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群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深受洪湖人民爱戴的杰出领导人,是湘鄂西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898年7月出生于贵州铜仁县城关镇。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在贺龙部队中先后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1928年1月,与贺龙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到湘鄂西地区组织革命武装,建立根据地。参加领导了监利、华容、石首等地的年关暴动和桑植起义。后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鄂西游击总队长,红六军政委,红二军团政委和前委书记等职。
1930年10月,红二军团南征后,调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和湘鄂西联县政府主席,指挥根据地军民先后挫败国民党的第一、二次"围剿",保卫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在由洞庭特区返回江北时遭敌军伏击牺牲。
黄埔岛上的新星初夏的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一辆黑色轿车顺着广州市区的林荫大道,缓缓地驶进了孙中山的大总统府,卫士赶忙上前,拉开车门,从车中走出两名年轻的军官,潇洒威武,又有几分倜傥。他们就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周逸群和李侠公。
几天前,周逸群和李侠公给孙中山写信,谈了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孙中山十分赏识这两个有胆有识的青年,所以在总统府召见他们二人。
在总统府里,周逸群、李侠公受到孙大总统的热情接见,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当孙中山谈到要举兵北伐,消灭北洋政府时,周逸群问道:"总统决意北伐,可目前北洋军伐投靠了帝国主义列强,有这些列强做后盾,革命军能胜利吗?"孙中山微笑地望着周逸群,反问了一句:"你说呢?年轻人。"周逸群颇有见解而又坚定地说:"依我看,光靠革命军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联合工农群众,武装工农群众,这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才是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出路。"孙中山边仔细地听着,边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分别时,孙中山亲自将他们送出总统府,握着周逸群的手说:"逸群啊,看见你们这些年轻的娃娃在成长,我很高兴。你们有远见,有胆识,前途是远大的,中国的希望全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与孙中山告别后,周逸群的心情十分激动,随口吟出:读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亡秦。
周逸群,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关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早逝,他从小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逐渐养成了刚毅顽强的性格。十岁那年进入城南小学读书。他勤奋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辛亥革命的浪潮波及贵州后,贵州新军于1911年11月4日举行起义,驱逐了清朝巡抚沈瑜庆,光复了贵州。这在周逸群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14年,周逸群小学毕业,考入贵阳南明中学。
周逸群酷爱中国历史,非常崇拜和仰慕历史上正义凛然的英雄人物,曾写过《诸葛亮辅汉于蜀论》、《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论》等文章,刊登在《南明杂志》上,从此显露才华,博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五四运动"前夜,灾难深重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周逸群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在自己的家园为非作歹,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和忧虑。他恨不得举起正义之剑劈开这个昏天黑地的世界,他挥毫写下了自己的志愿:南雁北飞,去不思归。
志在苍生,不顾安危。
生不足惜,死不足悲。
头颅热血,不朽永垂。
