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军事史(第2卷)
30024500000046

第46章 国民党军堵截长征红军战争(10)

这时,徐海东、程子华、郭述中等率红二十五军三千四百余人已到达陕北。9月18日在延川永坪镇与刘志丹、谢于长领导的红二十六、二十七两个军四千余人会合,编组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两军合编后兵强马壮,武器装备精良,加强了陕北军民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进行第三次"围剿"的信心。19日,即由程子华主持召开三个军的负责干部开会,研究如何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问题。陕北同志认为驻扎北线的高桂滋,井岳秀两师装备差,战斗力弱,打垮他们一个师即可以与神木、府谷连成一片,然后兵出横山,打往靖边、安边、定边。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吃掉这两个陕北部队比较容易,但是目前从西,南两路来的东北军是"围剿"军的主力,不给东北军以打击,仍不能粉碎国民党的围剿。陕北红军领导干部缺乏与东北军作战的经验。徐海东当即把他从鄂豫皖苏区起打东北军的经验,向到会人员做了介绍。归结起来是:东北军装备虽好,但亡省之军,厌战思乡,又是少爷兵,一碰就垮。遂决定先打东北军。当即由刘志丹陪同徐海东寻找战场。刘生长于保安,对陕北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会后即陪同徐海东和团以上干部到达甘泉县城北十五里的大小劳山。延安通甘泉公路通过劳山脚下,公路两旁山峦陡壁,森林茂密,便于部队荫蔽,敌军通过如同进入口袋,必遭歼灭。为了引诱延安敌军出援甘泉.除派出小部队围攻甘泉外,主力则埋伏在敌人必经的劳山隘口两旁,俟敌人进入埋伏圈内即发起突然进攻。10月1日,驻延安的何立中师奉王以哲命令,增援甘泉。是日上午五时,该师离开延安,下午三时到达大小劳山。红军俟该师进入伏击圈后即发起突然袭击,经过六小时战斗,何立中的一一○师除后卫团缩回延安外,其余完全被解决,计击毙师长何立中,参谋长范驭洲以下官兵一百二十几名,团长杨德新自杀,裴焕彩被俘,官兵三千七百余人放下武器。

二,榆林桥战役劳山战役取得胜利后.

红军决定乘胜扩大战果。随即包围延安。王以哲被困在延安后,西安"剿总"计划从富县沿陕北公路向甘泉修筑碉堡,以解甘泉之围,随之进兵延安,救出王以哲。井命令刘翰东的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率部担任这项任务。10月25日,高率部进驻富县北二十华里的榆林桥镇,为了防止红军袭击,派一个加强连并附重机枪两挺进驻西侧山寨作为支撑点。红十五军团侦得这项敌情并对榆林桥地形作了研究之后,决定对榆林桥之敌实行强攻,拔掉这个据点。次日拂晓,高福源团尚未开始筑烃,红军就发起进攻,首先袭占西侧山寨,支援东山部队,控制了榆林桥,接着几次冲击,就将高福源团的四个营全部解决,高福源也作了俘虏。

三,直罗镇压战役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1月6日,彭、毛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七千余人,与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象鼻子湾会师。张学良经过劳山、榆林桥两次惨败,已有所觉悟,正在去南京出席国民党的五全大会,拟会后去上海找中共关系谈判联合红军抗日之际,又发生了直罗镇牛元峰师被歼战役。

