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心
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已然成为风尚,于是信仰成为做人很重要的内容。加上政治的需求,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日复一日地灌输,一个世纪走下来,我们突然发现,洋人的信仰融不进中国的文化,真正高贵的文化却又不肯向信仰低头。信仰可以操纵和控制一个人乃至几代人的思维,但是它仍然不能真正融入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这时,产生危机的不是文化而是信仰!
明天要去监考,是成人函授本科班的结业考试。正欲早早歇息,忽同事某来电,说该考班学员原欲请监考人员吃饭,经事先了解,知我不会去,故托其转告,要我手下留情。某言:"我知你也有难处,不管也不行,但希望你掌握个度,让大家过关算了。在职学习,实在不容易。"这边厢木讷之人尚未做出反应,那边厢电话却已挂上了。成人教育,学历考试,以考试求学历,今日渐被人通俗化为花钱买学历。按照市场规律,交了钱就本应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意却又要上课堂,过考场,一关又一关,似有与人为难之处,故而同情被难之人,通融之说遂得以堂而皇之。
古时,腐败的朝廷可以卖官鬻爵,但却不敢买卖功名与学历,因为那是直接涉及圣道和人心的东西。考试作弊和通融考官是历朝历代的大忌,决不容忍,乃士人耻之极尤者。时至今日,作弊者竟然敢于事先打招呼,托熟人,搭关系,通款曲,以求放手,俾之行矣!忘耻之形,跃然话外。某所言"在职学习,实在不容易"似为合、体谅苦衷之语。然话入耳中,如针刺肉,令人感慨万千,不由联想起前清的科场案。
顺治十四年,名士李振业等担任丁酉科考官,为结纳权贵,以树私人,考场作弊,接受并录取通关节者五人。至榜下,人情大哗,后下吏部、都察院严讯。事奏,顺治降旨斥责:"科场为取士大典,关系最重,岂可恣意贪墨行私,目无三尺,若不重加惩处,何以警惕来兹!"遂将主考官李振业等六人及通关节录取之五人皆判斩立决,家产籍没,涉案者之父母兄弟妻子等数百人流徙。前清之事,关碍至大,惩处之严,虽说此举意在钳汉人之口,树满人之威,但亦藉而为之。唐宋以来,科举为士大夫阶层进身之阶,中举或及第乃关乎士人一生之荣华富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
万千学子,为此挤入华山一道。是时,唯有秉公办理,唯才是取,方能服众,有所利导。偶有一作弊者,即使不被发现,亦羞于声张,唯恐难容于世。此为乃时之,思之,古风扑面,亦觉清爽。
世纪之初,废除科举,用人不全以科举功名为衡,但功名和学历依然有其作用,转而成为新知识分子的入世资格。说白了,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装饰物,如同女人之首饰,优伶之行头一般。现代混世之人,亦需要文化来作为一种新装饰。其实,读书本不是这般用意,古者圣贤之道,读书最终讲求做人,故为"内圣外王"之学,人生所求,无非人心之纯正。而今则讲求做事,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人生所求,不过富贵与事业。读书意义的改变,从根本上转变了人们对于读书治学的态度。昔日"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即使追求富贵,也得付出艰辛。然今日之文化与学历则变成了一种虚衔装饰,读书之苦,考场之难,耗时费力,使人再也不肯俯就尝试,乃生挤出了通融求恕之法以达目的。文化本是庙堂之上的东西,随世道之变化,竟然落魄得如此下贱,真让人唏嘘不已!随着通融之法日多,求恕之人日众,又渐成新的,久之终于演成了一道经济现代化的"多彩"景观。
文化是什么
刚刚过世不久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岳父杨荫杭,是民国初年著名律师,先后担任过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和上海《申报》馆副总编辑。在世纪之交的巨大社会变迁中,他以其独特的目光透视之变,感慨叹曰:"昔人以市井为小人,今日以市井为圣人,圣人则拜之,拜之则效法之,于是举国上下皆以市道行之。"市道者,市场价值观念之谓也,以极少的成本,求最大的利润,唯利是图,付出金钱取得实惠,公平交易,是市道之真谛。在国人历尽磨难的这个世纪里,以市道变世运,风气所趋,人心所向,是以新潮迭起,"津桥春水涨红霞";无奈旧物摧折,"犹自残灯照落花"。及至世纪之交,经济恐龙腾飞,革故鼎新,风气大开,市道取代圣道,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设辜鸿铭活至今日,看古往今来,观新旧之变,也定会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人常言"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借寓世界变化之快。偌大的文明古国,不意被上个世纪的李鸿章一语道破: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变化之大,亿万民众,为之更易;变化之快,百年不到,千年根基已经摇撼。这种借西学催变中学的革新,在过去长期被国人称为"以夷变夏",乃士人之所不为。然今日大势所趋,风卷残云,已容不得国人等待观望。变亦变,不变亦变,套用现在的行话来说,是世界在飞速发展,即使士人看重的也不能不随之改变。抱残守缺,以静制动,恐已不能适应今日之变局。但如何变,向何处变,却不能不是人们所关注的事情。以市道变世道,去人心而趋利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摧残,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者也。文化即人化,文化的贬值亦是全民族的集体人心和人格的贬值。在当下人们普遍关注货币通涨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想想早已严重通涨了许久的道德、文化和国民素质,乃至人心和人格?尝听乡下人发感慨:小时拉完屎,随手拣块土坷拉一擦,就算完事。那时,听说城里人用雪白的卫生纸,虽说太浪费,但也真叫人羡慕。今天乡下人也用上了卫生纸,进步多了,但现在城里人又把那东西用来擦嘴了!嗨,这世道,变得真快,总也跟不上!
