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威尔写作前是一位富翁,但是他没有没有选择和他财力对等的享乐型生活,而是选择了挥笔写作。之后,他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首部诗作《杂草和野花》,被当时的文学界讥讽为真正的“杂草和野花”。许多当时颇有影响的文学家不屑一顾地相互议论说:“巴威尔那个家伙真不自量力,以为凭一句‘啊!美好的生活’就可以青史留名,真是可笑,太可笑了!”他因此成为当时文学界最大的笑料,是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最好谈资。
后来,他再次努力创作的小说《福克兰》,又成为了一部失败之作。这次,曾经嘲笑他的人更坚信自己的看法了,他们像宣告真理一样,嘲笑巴威尔:垃圾根本无法回收。
有些意志薄弱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放弃,然而巴威尔却继续笔耕,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的这种不被打倒的意志让他对创作充满了冲击和拼搏的力量。通过不断的努力,广泛的阅读,他最终走出了失败的阴影,迈向了成功。继《福克兰》之后,他在一年之内又发表了作品《伯尔哈姆》。这次,读者给出了一致好评。巴威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写就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一举登上了世界文坛巅峰。
试想,当初巴威尔如果沉沦在失败中,沉陷在别人的嘲讽中,那他还会有这样的成就吗?没错,我们在前过的过程中,难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失败。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彻底清除思想中与失败相关的所有东西,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站起身,就一定能够争取得到未来的甘甜。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顺境与辉煌总是人生的一个短暂的美丽经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挫折与失败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做到以淡定的心态去面对,以理智的行动去做事,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
小佳在跻身于京城IT界的名记者之前,只是一个高考落榜的农村女孩。
5年前,她以几分之差与象牙塔失之交臂,又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她没有复读。但是,回家后的小佳并没有真正放弃学业,她不甘消沉,勤奋苦学。面对渺茫未知的将来和异常艰难的专业知识,她既不畏惧,也不说苦。当母亲问她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时,她微笑着回答:“我不会失败的,只要我学到了这些知识,就算成功了。即使将来没有办法做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人认可我,那也无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也许,上帝真的是公平的,两年前将小佳拒之大学大门外,而三年后又将小佳从农村拉回到了城市。事情的起因还源于小佳曾经在当地一份报纸上的投稿,这家报社的领导发现小佳是个很有潜力的人才,只是她所擅长的IT领域并不是他们报纸的主导方向。于是,这位领导在一次进京学习的时候,向他的一位在IT媒体打拼多年的同学推荐了小佳。就这样,小佳终于被破格录用,成了一份专业IT媒体的记者。
几年下来,由于刻苦的努力,小佳已经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记者,更成为了一个魅力十足的女人——她的魅力来自于乐观向上的精神内涵,更来自于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可以说,小佳取得最后的成功,其根本原因还是她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以理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并付诸实践。试想,如果她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一味地怨天尤人,甚至于一蹶不振,那么恐怕她后来也就不会拥有京城名记的成就了。
看过了在看了上面的故事后,再对照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该像他们那样,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努力发掘自己内心的伟大力量,放下伤痛,丢掉沮丧情绪,重拾昔日的信心与勇气,让自己重新踏上人生的赛道。
慧心物语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们所要遭受的挫折和困难自然也会越来越多。面对不如意,如果我们因为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放弃自己的理想,那么必将遗憾终身,而且还会让自己深深陷入更加绝望的情绪里。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着在面对挫折时,把它看做是一阵呼啸而过的冷风,或者一个阻碍我们前行的波浪,当经历过悲痛,我们才会更好地勇往直前。
没有真正的绝境,只有绝望的内心
留意一下生活的周围,时常有这样一些声音跃入我们的耳畔:“半辈子了,还一事无成,我这一生算是没戏了”、“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自己也泄气了,社会真难混”、“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收入又不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凡此种种,无不透露出当事者为自己的困境所累,以至于对整个人生都失去了兴趣。
在这些人的心里,或许从未想过人这一辈子是难以一帆风顺的,总会时不时平地起波澜。这时候,若是只想着面前的困境和不如意,那么心里就会注满困苦、无助的情绪。这样一来,整个内心早就被绝望填满了,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事实上,我们在追寻人生的幸福、事业的发达的过程中,是被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引领着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可以说,是“希望”为我们带来了力量,帮我们赶走了悲伤和沮丧,引导我们迎接灿烂的阳光。
因此,为了人生的美好和快乐,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让内心绝望,而应秉持积极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走出重重阴霾,步入洒满阳光的康庄大道。
