因此而产生焦虑时,就会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成就焦虑”有许多危害:首先,持续焦虑是一种不愉快、不健康的身心体验。当人处在严重焦虑状态中的时候,就无法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成就焦虑者总是把他人当作竞争对象。这样一种处事、处人态度,破坏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损失了发展机会。

第三、成就焦虑者们需要通过超越别人来获得价值感,因此他们往往只追求有明显社会效果的活动,对没有社会效果的东西不感兴趣。就拿学校教育来讲,由于一段时间内已经形成了“分数第一”的标准,有的学生完全成了考试机器,只追求高分,除了学习,别的都不感兴趣。学习的兴趣也局限在要考的科目上。为了确保成功,他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反倒影响了其他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限制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的人走上社会后,往往难以做出真正的成就,因为真正的成就是在某一领域中专深发展的结果。

此外,成就焦虑者以成就为生活的目标,一旦做不到“最好”,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完全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并因为达不到理想目标而失去对当下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兴趣,小则使自己产生失败人生的不良体验,大则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浮躁、不敬业,从而影响自己在单位的业绩和发展。

成就焦虑产生的原因

有“成就焦虑”的人,是把竞争关系看成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因此他们总有一种不胜则亡的危机感,似乎只有战胜别人才能解除生存的威胁。但是,人类社会不仅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相互协调。人是群体的动物,个体与群体协调关系影响着个体的生存状态。近年来,我们中国人与原来群体的依存关系松弛了,有些人不再相信与群体的协调能带来良好的生存质量,而相信只有超越别人才能获得良好的生活境遇,这也是造成成就焦虑增多的原因另外,我们的“百折不回”、“苦尽甘来”的教育,强化了超越与征服的意义,从而使人认为只有战胜他人,才能满足自己;只有达到目标,才有生命意义。但是,当你努力的时候,他人也在努力;而且,个人能力也会有不足的时候。因此,成就焦虑者所要达到的超越他人的目标,因为有这两个“不可抗力”而无法确保实现。这也是成就焦虑者为什么会老也不开心的原因。

有“成就焦虑”的人同时还可能有很强烈的自卑感。研究一下成就焦虑者的生活经历,你往往会发现或者是他们的父母不满足自身的境遇,把出类拔萃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是他们自己出身贫寒,身处逆境,经过数倍于他人的努力才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对这类人抱着鼓励的态度,但是忽略了这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善。

怎样消除成就焦虑

消除“成就焦虑”,首先要认清成就不是获得生存优势的惟一途径,协调关系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要明白,强烈的成就意识,既会使自己产生焦虑,又使自己与他人处于一种潜在的或明显的对立关系,此二者恰恰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状态。

如果我们把“生活质量”换成“生命质量”的话,可以说,成就的高低与生命质量并不成正比。人只有参照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设立恰当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如果目标过高,根本无法达到,那么终生都会生活在失败与挫折的体验中,还谈得上什么生命质量呢?因此,生活目标定得过高,对个人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破坏。

此外,生命质量是由每一天的质量构成的。当我们能够珍视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发现和体验生命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总盯着那个目标或“结果”时,就会减少许多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