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战役我军以少胜多,与分秒必争,神速运动,制敌机先,有莫大的关系。一是战役开始,出东山,下平川,当时,敌子洪口要塞拦阻于前,攻破需费很多时间,容易暴露我作战企图。我们令部队干脆甩开子洪口,夜绕白狮岭,直扑平遥、介休。这一着,迅雷不及掩耳,打开了战局。二是包围掉头北逃的赵承绶集团,如果耽误个一两天,这块眼看到手的肥肉就有溜掉的危险。部队那么疲劳,天气那么炎热,咬紧牙关,北进猛插,上去一个班是一个班,上去一个排是一个排,不管三七二十一,能围住敌人就行,真是分秒必争啊!我们的口号是:"坚持最后一口气!""爬也要爬到战斗岗位上去!""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结果,抢到了时间,包围了敌人。三是扩张战果,乘胜追击。赵承绶集团被围歼,晋中敌军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正是我猛打穷追,大量歼敌的最好时机。所谓"归师勿遏"是指有秩序撤退的敌人,而不是溃不成军的敌人。我们大胆把部队撒出去,追!追!追!横扫千军如卷席,连克上十座县城,抓了几万名俘虏,那时敌人慌乱的程度,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们几个战士,追击上百的敌人,敌人只知道拖着枪跑,不知道停下来射击,直至累倒在地,像摊烂泥,乖乖交枪投降。清源县有个老农,拿着扁担,一下缴了19个敌人的枪。3个新华社前线记者,俘敌37名,还缴了两门炮、两挺机枪、十多支步枪。什么枪杆子、笔杆子、锄把子、伙夫、马夫,都跑去抓俘虏,抓都抓不赢。这些都说明,在战役战斗的节骨眼上,赢得时间,制敌机先,是多么重要。
时间是无形的战斗力,无形的战斗力要靠人的力量去争取。因而,指战员的智慧、觉悟、吃苦能力、牺牲精神、组织纪律性、战斗素养等,乃是取得这种战斗力的源泉。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敌人望尘莫及。晋中战役的胜利,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徐向前指出晋中战役灵活机动性的第四个方面的表现是,在攻与防、集中与分散、正规部队与群众力量的有机结合上。他说:晋中战役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大规模野外进攻战。敌我双方,在运动中反复较量,或我攻敌防,或敌攻我防,或我进敌退,或敌进我退,没有固定不变的作战线,没有单一的战斗形态。这就要求各部队既善于进攻,又善于防御,随时准备根据敌情、任务的变化,从攻击转入防御,从防御转入攻击。进攻时,集中优势兵力、火力,采取火力、爆破、突击三结合的打法,重点突破,迂回穿插,分割歼敌。防御时,控制要点,构筑阵地,组织火网,以一部兵力正面牵制敌人,主力则布于纵深或翼侧,伺机向敌暴露之翼侧或后方进行迂回包围,实施反击。事实证明,部队掌握两套本领,攻防结合,交替运用,是灵活制敌,争取胜利的关键一环。
大兵团进入广阔的敌占区作战,地形道路不熟,到处都是敌人的据点,容易眼花缭乱,四面出击,导致兵力的分散,丧失战役战斗中的优势地位。对此,我们特别注意防止。办法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兵团的命令,各部队不得擅自行动。(二)兵团下达任务明确、具体,赋予纵队指挥员以适当机动自主的权力,便于随机应变。(三)始终集中主力于主要作战方向,以一部兵力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担任佯动、助攻、钳制、阻击等任务。(四)控制战役预备队在手,以便随时机动。(五)大力加强通讯联络,上下左右及时通气。(六)先打分散、孤立、运动之敌,后打集中、守城之敌,每攻击一个目标,集中三倍、四倍于敌的兵力,吃掉一个再吃一个。(七)在追击阶段,则适当分兵,猛烈扩张战果。战役实践证明,这些办法是形成我军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我军的运动战,历来区别于单纯以正规军为作战力量的运动战。它是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作战形式,有坚强的群众力量作后盾,作基础,因而才能发挥巨大威力,立于不败之地。这次战役,我党政军民齐动员,主力部队、地方武装、老区与新区的群众,密切配合作战,形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它是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根本因素,也是保持部队灵活机动作战的主要条件之一。据战后统计,一个月的后勤供应,即消耗粮食近1000万斤,烧柴600万斤,民工523万个工作日。如果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援,部队连饭都吃不上,还打什么仗呀!战斗中,许多支前民工拿起武器参战,消灭敌人,押送俘虏,弥补了我兵力短缺的困难。新区群众抢收保粮,给我军带路、送情报、转移伤病员、争取和瓦解敌军,也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战役的最后阶段,参战的群众甚多,追击敌人,捉拿俘虏,缴获战利品,声势浩大,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优越性。晋中战役的胜利,是广大军民共同谱写的一曲人民战争的凯歌。
