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经典今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是项羽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各怀鬼胎。作为主陪之一的项庄,在宴会上假装舞剑助兴,其实是想趁机干掉刘邦。这顿饭吃得刘邦差点把命都搭上了。
话说刘邦攻破咸阳,准备自称为“关中王”,消息传到项羽耳朵里,项羽大光其火。
项羽当时是各路义军中的老大,手中攥着四十万大军,而刘邦只有区区十万人马,却想称王。项羽便想把刘邦给灭了。
项羽的叔叔项伯一向和刘邦的谋臣张良要好,项伯不想看到朋友死于非命,便偷偷把项羽的打算告诉了张良,要张良赶紧带着家人逃命。张良立即将这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大吃一惊。
刘邦赶紧和张良商量,最后的结论是: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得赶紧向项羽赔不是。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一帮兄弟去给驻军在鸿门的项羽赔不是。一见项羽,刘邦立即奉上礼物,毕恭毕敬地向项羽赔罪:
“大王,我进了咸阳后,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盼着大王您的到来,今天,总算把您盼来了。”
项羽留下刘邦,说吃了饭再走。吃饭的地方叫鸿门,所以这顿饭称为鸿门宴。项羽和刘邦把酒言欢,项羽的义父范增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认定刘邦是个人物,项羽夺天下,这刘邦迟早会成为拦路虎,必须除掉此人。范增找到项羽的哥哥项庄,吩咐他在宴会上假装舞剑助兴,趁机杀掉刘邦。“为了你弟弟的江山,你放手干吧。”范增像个先知一样地说。
果然,就在众人喝得有点高的时候,项庄站起来说:“今天喝得真高兴。可惜军营里没有什么可娱乐的,我项庄就自告奋勇给大家舞剑助兴吧!”“好!”刘邦拍手叫道。项庄拔剑起舞,端的好一套醉剑,只是那剑锋离刘邦的脸越来越近。刘邦看出点端倪,吓得面如土色,酒也醒了。项伯这时也站起身来说:“我来和你对舞吧!”挥剑挡住了项庄。
这时的军帐之中,杀气腾腾,刘邦命悬一线。张良赶紧跑出去搬来救兵——刘邦的猛将樊哙,说项庄要对刘邦下手了,要他赶紧去救驾。樊哙一听,带着宝剑拿着盾牌就往军帐中闯,他挺直身子痛斥项羽背信弃义。也许是被樊哙的气势给镇住了,也许项羽觉得偷偷摸摸杀人有失脸面,他立刻叫道:“行了,都给我住手!”
项庄收起了剑,项羽还赏了樊哙一块“牛排”吃,樊哙拔出剑来边割边吃,吃得津津有味,酒席上的主客双方都貌似平静融洽了。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独自骑马抄小路回了军营。
慧眼看经典:
一出《鸿门宴》,考验了刘邦的心理承受力、张良的机智和樊哙的无畏,也显露了项羽的优柔、项伯的糊涂和范增的无奈,《鸿门宴》上各色人等的表演,已经预示了项羽和刘邦后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