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华茂春松
29695500000006

第6章 黑七月,梦七月

《青春之歌》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高三成天都闷声不响,难道这样才是考大学的模样?我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妈妈呀你可知道,装上帘子的嗓子多么痒?

我想唱歌可不能唱,还有多少复习题都没作?努力吧准备考重点,老师听了准会这么讲。时时刻刻的攻克书本,这样下去就像书呆子一样。这种烦闷的生活多枯燥,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该放声歌唱。老师呀你要想想,难道你过去就是这么样?

我想唱歌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应该是这样。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总是弄得那样紧张。只要心情快活精力充沛,学到知识就会永记不忘。

该学就学该唱就唱,年轻人就要开朗奔放。老师妈妈呀不要生气,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样。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老师妈妈呀不要生气,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样。

一、学习与人生

高考和中考是人生两大关卡。中考决定着进什么样的高中,普通高中升学率50%以下,重点高中90%以上——怎么看都是初步分了三六九等。高考决定着进什么样的大学,一本全国重点、省重点,二本普通大学,再就是专科等——直接关系到毕业就业,外企、国企、或者待业?也不无可能。从此可见,家长关心子女读书的缘由,真真切切的跟人生前途有关啊。父母常念叨一句话:“学习不好以后就扫大街!”犀利、明了而且直观的表达了学习的现实利害关系。

要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要的是凭自己的实力,二则看答题的熟练技巧,三需要保持考试时的良好心态。老师每日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无非围绕着这几个要点。

先说实力,主要指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冲刺最后阶段,要回到基础上来,把书读薄,抓住重点和特点,进一步充实实力。

再说技巧,主要是指审题和答题的巧妙技能。考试试题一般不会设置审题的障碍,但还是要坚持审清试题的内容范围与要求。审题能力强,是提高正确答题和答题速度的前提条件;审题能力差或者马虎,是做错题和答题速度慢的原因之一。培养审题技巧,就是要注意平时训练,拿到试卷,要迅速而准确地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千万不要马虎大意,防止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心态,指心理状态。考试既不要过分紧张和畏惧,也不要盲目乐观和轻敌。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认真答好每科试卷的每一道试题,该得分的一定要拿到手。再有,每个人即不要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要没有目标,抱侥幸取胜的心理。还有,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学习、休息、体育、娱乐的时间,临考前适当放松,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是产生良好心态、克服心理障碍的基础和前提。

好成绩的取得,以上缺一不可,要保证学的会,记得牢,还要稳定发挥,真是不易啊。要么中国学生在国外混得开呢,从小基础好啊!

战略层面,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想学才会努力学,学会了才更想学的多学得好。老师总是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内在的欲望决定了努力的程度和做事态度。

战术层面,要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辅导书和习题集没有大批出现在市场上的年代,学习方法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可谓好学校、好老师的重要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经验积累具有实践的基础,相比出版社谋利目标的随意出书要精辟实用的多了!比如初中班主任老师在开学之初就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导学生们动笔练习有助于记忆。学生们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老师那里听到、学会、懂得。老师总是把知识和概念总结好,教给学生们如何学习。很多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届届学生,深入人心。学习是门学问,听课也是门技术。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 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学习是多感官的总动员,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学会还得记住。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学习要有技巧,抓重点难点。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的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有点有面,系统的学习效果好。把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依据学习的要点,研究运用新旧相关的规律,主要是研究学习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概念的表述(定 义、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舍本逐末,是死知识,亦非真知,于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无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是概念学习的关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疑难大问题。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还记得课本上的波浪线,红笔标注么?是不是很多方法都印象深刻?学习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都各显其能。

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就像站在舞台上表演,台下的人在欣赏台上的表演,孩子们的表演不是独角戏,家长、老师、同学们都是观众。 怎么样算演好自己的人生,如何才能演好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二 那年夏天

