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30061100000009

第9章 矫若游龙与收紧阵地(2)

上午10时许,第二十九团迂回至双桥镇西南,敌陷入四面包围之中。全面出击的时机到了,军部立即命令预备队投入战斗,迅速向敌人纵深猛插,直扑双桥镇敌指挥中心,很快就将敌分割成数块。敌指挥中心失灵,顿时大乱。岳维峻率溃兵狼狈逃窜,结果他的马弁骑上他的马逃掉了,岳被我军活捉。是役,俘敌官兵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0余枝,迫击炮10门,山炮4门。

至此,敌人夹击红军的企图彻底破产。

岳维峻是个老牌陕军,追随过冯玉祥。1925年,岳维峻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时,徐向前在他属下第六混成旅当参谋、团副。当岳维峻得知败在他的老部下手里后,不禁长叹一声,连说:"蒙多多关照,只要不杀我,我答应你们提出的一切条件!"

双桥镇大捷,大壮了红军的声威。三个多月的反"围剿",红军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援和配合下,先后共歼敌1.5万余人。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人口达200万,红军也发展到1.5万多人。红军在反"围剿"中运用的基本作战形式,就是运动战。徐向前在运动战中所采用的"飘忽"战略,成了战胜敌人的拿手好戏。

50多年后,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中总结这种战法时指出,经验证明:随着红军力量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改善,战斗规模的扩大,运动战已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基本作战形式。无论在战略防御或战略反攻阶段,部队能够连战告捷,整团整师地歼敌,都与以运动战为主的作战形式,密切相关。我们的防御,是运动中的防御,我们的进攻,是运动中的进攻。有进有退,有攻有防,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曾中生同志把这种战法,叫做"飘忽战略"。所谓"飘忽",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运动歼敌。

徐向前还总结说,这时,运动战开始成为我们的拿手好戏,并非偶然。一是红军是从游击战起家的。

整天和敌人转着圈子打,有游有击,有进有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那不是"运动战"吗?不过是一种低级的非正规的运动作战的形式罢了。力量发展起来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是很自然的。二是红军觉悟高,肯吃苦,服从命令听指挥,战斗作风过硬。红军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上下一心,不怕牺牲,指到哪里打到哪里,越是艰难越向前。吃不饱,穿不暖,照样能连续行军,连续作战。这一条,白军就不行,没法和红军比。三是无论内线作战或外线进攻,都有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掩护。当时我们谓之"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群众站在红军一边,敌人就成了聋子、瞎子。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捉不到矫若游龙的红军,红军却能随时"从天而降",突然制敌于死地。根据地人民的条件,是红军运动作战最可靠的保证。

二、围点打援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徐向前的围点打援战法。这就是围攻磨角楼,吸打援敌。如果说,这一仗由于有的军领导主张既围攻又打援,犯了平分兵力的错误,因而战果并不理想的话,那么,在鄂豫皖根据地打击国民党军队的四大战役中,徐向前的围点打援战法,已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1931年秋,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被打败以后,仍不甘心失败,一面积极布置对中央苏区新的进攻,一面重兵云集鄂豫皖地区,由十多个师增加到十五个师以上。但是,由于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高涨的抗日反蒋浪潮,敌内部矛盾加剧,在鄂豫皖地区国民党军中,自吉鸿昌8月底被迫辞职后,原西北军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也有发展。一时间,蒋介石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因而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部署迟迟不能就绪。

就在这时候,即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总政治委员。

方面军成立后,根据鄂豫皖中央分局规定的方针,积极开展外线进攻。在1931年11月以后的8个月时间里,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指战员,连打四仗。

第一仗是黄安战役。战法是:围点打援。

黄安县城是南线敌人靠近根据地中心的最突出的地点,处于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四面包围之中。守敌为国民党杂牌军赵冠英之六十九师,战斗力不太强。但是,师长赵冠英是湖北的地头蛇,奸诈狡猾。他在黄安城里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工事,防御比较严密。

