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所说的社会兴趣是指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特性(接近超我状态,但是比那个更进了一步——其实这是个争议点,所以我也没法说死,真郁闷)。他认为:个人试图在社会中完善单凭自己无法完善的东西,例如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现代西方政治和文化对于这个的研究很多)。他说,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的最后补偿。正是社会兴趣使得一个人将个人私利不太过于个人化,而是服从于公共福利。而阿德勒也没想到,他所提出的这点对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与时俱进”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基本上左右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同时也把盎格鲁-萨克森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推进了一步(盎格鲁-萨克森经济发展模式——不单指金本位,而是泛指经济模式。这个问题我就不在本书中加以解释了,有兴趣的读者请自己查阅,否则这节跑题可就远了去了),使之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其深远的盛名。
这节就到这里吧,下节让咱们来看看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大师的理论。
本节附录笔者推荐的阿德勒作品。同样,本书目完全出于个人喜好所列:
《自卑与超越》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三、拉康怎么说
雅克·拉康,法国人。如果把弗洛伊德比作是“社会与人文的批评家”,那么刚刚我们所说过的两位大师——荣格与阿德勒,就是“批评批评家的批评家”(这么说真好玩儿)。而拉康则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坚定拥护者之一。
被誉为“二战”后最具独立见解、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是一名法国精神医生。算起来他不完全和弗洛伊德同代,但是依旧属于代内,生于1901年4月13日,故于1981年9月9日。
拉康把弗大爷的著作《梦的解释》视为精神分析的精髓。他曾提出: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采用自然联想来导出潜意识(解梦中也这么用)。而潜意识就其结构而言,属于“自然语言”。说得玄吧?让我们看看拉康是怎么得到的这个结论。还记得我在前些年看到拉康理论的时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是惊悚或恶心,而是震撼。
拉康认为,在人类的婴儿时期,我们仅仅以镜子的形式而存在着——模仿。那个时期婴儿对于“我”和“自我”并不具备明确的概念,这个时候,我,是“幻象”。 当婴儿获得语言和识别符号的能力时,通过各种体会,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之后婴儿就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潜意识则成了“另一个”。同时,潜意识所使用的“语言”则有别于“意识语言”,而是另一种语言。假如你没看懂这句话,那让我们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吧:“我”是虚幻的存在,是潜意识的外在形成物(这点被物理界的“全息宇宙”理论严重支持)。“我”并不存在,只是概念而已。所以,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加强‘自我’,并由‘自我’来主导,或大部分主导潜意识”这一理论,拉康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自我是没有办法取代潜意识的,并且也无法完全揭示、控制潜意识。因为潜意识是所有(意识)的核心。或者说,三元论把主次颠倒了——潜意识才是基础所在。所以,潜意识其实是一种自然语言,或者干脆可以说潜意识并非我们自己,而是“别的什么”。这个“别的什么”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潜意识。但拉康并不认同荣格所说的“集体潜意识”的存在,而是认为只有一种情况:潜意识。至于潜意识创造出了不同的“我”,也就造成了一种看上去比较个性化的“潜意识”。这就犹如那个成语一样:盲人摸象——在这个人感觉中它是蛇一样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感觉中它是柱子。但有趣的是,体会潜意识的,反而是潜意识所创造出的“我”(请读者不要嫌这段绕,实际上拉康的原文更绕,我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就是拉康著名的“自我幻象论”。所以不同于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婴儿是如何形成的潜意识和‘超我’,最终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拉康所注重的是“婴儿是如何产生出‘自我’这个概念”,并且跟原本的“自然语言”——潜意识统一出了“我”这一概念。