想来,认识蓝予已经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个好学又十分努力的姑娘。原来只知道她在努力读书,读夜大,参加自学考试。每天往返宝安与罗湖,十分辛苦!几年不见,谁知她竟然学有所成,考试合格,拿到了自学考试的本科证书。这对于白天上班,下班还要照顾家的人来说,能够几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蓝予的生活十分清苦,为了照顾家庭,有时还要出去打份工才能维持。她的毅力,让我敬佩!
近几年,蓝予又迷上了写作,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去年,我刚看完她的第二本书,马上就收到了她的第三本书。作家出版社出版,书名《转身回眸》。在这本散文集中,蓝予用她那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她对于家乡、亲友和朋友的爱。读她的文章就像在林中漫步,从容、散淡,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感恩和对所有人的祝福。虽然上苍给予她的不全是福祉,也有诸多的磨难和艰辛。可是,你从她的文字中却难以找到丝毫的哀怨情愁。她用爱的宽大襟袍包裹了这一切,展现给人们的是那样的厚重和美丽。与生活的艰辛相比,蓝予显得挺拔、高贵。她不向生活低头,独自在文化上创出了自己文化是什么的别样风格。蓝予,不容易!
文化是什么?这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情感这东西人与动物皆有,原本没有什么高贵之分。但是,人给情感赋予了一种品格,这种品格使情感升华,将人从动物的特性中超拔出来。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宝贵。品格对于人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彰显的是人性及其思维,体现的是人精神的高贵。一个个体人的高贵素养表现在他的品格上,一个民族的高贵品格便呈现为文化。
中国人原本没有什么信仰,在他们的理念中,做人是应该有一些规则的。这些规则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古人称之为"礼",后来的人们又称为"伦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东西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国人的心中,成为一种内在的约束。与西方人利用宗教的原罪这种外在的方式来约束人不同,国人的高贵在于内省。这种内省的能力便是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丝毫不亚于信仰的自制力。在神面前的敬畏和在做人面前的慎独相比,国人的文化表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它不是靠恐惧和敬畏来维系的,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有了知识以后的坚强毅力和高贵品格。
中国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已然成为风尚,于是信仰成为做人很重要的内容。加上政治的需求,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日复一日地灌输,一个世纪走下来,我们突然发现,洋人的信仰融不进中国的文化,真正高贵的文化却又不肯向信仰低头。信仰可以操纵和控制一个人乃至几代人的思维,但是它仍然不能真正融入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这时,产生危机的不是文化而是信仰!看看中国的年轻一代吧,他们多是没有信仰的。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我们多年来过于强化信仰所致。正如农民种地,把大量的化肥植于庄稼的根部,庄稼非但长不好,反而会叶枯根死。中国原本是有自己文化基因的,为什么不去培植滋养这些依然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精华。
让文化来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品格。每个人活着,自然会有不同的活法。有的人活得卑琐,有的人活得高贵,这中间的高下之分,不啻天壤之差!在追逐利益的今天,这一切都变得格外清晰,更为残酷!
在生活和社会惨白底色的衬托下,蓝予的书和人给予我们的那种清澈,那种温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们总是说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成为压倒社会与生活不幸的强者呢?在蓝予身上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虽不能算是强者的状态,但却是一种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高贵的人品对于生活的感恩与祝福!她将这一切化为心灵的细语,悄悄地说与人们,告诉他们,她爱他们!一个女孩能对世人说出心中的爱,已经够感人了,而蓝予的爱中还带有一种深深的感恩与祝福。她把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压在心底,却把感恩和祝福洒向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高贵的品格呢?在蓝予的身上和她的书中,我看到了文化。这就是文化!这才是文化!