赵冠英部的侧后及后方,尚有敌四个师作援应。

黄安以东的麻城,为三十一师驻守;东南方向的宋埠,为三十师驻守;南面的黄陂,为三十三师驻守;西南方向的孝感,为四十四师驻守。红军根据地南部敌人的一线兵力部署,呈"山"字形。

赵冠英战斗力不强,但城防坚固,且有援兵策应。

显然,对黄安这股敌人硬攻不利。

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决定:就从敌人的"山"字头上开刀,采用"围城打援"战术,兵围黄安,吸引援敌,野外聚歼,以粉碎南线敌人的"围剿"部署。

战役的第一步,以十二师进攻城西敌据点,以十一师和黄安独立团拔掉城南桃花和高桥河据点,扫清黄安外围据点,切断守敌通向宋埠、黄陂的交通线。

10月11日夜,红军各部队从七里坪出发,按计划到达指定位置,分别向敌据点发起攻击或准备打援。

经10天战斗,拔掉了敌人外围据点,并歼麻城、黄安、宋埠的援敌一部,胜利完成了第一步的战役计划。

战役的第二步随之展开,即紧缩包围圈,吸打援敌。徐向前认为,围点打援的目的,着重在打援。这是战役过程中的关键性阶段。

徐向前的具体部署是:以黄安独立团配属于第十二师,紧缩对黄安守敌的包围,以第十一师与黄麻赤卫军配置于黄安以南,宋埠、黄陂以北的大小峰山、五云山、嶂山地区,筑成三道阵地,准备打援,以第三十团为总预备队。

黄安守敌为恢复与宋埠、歧亭的联系,改变被包围的处境,连续组织向南出击,均遭到红军回击。两次战斗,红军俘敌千余。敌人一出来就遭打,不出来则被困在城里,有耗无补。敌机前来投粮,则往往投到红军的阵地上,饥饿的敌人跑出来抢粮,又遭到红军杀伤。赵冠英急得团团转,频频告急救援。

果然,红军围城不到10日,援敌就来了。

一天,红军获得情报:宋埠葛振山三十师两个旅企图经永佳河向北增援。

敌人被调动起来了,徐向前十分兴奋,当即决定:以十一师部队诱敌深入,待敌进入主阵地前,集中兵力从两翼迂回包抄,予以歼灭。

12月7日,红军十一师以三十三团在大小峰山迎敌,稍一接触,便又撤至五云山、周家坳一带之第二阵地。敌占桃花店后于8日拂晓进攻周家坳。十一师部队予敌杀伤后,又撤至嶂山的第三阵地。敌人见红军节节后退,于是便一路进击,待进入红军主阵地嶂山地区后,埋伏在两翼的红三十团、三十一团向敌发起猛烈反击,将敌一个团大部歼灭,余敌连夜逃回宋埠。

敌第一次增援遂告失败。

接着,敌人组织第二次增援。这一次,敌人以四个旅的兵力,从宋埠、歧亭之线,分两路向黄安增援。敌人来势猛,兵力多,徐向前则决心把口袋张大一些,大胆放敌进入第三道阵地---嶂山、寨山地区,集中红十一师主力、黄麻赤卫军和总预备队,实施两翼包抄,围歼敌人。

12月19日,两路敌人并进到嶂山地区。20日,敌人在优势火力掩护下,猛攻红军嶂山阵地。红三十一团五连,因疏于守备,敌一度突破前沿阵地,逼进红十一师指挥所。如果敌人得手,下一步将直接危及红军总部安全。在此情况下,身为总指挥的徐向前,亲自带上总部手枪营,火速赶到前沿阵地,调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配合第三十三团从嶂山以东王家湾向敌右翼包抄,总预备队第三十团向敌左侧迂回,第三十二团协同第三十一团由嶂山正面向敌猛烈反击。

