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500000053

第53章 南北朝(12)

高欢既想调和民族矛盾,又想维护鲜卑人的特殊利益和社会地位,实际上他只实现了后者,民族冲突是越来越激烈。表现在政治上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利益,不断打击汉族士大夫。鲜卑勋贵为政不廉,贪污收受贿赂,横行霸道,搞得东魏政治一团黑暗,汉族大臣杜弼请求首先要澄清吏治,严惩贪官,后又建议“先除内贼,后讨外寇”。高欢问内贼是谁,杜弼说:“诸勋贵掠夺万民者皆是。”高欢大怒,令军人张弓举刀、分站两列,令杜弼从中间通过,恫吓杜弼,不让他再攻击鲜卑勋贵。北齐建立后,高洋曾问杜弼:“治国当用何人?”杜弼回答:“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高洋听后默然无言,却对杜弼怀恨在心,这构成了杜弼后来被杀原因之一。侍中、尚书右仆射高德政也常建议,治天下应多用汉族士大夫,少用鲜卑人。高洋杀了他后,公开宣布,这是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北齐政治中鲜卑化色彩之浓,最典型地表现在杨愔事件上。高洋称帝后,尚书令是高欢的女婿、中原世族大地主杨愔。高洋委政杨愔,杨愔也始终以选拔人才为己任,重用贤才,对稳定社会、巩固北齐政权统治来说是颇有成效,故到高洋后期,仍能保持“主错于上,政清于下”的局面。高洋死后,子高殷即位,是为废帝,杨愔、燕子献、郑颐等人受遣诏辅政。这几人都是汉人,高殷的母亲李太后也是汉人,鲜卑勋贵不希望他们掌权。不久之后,高洋弟高演、高湛在鲜卑勋贵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斛律光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了杨愔、燕子献、郑颐、宋钦道等大臣。高欢妻娄太后不仅不指责高演等人,还对高殷母说:“岂可使我们母子受汉族老太婆摆布!”连废帝高殷也说:“岂敢惜此汉辈?”

经过这次政变,鲜卑勋贵更加嚣张,汉族大臣的地位也就更进一步降低。高演未执朝政时,汉族名士王曦是他的至交密友,执朝政后,却恐王曦不合勋贵之意,每入夜便用车载入宫商议,到白日则甚至连话也不交谈。直至北齐末年,政治上歧视汉族官吏的情况仍未改观。齐后主高纬时期,高纬的近幸韩凤虽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曾任禁军都督,但他对于汉族大臣,屡次骂:“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后主要到晋阳,崔舒、张雕、刘逖等台湾省族大臣联名进谏,劝阻韩凤竟上奏说:汉族文官联名进谏,表面上是劝阻去并州,实际上有反心,应诛杀这些人。齐后主昏庸至极,听信韩凤的话,立即将联名上奏的汉族官吏召集在含章殿,把为首的崔季舒、张雕、齐逖、封孝琰、裴泽、郭遵等人当场斩杀,弃尸于漳水。

除了在政治上鲜卑化特征非常明显,汉族官吏常遭到歧视打击外,在当时的北齐社会上,也是鲜卑化风气兴盛,一切早被北魏孝文帝改革或禁止的东西又广泛流行。如鲜卑语、鲜卑服,早被禁断,而这时纷纷复兴,尤其是鲜卑语,在北齐成了最时髦的语言,通晓鲜卑语是汉族官吏得宠和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如琵琶、笛子、五弦等,也渐渐日益兴盛,许多汉族士大夫反过来学习鲜卑语或其乐器,还有的汉族士大夫为求名利,教子女也学习鲜卑语和鲜卑乐器。齐后主高纬常常是“自弹胡瑟琶而唱之”,被人称为“无愁天”,又大大助长了社会上的鲜卑化之风。

北齐兴盛的鲜卑化风潮,尤其是政治上的鲜卑化,使汉族许多较先进的统治思想和制度难以推行到底或遭到破坏。固然鲜卑勋贵倚仗着铁骑甲士野蛮掠夺,很快暴发,但从根本上和北齐全部历史来看,它也加速了北齐政权的腐败和崩溃,北齐很快失掉人民的拥护而被北周灭亡。

