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29674100000191

第191章 知人善任

典出:

《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五曰知人善任使。

经典今读:

“知人善任”,就是指做领导的,知道部下的优点和缺点,给他安排合适的岗位,能够发挥部下的长处。汉代大儒班彪在《王命论》

中说:汉高祖刘邦成功有五大原因,其一就是知人善任。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毫不掩饰地自称有知人善任之能,正是靠着这一点,才夺取了天下。关于刘邦如何用人,有很多故事可讲,最着名的是对韩信的任用。在这件事上,刘邦也曾看走眼,差点让韩信从自己眼皮下溜走,好在刘邦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立马给韩信以最优厚的待遇。什么待遇?筑坛拜将。

韩信一开始是投靠在项羽门下的,但项羽不识货,没办法,他只好改投刘邦。刚开始,韩信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连刘邦的面都见不上,更别说给他出主意了。好在韩信和地位没那么高、架子没那么大的萧何交上了朋友,而萧何恰恰是识货的。萧何好几次向刘邦推荐,说韩信是个人才,值得大王重用,但刘邦就像没听见似的。

韩信看到萧何说话都不管用,觉得刘邦肯定是看不上自己了,便混进几十名逃兵队伍中,和刘邦拜拜了。消息传进萧何耳里,他一下就急了,起身骑马就追。当时已经是晚上了,秦岭的夜色迷人,天上的月亮如梦如幻。

萧何这边追韩信,那头有人向刘邦告状:“萧何叛逃了!”刘邦深感惊诧,因为萧何是一个他认为绝不会背叛自己的人。刘邦顿时六神无主,打算派人追萧何,刚出门,就看见萧何大喘气回来了,手里还牵着个人——韩信。一问,刘邦才知道萧何是去追韩信了。

刘邦这才认真地打量韩信一番,问萧何:

“这个人,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值得你费这么大力气去追吗?”萧何生气地说:“就是这个人,看起来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两只眼睛一对耳朵,只是脑袋大一点,但他却是天下无双的国士——我拿自己的名誉担保。主公如果想夺取天下,非重用他不可!”刘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便东一句西一句和韩信聊了起来,立马掂量出了韩信的分量,心想:

萧何呀,你月下追韩信,真是干了件好事,否则天下人会嘲笑我没眼光的。韩信走后,刘邦决定破格任用韩信,直接给他将军的待遇。

谁知萧何却说:“太小气了,太小气了!留不住人。”刘邦又是一愣,他掂量了一下,心一横,说:“好,我直接任命他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在萧何的张罗下,刘邦斋戒沐浴,筑坛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直接把韩信叫进营帐,两人纵论军情,韩信把心中早已策划好的“东进三秦”战略规划和盘托出,直听得刘邦目瞪口呆、惊心动魄,觉得天下已尽在掌中了。

慧眼看经典:

清代学者魏源对“知人善任”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