当时蒋介石为监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杂牌军,曾派其嫡系将领晏道刚为西安剿匪总部的参谋长。张离西安,办公厅主任谢珂以为派董英斌部开陕北是早已定的方案,接到王以哲由延安打来的求救电报,即命令驻防庆阳、合水一线的董英斌率其第五十七军东进,以解甘泉和延安之围。第五十七军共辖东北军第一○八、一○九、一○六、一一一等四个师(三团制师)。当时各师师长恐惧被歼,多主张走南路,经太平镇直奔洛川;因为要多走二百多里路,在东北军中素有犟牛之称的第一○九师师长牛元峰,坚持要走北路,经黑水寺、直罗镇、张村驿等地直奔富县,并提出自己的一○九师愿作先锋。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到陕北,经过休整补充,军威复振。于11月初将部队重新编组,恢复有光荣战绩的红军部队番号。将陕甘支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辖红二师,红四师和红一师缩编的第一团和红五师缩编的第十三团。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辖红二十五军改编的七十五师和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改编的七十八、八十一两师。同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叶剑英为参谋长,彭德怀兼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作战。接着毛、周、彭等即于11月5日,在甘泉象鼻子湾军委总部召开两军团的负责干部开会,研究制定歼灭东北军的战役方案。会后,毛、周、彭等又召两军团团以上干部到直罗镇西南面山头看地形,研究部队的具体部署:红十三团配合红十五军团从药埠头以北地区,由南向北拦头突击敌人,红四师一个团直插黑水寺,一力面堵住敌人的退路,一方面牵制黑水寺的敌人;红二师第一团和红四师另两个团由北向南直接攻击直罗镇敌军。

董英斌遵照西安剿总的命令,于11月10日开始命令所部沿葫芦河谷东进。由于部队一面行军一面修路,故行军速度甚慢。11月20日拂晓,一○九师即与直罗镇外围的红军遭遇。牛元峰部署六二六团、六二七团分别沿葫芦河北岸和南岸战斗前进,临时配署的董英斌师六三二团为右则支队,掩护六二七团作战。牛率师直机关和六二五团居后。直罗镇是合水通往富县道上的一个村镇,南北有连绵的土山对峙,中间是一条狭窄的河谷,车辆不能通过,步兵和驮马只能摆成一字长蛇阵蜿蜒前进。20日正午,六二六、六二七两个团占领宜罗镇西侧高地,牛以为胜利在握,遂命令六三二团归还原建制,自己率师直机关和六二五团进驻直罗镇内,并向西安总部和军部推捷,而且牛素来轻视红军,也未命令部队构筑工事,而是放任部队到处搜索鸡鸭猪羊,饱餐后睡大觉。不料21日晨四、五时,红军大部队突然向直罗镇南北两山发起了进攻,经过激烈战斗。两个团全被打垮,六二六团团长石世安自戕,六二七团团长郑维藩伤重身死。正午牛元峰率师直机关向镇北突围,刚走到半山,师直机关大部分人员即被红军俘虏。接着牛又率师部幕僚向南山突围,被打回,最后退到直罗镇南面一个土围子内,指挥未被俘的残兵败将和作为预备队的六二五团顽抗,拒绝投降。当夜十二时突围,经红军堵截,全被缴械。最后,牛元峰命令副官向他头部开了一枪身死。董英斌率领的其他几个师,见一○九师被歼,遂在飞机掩护下退回陇东。

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到西北"围剿"红军,短短两个多月就丧失了三个师的兵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使他彻底认识到跟着蒋介石"剿共"是没有前途的。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人民抗日运动影响之下,终于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与红军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杨虎城西北军经过南汉宸等做工作,也与红军签订丁互不侵犯协定。从此以后,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之间即再未发生战争。

四、红军渡河东征战役

1936年春,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北上抗日,扩大政治影响,决定将陕北红军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林彪、徐海东、刘志丹等部一万三千余人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并企图通过山西进入因绥远连按外蒙,打通国际路线。

自从陕北红军兴起后,阎锡山即派其战将孙楚率五个旅进驻军渡,并不断派军渡河进攻红军。及至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阎更从大同、长治,太原调杨耀芳师驻汾阳,杨澄源师驻临汾,杨效欧师驻孝义,李生达师驻介休,孙楚部护路军驻离石,王靖国师为总预备队驻太原,各师统归杨爱源指挥,妄图于红军渡河后,消灭于中阳、孝义一带山岳地带。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经过直罗镇战役与东北军、西北军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又平反了王明左倾路线代表炮制的"肃反"冤案,恢复陕北干部的工作,陕北根椐地基本上走向巩固。但陕北地瘠民贫,人口稀少,供养不起这么多军队,而且部队也难以扩大。向西是回民地区;因受伊斯兰教束缚,不易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向北是鄂尔多斯大沙漠;只有东渡黄河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同时,中共北方局领导的平津学生救亡运动正蓬勃发展,过黄河后定会获得山西、河北人民的拥护。为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31日,在延长召开会议研究战略问题。多数干部拥护上午12月23日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会议确定的将红军行动与根据地发屉的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与北边绥远的方针。只有李德顽固的站在苏联立场,在其"对战略的意见书"中,诬蔑毛泽东的东进方针,是想要挑起苏月战争。由于中共党的负责干部吃够了洋顾问的苦头,遂通过东进方案.这时红军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红第一团和十三团扩编为红一师,陈赓任师长,杨成武为政委,另绐刘志丹编了个红二十八军,刘志丹任军长,宋任穷为政委。