澜对学习一向很努力,但从不苛求。成绩有规律的每学年保持着高开低走的曲线,在期末跌到低谷后,警醒,奋起直追。于是,中考和高考毫无悬念的徘徊在低谷时期。中考,以低姿态进入新环境虽然有利于后来的异军突起,但是,高考的那天夏天,澜绝无例外的同大批考生一样,经历的人生艰辛的一段。

高三的下半学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复习。每天成套的卷子做,当天做,当天批,当天讲,当天改。北京四中的卷子、湖北黄冈的卷子,在信息不太发达的时候,完全靠老师出差听课等交流机会取得,来之不易。再就是一次次的模拟考考,每月都有,省模考、市模考、重点几校统考。学校平时两节晚自习,周六上半天课,算是很轻松的安排了。

在备考阶段,平时早睡早起的澜也会偶尔因卷子没做完而十一点还没睡,妈妈总是心疼的催促,差不多行了,别勉强使过劲儿,按自己能力来就行。但是,越是这样的心态,越使澜想表现出自己真实能力,因为她认为自己有不凡的实力。

澜的成绩比较稳定,但是语文在这个阶段大幅下降,物理数学基本稳定,物理澜曾经考到差两分满分的高分,但数学老师却断言澜高考数学分数上不了120。省模考澜排在三百名,看似并不突出,但全省来看已经是很优异了。但澜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似乎不在状态,没有感觉。

报考的时候,每个人领厚厚的几沓报纸,密密麻麻印满了学校各专业的招生信息。重重的分量像是承载着人生和未来。有一周时间研究这些学校和专业,报考志愿。

澜的报考志愿这件事情上有主见、有逻辑。澜的目标不在本地,想出去看看,这才有上大学的感觉。不考虑太靠近内地,也不能太偏南部,天津不够大气。北京是文化之都,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都很吸引人。考虑到生活的便利和距离,相较之下,澜选择了北京。

接着,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几所知名高校,因为历史悠久的学校才具备积淀,就是愈沉愈香。如果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担心的是能否正常发挥;而像澜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范围大选择往往更难,专业排名也是考虑因素。除了专科的人大(国家部委专科)、北医、政法、北影之外,综合类的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北邮等是一类,北工大、首师又是一类,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等似乎又成一类。师兄师姐们的去向也是现实的参考。最终的选择在几个学校中斟酌,最后还是有决断力的父亲大笔一挥、定了终身。但父亲的条件是自费的不报,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自己考不上说明没那个水平,上了也学不好。澜笑父亲小气,如果差几分,也没个自费补偿一下,真逼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啊。

专业嘛,那时以找工作为目标,要么工作安稳赚钱多好,要么容易找到工作,理工科无非是计算机、金融、管理、英语、会计等,文科还是金融、管理、外语。当时的孩子太没自主权,信息不发达致使眼界有限,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考大学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找到一份能自食其力的工作,找到一份轻松赚钱的好工作。

从小爱好绘画的澜想做设计,建筑学是目标之一,哈工大和清华大学最好,但一个偏北,一个分数高。心理学是未来发展趋势,北师大和北大有名,北师大当年只招教师方向,有所限制,北大太高把握小。家里对建筑学在各地采风的奔波辛苦和心理学面对精神不健康的患者心存忧虑,并不赞成。最后澜也不落俗套的报考了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的所谓有前途的的专业:不外乎也是金融、英语、计算机……

学校还要统一权衡,看看是否报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按招生名额也不能太集中,尤其外地学校,每个省只招几个名额,几个学生一起报就是自相残杀。报考就是一门学问啊,命运也要靠人为把握。

考前,澜随母亲看了场电影,作为解压方式。随着电影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澜进入了考试之外的世界。走出影院,澜觉得心情无比舒畅。高三的阴云密布,每个备考的学生的生活暗无天日。除了做不完的作业,更有无形的心理压力。为了明天,每个人都要牺牲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只能苦读,眼里看不到任何和学习无关的东西——这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简直是一种酷刑!

