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出轨的盛唐:武后
30032400000007

第7章 临幸后的龙榻上,鲜血如一张命运的地图(1)

武则天之所以停步不前,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那就是“唐三代后,女主武王当有天下”的谶语。这种谶语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并不陌生,相信或者不相信,总会有一部分人因此背了黑锅,也有一部分人从中捞到了好处。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三月,太白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自古以来,这一奇异的天象常常被人看作是更换天子的征兆。谶语和谣传在都城长安的街巷坊间悄悄流布,经由朱雀天桥浸漫于皇城禁苑,让每一个局中人为之心乱。

在宫廷内部,一度盛隆祥瑞的贞观治世现已被一线阴霾笼罩。皇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发动的旨在篡位的宫廷谋反虽然很快得以平息,但它似乎已昭示出日后一系列重大变故的相继发生。

三月十二日凌晨,太史令李淳风突然奉诏入宫。作为掌管天象、编修历法的卜祝史官,李淳风曾经多次被太宗李世民召见。当他的坐骑穿过城北的一排牒楼,来到灞水沿岸的沙堤上时,皇宫的威严气息让李淳风突然意识到,皇帝陛下此番召见有些不同寻常。

眼下虽值初春,但长安城中依旧是一派深冬景象。灞水两岸寒鸦麇集,枯树和宫墙在晨曦中沉睡。在远处的终南山巅,经年的积雪尚未融化。马队进入中央南门之后,很快踅入一条便道,绕过太极殿西侧巍峨的护墙,径直朝太宗皇帝的寝宫走去。

太宗皇帝看上去一夜未睡,略显浮肿的脸上布满愁容。尽管他强打精神,勉力支撑,但仍然遮掩不住一脸迟暮倦态,这让李淳风略感意外。

太宗皇帝知道李淳风精通天文历数及阴阳之道,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担任太史令。

李淳风不负圣望,到太史局后发明了浑天仪,其形状与今天的地球仪相似。李淳风又根据浑天仪完成了浑天说,认为天体的形状,如同鸟蛋,天地之间的关系,就像蛋白包着蛋黄,并可测定两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和李淳风一番寒暄之后,李世民脸色微变,将谈话内容引入正题,问道,近来太白金星时常于白天出现,不知预示怎样的吉凶祸福?

李淳风略一思索,随即答道:“日月星辰变异之象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不过眼下太白金星的出现和坊间流传的《秘记》有关。”

太宗皇帝虽然不愿意听到这句话,可李淳风还是要说:“据《秘记》上说,唐朝三世之后,有武氏起而灭之。”

太宗皇帝一把抓过李淳风的手,急切地问道:“如果天命已现,卿当直言相告。”

李淳风不敢隐瞒,只好直言相告:“此人身居宫中,有可能就在皇帝身边。”太宗李世民闻听此言,脸色陡变,继续追问道:“既然此人已在宫中,若将他除灭,以为如何?”

太宗急于想从李淳风那里获取破解凶兆之法,可李淳风告诉他:“现在除灭,时机未到,要顺应天命,待到30年后,此人已老,灾难自然会化解。如果现在违天意将此人杀害,天命或许会带来更厉害的人物,天降的灾难将会更大。如此,可能使皇上的子孙都受到伤害,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可怕。”

太宗皇帝陷入了沉思,过了很长时间,他仿佛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他再次询问李淳风:“听说你和术士袁天罡正在合写一部天地衰变的推背图,不知图中是否推衍了大唐的未来?”

李淳风不觉一愣。除了袁天罡之外,他们在终南山麓的清风观合演推背图一事绝无外人知晓,不知太宗皇帝从何处洞悉此事。

李淳风只得据实禀告:“此图系由《周易》推化而来,现尚未齐备,不敢以此扰乱圣听。”

李世民因为尊重李淳风的才学及预言能力,才没有愤怒地追究对方的责任。尽管李淳风是饱学之士,但在古人无法解释清楚的自然科学面前,他却用预言来推导未来。李淳风的预言,让太宗皇帝不免心生恐慌。

李淳风说到这里,脸色也在话语流转之间变得苍白,他相信自己的研究结果,相信自己的直觉。他说的一切,将会在数年之后成为现实。

太宗也不知道嫔妃以下的宫人,以及尚仪局等六局的女官,和众多的宫婢等后宫数千女子中,有几个人是姓武的?不过他还是想到了自己一段时期以来宠幸的才人武媚。

凭着多年的用人识人经验,他能够看得出来,武媚年纪轻轻,眉宇间却没有小女子的惺惺作态。她虽然看上去像个单纯的、柔顺可爱的女孩子,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不凡的胆量、智谋和教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太宗觉得这个女孩子身上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吸引力,让他一度无法把持。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唐太宗在李淳风观星象之后,让他到宫里指认一下传言中的武王到底是谁。李淳风说:“陛下后宫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准。”

唐太宗说:“这还不容易吗?”他马上就把宫人每100人编成一队,先让李淳风看这个人在哪一队中。李淳风就指了一队。太宗说:“你这目标也太大啦,可不可以再细化一下!”

