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30035700000003

第3章 中国的轨迹(2)

第一,中国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日本?中国经济虽然蓬勃发展,但会不会像日本20世纪80年代那样,在今后10年或是20年之内突然出现停顿?我们对于这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中国还在进行制度变迁。中国的社会从百姓到知识阶层,仍然对现已取得的成绩感到不满,仍然希望社会继续改变。从网上反映的对贪污腐败的痛恨,到对个税改革的关注,再到对城管的不满,都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能量。而日本从80年代至今,并没有巨大的前进魄力和制度变迁的成绩。

第二,中国社会是否会平稳发展?会不会出现中东、北非那样的动乱?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也是当今中国社会所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中国绝大部分的民众对目前已有的改革开放的成绩并不满意,恰恰相反,各种社会舆论希望社会管理乃至于政治体制不断地前进和改革。

第三,中国是否会在海外重走西方殖民之路?有猜疑者提出,中国在全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正在寻求资源性投资,这种投资会不会引发中国对这些地区政治和军事上的干预及控制?是不是只有以此才能保证中国的利益,使得中国重走西方的殖民老路?我想,这一猜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存在,甚至于演变升级,这需要中国的企业、政府和学界不断地研究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新课题,想方设法化解风险,避免冲突。毫无疑问,走西方殖民的老路是行不通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应该看到,部分西方有识之士对中国的看法是比较客观的。比如说,以研究中国问题著称的基辛格博士在芒克辩论会上说道,中国不可能独霸世界。第一,中国自己的经济、社会问题非常多,如收入差距、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经济结构的调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因此,中国不可能腾出手来致力于在世界范围的扩张。第二,中国生存的国际环境非常恶劣,周边国家并不友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猜疑。因此,中国很难在世界上称王称霸。他的潜台词是,他不希望西方人过高地看重中国,因此与中国为敌。

中国崛起的三个关键词

我们必须做好认真的准备。不断打消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疑,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修课。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让西方人相信,21世纪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是世界共有的,这才能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建立起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舆论环境,为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一个关键词是“改革的能量”。中国过去30多年的迅速发展引出了今天关于“21世纪是不是‘中国世纪’”的辩论,而中国的变化远远没有完成,我们顶多看到了一半的旅程。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发挥出全部的能量。能量来自哪里?能量来自于过去近200年来的屈辱历史,也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国文明的积累。这种积攒下来的历史能量还没有完全地迸发出来,民众还不满意,因此,中国一定会继续改革和开放。改革其实不难,邓小平曾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不争论、重实效”,英文就是:Nodebate!Justdoit!

第二个关键词是“复兴”。中国能量的指向和前进的目标绝不是向西方复仇,更不是主导世界,而是复兴,复兴古老文明应有的活力和应有的自信心,以及对外友好交往的态势。汉唐之盛是中国复兴的一个基本目标。

第三个关键词是“影响力”。中国文明复兴的进程对世界一定会有正面的影响力,那就是中国会改变西方人“非赢即输”的定式思维。中国会为世界上仍然贫穷的大部分国家和民族带来希望,他们会说,中国做到了,我们为什么不行。中国也会带来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不同的新的社会经济管理方式,这个管理方式中,社会的利益、民众的利益、社会的稳定相对而言会获得更高的权重,而不是像美国一味地追求体制下的个人的自由。

老子说“上善若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顺应中国文明复兴趋势的民族和国家,才会和中国一起共同拥有21世纪。

化解西方猜疑是中国崛起的必修课。中国崛起的进程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的制度变迁必须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解决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要不断地用一种开放的、友善的、客观的态度去化解西方对中国各种各样的猜疑,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

超级大国的超级梦

文贯中(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全球化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由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增益取之不尽。所以,能够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规律的国家,可以通过调度世界资源,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大国。而能够为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所需的秩序制订周密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坚强后盾的国家,则必然是独领风骚的真正超级大国。

大国和平崛起的困难和定义大国、小国的困难

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从无足轻重增长为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增长为世界第一,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过程不但迅速,而且和平,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下个目标自然是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不过,这个目标是否仍能以和平的途径达到,何时达到,对世人来说,并非全无悬念。这是因为以史为鉴的话,则新兴大国的崛起很少能避免已有大国的疑虑和阻挠,因而崛起过程能做到一帆风顺、水波不兴的,几乎绝无仅有。

从历史看,以往大国崛起过程常常伴随着刀光剑影和斑斑血迹,崛起过程几经失败的也不少见,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一再崛起,挑战英法的既有秩序,一再为获得美国驰援的英法所击败。又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以及崩溃前的苏联为例,前者崛起过程中引发血腥战争,后者因穷兵黩武而经济凋敝、国破民穷。它们孜孜以求的帝国憧憬最后都灰飞烟灭,化为黄粱一梦。中国若能借鉴历史,做到和平崛起,自然是国人的福祉,也是世界的福祉。

虽然用幅员、人口和自然资源衡量似乎不难定义传统的经济大国和经济小国,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格局下,人们更看重一国的经济总量、国内市场的规模和该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单纯的人口、幅员和资源的重要性反而下降。如此一来,经济大国和经济小国又变得极不容易定义。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虽然号称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以地大物博著称,其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比重却无足轻重,庞大的人口所能提供的国内市场常常不如一般的欧洲,所拥有的现代知识和技术水平甚至不如东亚和东南亚的某些小国。

难怪在全球化背景下,单以人口和幅员称大,却奉行闭关自守,和外界很少交流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只能被称为小国;反过来,一些幅员、人口和资源比中国小很多的国家,因为它们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占了显著的比重,或其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值中占了较高的份额,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可以毫不含糊地被称为大国。例如,日本的幅员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大小的省份,人口不及中国十分之一,但以其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在世界中的比重衡量,则无疑是个大国。