为了追求真理和知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19年春,周逸群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日本,他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有关苏联十月革命的书刊,思想受到了熏陶。当列宁、斯大林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日本后,周逸群异常兴奋。他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中国要想达到大同世界,就得照苏俄的样子办。"1922年2月,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九国公约",立即遭到留学生声讨北洋军阀的卖国罪行。
1923年春,周逸群从日本回到上海,与好友李侠公共同创办了《贵州青年》旬刊,决心"唤起民众的阶级自觉,以与权力阶级对抗",得到了《中国青年》主编萧楚女的热情支持,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他在《贵州青年》第六期上发表了题为《精神附北与实质附北》的文章,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西南军阀投靠北洋军阀的罪行,在祖国的大西南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1924年3月,周逸群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于1924年5月在广州办起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共产党从全国各地选派了一批优秀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深造。周逸群受党组织的派遣到黄埔军校入第二期学习。他同共产党员蒋先云、李劳工等人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以列宁创办的《火星报》为旗帜,成立了下的革命军人团体。为此,周逸群的名字很快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宣传革命理论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右派势力,在中共特别支部和周恩来的领导下,以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周逸群担任主席。他领导"青年军人联合会",先后创办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了他卓越的才能,被萧楚女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
烽火硝烟铸忠诚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集七个军,共十万人,从广州出师北伐。周逸群受党中央的委派,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队长,带领由三十多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北伐军宣传队,到驻扎在湖南常德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工作。
第九军第一师师长贺龙听说周逸群来到常德,非常高兴。贺龙曾率部驻扎在周逸群的老家贵州铜仁,经常看到周逸群从黄埔军校寄给家乡亲友的《中国青年》、《中国军人》、《青年军人》、《向导》等刊物,开始对周逸群有所了解。有一天,贺龙巡哨回来,刚进办公室,第一旅旅长贺锦斋迎面就叫上了:"龙哥,我可发现宝物了。"贺龙一边脱下军帽递给勤务兵,一边问道:"看你那高兴劲,得到啥宝贝啦?"贺锦斋把手中的几本书猛地往桌子上一放,说:"这都是宣传共产党和俄国革命的书,你好好看看吧!"贺龙眼睛突然一亮,说:"我是该看一看。这个党,那个会的,我参加过不少,可就是"红脑壳"还没有接触过。"贺龙连汗都没顾得上擦,就急着翻起书来。看着看着,他激动得把桌子一拍,连声说:"好!好!共产党的主张好,都是为穷苦百姓的。"说完,他问贺锦斋:"这些书你是从哪里搞到的?"贺锦斋也受到几分感染,兴奋地说:"就是你住的房东家的啊。这家有个叫周逸群的青年,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这里还有他写的文章呢。这些书都是他寄来的。"贺锦斋说完向外面看了看,神秘地说:"听说周逸群就是个"红脑壳"。"贺龙也压低声音说:"锦斋,替我给这位周先生写封信,请他多给咱们寄些这样的书来。"就这样,贺龙和周逸群有了接触,并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
一天上午,勤务兵进来向贺龙报告说:"师起身来说:"太好啦!快快有请周先生。"话刚落音,就见周逸群已出现在门口,贺龙急忙走过去迎接,笑哈哈地说:"哎呀,逸群,没想到这时候能见到你啊,太及时啦。"贺龙长时间抓住周逸群的手,周逸群打趣地说:"贺师长,怎么连坐也不让一下,至少也该给口水喝吧!"贺龙这才缓过神,连忙说:"你看,我都乐糊涂了,快快请坐。"接着又说,"我想党、盼党,见到你,就有希望了。"周逸群说:"我也很想你啊,这不是找上门来了。"这一晚,两人一直谈到深夜。贺龙再三要求周逸群留在他的一师工作。
经请示党组织同意,周逸群和宣传队员们就留在贺龙的部队,周逸群任师政治部主任。
第三天,贺龙就向周逸群提出了参加共产党的申请。周逸群高兴地说:"贺师长,共产党的大门是敞开的,只要你够条件,我一定会介绍你入党的。"其所带领的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更加倾向革命,更加靠近共产党。许多优秀青年官兵纷纷要求参加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贺龙、周逸群指挥部队英勇冲杀,连续作战,先后攻克了石门、公安、沙市、宜昌,直逼武昌城下。这时候,贺龙的第一师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
