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军事史(第3卷)
30025900000006

第6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6)

根据中共驻南京代表团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的整编方案,以原红一、三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及陕北红军七十四师整编为一一五师,以原红一、三军团一、二、四师整编为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红十五军团的七三、七五、七八师整编为六八七、六八八两个团,陕北红军七十四师整编为炮兵、工兵、骑兵、辎重、特务等营。红二方面军的红二、六军团和红九军团以及陕北红二十八军整编为一二○师,以原红二军团的四、六两师及二十八军整编为三五八旅七一五、七一六两个团,红六军团和红九军团及前敌指挥部特务一营整编为三五九旅七一七、七一八两个团,陕北红二十七军、赤水营和陕北独立一、二两师及骑兵团等编成炮兵、工兵、骑兵、辎重、特务等营。以原红四方面军的四、三十一两军和陕北红二十九、三十两个军及骑兵团独立营等整编为一二九师,以原红四军十、十一两师整编为三八五旅七六九、七七○两个团,红三十一军九十一、九十三两个师整编为三八六旅七七一、七七二两个团,陕北红二十九、三十两军及骑兵团独立一、二、三、四团整编为炮兵、工兵、骑兵、辎重、特务等营。

东南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经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当局谈判,至10月初始达成编成一个新编军的协议。10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南方中共领导的武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以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江西红军编为第一支队,以湘鄂赣边红军编为第一团,粤赣、湘赣边红军编为第二团;闽西及浙南红军编为第二支队,以闽西南红军编为第三团,闽西及浙南红军编为第四团;闽东、闽北红军编为第三支队,以闽北红军编为第五团,闽东游击队编为第六团;鄂豫皖红军编为第四支队,以皖西红二十八军编为第七团,豫南红军编为第八团。

现将八路军、新四军编制和负责人姓名列下: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第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邓华第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第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先楚第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田守尧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第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赖星云第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第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第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第七一八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陈外欧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第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第七七○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第七七一团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第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训处主任莫文骅警备第一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二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四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五团团长白志文警备第六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赤

(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训处主任袁国平

第一支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第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粟裕第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生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第三支队司令谭震林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玉福第八团团长周骏明副团长林凯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即将部队展开,又增编以下各团: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一一五师特务营扩编原红一师编成),三四四旅扩编一个六八九团,团长韩先楚。一二○师独立团,团长宋时轮(由七一六团分出),原红二十八军编成,还分编出七一四团,团长赖星云,七一八团改为警八团,另组成新七一八团,团长陈外欧,七一九团团长刘转连。

一二九师以河西归队干部编为教导团,团长张贤约。新四军以高敬亭第四支队兵力最大,不久又扩编第九团,团长颜士乡,手枪团长詹化雨。

1938年6月,又将高的部分兵力编为第四支队,徐海东任司令,第五支队,罗炳辉任司令,又以豫东地方党武装增建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

第四节日本的军事力量和部队编制概况日本自明治维新即建立起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军制模仿德国,受天皇和内阁统帅,参谋本部和陆、海两省为天皇和内阁统帅军队的机构。"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军阀在我国东北军事冒险的成功,军阀也逐渐左右日本政府。受德、意法西斯扩军备战的影响,1936年2月26日清晨,日本少壮军人发动政变,杀死主张限制扩军的首相斋藤实和藏相、陆军教育总监,刺伤天皇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规定陆、海军大臣辞职内阁即行倒台制度,从此,日本政府便成了日本军阀的傀儡。1937年"七·七"事变前,天皇为日军最高统帅,代表天皇管理军队的为参谋本部、陆海军两省和主管军队训练的陆军教育总监。当时的陆军大臣为杉山元,海军大臣为米内光政,教育总监为香月清司,参谋总长为天皇幕僚长,向由亲王充任,战前总长为闲院宫载仁,次长为多田骏。淞沪会战期间,日本军部决定进行大规模侵华战争,于11月16日通过日本内阁决议,设置战时日军大本营,以裕仁天皇为大元帅,陆、海、藏、外大臣及参谋总长等均系大本营成员。日本整个国家体制完全纳入疯狂的战争和法西斯的轨道。