早上,被病痛折磨三年之久的桂德教授最终还是走了。得到消息,心中不惊,但悲痛却难以抑制……
桂德教授的所长是经济管理学,早年出过几本书,日后的精力便渐渐移到了党校教学工作中。在党校,他最早提出了教学的两项要求:站着讲课,脱稿讲课。这两条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实在不易。我可能是较早支持和响应这两项要求的,故而获得了桂德教授的青睐和认可,于是臭味相投,走得很近。
大概有三五年的时间,我一直努力坚持站着授课,半天的课讲下来,已是全身瘫软,不想吃饭,必须回到办公室,先躺一会儿,等缓过劲来,才去饭堂。直到后来连续两次低血糖发作,课未讲完,便难以支撑,只得草草收兵,自此以后我也不敢站立讲课了,还是坐着节省体力。回想当年桂德教授在肝病的痛苦折磨下,仍然坚持站着讲课,身体力行自己提出的教学要求,不喊累不叫苦,实在难能可贵。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点儿精神和境界,是坚持不下来的。
怀念王桂德教授
与站着讲课的身体疲劳相比,脱稿讲课更为不易。它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对所讲内容烂熟于胸,思路连贯不断,事例信手拈来,反应快,记忆好,还要把书面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话说出来,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讲过课的人是无论如何体会不到的。桂德教授上课前备课极为详尽,态度格外认真,一丝不苟,所以他可以做到脱稿讲课。我初试此法,以为脱稿讲课可以信马由缰,想到哪讲到哪。后来发现全然不是,听众的反应可以告诉你,你跑题了。虽然你可以再把话题扯回来,但思路不连贯了。要想脱稿讲好一门课,不仅要抓住主线,思路连贯,而且还要掌握好时间,诚为不易。我曾专门请教过桂德教授脱稿讲课的诀窍,他总是笑着说,讲熟了就行了。我以自己的实践判断,事情不那么简单。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能把有效的方法运用得纯熟而不露痕迹,应称为大师。
作为一位普通老师,在教学的细节问题上,如此苛求自己,究竟为了什么呢?谁不愿意舒服一点儿!桂德教授偏不选择舒服,他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对听众的最大尊重。回想起早些年我曾接待过的一位北京来的大家,在饭桌上谈到教学一事时,他兴致高涨,不假思索地说:"上讲台,老子就是你祖宗,孙子们,你们就听吧!"这等燎人的气势,不是"大家"
又是什么?对比桂德教授在教学上的态度,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我在桂德教授身上学到的最值得我珍惜的,就是对学员的尊重,和对教学工作不断追求的境界。
桂德教授是位性情中人。虽年长我整整十岁,但在一起时却时常不分大小。有时招呼大家去吃饭,吃的必是他最爱吃的李连贵大饼。东北人的饮食习惯就是这么顽固地体现在他身上,几十年不改口味,还是家乡的饭好吃。他一边吃一边品评,让我学到不少常识。饭后,总是他抢着买单,谁要和他争,他把脸一拉下来,手臂挡在你前面,和你急,嘴里说着:"你挣那点钱,够吃饭的吗?靠一边去!"就这样,我不知揩了桂德教授多少油。
据说东北人就这德性,只要投脾气了,要脑袋也给,不用说钱了。但是如果看不顺眼,理都不理你。桂德教授就是这样一位眼睛不看人的抬头先生。学校不少人对他有议论,说他不好接近,脾气暴,看不起人,但他依然故我,不断成就着自己已有的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基于此,世界才丰富多彩,人类才有创造力,泯灭个性,千人一面的统一,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可以骄傲却不可以虚荣,骄傲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而虚荣则是要求别人对自己怎么看。桂德教授的傲气是自己对自己工作满意的体现,没有一丝的虚荣。当你真正走近他的时候,才会发觉他是一位十分可亲的老大哥,谈笑间时常会流露出一丝孩子般的童稚,让你感到他活得那么真,那么实在。
我最后一次见到桂德教授,是两个月前在医院中。那时我因糖尿病发作而入院,他不知从哪里听到我住院的消息,执意要来看我,后来听他夫人说,谁也拦不住他,只好用轮椅把他推来了。当时我正躺在床上打吊针,门开了,桂德教授坐在轮椅上被推了进来。一时间我像被电击一般坐了起来,"怎么能让你来看我呢?"我真是不知该如何说好。当我仔细观察时,才发现他已十分消瘦,皮包着骨,如同埃塞俄比亚的饥民,肤色也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