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反恐演习、中俄联合反恐演习、我国驻伊拉克和阿富汗使馆警卫、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圆满完成了护送大使谈判、周旋解救人质等223次随行警卫任务,“尖刀”和“拳头”作用越来越突显。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25个国家和地区宪兵司令先后来队参观考察。
唐勇介绍,武警部队以执勤、处突、反恐为主要任务。在阅兵村训练过程中,为了早日实现由反恐尖兵到优秀驾驶员的转变,方队继承“雪豹”那种敢打硬拼、快速迅捷、永不服输的精神,掀起学习新装备、打造过硬装甲雄师的高潮,自行设计研制了可调式螺纹油门限制器和电子计时表,安装装备转速数字显示仪,驾驶员油门控制能力显着提高,等速驾驶误差缩小到了0.01秒。通过缩小等速、骑线、等距、标齐考评误差标准,灵活采取尺杆测距法、铁锤标尺法、定点检查法、跑步跟踪法、乘车查看法和录像监测法等有效方法,提高了训练精度。队员穿着黑色特战服,长时间的高温曝晒,很多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车内温度高达65℃,驾驶员在车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正是无数队员们都秉持这份坚韧的意志力,“雪豹”突击队才能不断开拓进取,成为我国和平年代最忠诚的保卫者!
(第九节)“东方海豹”——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
在风雨中诞生
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具有“东方海豹”的美称。中国这支“东方海豹”虽不如美国“海豹”战绩显赫,但却一天比一天成长壮大。让我们回到20几年前,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诞生的特殊日子。那是1980年5月5日下午,在中国五指山下西坡一片开阔地上,海军陆战队某旅成立大会正在举行。不料,万里晴空突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首任旅长张振铎在激荡的风雨中接过庄严的军旗,身着崭新海军服装的阅兵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就在这个风雨洗礼的日子里,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诞生了!
追溯世界海军陆战队的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陆战队成立的时间较晚。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成立于1537年,由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创建,这支钢铸的两栖作战部队以骁勇善战风靡世界,被誉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铁汉”。此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先后组建了海军陆战队,他们在一战、二战、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争中表现抢眼,创造出许多战争奇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初组建过海军陆战师,后因任务变化被撤销。然而,重建海军陆战队则源于西沙登陆作战的一次“阵痛”:那年,为了收复被敌人侵占的西沙岛礁,临时抽调出驻防沿海的陆军部队加入海岛登陆作战。
由于陆军战士平时没有进行过海训,经受不住大风大浪的颠簸,一随舰出海作战,大部分官兵都晕船呕吐四肢发软,使战斗力大为减弱。而水兵们虽然适应海上生活,但没有任何登陆作战经验,登岛上岸犹如鱼儿离水,仍然无用武之地。
“我们迫切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两栖登陆作战部队。”尽管我们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但胜利中却交织着难以言表的酸楚,让人刻骨铭心。这也让“老陆军”们感到警醒:“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拥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6700多个岛屿,一支自身难保的部队,谈何从海上向陆地发起进攻。”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中国第一支海军陆战队在海南岛定安县宣告诞生,成为中国海军最年轻的一个兵种。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前身是广州军区军官教导团,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力量之一,后来被改编为海南军区某步兵团。1974年初,该团部分官兵参加了西沙自卫反击战,战斗结束后该团接管了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深航岛、东岛等8个西沙岛礁,并担任守岛建岛任务。
迎难而上
官兵们在实践中终于开始明白:陆军要下海,首先要完成军种观念、训练模式、武器装备的一系列转变,否则,“建设中国第一支两栖劲旅”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于是,学海军、懂海军、树立海军观念成为全体官兵转变的第一课。小到海里的距离、水兵帽飘带的作用,大到水陆坦克如何浮渡装卸、登陆舰编队如何展开,事事都要搞个明白、弄个清楚。通过海战战例、歌曲、图书和影像,让海军观念深深植入官兵的脑海。