北齐的暴政

北齐政权建立后,其核心集团是鲜卑勋贵,这些人多出自六镇中下级军官,由军功升为贵族后,仍保留着野蛮残暴的落后习俗。作为皇帝的高洋及其继承者,都深受这种习俗的影响。因此在北齐政治中,残暴是其最显着的特征。

高洋即位之初,注重军事,率兵多次亲征北方的库莫奚部、契丹、突厥、山胡、柔然等部,每次临阵,都是身先士卒。几年之后,北方的边患极大减轻。同时又命大将南征,夺取南朝大片领土,并扶植以萧庄为帝的傀儡政权。随着政权的巩固,他也越来越贪图安逸,骄奢淫逸,肆行暴虐。他称帝以来,数次征发百姓一百八十万人,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修起长城九百余里。次年,又征发百姓三十多万修造金华殿和三台宫殿。他的生活也日趋腐化,经常通霄达旦地自歌自舞,又经常袒形露体,涂抹粉黛,散发胡服,拔刀张弓,在街市上横冲直撞。曾在街上问一行路妇女:“当今天子如何?”这个妇女不认识他,回答:“颠颠痴痴,何成天子!”他听着逆耳,当下拔刀杀了这个妇女。他对大臣也是任意鞭打或斩杀,杨愔是宰相,又是他的亲信,但他曾用马鞭狠抽杨愔背部,鲜血渗出衣服之外。又要用小刀划开杨愔的小腹,幸亏被大臣崔季舒劝止。又有一次,他把杨愔塞入棺中,装上灵车。还又曾经持槊跑马,三次刺到左丞相斛律金胸口,斛律金不动,乃赐帛千匹。不仅如此还在众人中召都督韩哲近前,无罪将其杀死。他令工匠制造了大镬、长锯、剉、碓之类的刑具,陈列在庭前,每喝醉酒后,则以杀人为乐。杨愔为其挑选了一些死囚,称为“供御囚”。高洋想杀人,便让这些人送死,如三个月未被杀掉,则被免掉死刑,释放还家。天保八年(557)七月,河南、河北蝗灾严重,高洋向魏郡丞崔叔瓒询问蝗灾起因,回答是因他“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所造成的。高洋非常生气,令左右殴打,揪住头发,用大粪从头顶浇下,曳足拖出。三台建成,一时高洋游三台,兴起舞槊,戏刺都督尉子辉,子辉当场死亡。

高洋嗜酒狂暴,乱杀大臣,却不允许大臣规劝他,规劝多者被杀。典御丞李集谏诤高洋,以夏桀、商纣王为例劝他,他命人把李集捆起来投入水中,浸了一会儿,拉上来问:“我比夏桀、商纣王怎么样?”李集说他还不如夏桀、商纣王,高洋又令把他浸入水中。过一阵儿又拉上来问,如此四次,李集死不改口。高洋大笑,命把李集释放。不久又引入,看李集似有所谏,下令拉出腰斩。三弟永安王高浚见他因酒败德,再三切谏,高洋不高兴,把他囚入地牢,纵火烧死。尚书右仆射高德政,高洋未称帝前,二人言无不尽,高洋禅代,高德政立有大功。后见高洋即帝地位后,纵酒酣醉,无法无天,高德政数次强谏,高洋反诬他“恒以精神凌逼人”,把他用酷刑杀害。胶州刺史杜弼,在高洋禅代中也立有大功,也数次上强谏,被高洋所恨。一次高洋酒醉后,命人前去胶州斩杀杜弼。常山王高演、开府参军裴谒之、都督王纮也都数次极谏,都差点被他杀了。对于他所猜忌的王公大臣,他也更加诛杀,曾借口谶语,将七弟上党王高涣打入死牢,纵火焚死。后又听信谗言,鸩杀从叔清河王高岳。高隆之是朝廷重臣,因他在高洋未称帝前看不起高洋,高洋受魏禅,他又在反对者之列,高洋称帝后,便伺机杀了他。高洋又听人说,祠部尚书王景元背后把他比作商纣王,遣骑执之,斩于御座前。