东进方针既已确定,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毛泽东、彭德怀遂于1月28日在临镇举行东征誓师大会。将进入山西的部队命名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周恩来留守陕北后方。将部队区分两路,彭率红一军团为左路,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和刘志丹红二十八军为右路军。2月中旬,毛泽东在延长古峪村抗日先锋军司令部所在地,召集团以上干部进一步动员,阐明进军山西是:调动陕北阎军回河东;配合"一二九"学生救国运动;壮大自己力量等意义。然后各部队即积极做渡河的准备工作。

2月20日晚,毛泽东、彭德怀指挥的红军分三个渡河口,从杨虎城部队控制的宜川到清涧之间黄河渡口渡河,突破晋军河防工事后,即将部队展开。红一军团从三交直插关上,截住了号称善战的周原健独二旅,经一夜激战,将其全歼,然后直薄兑九峪,进攻守敌姜玉贞旅,因阎已先派杨效欧、李生达两个师和一个炮兵旅增防,战争遂成胶着状态。东征军指挥部遂令各军撤出战斗,然后分兵两路,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挥师北上,至3月中旬进逼太原,曾一度占领晋祠。阎锡山急忙调回南路各师追击。徐海东拖着阎军十几个团经文水、交城直下静乐、岚县、兴县、岢岚,在临县白文镇与褂木沙峁头渡河的刘志丹红二十八军会师。调动阎军北上目的已达到,刘、徐遂又回师南下,在运动中歼灭了近两个多团的敌人,刘志丹在临县三交镇与阎军作战中不幸牺牲。当十五军团拖着阎军北上,晋南空虚之际,林彪率红一军团突破汾河堡垒线,沿同蒲路南下,围困霍县、赵城、洪洞、临汾、浮山,攻克襄陵和侯马,控制了山西精华所在的晋西南地区,分兵发动群众,扩大新兵和征集资财。总计在两个月中,扩大红军七千余人,征集银元五十余万元和大宗布匹、粮食,西药、纸张等物资运回陕北。

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抗日先锋军在山西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同时也惊动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日本天津驻屯军威逼阎铒山、宋哲元签订共同肪共协定,严防红军进入绥远与外蒙古联成一片。蒋介石更是惊慌失措,乘机进兵山西,迅速调动十几个师,分由风陵渡与娘子关进入山西,在太原设晋绥陕甘四省剿匪总指挥部,委陈诚为总指挥坐镇太原,对进入山西之红军进行围堵。林彪率红一军团阻击蒋军先头师关麟征部于霍县、灵石间富家滩一带,予关师以重创。中共中央鉴于国难当头,红军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但久留山西势必为蒋吞并山西以可乘之机,为了争取阎锡山停止反共,决定将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华北联络局亦正派温健公等与阎锡山谈判合作抗日。中共中央遂于5月5日发表班师通电,结束了这场战争。

红军回师陕北不久,因陈济棠、牵宗仁联合反蒋之战酝酿成熟,入晋蒋军被迫南调应付事变。这时阎锡山鉴于全国人民的抗日高潮已不可扼制,而河西又驻有强大红军,为维持其在山西的封建统治,经与中共中央军委华北联络局所派张友渔、温健公等谈判,达成与中共合作抗日协议。是年夏,薄一波等即率领平津的大批共产党员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员到达山西。在各地设立"牺盟会",动员群众抗日救国。从此,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也迅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