这是一场恶战。山上山下,敌我相搏,杀声震天。周围群众及赤卫军、游击队也群起参战,呐喊之声,震动山谷。经半日血战,红军反击成功,歼敌两千多人,战局得以扭转。

翌日晨,红军兵分两路,向敌出击,进逼宋埠,彻底打垮了敌人的这次增援。

敌援兵被击溃后,赵冠英已无路可逃,山穷水尽,只有束手待毙。于是,徐向前决定走第三步:总攻黄安,解决点上的敌人。

12月22日上午,红四方面军总部以"列宁号"飞机飞临黄安上空。敌人原以为是给他们空投物资来了,纷纷跑出工事,准备抢东西。结果得到的是一些宣传品和两颗大炸弹。红十二师三十五团乘敌混乱之机,一举攻下城北的课子山。入夜,总攻开始。三十五团从城西北角,首先突入敌阵地。敌师长赵冠英见城已破,组织了一个"敢死队",让一个随从装扮成他的模样,骑着他的大白马向外跑,而他自己却化装穿上大褂,利用夜暗,偷偷从西门溜走了。只是,赵冠英溜出西门,刚到河边就当了俘虏。

黄安战役历时43天,共歼敌1.5万余人。在这次战役中,徐向前成功地运用"围点打援"战术,第一次取得攻下敌人由整师兵力设防之强固据点的重大胜利。

第二仗是商(城)潢(川)战役。

1932年初,当全国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而掀起抗日高潮的时候,国民党却加紧对革命

根据地的进攻。在鄂豫皖区,敌重兵集结于豫东南地区。其中,曾万钟第十二师位于潢川地区,一部置于城南商潢公路上的北亚港;蒋介石嫡系汤恩伯第二师及唐云山独立三十三旅,当于北亚港东南商潢公路上的傅流店、豆腐店、汪家集一线;陈耀汉第五十八师主力位于商城,一部置于城北商潢公路上的河凤桥;戴民权第四十五师位于固始地区,与商潢之敌互为犄角。敌人的企图是:首先控制大别山北麓商、潢、固地区,以商潢公路为骨干,南经商城以南的地区、麻城东北区直至麻城,构成一条隔离地带,以分割我鄂豫边和皖西两块根据地,便于在"围剿"中各个击破。

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领导决定,集中力量,在商、潢地区突破,夺取商城,使根据地东西两部连成一片。战役的第一步:"腰斩"敌第二师。

1月19日,红军首先向北亚港之敌发动进攻,歼敌一部,接着,占领了豆腐店、江家集、仁和集、河凤桥等地。敌第二师及独立三十三旅仓皇逃往潢川,红军完全控制了商、潢间的全部公路,同时切断了商城与固始间的联系,使商城之敌五十八师陷于孤立状态。

商城工事坚固,兵力集中,不利强攻。徐向前决定"围城打援",对商城围而不攻,伺机在商潢公路附近运动歼灭来援之敌。

徐向前以一部兵力,拉出了进围商城的架式。还没有来得及攻,敌援兵就来了。

2月7日,聚集潢川之敌3个师另一个旅共19个团,分路出援商城。右路为第二师、第七十六师,夹商潢公路前进,左路为第十二师及独立第三十三旅,经潢固大道之高店南下。徐向前连夜将部队主力调往豆腐店一带高地抢构阵地,担任正面阻击,另调三个师的兵力置于左右两侧,担任两翼迂回包抄的任务。

2月8日,战斗打响了。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的红十二师,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担任迂回任务的红七十三师由东面向敌迂回,歼敌一个团,继遭敌阻击。红十、十一师从左翼迂回成功,包围了敌汤恩伯第二师和曾万钟第十二师两个指挥部,一下子切断了右路敌人的后路。

敌人顿时混乱起来,纷纷夺路而逃。红军乘势展开猛烈反击,一气追到潢川附近,共歼敌4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汤恩伯的第二师是蒋介石的嫡系,此次遭到歼灭性打击,汤恩伯因此而被撤职。