日本军国主义者自甲年战争战胜中国,日俄战争再胜俄国,"九·一八"事变又兵不血刃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狂妄到了极点,因此在军备设施方面从来未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而是把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红军陆军和英美海军作为假想敌。为达到其灭亡中国、打垮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于1936年8月7日,由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国策基准"方案,明确规定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企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海洋政策和基本方针在于"对南方海洋,特别是以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在日本政府五相会议通过军部提出的日本帝国上述总的战略计划前,军部还修订了"帝国国防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日本陆、海、空军都要大大加强。其具体指标为:陆军常设师团为二十个,战争初期扩充到五十个师团。海军配备战列舰十二艘,航空母舰十艘,巡洋舰二十八艘,驱逐舰一百零二艘,潜水艇七十艘。陆上航空兵力在战争初期要有一百四十个中队,海军常备基地航空兵为六十五个飞行队。为完成以上扩军备战计划,1936年至1937年度军费达到十亿六千万日元,占日政府全年岁出的百分之四十六。1936年对军事工业的投资达到九亿八千二百万日元。上述计划虽规定六年完成,但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时,日军步兵师团的人员武器装备几乎赶上英美,超过了法国,并且拥有一批新式火炮。飞机也从1931年的六百架增加到一千五百架。海军舰艇数量和海军基地扩建也大大加强。现根据战后日本政府防卫厅公布的材料,对日军战前编制、部署和战争爆发后日军的编制、武器装备概况分别作一介绍:

根据日本政府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975年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一书记载,1936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为二十五万人,编成十八个师团。每师团人数挽马师团(野炮兵编成)人员一万一千八百五十八名,马一千五百九十二匹;驮马师团(山炮兵编成)人员一万一千七百十五名,马一千四百四十三匹。根据陆军编制法,每个师团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另外师团还直辖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四个联队及通讯队、卫生队等。

"七·七"事变前,日军这十八个师团分布情况如下:日本国内共驻十一个师团,其分布地区为:近卫师团(东京)、第三师团(名古屋)、第五师团(广岛)、第六师团(熊本)、第七师团(旭川)、第八师团(弘前)、第九师团(金泽)、第十师团(姬路)、第十一师团(善通寺)、第十四师团(宇都宫)、第十六师团(京都)。

伪满驻七个师团,其番号及分布地区为:第二师团(驻牡丹江)、第四师团(驻佳木斯)、第八师团(驻东宁)、第十一师团(驻哈尔滨)、第二十师团(驻绥芬河)、第一师团(驻孙吴)、第七师团(驻齐齐哈尔)。另有独立混成第一、第十一旅团,骑兵第一、第三、第四旅团,独立山炮第四联队,野战重炮第九联队,高射炮第十二联队,铁道第三联队,第一至第五独立守备队等。因派遣到伪满的师团国内都留有留守部队,故每个师团定员为一万零五百八十三名。

朝鲜驻两个师团:第十九师团(罗南)、第二十师团(龙山)。华北驻一个旅团:河边正三混成旅团。台湾驻四个联队:步兵第一、第二联队,山炮联队,基隆、马公重炮联队。海军方面:自1936年底与英美所订的军备限制条约失效后,日本即积极制造舰艇,扩大海军。1937年7月统计:战列舰九艘,重巡洋舰十二艘,轻巡洋舰二十一艘,驱逐舰九十七艘,潜水艇五十五艘,航空母舰六艘,合计七十七万一千吨。

海军舰队的编制为联合舰队,辖第一、第二舰队,为日本海军的主力,战列舰、重巡洋舰、航空母舰等重型军舰均编入联合舰队,其假想敌为英美,停泊在横须贺、佐世保、吴港等军港。第三舰队为浅海舰队,专门担任侵略中国任务,司令部设在上海,辖第十战队(二艘轻巡洋舰)在青岛水域游弋。第十一战队(一艘驱逐舰,七艘炮艇,一艘敷设舰)在长江沿岸巡逻,第五水雷战队(一艘巡洋舰,五艘驱逐舰)担任华北沿海的巡逻。另外还在旅顺口驻有第二十七驱逐舰队(三艘驱逐舰),马公要塞驻第五驱逐舰队(三艘驱逐舰)。

