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天下无骗
3007400000014

第14章 天下无骗之工作类骗局(1)

工作类骗局是指我们在求职及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骗局。

骗子们利用求职者想早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焦急心理,设置了种种骗局,对求职者大肆行骗。

骗局1:招聘会骗局

【骗局直播】

一场号称有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的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一大早,体育馆门前就已是人头攒动。体育馆正门外开了近10个售票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有人在排队购票。但花了10元钱后,记者连一份会刊都没有得到。入场后记者发现,所谓外商投资企业,就是几家在招聘会上经常出现的外资保险公司。所谓高新技术企业,就是一堆根本没有听说过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外加家具厂和食品厂。记者本以为是自己孤陋寡闻,结果发现不少求职者也对参会的“知名”企业一无所知。会后,记者也曾试着在网络上对一些参会企业进行搜索,结果同样是一无所获。

【骗术分析】

“参加一次招聘会,就像一场小赌博。你的‘赌资’是时间、金钱、精力和情感,最终却很可能一无所获。即便如此,你还必须一直‘赌’下去。”这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说得很无奈的一句话,说明了目前一些招聘会留给求职者的印象。

招聘会确实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提供了便利,起到了桥梁作用。但是,现在的求职者发出“参加一次招聘会,就像一场小赌博”的怨声,说明当前招聘会的不足与缺陷已日益凸现。许多现实中的招聘会确实充斥着骗局,招聘会的组织者只要租下场地,就可以一只手收参展企业的展位费,另一只手收应聘者的门票钱,可谓一举两得。一些招聘会主办方为了吸引求职者参会,获得门票收入,会采取一些欺骗手段,而一些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往往也是为了一些招聘之外的目的而参加招聘会。我们将求职者在参加招聘会中可能遇到的骗局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主办方虚报招聘会的规模与质量。明明只有100多家企业参加,主办方却虚报成几百家;明明只有几家知名企业参加,主办方却宣传为多家知名企业;明明只有一两家国内五百强的企业分支机构,主办方却宣传为多家五百强公司到场招聘;明明是一场由普通企业主办的小规模招聘会,主办方却宣传为政府主办的大型现场招聘会。主办方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吸引更多的求职者进场,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成为下次招聘会的会员。

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有些企业将招聘会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一个作秀场,所谓的招聘只是企业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招聘会上,有的企业租下多个展台进行精美的布置,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热情的宣传,发放企业宣传资料,声势如此浩大自然吸引众多求职者,而对于求职者最关心的招聘信息,他们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绝口不提。收到的简历虽多,但在招聘会后,真正回复的却很少。

招聘会主办方与个别有点名气的企业签订协议,招聘企业只充门面,出工不出力,只招不聘,招聘会名不副实。如以前一些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一些企业却在展板上写道:“应聘者需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写明:“本公司不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防骗招数】

要防范这一类的骗局,求职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选择地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招聘会。

招聘会有许多类别,按照主办方的不同可分为:由人事部门主办的面对较高学历层次求职者的招聘会,由劳动部门主办的面对中低层次求职者的招聘会,由民营职业中介机构举办的各类专场招聘会,由企业与教育部门联合主办的校园招聘会。

按照举办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招聘会与临时招聘会。

按照招聘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性招聘会与专题招聘会。

求职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招聘会,多参加一些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及一些与自己求职方向相一致的专题招聘会。比如:如果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不要参加一些面向中低层次求职者的招聘会,积极参加校园招聘会、双选会;如果求职者的求职方向是市场营销,就可以选择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专题招聘会,而没有必要去参加人力资源类的招聘会。

选择一些从前已经举办过几次,有着较好口碑的招聘会。这一类的招聘会因为举办过数次,在企业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因而无论招聘规模与招聘质量都高于普通的招聘会,求职者参加这样的招聘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招聘会上若遇到一些明显与正规招聘不符的企业,应敬而远之,不要浪费时间,也要不乱投简历,并不是简历投的越多,机会就越多,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引来一些骗子公司的注意。求职者在招聘会中遇到了欺骗行为,可以遵循以下渠道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职业中介收费问题可向物价部门投诉,有关用人单位收取抵押金、抵押物的问题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有关虚假单位进行招聘的问题可向工商部门投诉,违反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行为除向劳动部门投诉外,还可找有关法律部门。