徐向前最后总结指出,古往今来,优秀军事家指挥战争,驾驭战局,无不注重灵活机动四个字。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的我军,尤其如此。它是运动战的核心,运动战的命脉,运动战的奥妙所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是我军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题。用这种战略战术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四、收紧阵地
徐向前超人的战争指挥艺术,来源于他坚持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从当时当地的地势、敌情、我情出发。他认为:"在战争问题上,最要不得机械论。机械论只能捆住自己的手脚,招致战机的丧失,战争的失败。"他创造的"收紧阵地"这一作战形式,就是根据川陕根据地的特殊地形,把运动战和阵地战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战法。
所谓"收紧阵地",就是每当优势敌人的数路"围攻"来临时,红军采取"收紧阵地,节节抗击,待机反攻,重点突破"的方法,依托根据地内的山险、隘路、垭口、密林,先以部分兵力分兵把口,节节防御,节节抗击,逐步退却,诱敌深入,待大量消耗和疲劳敌人之后,再集中兵力实施总反攻,大规模歼灭敌人。
这种战法的确既具有运动战的特点,比如在节节退却中诱敌深入,歼灭敌人,但又不同于鄂豫皖时期的飘忽战法,而具有新的特点。
第一,在战役上是持久的,在战斗上是速决的,战斗形态多样化。由于节节抗击,逐步收缩阵地,必然是战役的持久,而战斗上必须速决,才能以少胜多。如1933年的反三路围攻战役,历时4个月;反六路围攻战役,历时10个月。这就需要部队具有一种勇猛顽强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战役中,交织着攻与防、进与退、伸与缩、分散与集中、被动与主动、包围与反包围、突破与反突破、阻击与追击等诸多战斗形态:各部队往往刚结束一个战斗接着又转入另一个战斗,几乎没有间歇的时间。
第二,运动中的"堡垒对堡垒",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红军节节抗击,不是大踏步后退。这就出现了工事对工事,堡垒对堡垒的交战状态。这里的"堡垒对堡垒",是不是等同于"左"倾冒险主义的消极防御呢?不是的。而是适合川陕根据地具体条件的一种新战术。徐向前分析说:"因为我们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不是"不失一寸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逐步收紧阵地,节节诱敌深入;不是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兵力,而是有主有辅,以主力集中于主要作战方向,以一部兵力钳制于次要作战方向;不是单纯同敌人拼消耗,拼实力,消极被动,疲于应付,而是充分利用有利地势和战术特长,以寡击众,以少胜多,尽量保存有生力量,直至从战略退却转入战略反攻,等等。"因此,这种战法正是打破蒋介石的堡垒主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效手段。
第三,战役展开后,红军要与敌反复"磨蹭"、较量。红军利用川北山路险隘、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以一为十,以十为百,节节抗击,大量地消灭敌人。敌人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样,经过一个逐步消耗敌人的阶段,使他们战线拉长,孤军深入,疲惫不堪,而后红军实施总反攻,把敌人一下子打垮。
第四,在兵力的集中与分散上,不同于一般的运动战。一般来说,集中兵力,是弱军对付强军的最有效的手段。指挥员通常是首先集中主力在手,避敌锋芒,择其弱点,待机破敌。而"收紧阵地"的战法却恰恰相反,首先不是集中兵力,形成拳头,而是"分兵把口",节节御敌。这样,从局部上、一个防御方向上看,兵力相对集中;从全局上、整个防御战线上看,兵力则相对分散。这也是由红军的具体条件决定的。徐向前说:"我们只有四个师的兵力,要从三面抗击优势敌人的进攻,达到逐步消耗和疲劳敌人的目的,不分散行吗?是不行的。这种必要的分散,适应川北的地形条件,正是收紧阵地这一作战方针不可缺少的一环,是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决战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在川陕边的特定地形条件下作战,兵力分散和集中之间的关系上,呈现出的这种特殊性,证明了革命战争进程中矛盾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
第五,战略退却的终点,选在根据地的后部。徐向前认为,这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选择。"我们的根据地不大,没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我们的根据地是新区,尚不具备军民一体从四面八方袭敌扰敌的条件。我们的兵力有限,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和集中。我们的敌人兵力众多,来势凶猛,占绝对优势地位。我们的作战地势是南低北高,易守难攻,愈往大巴山靠近,地形愈险要。我们的作战方针是逐步收紧阵地,节节消耗敌人,待机举行反攻。所有这一切,都规定了战略退却的终点,不宜选在根据地的前部、中部,而应选在根据地的后部"因此,一般情况下,反攻决战的文章,也必须从根据地的后部做起。