敌援兵溃败后,商城守敌十分恐慌,连夜弃城突围,逃往麻城。红军遂克商城。

商潢战役是继黄安大捷后的又一重要战役。徐向前在该战的第二步作战中正确地采用了围城打援战术,打败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不战而克商城。

第三仗是苏家埠战役。这一仗,取得了鄂豫皖红军创建以来空前的大胜利。战法仍是:围城打援。

商潢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在固始地区稍事停留后,决定东进打击敌人,向东扩大根据地。

这时敌人的部署是:皖西敌陈调元部在六安至霍山一线部署了12个团,以苏家埠为枢纽,沿淠河东岸构成一线防御。同时,敌二线兵力尚有3个师另2个旅,布于合肥、潜山、蚌埠一带,距六安、霍山都比较远。敌一线和二线之间,空隙很大。

面对上述敌情,徐向前的部署是:红军主力三个师,全部东渡淠河,从侧后分别包围六安、霍山之间的韩摆渡、苏家埠、青山店,吸打六、霍来援之敌。3月21日晚,徐向前率部秘密渡过淠河。随即以第七十三师围攻青山店,其余部队向北激进。第二天上午,第十师行至茵草洼,与苏家埠出援青山店之敌两个团遭遇。红军当即向敌发动猛攻,将敌击溃,乘胜包围了苏家埠。第十一师继续北进,在六安独立团的配合下,完成了对韩摆渡的围击。

三天之内,徐向前指挥部队完成了分割包围青山店、苏家埠、韩摆渡之敌的计划。

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后,徐向前并不着急攻。他认为,第一,敌据点均筑有坚固工事,我军火力不强,硬攻损失必大,划不来。尤其是苏家埠,寨墙高二丈,厚一丈五尺,环墙筑有九个三丈高的碉堡,居高临下,火力密集;寨壕深一丈,宽三十米,壕外设有竹围等防御设施,宽达七八十米。该地是六安与霍山之间的一个硬钉子,我强攻很难取胜。第二,更重要的是,我军围点的目的,在于打援。霍山敌人兵力不多,出动的可能性不大;六安敌人众多,是我吸援击敌的主要方向。因此,徐向前在指挥部队继续围点的同时,以少部兵力布于霍山以南监视该城之敌,而以红十一师的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布于六安至韩摆渡、苏家埠之间的严岗头、樊通桥一线,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准备打击六安方向的援敌。十二师二十九团为总预备队。

到了3月31日,援敌果然出动,敌四十六师师长岳盛碹鉴于形势危急,乃组织六安、霍山两地敌人同时出援,企图南北夹击红军,解救被围敌军。但是,敌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从六安出援的敌4个团,在飞机掩护下,曾突破红军马家庵、平头岗阵地,其先头部队直插苏家埠东北的凉水井、桂家坟一带。危急面前,徐向前当即命令围困苏家埠的第十师对敌人严加封锁,务必防止敌突围;同时,火速命令总预备队第二十九团投入战斗,与担任阻援任务的第十一师从东西夹击,将窜入凉水井、桂家坟一带的敌一个团全歼,活捉其团长陈培根。余敌一部窜入韩摆渡,一部仓皇逃回六安。

南面霍山出援的敌警备二旅,在十里铺地区被红七十三师击溃。战斗中,青山店敌乘红军七十三师打援之机,冒死突围,也大部被歼,其余窜入苏家埠。

六、霍援敌遭此打击后,已无力再援。苏家埠、韩摆渡守敌被围一月,弹尽粮绝,十分恐慌,携枪投诚者日益增多。

在围困敌人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为使据点内上万居民免于饿死,红军与敌军达成协议,先后将上万饥饿哭泣的男女老幼接出,由红军政治部门和地方党委妥善安置,表现了红军高尚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