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和谐社会论纲
29619500000006

第6章 和谐社会理想探析(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中体现了推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45这里首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思想。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是第一次。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把社会推向更加和谐的过程,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提出了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1984年他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6用邓小平的话来说,这种小康就是“日子可以过”。47而这样的“日子”当然是一种低水平的日子,低水平的和谐。当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而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水平”更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在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当然也是低水平的和谐。把小康社会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阶级性目标,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加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四个部分,虽然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事实上这些目标本身就包含着社会建设的内容,其目的也是达到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第一个部分主要讲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正是社会和谐最关键的物质基础,而逐步扭转各种差别扩大的趋势也就是化解社会不和谐这一矛盾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则能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和谐。目标的第二个部分主要讲到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建设和谐社会要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则主要讲在各种科学管理体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肯定也是和谐的社会。第四部分主要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社会建设实践并总结历史教训得出的宝贵思想,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标志。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没有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整个目标都充满着和谐的追求、体现着社会建设的构想。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发展关键时期迫切要求社会和谐。自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在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理念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刻的改革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的建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目前,我们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090美元,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也是“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显时期”的临界点、“拉美化”现象就给了我们警示,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新特点,社会总体和谐的情况下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出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化解各种矛盾,顺利渡过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社会和谐。当前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但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将步履艰难,虽然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局部战争军事冲突从未停止,我国应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是势不可挡,这必将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还会对各国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就成为迫切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怎样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已成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如果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就会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反之则可能给党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就必须担负起社会建设的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由此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才能使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2) 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中央认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在这个《决定》中,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已强烈意识到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之也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时讲话也指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讲话中还提出了搞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胡锦涛的讲话中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也使全党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