1927年4月,贺龙、周逸群继续挥师北上,参加了著名的"二次北伐"。在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时,周逸群协助贺龙,指挥部队大战武胜关,强渡沙河、淮河,直指古城开封,威震全国。逍遥镇一仗,全歼守敌,生擒敌军长赵恩臻,给张作霖以沉重的打击。
随后,周逸群、贺龙把部队撤回武汉,驻防鄂城一带,将独立第十五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将原部队扩编第一、第二师。为了进一步加强共产党在第二十军的政治力量,经党组织批准和贺龙同意,周逸群积极工作,征调了大批工农革命分长,徐特立任党代表。
对此,贺龙高兴地说:"我带了多年的兵,从来没有哪个上级给我补充队伍和武器。现在不同了,共产党给我补充力量,工农群众愿意到我这里来了,这全是周逸群的功劳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大江南北,革命处在紧要关头。
为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党中央决定将贺龙、周逸群和叶挺领导的部队集结于江西南昌,准备举行武装起义。周逸群多次和贺龙真挚交谈,安排周恩来会见贺龙。在周恩来和周逸群的关怀下,贺龙信念更加坚定,他表示:"我听共产党的话,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并再一次向周逸群提出了入党的请求。
1927年7月10日,贺龙、周逸群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从武汉向南昌开进。
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前委会。次日,周恩来任命贺龙为南昌起义总指挥,并派刘伯承到二十军和周逸群一起,协助贺龙制定了起义计划。为了保证起义胜利,周逸群召开各级军官会议,进行了深入的战前动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周逸群等率领三万官兵,在古城南昌发起了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战斗打响后,贺龙、刘伯承、周逸群亲临第一线,奋不顾身地指挥起义官兵,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顶着炮火硝烟,架起云梯登上鼓楼,占领了制高点,用猛烈的炮火向敌人发起了攻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敌朱培德的精锐部队警卫团。同时,周逸群指挥的第三师部队重创敌军第七十九、第八十团,为保证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荆江两岸播火种1927年10月5日,上海码头汽笛声声,人声鼎沸,挂着各色旗帜的轮船在游动。周逸群走下自潮州开到上海的轮船,随着拥挤的人群离开了码头。
接着,贺龙取道香港也来到上海了。
一天晚上,贺龙来到周逸群的住处,还没进门就嚷开了:"逸群,我有些想法要跟你谈谈。"周逸群微笑地迎了出来,客气地问道:"有什么事这么风风火火的?"接着把贺龙让到客厅,倒了一杯水递给贺龙说:"请坐下谈。"贺龙捻了一下小胡子,说:"中央让我和伯承、林老一起去苏联学习,我想我搞了半辈子枪杆子了,还是去湘鄂西去发动暴动,组织红军,接着和蒋介石干吧!"周逸群想了想说:"中央让去学习,这是党对你的培养,再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嘛。"贺龙有些沉不住气了,掏出大烟斗,按上一锅烟,点着火猛抽了几口,然后说:"你也知道,我文化程度比较低,到外国喝洋墨水也来不及了。我跟恩来同志说过了,请你再和恩来同志说一说,向中央反映一下我的意见。其实,我要搞武装斗争,除了革命的因素外,也有对国民党蒋介石、对何键这帮东西不服气的思想,总想再搞武装,和他们斗斗看!"说完,贺龙站起来,走到窗口,望了望布满繁星的夜空,然后转回身来恳求道:"逸群,无论如何请你和恩来同志说一说!"周逸群被贺龙真诚的恳求所打动,只好点头答应了他,但又提醒说:"现在敌人正在通缉你,去湘鄂西路途遥远,很不安全。"贺龙哈哈一笑说:"在上海由党负责安全,上了船,我负责安全。一到汉口我就能活动了。"经过多次申请,中央同意了贺龙的要求,决定由郭亮、周逸群、贺龙、柳克明、徐特立等人根据党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周逸群、贺龙于1928年初离开了上海。贺龙刮掉了胡子,化装成一个阔老板,周逸群打扮成一个管帐的先生,登上了西去的轮船。
周逸群、贺龙等一行几人于1928年1月15日在汉口谢弄北里十七号同湖北省委书记郭亮接上了关系。
这时候,湖北省委正在组织武汉三镇的"年关暴动",省委要求他们一起参加。周逸群、贺龙同省委商定,乘农历腊月23日晚上家家户户"祭灶"放鞭炮时举行暴动。不料,腊月22日敌人破坏了地下党的一个印刷厂,暴动的计划落到了敌人手中。这时,敌人沿街呐喊:"共产党要暴动了!"并派出军警、特务大肆搜捕共产党人。暴动不能如期举行,省委决定周逸群、贺龙等人立即前往湘鄂边区,组织湘鄂边前委,由周逸群任书记。
第二天,周逸群、贺龙机智地通过岗哨林立汉,逆水而上,直奔湘西。
1月下旬,船行驶到长江和洪湖汇合点的监利县观音洲时,他们打听到驻扎在观音洲的敌人只有十几条枪,贺龙和周逸群商量,决定用"拜客"的名义到巡江团防队搞几支枪去。
船靠岸后,周逸群、贺龙等人大摇大摆地向观音洲团防队走去。团防队长张贵福以为是国民党的大官前来巡视防务,连忙吹起紧急集合哨,将团防队二十多人集合起来列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