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出轨的盛唐:武后
30032400000025

第25章 关陇集团和武后势力的短兵相接(1)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很快翻页而过。小事不断,大事没有,大唐帝国安定团结的局面依旧。如果把一个帝国的发展视为一个人的一生,这时候的大唐帝国经过了贞观、永徽年的生长发育,进入了盛年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人口不断递增,当时唐都长安人口更是突破了百万之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

这一年,新皇后武氏35岁,李治31岁。唐高宗李治改元显庆。李治和武后这两口子最喜欢在年号上搞噱头,大玩文字游戏。这两位尊神的年号加起来,几乎占去了大唐诸年号的将近一半以上。

唐高宗在立武氏当皇后之前也只用了一个年号,永徽。自从武后参政以后,年号变动一下子频繁起来。武氏当了28年皇后,前后共用了14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用两年;当太后五年,用了四个年号;当皇帝15年,用了14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只用一年多一点。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就改三次年号。比方说公元696年,本来叫天册万岁,但是因为武则天登嵩山封禅,又改名叫万岁登封,刚叫了三个月,因为修建通天宫,又改名叫万岁通天。

武氏改年号如走马灯,她恨不得让天下人都透过年号知道她在想什么。从登上皇后之位的那天起,武氏就陷入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之中。作为女人,她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年代符号,去让天下人认可一个女人当国的合法性。

对武后来说,巩固自己的皇后地位不能单靠君王之爱,这是最不明智的举动。因为李治的个性优柔懦弱的成分居多,耳根也软,会有一时的感情冲动。今天他爱自己,说不定哪天他对废后和废妃又旧情复炽,或者爱上别的女人,届时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废立皇后之事将会再次上演。

当务之急武后要做的,一是对斗争失败的情敌做最后的处理,二是尽快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如此可免后顾之忧,又能母以子贵,巩固后位。因为这样做既能使高宗皇帝对囚禁起来的王氏、萧氏死了那份心,且又让他日后再想重新废立皇后也不容易。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废太子李忠为梁王,被赶出长安贬为梁州刺史,武则天4岁的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这一年唐高宗和新皇后武则天特地在玄奘法师译经的大慈恩寺举办了一场无遮大会,为新太子李弘祈福。

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五年办一次,可以说是佛学界的奥林匹克。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盛行于南北朝。

在这场佛教盛典的梵音佛乐声中,后贞观时代也随之风流云散。

李弘为太子后,帝国的权力高层也有许多人事变动。侍中韩瑗与中书令来济,虽然屡次请辞,仍继续留任。现在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礼部尚书许敬宗,此人新任为太子宾客,正三品,两人共同担任太子侍从,并担负起规谏太子言行的职责。

李义府作为挺武派的急先锋,在本职的中书侍郎外,又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右庶子,终于进入帝国的宰相班子。武后并不盲目激进,长孙无忌已是孤家寡人,彻底垮台是早晚的事。

太尉长孙无忌虽然屁股还坐在权力高台那个最显赫的位置上,但权力已如手中沙,正慢慢从他紧握的掌缝中逐渐地滑落出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习惯了操心忙碌的长孙无忌有了更多时间用来回忆自己漫长的官场岁月。

或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段时间双方并没有发生特别的争战,可是谁也不敢大意。表面的平静,却无法掩盖暗地里的波涛汹涌。最后的决斗时间,正一步步走来。

首先打破这种宁静局面的人是侍中韩瑗,在此之前,他已经数次辞官都未获批准。他知道,自己作为反武派的中坚分子,想要平平安安地退出权力的角斗场,已是痴心妄想。武后不会放过他,那把让人生不如死的钝刀子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他能做的,就是等待。

他决定在最后一刻到来之际,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韩瑗平日最钦佩的人是褚遂良,对他被贬职深表同情,于是决心为他请愿,以期恢复原职。

韩瑗能够想象得到,自己这么做,就等于主动跳进武后布下的陷阱,属于自己的最后一刻或许会提前到来。他不愿被动地等待,毅然决然地上书为自己的老朋友鸣不平。

韩瑗上疏:“褚遂良忠心体国,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我,其节操如霜如雪,其忠贞如铁如石。如此忠臣,却受到朝廷处罚,请求皇上予以宽大处置!”

他的上疏并没有动摇高宗李治的决心,韩瑗发觉自己再说什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想退出这场权力游戏,还是被拒绝了。放眼世界之大,竟没有自己的方寸之地。

这一年十一月,武后生下了她的第三个皇子,取名李哲。武后很想在这个时候缓和一下情绪,这么多年的奋战使她的神经如同拉满的弓,绷得紧紧的。她需要好好休息,未来日子里还有更多未知的风险在等着自己。在她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里,她想的比平日更多,也更加敏感。她的眼前经常会出现王皇后和萧淑妃扭曲的脸,涂满血迹,如同鬼魅。

武后提出,离开阴森森的太极宫换个地方休息一段时间。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二月,高宗皇帝偕皇后武则天行幸陪都洛阳。除一部分人留在长安,大部分朝廷官员及后宫人员跟随他们一起迁移洛阳宫。

洛阳位于长安东北约850华里处,与长安相同,这里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同时又因为处于黄河支流洛水之北,习惯上山南水北为阳,所以称为洛阳。

洛阳地处华北平原与渭水盆地的交通要冲上,作为首都的历史非常悠久,当年东周的平王曾迁都于此。隋炀帝也曾在这里建都,名为东都。洛阳宫是从隋朝手里完整地接收过来的。

相较于长安的太极宫,武则天还是更愿意待在洛阳宫。长安沉淀了她太多屈辱时光的噩梦,长安的宫殿不仅给予她甘霖,也曾给予她苦水,每一寸宫墙都渗透着自己的血泪。很多年前,当武则天还是太宗的侍女时,就曾经来到过这里。如今再次回到这里,已是君临后宫的皇后,身份的转换让她的心境与先前大不相同。

而武后似乎对后者耿耿于怀,她时常对高宗和皇子们说长安是她的伤心之地,而800里以外的洛阳宫使她感到安宁和舒适。

武后常常出入于洛阳宫和西园禁苑。禁苑内的合璧宫是一座绿树繁花环抱的凉宫,炎夏之际武后和高宗皇帝会带着皇子们在那里用膳。合璧宫的东边有方圆数里的凝碧池,一湖碧水之上倒映着南方石匠们精心仿制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池边的50座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它们像疏密有致的星星护卫着武后居住的明德宫,那里的一切都带着梦一样的奢华气息。

在美若幻境的洛阳宫,武后的身心充满了新的活力。在享受洛阳良辰美景的同时,武后并没有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

这件大案是高宗李治即位以来继房遗爱事件的第一件大案。其规模牵连更甚于房遗爱案。许敬宗敢向以无忌为首的现任和前任宰相下此毒手,当然有武后作为后盾,才敢如此一件一般地他案发生,遂用此案以诬告的方式转移为谋逆大案,又以司法审判为手段牵连一群人,分别坐实其罪,处以死刑、流配、贬降不等的惩罚,把敌对者和不悦者一起连根拔掉。

由于这个案子以六位现任和前任宰相为目标,事关重大,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这个案子前后拖延了五个月的时间,从先贬褚遂良一事开始,再连着诬告韩瑗、来济而解除其相职,使长孙无忌彻底陷入孤立状态。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长孙无忌或其他朝臣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应。武后决定用他案诬连最后的目标——长孙无忌,并连带把中立而令她不悦的于志宁也一块拔掉,这个过程经历了两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