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和谐社会论纲
29619500000016

第16章 和谐社会的经济生态(3)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原动力,它推动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经济增长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 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经济增长通常由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国民收入(NI) 等总量指标或其人均指标的绝对量增加或相对量的增长来表示。其基本的内涵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经济增长的主要缺陷之一是研究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而忽视经济质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比之经济增长涵义更广。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但包括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的一个更为重要标志则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因而经济发展过程便表现为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深刻的结构和技术创新的过程。经济增长强调的是一定阶段上的数量变化,而经济发展强调的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生的质变关系,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目的,而经济增长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由于单纯经济指标的增长并不完全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因而经济增长就必然向经济发展转变;而无论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系统,人类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而,经济发展又必然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影响经济增长中的诸多要素中的某一种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及其变化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的物质资本积累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积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无论是物质资本积累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还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论,都是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的。从要素投入来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一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或生产率的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增长,研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阐释国民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情况,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无论是要素投入论,还是制度决定论) 的最大缺陷,就是只在一个孤立的、自我循环的经济过程中来研究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系统对它的制约和影响,注意的目标则只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自然环境系统为人类生产劳动提供物质条件和对象,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又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面临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不堪重负,许多学者忧心忡忡,纷纷关注人类经济未来的发展之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类在追求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会造成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以高投入、高能耗、高增长、低效益等所谓的三高一低为特征的,这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模式主导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尽头。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于2007年11月特别针对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市场发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将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据74%的比重,其中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能源增量的45%。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中国将在2010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中国资源之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这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表面上繁荣的经济,实际上却是效益极其低下的粗放经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把C D P 数值做大,但同时也极易在短时间内使经济出现过热。整个国内的资源和环境都将不堪重负。胡锦涛同志在2004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当代人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与子孙后代发展机会和资源禀赋的和谐,即代际之间的和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必然会造成进一步的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是当务之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比二OOO年翻两番。”[1]这个要求,在充分考虑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条件下,把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意味着:中国要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去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和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逐步转向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为目的和以内涵发展为主导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1)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内涵式的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增长,使单位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增长,是质量的增长,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和速度,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为了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争取一个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必要的。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把速度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没有质量和效率的保证,再多的数量、再快的速度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的是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效益的速度,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极为重要的。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质量型的社会,社会生活质量和生存价值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保证社会全体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得到融洽;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创造条件。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