第六,实施决战反攻。只有决战反攻,才能打破敌堡垒主义的攻防体系。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反攻前的最大耐心;最大限度地消耗、疲劳、沮丧敌人;反攻时一个拳头打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对准敌人的薄弱环节,实施突然、凶猛、连续的突破,扩大缺口,直插纵深;得手后实行大纵深迂回包围,断敌退路,利用敌人的张皇失措,迅速分割歼敌。
第七,部队要掌握山地战、隘路战、河川战、丛林战、阵地战、攻坚战、夜摸夜袭等多种战术手段。这就对部队的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向前的"收紧阵地"战法创立于川陕根据地。在反三路围攻中,这一战法就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1932年,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突破重围,进军通(江)南(江)巴(中),开创了川陕根据地。
红军在川陕地区迅速分兵发动群众,平分土地,建立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权,搞得热火朝天,给了敌人以很大的震动。蒋介石急令正在混战的四川各派军阀,要他们立即停战言和,共同对付红军。1933年1月,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军费20万元和100万发子弹,令其迅速围攻红军。
2月中旬,田颂尧完成了对川陕根据地的三路围攻。田颂尧率主力38个团共6万余人,设总部于阆中,分为左、中、右三个纵队,以其副军长孙震为前敌总指挥。
敌人的围攻部署和战役企图是:以左纵队为主攻,中央纵队和右纵队为助攻。左纵队17个团集结于旺巷坝地区,直扑南江,进而沿巴山南麓猛插猛进,企图切断红军退往陕南的道路。以中央纵队的10个团和右纵队的11个团分别进击巴中、通江,再以南面的杨森部和东面的刘存厚部相机配合,从而将红军消灭在大巴山下,至少是压回陕南境内。这就是田颂尧根据蒋介石"着重左翼,防匪西窜"的指令制定的计划。
徐向前根据川北山高路险、易守难攻的地势特点,决定采取"收紧阵地"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即以少数兵力控制敌必经之山险要隘,构筑阵地,节节抗击和大量消耗敌人,逐步向心收缩,创造反攻条件,待诱敌进入根据地内对红军有利地区,则集中兵力实施反攻,歼其一路,而后乘胜扩张战果,粉碎围攻。
徐向前的部署是:以红七十三师、十一师扼守南江西南之木门、长池地区,抗击敌左纵队;以十二师屏障于巴中至通江以南,对付敌之中、右纵队和杨森部;以十师置于通江以东,抵御刘存厚部,形成扇型运动防御态势。
由于实行收紧阵地还只是摸索,徐向前定下个大致的预想。具体收缩到什么程度,则视战况的发展灵活处置。
1933年2月12日,敌开始出动,控制了巴河右崖地区。18日,左、中、右三个纵队向红军全线发动攻击。
敌人仗着人数和装备的优势,且熟悉川北地形,往往抽过大烟后,凭着股"烟劲",发起冲锋。"敢死队"领头,军官压阵督战,羊群式的队形,密密麻麻,乱喊乱叫。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依托有利地势和工事,顽强抗击,采取阵地正面防御同两翼反击包抄相结合的战术,不断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侯家梁第一仗,俘敌500人,缴枪700余支。二战于高壁集,打退敌4个团的进攻;三战于中魁山,击溃敌6个团的进攻,杀伤敌约2000人。
仅10天时间,红军即歼敌左纵队官兵5000人。第一步大量消耗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徐向前决定边打边撤,逐步收紧阵地,诱敌深入。至3月18日,先后放弃了南江、田中两县城,将防线收缩到北起贵门关,南沿官路口、观光山、大明垭、杀牛坪、得胜山,东向麻石场,北往龙凤场抵竹峪关一线,与敌形成对峙状态。
4月下旬,敌人在经过一个月的休补后,再次发起全线进攻。
这次进攻,敌以其中央纵队、右纵队和左纵队一部,分别向杀牛坪、得胜山、大明垭等地猛扑,钳击通江;左纵队主力则由南江向东猛插,企图将红军主力压缩包围于通江城以北地区而歼灭之。
红军继续以少数兵力,依托险要地形和工事,顽强地阻击和消灭敌人。两天之内,即毙伤俘敌3000余人。
经过一段消耗敌人以后,徐向前又指挥部队主动撤离通江县城,收紧阵地,布阵于平溪坝、新汤坝、鹰龙山、鸡子顶、九子坡一线。这一带,山势更加陡险,鹰龙山、鸡子顶等要点,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之势。红军以几个连的兵力,就能顶住敌整团、整旅的进攻。方面军总部和红军的主力已集中到方圆不及百里的空山坝地区。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弥耳俯伏"。红军再三收紧阵地,示弱予敌,就是为了创造条件,发起致敌于死地的反击。
战略退却已到了终点,战略反攻的时机到了!
但是,敌人却自以为得计,认为红军是"溃不成军",是要"兵退汉中",他们要乘势进攻,以"竟全功"。
然而,红军的节节抗击,骄敌诱敌,已"造成了敌人的两个致命点:一是大兵团深入到深山密林狭谷地带,回旋余地小,兵力展不开,易遭杀伤。二是减员增大,疲劳加剧,补给困难,士气愈来愈沮丧。这就使敌人丧失了他们的优势地位,为我军的反攻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