台风刚过,部队就要顶着狂风巨浪实施登陆训练,登陆舰最大摇摆约40多度,队员们时而被推上浪尖,时而被抛进谷底。为了适应天寒地冻的北方气候,队员们在北方冰雪世界里进行野营拉练,在没膝盖的雪中安营扎寨,在大雪纷飞的夜里进行潜伏训练。
部队组建之初,人才、武器装备、训练器材、军事教材都很缺乏,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刚组建的反坦克防空导弹连没有训练器材,官兵们就用木棍黄泥做成做成导弹模型,用铁皮敲成导弹地面设备,对着模型练习,被人冠以“棍子连”的绰号。然而,导弹列装部队后的实弹射击中,他们力拔头筹,“棍子连”创造了全军首次两次齐射该型导弹命中目标的优异成绩。
夏季南海风大浪高,登陆舰被海浪摇曳的东摇西晃,两栖战车进行浮渡装载时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碰撞事故。为了提高驾驶员装载水平,队员们采用先陆地后海上、先近海后深海的训练方法,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不断提高装载成功率。现在,所有驾驶员首次装载成功率达到90%,为战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006年春,一批高信息化程度的国产新型两栖装备在全军范围内首次列装到了该旅。官兵们发现,新装备不仅是“个头”变大了,“内涵”也比老装备丰富多了。谁知新装备训练刚开始,官兵们就手足无措了;密密麻麻的按钮,色彩指示灯,连手都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了。
先进的新型装备在提升战斗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官兵们的信心与士气。在演习中,几十辆新型两栖突击车和两栖装甲战车成功地避过高科技侦察、抗击全过程强电磁干扰和空袭,风驰电掣般向岸滩扑将而去,多点多波次对岛屿实施抢滩登陆。
30年前的几十匹军马和几辆老式坦克到现代化作战装备,陆战队历经了4次换装。如今,这支部队已经具备较强的机械化和信息化两栖作战能力。
“蛙人”训练
炎炎烈日下,官兵们打着赤背在沙滩上面朝大海盘膝而坐,个个被晒得冒汗流油,脱皮起泡,皮肤由白变红,由红变黑;十万大山里,队员们只准携带一包盐、二两米、一盒火柴,不仅要生存半月以上,还要完成吃住打走藏全科目训练;万米高空中,队员们身背伞包,从飞机上腾空跳下,并对地面目标实施连续突击;深海中,队员们从潜艇鱼雷发射管里爬出来,在茫茫的大海里潜泳、泅渡,悄悄接近目标,实施侦察、袭扰、爆破;在“魔鬼训练营”,队员们扛圆木、钻泥潭、爬管道、潜污水,经受着一系列高强度特战训练的考验……在海军陆战队,人人都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陆战队员,不脱几层皮,掉几斤肉,那是不可能的。每一名走进海军陆战队的新兵,就如同矿石投进高炉,开始了冶炼、锻造的过程。除了散打、擒拿、格斗、射击、刺杀、硬气功等常规的训练科目外,还开展了耐高温、耐严寒、抗眩晕等特色训练。每年夏季,海军陆战队官兵要在炎炎的烈日下,接受战术基础训练和海上武装泅渡训练,统称为“海练”。在“海练”的最初几周,陆战队员们每天晚上睡觉前完成30个引体向上、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200次马步冲拳,清晨一起床就是10公里武装越野,腿上还绑着几公斤重的沙袋。
除了锻炼超常体质,队员们更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战术训练场,队员们在机枪扫射中冲进壕沟,为的是体验“枪林弹雨”的感觉。水下求生训练,一个个“蛙人”被绑住手脚扔进水里,让他们想方设法浮出水面逃生。潜水训练时,教练常常会拔掉“蛙人”的氧气管,扯掉氧气罩,“蛙人”们必须学会在无氧条件下的水下换气技巧,正是这种近似残酷的训练使中国“蛙人”练就了超凡的水下求生本领。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每名队员除了掌握多达十种武器外,还要掌握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
两栖侦察队是海军陆战队的“队中之队”,队员的别称是“蛙人”,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然而,成为一名“蛙人”的条件十分苛刻,仅从选拔来看,就比考名牌大学还要难,并不是每一个海军陆战队员都能成为“蛙人”的,新兵训练结束后,经过多方面考核,成绩优秀的才有资格进入两栖侦察队,而后进入预备中队,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后,在分配到相应的中队。如果训练中不及格会有第二次机会进入基本强化训练阶段,如果达不到基本要求就要被淘汰出局,调动到其他专业兵种。
潜水是“蛙人”最基础的训练科目。每年1月,南国海水还是冰冷刺骨,潜水训练就开始了。“蛙人”们从水中冒出来时,个个嘴唇发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夜间要潜水、雨中要潜水,只要战争可能发生,队员们就要随时训练。