高洋称帝后,东魏宗室残存者尚多,高洋时刻防备他们伺机复国。天保十年(559)五月,太史令奏:“今年当除旧布新。”高洋问彭城公元韶说:“汉光武何故中兴?”元韶回答:“为诛诸刘不尽。”于是高洋开始大杀元氏,五月癸未这一天,开始诛杀平公元世哲等25家,又把元韶等19家,全部投入地牢饿死。七月,又下令尽诛元氏,凡祖父曾为王的,或本人做过大官的,全家一律斩于东市。婴儿则抛入空中,以矛穿刺,前后元氏死者共有721人。死尸全部投入漳水喂鱼,当时剖开鱼腹,往往能看到人的指甲,邺城一带居民为此久不食鱼。

高洋北筑长城,南助萧庄,士兵马匹死者达数十万,再加上他大肆修建宫殿台阁,随意赏赐,使得库藏积蓄很快告罄,财政日益紧张。于是他下令削减百官的俸禄,撤掉军人粮食,并削掉州郡县镇戌之职位,以节约费用。当时朝廷内外人人惊恐,各怀怨言,但由于他督察甚严,大臣稍有过失,便加严惩,所以群臣无人敢提非意。高洋又善于用人,委任杨愔以重任,杨愔总摄朝政,以奖拔贤才为己任,国内政治还比较清明,故当时人都说是“主昏于上,政清于下。”

高洋嗜酒成疾,不能饮食,自知活不久,招来其弟常山王高演,说:“你想当皇帝随时可当,只是不要杀你侄儿。”又命尚书令杨愔、领军大将军高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颐受遗诏辅政。十月,高洋死。太子高殷即位,是为废帝。乾明元年(560),改元乾明。以常山王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杨愔等人认为高演、高湛凶蛮势大,恐不利于幼主,企图削弱二人权力,将其调离京师。后又改变决定,以长广王高湛守晋阳,又常山王高演仍留任原职。杨愔是汉族士大夫,李太后也是汉人,诸鲜卑勋贵都不希望他们掌权。于是高演、高湛与高归彦相勾结,借拜职大会百僚之机,令贺拔仁、钭律金、斛律光等大将抓起杨愔、宋钦道、可朱浑天和、燕子献、郑颐,毒打后,又拥入宫中,面见高殷和太皇太后,将诸人斩杀。同年八月,娄太后下诏,废高殷为济南王,立高演为帝,是为孝昭帝。改元皇建。次年九月,高演派人杀了高殷。十月,高演外出打猎,坠马绝肋,临终前,认为儿子百年幼小,诏书长广王高湛入承大统。又嘱托高湛,请他即位后不要杀百年。当月,高湛即位于晋阳南宫,是为武成帝。改元太宁。

高湛即位后,比高洋更荒淫残暴。高演夺皇位,高归彦出力不小,当年高演死,高归彦又在邺城迎高湛。高湛登基后,一方面提拔高归彦为太傅、司徒;另一方面却对他反复无常有所猜忌。河清元年(562)二月,任命他为冀州刺史,遣出京城。到位后,高归彦蓄谋作乱,被人告发,高湛派人把他抓回,连其子孙十五人一道杀死。高湛又肆行淫威,大杀诸王,先后杀太原王高绍德、河南王高孝瑜及河间王高孝琬。随后又杀高演的儿子乐陵王高百年、平阳王高淹和彭城王高浟。北齐高氏宗室之间互相猜忌,人人自危,使得短短十年间,四易其帝,形成兄终弟及,滥杀无辜的恶性循环。为杜绝类似事情再发生,在河清四年(565)四月,高湛传位给年仅十岁的太子高纬,是为齐后主。高湛以太上皇自居,三年后病死。