【骗局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案例发生,主要发生在求职热点城市。

【高发指数】★★★☆

【狡猾指数】★★★☆

骗局2:网上求职骗局

【骗局直播】

林小姐原本在一家私企做文员,不久前刚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想再找一份工作,于是,她经常登录一些人才网站,想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岗位。一天上午,她在一家知名人才网上,看到有两家商贸公司在招聘文员,条件是打字速度快,有文员经验。“那不是很适合我吗!”林小姐忙抄下了那两个联系电话,一个是手机号,另一个是小灵通的号码。

随后,林小姐依次拨通了这两个电话。电话中,林小姐向对方询问公司的地址,对方却始终不告诉她,只是一直强调,那个地方不好找,如果要面试的话,让她到某个地方等就行了。

下午,按照约定,林小姐来到了指定的地方,等候那两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来带她去面试。等了许久,林小姐才等来“面试”的人,是一男一女。原来,这两家商贸公司原本就是一家。

这一男一女告诉她,公司的“文员”已招满了。如果她愿意,可以当“彩员”。“什么是‘彩员’呢?”从没听说过“彩员”这个名称的林小姐好奇地问道。那一男一女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对林小姐说:“听说过‘六合彩’吗?‘彩员’就是在网上买卖‘六合彩’啊!”

林小姐听完差点背过气去,自己满怀信心找的工作,竟然是要被骗去买卖“六合彩”。生气之余,林小姐大声地指责那对男女。那对男女一看找错了人,悻悻地走开了。林小姐随即掏出手机报了警,将两骗子的电话报告给了警方备案。

【骗术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求职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求职途径,求职者在人才网站上登记个人求职资料,利用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投递求职资料,更容易寻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招聘网站上的某些招聘信息也会像陷阱一样,求职者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求职者在网上求职时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黑企业打着招聘的名头骗取钱财。这类单位总是常年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或者在网上主动要求求职者前去应聘,但是往往以“面试费”“上岗费”“信息费”等各种名头要求职者先汇钱过去,或者等求职者前往面试时再借机收取各种费用。更有一些非法的机构或个人先是通过电话把求职者骗到一些偏僻的地方面试,然后诈骗或抢劫求职者的财物。通过网络,行骗者更易于隐蔽自己,肆无忌惮地进行行骗。

招聘企业长年招工,只招不聘。有些公司是招聘网站的会员,对于一些并不急需的职位他们会天天招聘、年年招聘,只有等他们真正缺岗或找到特别满意的人才的时候才会真正录取,所以对于这样的招聘信息的求职者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

招聘企业将人才网当成是商业炒作与广告宣传的平台。有些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打着优厚待遇的幌子,给人一种该公司实力雄厚的印象,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要招人,仅仅是进行企业宣传而已。目前,中国的招聘网站都采用会员制的形式,部分会员企业充分利用网络,通过不断更新招聘信息来宣传企业,而不是真想要招聘人员,你随时登录人才网站似乎都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在招聘,求职者发简历给这样的企业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企业借助人才网以招聘的名义进行人力资源调查。有些长期只招不聘的企业,从长远战略意义上考虑,需要对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调查,对人才趋势进行信息收集。也有一些根本就是专业调查公司在进行薪酬调查。

借招聘之机收集企业难题解决方案。有些企业在经营的某个环节上遇到了难题,或者对某些项目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他们就会以招聘为名,要求求职者提供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那些要求求职者以附件的形式提供作品、案例的企业,求职者要更加当心,避免成为他们利用的工具。

企业与网站同步进行广告宣传。网站要提高点击率,企业要进行广告宣传,互惠互利,苦的是求职者。这一类企业往往在发布的招聘信息只有简单的内容,然后加上一个“详见公司网站×××”的句子。

招聘企业虚报、多报招聘岗位。许多企业在网上招聘时为了给求职者一个企业发展良好的假相,明明只是招聘一两个职位,却发布一大堆职位;明明只是招聘销售人员,却列出多个诸如经理助理、营销助理、行政人员的职位,对于求职者来说应聘那些虚假的职位只能是浪费感情和时间。

【防骗招数】

对于网络招聘骗局,求职者如果不加识别,要么浪费时间,要么损失金钱,所以一定要保持警惕。对此类骗局求职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一些正规的求职网站。正规网站在刊登人才需求信息时,都会仔细验证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对方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严防虚假信息的发生,因而骗子公司相对要少。求职者不要四处注册,有些不良的求职网站会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卖给一些企业,当然这些企业的目的是将求职者当成销售对象,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的方式发布广告,还有些骗子通过求职者的联系信息进行诈骗。