30年来,中国海军陆战队员们无论是出国留学或考察,还是迎接外军来访或参观外军潜艇,都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或影像材料,体味现代战争理念,开拓和培养官兵的前瞻意识和世界眼光。外军一切精华皆可为我所用,这加速了海军陆战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从1987年3月至今的24年间,中国海军陆战队先后24次迎接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56个国家驻华武官、军队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的参观访问。中国海军陆战队顽强的作风、良好的素养过硬的战斗力让外国同行惊叹不已。中国海军陆战队正以崭新的姿态,自信从容地登上世界大舞台。
2008年4月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威上将参观访问该旅,观看完两栖登陆演练、沙滩特战训练等演示课目后,这名登陆作战专家说:“你们的训练很有实战气氛,非常能锻炼部队的实战技能,今天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对任何国家军队来说难度都很大,中国海军陆战队有很强的战斗力。”
海上建礁守礁
1988年2月,年轻的海军陆战队受领一项特殊任务:组建特遣队赴南沙建礁守礁。在烟波浩瀚的南中国海上,陆战队员们用竹竿和铁皮,在时隐时现的礁盘上搭建起高脚屋,开始了早期的守礁生涯。官兵们把草棚式高脚屋称之为海上“猫耳洞”。台风袭来,高脚屋吱吱作响,随时都有可能被卷进大海。涌浪冲上平台,仅存的一点生活用品被一扫而光。就这样,官兵们在敌情不断,海况恶劣、缺水少菜的情况下,头顶烈日忍受寂寞,一日三餐啃饼干吃罐头,一连数十天坚守在高脚屋上。不少守礁队员口腔、皮肤溃烂,患上了风湿关节炎。
然而,他们正是凭着“人在礁在国旗在”的英雄气概,忠诚地履行着扞卫蓝色国土的使命。
千里飞赴抗洪救灾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在抗洪救灾最关键时刻,中央军委命令:急调海军陆战队驰援灾区。短短7个小时,海军陆战队整建制千里飞赴湖北长江大堤,迎战最大的第六、七、八次洪峰。陆战队员们以抢滩登陆的冲锋姿态,战汉川,守嘉鱼,扛沙包,堵管涌,用血肉之躯在长江大堤上筑起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为夺取长江抗洪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陆战队某旅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栖装甲营荣立集体一等功,海军授予两栖侦察队“长江抗洪英雄两栖队”
荣誉称号。
在老陆战队员的记忆里,武汉江夏区“居”字号堤段的抢险最难忘。
当时正值洪峰通过,洪水速度远远超过1.8米的安全潜水界限,水下的能见度为零,且上游冲下大量树枝杂物使水下情况更加复杂。水位仍在上涨,管涌险情不断,上级要求两栖蛙人迅速探明水下情况。
时任二中队中队长的朱迪冒着被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带领6组两栖蛙人跳入洪水,抱住水中一棵树,一寸寸往下探摸,共查出10个渗水点,为保堤提供了科学依据。
抢滩登陆演练
来自48个国家的驻华武官走进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综合战术训练场,亲眼目睹了一场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抢滩登陆演练。随着一声号令,只见方圆百里的训练场上炮弹横飞、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紧接着,海军航空兵的战机飞抵阵地上空,再次对“敌”残余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并空降突击分队深入“敌”后。地面炮火一结束,陆战工兵和“蛙人”部队迅速出击,对“敌”滩头坚固堡垒和水下障碍实施爆破,扫清前沿工事。几乎同时,在两栖坦克和装甲车的协同下,陆战队员乘坐冲锋舟,似一柄尖刀飞越波峰浪谷,直插滩头阵地,并将红旗插在制高点上。表演结束,48国武官纷纷拉着陆战队官兵合影留念。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中国海军陆战队由衷的赞叹。
中俄军事联合演习
2005年8月24日,举世瞩目的中俄军事联合演习两栖登陆作战演练在山东半岛来开了战幕。当时,这是我军与外军最大规模、最高层次的联合军事演习,也是中国海军陆战队首次与外军陆战队的联合登陆作战演习。中国陆战队32辆水陆坦克和两栖装甲车被编入第一梯队左翼,俄陆战队的10辆战车被编入第一梯队右翼,共同担负抢滩登陆作战任务。
然而,天公偏偏就给演习增加了意想不到的难度,部队即将泛出水面出击时,突然天降暴雨,海上风力6-7级,浪高2.5-3米,这样的天气已超出登陆装备性能的要求。观礼台上的中、俄两军高级将领都为参加演习的陆战队员们捏一把汗。面对如此复杂的气象,中国陆战队员们沉着、冷静,就在登陆舰前后舱门打开的瞬间,中国陆战队员们在狂风暴雨之中驾驶着水陆坦克跃入滚滚的波涛之中……演习获得圆满成功,俄国防部官员对中国官兵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第一次与外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中国海军陆战队就向世界展示出一流的战斗力以及过硬的战斗作风。
赴汶川地震灾区
2008年5月14日,海军陆战队再次奉命紧急出动赶赴汶川地震灾区。206台车辆强行军42小时,比预定时间整整提前6个小时到达指定地点,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行军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速度最快、距离最远、组织最严密等多项纪录。
国庆阅兵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