高湛以前,北齐皇帝荒淫残暴,但军政大权却掌握在能臣和勋贵手中,近幸之人并不参与政事。从高湛起,开始给近幸之人“委以朝权”,和士开以善于握槊之戏得幸,穆提婆因其母陆令萱为胡后昵爱而入宫中,高阿那肱和韩凤以谄悦和士开,善于奉承被爱重。此外宦官、苍头、歌舞者、使鬼者都有被重用,授开府王爵的以干预朝权。高湛死后,后主年幼昏庸,这些奸佞之人完全执掌了朝廷大权。和士开劝后主杀了博陵王高济、赵郡王高,把领军娄定远、高文遥赶出京城。后和士开又谋夺赵王高俨的兵权,被高俨杀死,后主又杀了赵王高俨与南阳王高绰。恐诸王作乱,又把北平王高贞、高平王高仁英、淮南王高仁光、河西王高仁几、乐平王高仁邕、颍川王高仁俭、安乐王高仁雅、丹阳王高仁直、东海王高仁谦等王皆都软禁于北宫,不许外出。

大将斛律光是北齐名将,其父斛律金,早年跟随高欢,为高氏立有殊勋,斛律光与其弟斛律羡镇守地方,一个“声震关西”,一个“威行突厥”。因反对后主把晋阳田赐给穆提婆,得罪穆提婆与后主的另一宠臣祖珽。二人勾结起来,诬陷斛律光兄弟企图谋反,把斛律光骗入宫中杀害,派兵杀斛律羡,又把其家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诛杀。齐后主高纬是北齐诸帝中最昏庸无能的皇帝,不喜欢见大臣,整日与宦官、宫女、歌舞者等人混在一起,却肆行暴虐,把北齐得力的王公将领一一杀害,任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凤等奸佞之人宰制天下,致使北齐王朝首先从内部瓦解,分崩离析,很快被北周灭亡。

佛教石窟的开凿

佛教产生于印度。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和学习释迦苦修,开凿了石窟寺。经过不断发展,佛教徒修建石窟寺,用雕刻、泥塑、绘画等艺术手法宣传教义,成了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东汉以后,特别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止,人民备受煎熬,统治者也朝不保夕,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佛教在北方得到迅速发展,在南方也日益兴盛。受传入的印度石窟艺术的影响,开凿石窟寺在北方甚为流行。据调查,今新疆、甘肃、陕西、山西、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都有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这些石窟寺由于是用于佛教徒修炼和礼拜之用,故大都开在悬崖绝壁、人迹罕至的地方,而窟内一般有佛象或舍利塔,以及以佛经为题材的雕刻或壁画,构成了风格独特的石窟艺术。这一石窟艺术,是在吸收外来佛教文化、结合本民族形式的窟洞、崖墓而创造出来的。

新疆地区南邻北印度。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多处石窟群。其中位于拜城东约50公里的克孜尔石窟,现有洞窟235个。其中一些洞开凿时间,大致在东汉末年。说明印度石窟艺术约在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即已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向东传播,流行于内地的。十六国时期,新疆、甘肃地区开凿了多处石窟,其中以敦煌莫高窟最为着名。

莫高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敦煌东南22公里的鸣沙山下。据碑刻载,它始建于秦建元二年(366)。此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各代均有大规模的营建和修缮之举。这里凿窟的崖面属砾岩层,故雕像困难,彩塑和壁画成了这里石窟艺术的特色。莫高窟繁盛时有千余窟,现存492窟,分布在长达1000米的崖上。窟内计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100余尊。壁画内容,历代各有不同。北朝时期多为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说法图一般是佛在中间宣讲佛法,两菩萨侍立左右。所谓佛本生故事,即释迦牟尼的前身行菩萨道,一生受苦之事。如舍身饲饿虎、割自己身上肉喂鹰救鸽,等等。但画师们在画这类题材时,却将社会生活中如耕作、收获、射猎、饲养、游乐、宴会、战争等等内容融合在画面当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其彩塑的佛、菩萨、飞天等,又都是参考了现实世界的人物,使塑造的这些上天形象,又带有典型的现实世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莫高窟以营造延续千年、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极为丰富而享誉世界。这是我国一座巨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所盗窃,许多洞窟受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得到了保护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