在紧邻西太平洋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地处荒漠地带,使这里常年看不到绿色,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依靠政府从远处运载食物和用品度日。
有一年,加拿大的一位名叫罗伯特的物理学家在进行环球考察时经过这里。他在村子里住了几天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除了村子里的人,他没有发现多少生命迹象,只有蜘蛛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
对于这一重大发现,罗伯特极为感兴趣,他好奇为什么只有蜘蛛能在如此干旱的环境里生存下来?于是,罗伯特把目光锁定在蜘蛛网上。他借助电子显微镜细心地观察后发现,这些蜘蛛网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罗伯特开始在心里琢磨:蜘蛛尚能如此,为什么人类不能像蜘蛛织网那样截雾取水呢?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罗伯特研制出一种人造纤维网:选择当地雾气最浓的地段排成网阵。这样一来,空中的雾气就会被反复拦截,从而形成大量水滴,这些水滴滴到网下的流槽里,就成了新的水源。
据测算,这种人造“蜘蛛网”平均每天可截水多达上万升,不但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而且还可以用来灌溉土地,使照片昔日荒凉的荒漠里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也许一百人来到这里,就会有九十九个不抱希望,然而罗伯特却在这种看似绝望的环境里发现了新的希望。实际上,在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都不存在真正的绝境,而之所以绝望,是人的心里在作祟。
所以说,不管面对何种境况,我们都不必把它看做毫无希望的绝境,而应该换一种思维,中寻找新的希望。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我们每个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当海面风平浪静的时候,那么小舟就会轻松航行;如果海面掀起狂风巨浪,那么小舟就要经受一番考验。
人同此理。在我们遭遇骤然侵袭大脑的无名火气时,或者遭受某种失意和彷徨时,我们只有心怀希望,早晚会找到新的出路。
1952年7月4日的清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
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有一位34岁的妇女跃入了太平洋的海水中,开始朝着加州海岸径直游去。
这次游渡,如果成功的话,这位34岁的妇女就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这位妇女叫做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在这之前,她就已经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
那天早晨,海水冰凉,冻得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全身发麻。更糟糕的是,海面上雾气很大,大到连一直在她附近护送她的轮船,她都几乎看不到。
时间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过去了,全国有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关注着弗罗伦丝?查德威克的这一壮举。观众们都想看看这位34岁的妇女是否能成功游过海峡。
有好几次,鲨鱼靠近了弗罗伦丝?查德威克,都被护送的人开枪吓跑了。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却没有被鲨鱼吓跑,仍然坚定地向目标前进着。
15个小时之后,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又累又冷,游得越来越吃力。这时,在另一艘船上的母亲和教练都告诉她离海岸已经很近了,鼓励她一定不要放弃。但是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一片浓雾什么也看不到,不禁心灰意冷。
几十分钟后,也就是从她出发算起的第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弗罗伦丝?查德威克的体力已经完全透支,她清楚自己已经没有力气再游了,于是就叫人将她拉上了船,至此,游渡以失败告终。
又过了几个小时,弗罗伦丝?查德威克渐渐觉得身上暖和起来,失败的打击却让她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她不假思索地对采访她的记者说:“说老实话,我不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心里有一线希望,也许我就能坚持游到岸。”
弗罗伦丝?查德威克的话完全有理由相信,因为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距离加州海岸仅仅只有半英里!
弗罗伦丝?查德威克一生中的游渡经历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再次出击,终于成功地游过这个海峡。
弗罗伦丝?查德威克第一次横渡卡塔林娜海峡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的地,内心没有希望,于是在就离胜利只有半英里的时候放弃了。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不是浓雾,如果我能看到岸边的话,我肯定能游下去。”
由此可见,希望是促使人奋勇向前,燃起人前进动力的源泉。有了希望,我们也就成功一半了。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心存希望,那些来自外界的不幸不管多么沉重,也不管多么巨大,总会有一条路在我们脚下延伸开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一切都是相对的。所以,不管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境遇和状况,我们都不要忘了给自己一个希望,只要坚定了这个信念,我们就一定会找到新的出口,也就一定会战胜那些看似难以跨越的困境。
慧心物语
只有抱持希望,人才会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和激情,才会有无穷尽的创造力。相反,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那么他将活在一片渺茫和阴云之中,其潜在的能量也将会遭到扼杀,最终必将造成其无所成就的人生变得暗淡无光。因此,不管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不要绝望,而应为希望找一个落脚点,然后踩着它仰望未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