小国的外向冲动和大国的内向惰性

在传统社会中,是否拥有庞大的同质人口对大国的形成十分重要,而庞大同质人口的形成主要由地理环境决定。北美和中国土地同样辽阔,资源同样丰富,但北美平原冬季的恶劣气候使当地人口自古以来十分稀少,而相对温和的华北平原自古适合密集而同质人口的生存。同质人口的密集会导致土地的有效利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不断积累。这是传统大国相对于小国的优越之处。历史上庞大的同质人口通过对周边异质文化和人口的同化,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开拓自己的疆域。

但是,要指出的是,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国家并不必然成为强国和富国,或永远保持强国和富国的地位。大国由于资源丰饶,自给自足,反而容易陷于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部缺乏兴趣和进取心而逐渐落后、衰败。这可称为“大国陷阱”。

相反,小国由于资源贫乏、市场狭小,难以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必须和外界互通有无。而且小国势单力薄,难以单独抵抗外敌,为了生存,小国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动向,主动进行国际交往。所以,历史上不乏小国在大国昏睡时迅速崛起,建立地区性乃至世界性庞大帝国的例子。例如,建立于小型城邦国家之上的希腊文明是后来构成亚历山大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知识、文化和制度的来源。

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疆域的变化,对外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以中国为例,历朝历代疆域最小的宋朝,在失去长城的屏障和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北方难民又蜂拥而至的形势下,出于生存需要,对外贸和外国事务反而产生浓厚兴趣,不但领先世界将指南针用于航海,而且建造了庞大的船队,远航亚非,进行广泛的国际贸易和联系。但有庞大而稳定疆域的明、清两朝却对外贸和外国事务失去兴趣。

明朝早期虽有气势磅礴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究其动机,却是为了宣扬国威,追寻政敌的下落,眼中全无商机。后来在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手中变得有声有色的东南亚和印度洋贸易所代表的无穷商机,前往该处达七次之多的郑和及其一行却熟视无睹,反将该处视为蛮夷之地,其眼界之局限令人扼腕。郑和之后的中国凭借自给自足带来的心满意得,甘心情愿地退缩到疆域之内享受太平盛世,丧失了领先西欧或至少和西欧并驾齐驱的天赐良机。这很能说明大国陷阱的存在。

世界一度由传统小国主宰

15世纪之后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它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国。即使后来居上的英国和法国,从领土和人口来说也并非传统定义上的大国。这段时期,所谓“真正的大国”,包括中、印、俄、巴西和美国等,不是尚未立国,如美国和巴西,就是仍在昏睡之中,如中、印、俄三国。但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小国逐渐拓展视野,热衷追求新的知识,发展出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的观念,并发展出全球性的航海、贸易和军事能力。它们由港口贸易开始,逐渐占领别国内地的生产基地,到控制别国全部国土和人口,从而获得调动海外资源、人力、土地的机会,构成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左右世界二百多年。

在崛起的非传统大国中,英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人类的几乎一切活动领域,英国都爆发出独特的创新能力,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思想巨人,如培根、牛顿、莎士比亚、亚当·斯密、李嘉图和达尔文等。这使英国在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形态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通过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得以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引领世界整整一个世纪。在大英帝国全盛时期,小小的英伦三岛能够调动半个世界的资源和人力。它经营过的殖民地不少成为世界强国和富国,如今日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或地区性大国,如今日的印度和南非。

英国霸权的致命伤--殖民主义

英国的百年霸权虽然推动全球的贸易自由化,加速了要素和产品在全球的流动,各国因国际分工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扩张获得了巨大好处,但英国未能解决一个问题--国际分工所赖以深化的国际秩序建立在对世界的瓜分和直接控制之上,因而无法避免后起的强国运用同样的逻辑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立自己的殖民帝国和势力范围。

所以,英国建立的世界秩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后起的大国追求自己的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争夺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引起的。它们入侵他国,屠杀当地人民,并以“解放”殖民地的名义,抢夺老殖民主义帝国的海外领土,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当时的弱肉强食的世界秩序本身存在违反社会正义的严重纰漏,为后起强国提供武力征服的口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小结上面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大国和小国可以相互转化,大国的人口和幅员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成为事实上的小国。而能否真正成为大国的关键,在于对全球化的态度和对全球化规律的认识。这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即使是领土和人口大国,和世界整体人口和资源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国,和能够调动全球资源的所谓传统小国相比,高下优劣,立竿见影。

而全球化之所以不可阻挡,是因为由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增益取之不尽。所以,能够正确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规律的国家,即使身为小国,也能够通过调度世界资源源源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大国。而能够为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所需的秩序制订周密的制度安排并提供坚强后盾的国家,则必然是独领风骚的真正超级大国。

美国对确保全球资源自由流动所作的制度贡献

美国虽然一度想步英、法后尘,占领过菲律宾、古巴等国,但毕竟记住了自己当过殖民地的遭遇,并没有接受希特勒以大西洋为界瓜分世界的诱惑,成为世界大战中捍卫自由和民主的中流砥柱,对击败东、西方法西斯提供最有力的一击,而且对推翻基于殖民主义的旧的世界秩序作出决定性贡献。美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主张虽然在凡尔赛会议上被英、法置之不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美国的主张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热爱自由、独立和民主的世界人民的支持,走投无路的英、法两国为时局所迫,只得接受美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对战后废除殖民主义、实现民族平等、自由贸易的新秩序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