航空部队:司令机关设在东京,下辖三个飞行团及直辖的第四、第五飞行联队。第一飞行团(下辖飞行第一、第二、第三飞行联队),司令部驻岐山,其第四、第五飞行联队亦驻国内;第二飞行团(下辖第六、第九飞行联队)驻朝鲜,司令部设在会宁;第三飞行团(下辖第八、第十四联队)驻台湾,司令部设在屏东。另外关东军还有个飞行集团,下辖飞行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六等五个飞行联队,司令部驻伪满长春。

"八·一三"全国抗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者既未能很快将我国压服,而苏联红军又在伪满边境跃跃欲试,日军统帅部为加强对我国军队作战和增兵伪满防苏,遂以常设师团的后备役兵扩编若干特设师团。现根据日本政府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966年编著的《关东军》一书,将两种师团战时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介绍如下:

常设师团:每师团辖步兵两旅团,每旅团辖步兵两联队,每联队配备三八式步枪二千一百二十四支、轻机枪七十二挺、掷弹筒七十六个、重机枪二十四挺、大炮六门。联队部三八式步枪六十六支,十年式掷弹筒一支。每联队辖步兵三个大队,每大队配备三八式步枪六百八十六支、轻机枪二十四挺、掷弹筒二十五个、九二式重机枪八挺、九二式炮二门。每大队辖四个中队,每中队辖三个小队,每中队配备三八式步枪一百六十八支、轻机枪六挺、掷弹筒两支。此外,每联队还配属联队炮兵中队一,速射炮中队一,配备四一式山炮四门、九四式三十七毫米炮四门。每师团辖骑兵联队一,每联队辖骑兵二个中队,每中队配属轻机枪小队一,配备四四式马枪一百二十三支、九二式轻机枪二挺;野炮或山炮联队一,每联队辖炮兵四个大队,配备三八式野炮三十六门(每大队九门)、九一式炮十二门、三八式马枪三百一十五支;工兵联队一,辖工兵三个中队,配备三八式步枪两百支;辎重联队一,辖辎重兵六个中队另一个马场,配备三八式马枪三百二十九支。全师兵员如系驮马装备的师团为两万八千二百人,挽马装备的师团为两万四千四百四十人。

特设师团:每师团辖步兵两旅团,每旅团辖步兵联队二,每联队辖步兵三个大队,每大队辖步兵四个中队、重机枪一中队、步兵炮一个中队,每联队配备三八式步枪两千一百二十支、轻机枪七十二挺、重机枪十二挺、掷弹筒五十二个、步兵炮六门(十一年式平射炮二门、曲射炮四门),另辖野炮或山炮联队一、骑兵大队一,辎重、工兵联队各一。

以上两种师团每次出动作战,均配属一个战车大队,该大队辖战车三个中队,大队段列一共装备八九式轻战车三十九辆,装载十七毫米战车炮三十九门、轻机枪一百二十挺、轻装甲车二十一辆。这两种师团根据火炮装备异同,又区分为甲、乙两种。凡用挽马装备者称之为甲种师团;用驮马载运火炮者为乙种师团。

骑兵集团:辖骑兵旅团二,每旅团辖骑兵联队四,每联队辖骑兵四个中队、机关枪兵一个中队。每骑兵中队配备十一年式四四马枪一百一十九支、轻机枪四挺,机枪中队配备九二式重机枪四挺。旅团直辖重机枪二队,每队辖二个中队,配备四四式马枪一百一十四支、九二式重机枪十六挺;速射炮二,配备九四式三十七毫米炮四门、四四式马枪二十七支;骑炮联队二,每联队配备四一式炮八门、马枪二十五支、联队段列;装甲车队二,九二式重装甲车九辆、十三毫米机关炮九门、九一式车载重机枪十八挺;辎重队二,各配备驮马中队二、汽车中队二。

独立山炮联队:辖山炮大队二,每大队辖三个中队。每联队配备九四式山炮二十四门、联队段列。

野战重炮联队:辖重炮大队二,每大队辖三个中队。每联队配备四年式三八式十五毫米重炮24门、联队段列。

独立野战重炮联队:辖重炮大队二,每大队辖中队三,每联队配备九二式十四年式十毫米重炮十六门、联队段列。

独立野战重炮大队:每大队辖中队三,每大队配备四年式十五毫米重炮12门。

迫击炮大队:每大队辖中队三,每大队配备九四式轻迫击炮三十六门。

淞沪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