这100人又被分成两组,各50人。李淳风又指出其中的一组。而武则天就在这一组,唐太宗觉得50人也还是太多,让李淳风再缩小范围,李淳风却说天机不可泄露。

按唐太宗的意思,他要把这50个人全部杀掉,宁可错杀全部,也不可使一人漏网。可是李淳风却极力反对,他说:“你这样做只会激怒上天,后果将会更加严重。”唐太宗只好收手,他也由此存了一份防范之心。既然杀不了你,那我就要做好防范。

在太宗李世民看来,武媚这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终于完全绽放。虽然还是稚气未脱,但全身上下散发着凌人的妩媚。对于李世民而言,找机会杀死一名才人,没人会在意。如果这么做,就破坏了李淳风对自己的忠告,如果现在将此人杀害,天命或许会带来更加强大的对手,灾祸将会更大。

太宗李世民和李淳风的密谈,属于高度机密。如果自己这么堂而皇之地将武才人杀了,会不会因此逆转天命,为大唐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李淳风的一句话,让这50个人逃过了一劫,可是却有一个人因此倒了血霉。

这个倒霉之人是李君羡,玄武门的一员守将。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正北门,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内,位置相当重要。唐太宗当年就是在这里设下伏兵,射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

李君羡的岗位在玄武门,他的职位是左武卫将军,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卫中左武卫的一员大将。不光有官有职,李君羡还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连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

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一个人占去了四个“武”字。这还不算完,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说的一句话。

这一天,唐太宗在宫内开派对宴请手下那些武将。酒过三巡,不知觉中酒酣耳热。李世民看着大臣们说,大家别这么光喝酒,我们来做个游戏,报小名。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小名报出来博大家一笑。

武将放得很开,性格也直率,一个个纷纷响应,报上小名。我叫狗蛋,他叫狗不理,名字千奇百怪。到了李君羡这儿,他低着头,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嘟哝了一句:“臣小名五娘子。”

大家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哄堂大笑。一个五大三粗、胡子拉碴的将军,居然小名叫五娘子。可是有一个人却笑不出来,那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那一瞬间,他想起了那个“女主武王”的预言。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

太宗皇帝觉得如果有姓武的谋反,非此人莫属。虽然他不是武姓女子,把他和武媚放在一起,他的可能性要大于武媚。没过多久,李世民就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杀了。既然李君羡被揪出来背了黑锅,武媚就因此躲过一劫。

关于这件事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是武则天当皇帝前后造神运动的一个产物。她要宣传自己:我就是受命于天的女神,是上苍派来拯救世人的。为了坐实这件事,武则天在当了皇帝以后,还煞有介事地替李君羡平反。李君羡是被冤枉的,他这个“五娘子”是伪娘,我才是真正的“女主武王”。

那些后宫的宫女们,都是从少女时代被挑选进宫的。她们本来应该活得像其他年轻女孩那样明媚而快乐,可是常年生活于狭小阴郁的生存空间,她们的身体里已经不自主地慢慢渗出阴森森的怨气,犹如毒蛇一般纠缠着自己的内心,甚至如同燃烧的火焰侵蚀着彼此的精神世界。

她们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要轮流服侍皇帝、皇后及嫔妃等,她们的时间是攥在别人手里的,她们就等同于可以随意丢弃的石子。她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下一个路口、下一个黎明,她们彼此竞争,而又无所事事。她们将命运系于那个随时有可能会召幸自己的人,随着年华老去,她们将自己的绝望化作对他人的憎恨和敌意。

这时年纪轻轻的武媚,早已经历了生活的诸般磨难,适应后宫生活对她来说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太宗皇帝刻意疏远她,让她无法理解。那日的宠幸,就好像一场未曾实现的梦境。

武媚永远不会忘记太宗皇帝召幸她的那天,那是一个春日寻芳的好日子。14岁的少女怀着慵懒的心情静坐卧榻之上,恍惚中觉得上天给了自己某种神明般的暗示,她期待的事情就要在今天出现了。

可是她的期待又是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只觉得自己需要这样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