对于一些天天都在网上招聘的公司应敬而远之。有些公司你在任何时候登录人才网站,似乎都可以看到他们在招聘,这一类的企业多是在借机宣传自己,求职者没有必要在这样的企业上浪费时间。

凡是遇到要求职者汇款作为报名费、押金、手续费的情况,求职者应当立即放弃。

对于一些自己没有在网上投递简历但是却突然被通知前往企业时,一定要先通过第三方核实企业情况。比如通过网站、电话等查询企业的信息,如果无法确定则宁可放弃面试。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猎头公司之外,用人单位极少会出现向未投递简历的人发出面试通知的情况。

网上求职,注意保密。网上求职要注意对一些私人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保护,比如不要在网站上透露家庭的详细联系方式,以防被一些骗子所利用。

求职者在无法确定所要应聘单位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时,可以登录当地的工商局网站查询一下企业的注册情况,或者直接在“百度”或“GOOGLE”里输入公司名,看一下搜索结果,或者到一些求职论坛发帖请教。骗子往往会用“小灵通”“市话通”之类的移动通讯工具通知求职者面试,所以接到面试电话时最好拨打114查询一下该号码,因为正规企业的电话号码都会在电信局登记。

【骗局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案例发生,珠三角城市发生较多。

【高发指数】★★★★☆

【狡猾指数】★★★★☆

骗局3:黑职介骗局

【骗局直播】

江先生在外来打工者密集的汕头市无意间看到一张街招,是××电子厂的招工启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拨通了街招上的电话。接电话的人了解到江先生的意图之后非常热情,不仅指引他乘坐公交车到汕头汽车总站下车,还派人到车站把江先生接到职介所。

职介所在护堤路一偏僻路段,并不大,只有两张桌子,桌子上各放着一个电话。两位自称是职介所工作人员的男子热情地接待了他。两个人一唱一和,把准备招工的××电子厂的环境、待遇等等吹得天花乱坠,并承诺只要江先生把68元的报名费交了,一定把他带到厂里做工。想到不用花多大工夫就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份工作,江先生禁不住怦然心动,他立刻就把68元的报名费交了。钱交了以后,江先生就想与那两位工作人员约定去上班的时间。谁知,那两个人却又改了口风,一定要江先生再交几十元的邮政卡费和服装费方可带他去工厂,并一再强调这是厂里的规定。看到两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各种费用,江先生心里不禁犯起嘀咕。于是,他谎称身上没带那么多钱,等回去拿了钱再回来。

走出职介所,附近有人悄悄地告诉江先生,这个职介所是假的,别让他们蒙了。江先生将信将疑,想想何不先找到那个电子厂再说。于是,他按照街招上的地址找到了金园工业区,但一再打听,就是找不到那个所谓的电子厂。

明白上当之后,江先生重新拨打职介所的电话,希望要回那68元报名费。但这次,接电话的人不但没有了刚刚的“热情”,而且态度极其蛮横,江先生只好自认倒霉。

【骗术分析】

这里所指的黑职介所并非只是指没有经过工商注册完全是以骗取求职者钱财为目的无良职介所,而且还指为了赚取黑心钱,个别拥有合法手续的职介机构同样也会设置各种名目盘剥求职者,这些都可称为黑职介,不过多数的黑职介都是根本都没有经过注册的。

黑职介通常是“一间小屋、两个电话、三个人”,为了取得求职者的信任,他们使用“立刻上岗”“月薪很好”等谎言吸引求职者,不少黑中介还拿出道具,如某某公司“急聘”的职位表、服务承诺书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求职者掏钱。也有的黑中介还会以办理类似“服务卡”“上网费”等名目收取费用,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或介绍费之后,他们就会列出一堆要么不要人、要么条件极差的企业让求职者去面试,甚至有的企业根本不存在。

黑职介骗局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张冠李戴式。所介绍的工作岗位与求职者的特长、专业、愿望不相符,求职者填写的求职愿望明明是电工,他却偏偏要介绍业务员的职业让你去干,明明是电脑专业,他却让你去干文员,让求职者哭笑不得。

候鸟迁徙式。申请办理个“营业执照”或者干脆搞个假执照,租个场地,挂块牌子,就扯虎皮做大旗地充起“中介机构”了,经营过程中,乱收费、提供虚假信息,等骗局被揭穿后,就换个地方,继续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