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500000098

第98章 元朝(8)

燕铁木儿攻占上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平息各地反对派仍费了极大的气力。十月十五日,上都也先铁木儿军退到晋宁(今山西临汾),当地官员纷纷逃走。十八日,陕西兵攻占虎牢关,大都军溃败。二十日,陕西军又攻占了武关。但是,由于上都已破,群龙无首,各路上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二十四日,元帅也速答儿逮捕了湘宁王八剌失里并押送京师。十一月三日,也先铁木儿在武安投降。初六,兵困汴梁的陕西军听到上都已破的消息之后,自动解围。二十五日,文宗下诏处死倒剌沙等上都诸臣,然后大封功臣。

文宗、燕铁木儿在击败上都军的同时,派使节北迎周王,于是,周王和世从北边南还。天历二年(1329)正月二十七日,撒迪等人奉文宗之命劝进。二十八日,和世即位和宁之北,是为明宗。明宗下诏大都所封的一切官爵照旧。十二日,起兵造反的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投降,原来上都一派的残余势力全部被消灭。紧接着,明宗派彻彻都等为使节赴大都,立文宗为皇太子,彻彻都等到达京师后,图帖睦尔接受了皇太子之位,并于第二个月,启程北迎明宗。八月初一,图帖睦尔到明宗行宫所在地王忽察都,明宗大宴太子、诸王及大臣。初六,明宗被燕铁木儿毒死。燕铁木儿奉太子还上都,这样,文宗图帖睦尔便再次即位上都。

燕铁木儿专权

燕铁木儿拥立文宗,立下大功,权倾朝野,于是出现了长达五年的燕铁木儿专权。

天历元年(1328)八月的大都政变之后,燕铁木儿便以佥枢密院事之职参与机要,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中枢决策大权。九月,文宗继位后,立即封燕铁木儿为太平王。将太平路(今广西大新一带,治所在崇左西北)作为他的食邑,此外还赐金500两、银2500两、钞1万锭、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官地500顷。接着又授给他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世袭答剌罕等头衔。从此,燕铁木儿成为居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

同年十月,文宗下诏从今以后,朝廷所有政务和对群臣的赏罚,如果没有与燕铁木儿商议,任何人不得上奏皇帝。天历二年(1329)正月,设立燕铁木儿任都督的都督府,统领钦察卫、龙翊卫、哈剌鲁东路蒙古二万户、东路蒙古元帅府。使燕铁木儿名正言顺地掌握了一大批精锐部队,成为专权擅政的后盾。同月,文宗还任命燕铁木儿为御史大夫,让他掌握了司法、监察大权。

在文宗退位期间,燕铁木儿不仅一切官爵照旧,还被明宗加授太师的头衔。文宗复位之后,竟仿效英宗推崇拜住的先例,在至顺元年(1330)二月,将中书左丞相伯颜调任枢密院的知院,正式规定中书省只设燕铁木儿一名右丞相,不再设左丞相,以保证事权的集中。这一做法实际上保障了在此后三年之中,燕铁木儿对朝政大权的专擅。

同年三月,文宗封皇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燕王,作为立太子的第一步。同时,任命燕铁木儿统领宫相府,掌管燕王府邸事务。后来,燕王果然被立为太子。为褒扬燕铁木儿,文宗下令在大都北郊为他树立记功碑。六月,文宗又一次下诏褒奖燕铁木儿。诏书先称赞他勋劳卓着,忠勇无比,所以应该享有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等十一个头衔,并独揽朝纲。然后重申“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要求诸王、公主、驸马、近侍人员和大小衙门的官员,如果胆敢越过燕铁木儿上奏,便以违背皇帝论处。再次肯定了燕铁木儿的显赫地位。

燕铁木儿钦察贵族势力的强大,引起了蒙古贵族的不满。知院阔彻伯、脱脱木儿等人密谋发动政变,除去燕铁木儿。结果,被人告发,燕铁木儿立即调集钦察亲军将阔彻伯等人逮捕,下狱,处死,抄家。这一事件之后,文宗对燕铁木儿的恩宠更为隆重优厚。至顺二年(1331)正月,太子去世。但文宗仍让燕铁木儿掌管东宫事务,虚位以待新的太子。四月,文宗下令在红桥以北为燕铁木儿建立生祠,立碑。八月,文宗下诏税务部门免收燕铁木儿经营产业的商业税。年底,文宗竟将燕铁木儿的儿子塔剌海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到至顺三年(1332)二月,文宗将根本不懂文章之事的一介武夫燕铁木儿任命为奎章阁大学士,掌管奎章阁学士院的事务。

燕铁木儿权势熏天,文宗优礼有加,助长了他的荒淫无耻。例如燕铁木儿将泰定帝的皇后娶为夫人。前后所娶的妇女之中,仅宗室女子就有四十人之多。后房的侍妾多的连他自己都不能完全认识,以至于身体越来越弱。

至顺三年(1332)八月,文宗去世,遗命传位给明宗之子。燕铁木儿为巩固自己的权位,主张立文宗之子燕帖古思。文宗皇后不听,诏命立在京的明宗次子懿璘质班。十月初四,年仅七岁的懿璘质班即位,是为宁宗,仍以燕铁木儿执掌朝政。十一月二十六日,宁宗去世。燕铁木儿再次请求立燕帖古思,太后仍不同意,下令立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这时,妥欢帖睦尔远在广西静江(今广西桂林市)。朝中大政均由燕铁木儿裁决,以太后之命下达。

元统元年(1333)春,妥欢帖睦尔到达良乡。燕铁木儿故意拖延即位的日子。直到燕铁木儿因荒淫过度,溺血而死之后,妥欢帖睦尔才在六月初八即位,是为顺帝。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末年,政府不修水利,以致于造成黄河决口,粮田被淹,漕运中断,盐场被毁。为此元顺帝下令征发十五万民工开凿新河道治理黄河,与此同时政府又变更钞法,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涨,致使怨声载道。“开河”和“变钞”加速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反对元朝。他们一面派教徒在治河民工中大力宣传“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冈附近的河道上,然后到处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到治河民工挖出这个独眼石人以后,个个惊诧不已,以为真的应验了。消息传出以后,大河南北,人心浮动。

四月下旬,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韩咬儿等,聚众三千人于颍州颍上(今安徽颍上),刘福通等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刘自己则称是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佐之。韩山童发布文告说:“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称塞北”。又打出大旗,上写:“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表现出了要推翻元朝,恢复大宋王朝的坚定决心。不幸事情败露,地方官追捕十分紧急,韩山童最后被逮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到了武安(今江苏徐州)。刘福通等仓促起兵。五月初三一举攻克颍州(今安徽阜阳)。由于起义军成员都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为红巾军。又因为起义军成员多数崇信白莲教,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

当月,红巾军占领毫州(今安徽毫县),徐州兵马指挥使秃鲁战死。不久,又攻破项城(今河南项城南),朱皋(今河南固始北)。七月,元将安车万户朵哥、千户高安童在颍州皆中流矢而死。八月,红巾军攻克确山县(今河南确山县)。九月,刘福通又攻克汝宁府、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聚众达到十万,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响应。

在北方,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邳州(今江苏邳县北)人李二(人称“芝麻李”,因在饥荒时以家中所贮芝麻赈济饥民,故得此称)与赵君用、彭早住等人以“烧香聚众”来反对元朝,攻占徐州。不久,又占领了徐州附近的许多州县,拥众十余万人。次年正月,元顺帝派兵前往徐州镇压,九月徐州城被元军攻破,芝麻李等逃走。一个多月后,芝麻李被元军捕获,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