高考规律是题目一年容易一年难,这也好理解。而上一年高考题目异常简单,这意味着今年题目会出的难。考试中,澜发挥平平。按以前的经验,紧张到恶心的时候才会考的好。考物理的时候,火车道不知哪来的一趟不识趣的列车,呜呜的汽笛响了很久。澜索性放下笔等它响完。要搁现在,各个相关部门都会做好宣传和准备,火车司机肯定也知道高考的大日子不能鸣笛。以澜的实力,答完题还是富富有余的,不差这点时间。最后一道大题,澜愣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考的什么,随便答完了事。正是这种状态,澜的物理成绩与最好成绩相比少了四十分。走出考场,大家没有电影中演的那样兴奋的把书本抛上天,跳起来喊解放了。微笑挂在每个人脸上,真正经历过高考的人,会变得成熟。

对于考试结果,澜仍然没什么感觉,但至少不会超常发挥了。时隔三年,高考成绩已经不需要指定日期在学校统一领取了,成绩是可以打电话查询的。随着电子播报的话音,澜的心跌到谷底,听到的是一个从未想到过的数字。澜的成绩很出乎意料,虽然高出一本线很多,但是个人最差纪录。其实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问题不大,但报的前几个专业是没希望了。但后来工作后有点阅历了回想起来,金融和英语等当时热门的专业,学生太多,如果不是学校特别强,很难找到好工作。所以,有时候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澜打完电话,心情很差。正好那天要和弟弟一家要去海边玩,澜也没心情。妈妈安慰澜,没关系,考上有学上就挺好。既然考完了,就别想它,自己已经尽力,就顺其自然吧。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要好。

澜不情愿的跟着家人到海边,自己也没心情游泳。自己一个人在沙滩上坐着看风景,正好有个电视台采访,走过来问澜帮忙。采访的是沙滩环境改善,澜说了去年情况,又评价了今年的改观,思路清晰,表达自然。记者和摄影师都很满意。这突然的经历,让澜重拾自信,轻松起来。看,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新鲜事情。五彩斑斓的大学世界在向澜招手,无论如何,澜有幸能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多少人艳羡。理想、追求就在眼前,相比高中,大学才是真正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澜深吸一口气,决定勇敢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路是人走出来的,澜相信无论在哪里,自己都有能力做好自己。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考的差第一志愿没录上;也有运气不好的,比如班里总考第二的同学报考北医,但北医那年分数奇高,于是落到第二志愿省医科大,落差很大。如果第一志愿报低点很大把握录取的,一念之间,几分之差。发挥超常的很少在成绩好的同学中间出现,还是一本二本线之间和本科线上下的居多,在题目难的情况下,略微发挥稳定点,就够得上高一级的志愿。所以,学习好的比较平和,有个别考的不好难过的;学习一般的和差的倒有一些拿到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而异常兴奋的。再回头看,像澜这种情况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澜平静的取回,因为自己报考技巧,报了应用数学作为最后一个接底的志愿,这个专业虽然不理想,但很实用。澜对数学也感兴趣,后来很安心的读这个专业,学了很多计算科学以及和应用软件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大学的梦想,在每个学生心里。哪怕学习再差,也期望大学的殿堂,神圣而神秘。那些读中专、职高、技校的孩子们,谁说他们心里没有自己的梦想?大学自由的天堂,是学习和实现理想的沃土。然而,当年的环境没有给太多人这样的机会,现在逐年扩招的情况好很多。至少,人这一辈子,在大学走一遭,不枉此生。

澜的妹妹在高三的时候毅然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就业——这是人生多么重大的决定,无论成绩如何,大家都会力求一搏;而要放弃,也可谓一种勇气,不是常人能有的。像这样的人有很多,无奈、挣扎、茫然……不满十八岁的花季少年,面对的不是阳光灿烂而是人生抉择。放弃了一片天,还有一片海,生活处处都有生机,看你要怎么个活法。大家就这样怀抱着梦想奔向四面八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