也正是拉康认为这种理论正确,因此他对于“自然联想”这种“潜意识的导出行为”极其感兴趣,并且对“自然联想”所表达出的语言结构很看重。不过他并非像弗大爷那样把这种“自然联想”所带来的“语言链条”的某个特定点作为“起始点”或者“真相点”。他觉得这种联想过于飘忽不定、滑动、循环,所以不存在任何锚定——可以定在任意点,所以任意点也就都不重要了——任何一点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那么也就集体无价值——真正的价值不在某个点上,而在于这种链接形式上。说白了也就是:整体才算是有价值,而整体是啥呢?指系统本身。
说起来,这就好像字典:一个词只能将你引向另外的词,而永远无法引向词所指示的东西。拉康认为这就是潜意识。说到这儿了,我要在这本书中第N次强调:请牢记,潜意识是进程,非固定,也不可能固定或被固定(也就是说,在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在接触拉康的理论了)。
拉康就是这样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基础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永远漂移不定的驱力、欲求的混沌的世界”。他不关心弗洛伊德所关心的“怎样才能将这些混乱的驱力和欲求带入意识之中,使之具有一些秩序、可见缘由和意义,从而能够得到理解和管理”。拉康认为每一个人在成年后就已经通过“自我”把那些来自于“异世界”的“能量”加以固定、稳定为“我”了,并且把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进行了统一(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已经很哲学了)。
对于这种发展的进程,拉康提出了三个概念:需求、请求和欲求。这其实对应着三段发展时期,他把这三段发展命名为: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我个人看法认为这三个词都非常精确)。
和弗洛伊德一样,拉康认为在生命之初,孩子是与母亲不可分离的(从婴儿的角度看),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在孩子与母亲之间完全没有区分。弗洛伊德和拉康都认为新生的婴儿是某种黏糊糊的“肉色粉团儿”,对于自我——也就是对于个体化的问题毫无觉知,而且除了来自于肉体的神经反应之外,对潜意识协调的问题也根本没有。这个肉色粉团只被需求所驱动着——需求食物,需求舒适、安全,需求得到换洗等。这些需求是可满足的,能够被某个客体所满足——当婴儿需求食物时会得到乳房(或奶瓶),而当需求安全时它会得到呵护及搂抱。
婴儿处在这种需求状态中识别不了自己与满足需求的客体之间有什么差别——因为这个肉色粉团区分不出自己究竟是某个客体的一部分,还是某个客体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根本没有区分这个概念,唯一存在的只是:需求和满足需求物。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拉康赞同弗大爷所强调的:只有脱离了这种状态才会有“文化产生”)。当这种“自然的”状态被中断时,也就开始逐步造成了个体化印象的侵入。逐渐地,那个肉色粉团开始有了个体化的第一印象,说起来这是令人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分离,产生了自我意识(虽然我写得很爽,但是现在我也开始很纠结,纠结这个圈子到底要绕多远才能说到梦……)。在认识到个体之前,肉色粉团就是处在现实界,这是个原、初统一体存在的地方。因此,不存在任何的丧失或者缺乏的问题,而只有需求和满足,也正因如此,在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
我想读者们也许还记得本书在前面章节中所提到的“客体永存”现象,同时我还提到了婴儿期必定有某个阶段是处在掌握“客体永存”中的。实际上这个就是婴儿在步入“想象界”的重要过程。同时出现的还有语言。
例如我们面对小婴儿的时候,假如把脸藏在手掌后面,在婴儿看来,我们是消失了。而当我们把手拿下来露出脸的时候,婴儿认为我们又重新出现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信大家都注意了一个实际情况:婴儿会为此而惊讶或者发出笑声——在这个小家伙看来,这很神奇(你要是对成人这么做,那么对方则会认为你很愚蠢),这就是驱使语言产生的一个启动阶段——发声。同时,也就是在这种“神奇体验”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慢慢地学习到了想象——虽然看不到,但那张脸并非消失,只是躲在手掌后面而已。同时这种掌握还会逐步扩大并且延伸范围——把礼物装进盒子,虽然我们并未看到盒子里的礼物,但是装进去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出它在盒子里,而非失踪了。
拉康认为在婴儿18个月(一岁半)的时候,正是进入象征界也就是进入语言本身的结构的时间。他认为语言的产生是涉及“丧失”和“缺失”,只有当你想要的客体不在场时你才需要言辞。如果你的世界真的一切俱足,无一缺失的话,那么你就将不需要语言。所以拉康说在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因为不存在丧失、缺乏和缺失,唯一有的就是圆满、需求及其满足。所以说,这种观点就很清晰地说明了:现实界永远是超越语言的,无须以语言来表现并且象征。而当婴儿开始能够在它自己的身体与环境中的每一样东西之间做出区分的时候,婴儿则从需求转移到请求——因区分而请求——正因如此,这个“请求体”慢慢地理解到了自己不同于“被请求体”,也正是“自我”开始产生的时刻(不过对于这种“自我”产生,拉康认为不是一下子就完善了,所以他曾说过:“婴儿在最初阶段,对于自我的认知是断断续续的。”而我们可以把这点理解为:穿梭游走于现世界与想象界的交界)。
当认知到“自我”后,婴儿开始学着认知客体——其他个体。例如婴儿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时候会注视自己的镜像,假如看到其他客体在镜中的影像后,会回过头来仔细地看看那个客体的原型——例如他的母亲或者其他出现在镜中的人——然后又去注视镜子中的图像。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婴儿开始“预期”……估计猛地蹦出这个概念有人不能理解,我想想怎么说这事儿……这么说吧:婴儿通过在镜像与他人之间反复交替对比,而产生一种感觉:一个整合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人。此时的婴儿通过观察镜子中的影像,然后再对比造成影像的那个人,这其中就是一种“预期性”对比,同时这也是在确认自己的“预期”。从那一刻起,婴儿开始学着把“支离破碎的”转向“整体性存在”——整合了影像与造成影像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拉康另一著名理论,他把这称为“矫形术”。对婴儿来说,镜中影像和造成影像的那个互相矫形。这个过程是看到镜中那个熟悉的脸→预期→转头→看到真实的那张脸→预期→转头→再次关注镜中的脸→预期→转头……明白了吧?这个矫形是指对“预期”的矫形。因此,小家伙开始获得了整体性的认知。同时也是通过这点来进一步认知了“自我”。这也就逐步发展出了“我”这一概念的雏形。
不过,最初婴儿在看到镜中的自我的时候会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小东西会认为在镜中看到的那个不是“我”,而是别的什么。虽然在之后不久认识到了镜中的那个也是“我”,但是婴儿会认为那个“我”是宾格的。而彻底地完善“我”,还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
上一段写得我鸡飞狗跳、抓耳挠腮。看来,自己明白一件事儿很简单,但是让别人明白自己所明白的事儿,不简单。现在,请稍等,该轮到我洗把脸了。
象征界是个啥呢?我认为这句对此表述得极其清晰明了:“象征界是被语言所主导的,它是秩序的、是语言自身的结构,我们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表述’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我们自己。”不得不承认,这句话非常精辟,绝不是什么花哨的辩证与推论,而是严谨且干净利落的定义。
当那个小家伙开始频繁地,并且逐步地增加了那“断断续续的自我认知”后,对他而言,才可以用“他”,而之前应该是“它”。同时,我们所泛指的这个世界才彻底展开(假如你不能认知自我的话,那么认知世界只是一句空谈罢了)。只有在那种“断续的自我认知”彻底稳定并且持续的时候,对那个“粉色的肉团”来说,世界才存在。
也许有读者会问:老兄你说了半天乱七八糟的,那拉康到底是怎么解析梦的呢?
对不起,很抱歉,这个问题我没办法说明,就算拉康自己也没办法说明。不过先别激动,让我来告诉你拉康是怎么认定梦的吧!我觉得当你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就会和我站在一边了。
拉康认为,潜意识是一切的源头,我们的所有感受都源于潜意识,那么既然梦是潜意识的释放,所以,梦是真实的,我们的世界是虚幻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用虚幻去解析真实呢?
原来打算在最后按照本章惯例推荐下书目的,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请读者自行查找吧,基本每一本都比侦探小说+科幻小说+魔幻小说+荒诞小说+哲学小说+惊悚小说都好看,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