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30109900000010

第10章 大步进退求胜机(1)

---在运动中歼敌的法则

战争的才能就是运动的才能。

---拿破仑

运动战,是我军在革命战争中大量歼灭敌人的主要战法。彭德怀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要大量歼灭敌人,发展和壮大自己,惟有运动战,舍此别无选择。所谓运动战,就是正规兵团在较长的战线和较大的战区上,从事战役和战斗的速决进攻作战。其特点是战役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流动性。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样式,利于自己在总体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谋求战役战斗上的优势,在急剧变化的复杂战局中,保持主动灵活的进攻地位,掌握行动的自由权。我军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形成了独具人民战争特色的运动战理论。彭德怀作为这一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发了在运动中歼敌的法则。

一、在高度机动中创造战机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要歼敌于运动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调动敌人、分散敌人,以造成我之各个歼灭的战机。彭德怀认为,调动敌人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善于兵力机动。机动是创造战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应采取大步前进、大步后退的战术原则,求得运动战的机会"。克劳塞维茨曾指出":就机动这个词的一般含义来说,它有一种诱使敌人犯错误才产生的效果。机动好比下棋时的头几着棋其目的是造成取得成功的有利机会,进而得用这种机会造成对敌人的优势。"在这里,克氏对机动的作用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但他只是将机动作为打破战场上"均势"、"平衡"僵局的战术手段而提出来的。而彭德怀则是在更加宽广范围上认识和运用兵力机动这一战略战术原则的。特别强调在弱势情况下",要利用自己的积极动作,改变敌人的部署,为我们造成有利的条件"。也就是通过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兵力机动,使敌人产生错觉和不意,造成我之有利战机。

(一)诱敌深入所谓诱敌深入,是在强敌进攻面前,为了避免与敌人打硬碰硬的阵地战,在战略或战役上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方,待敌分散、疲惫和不意,诱其至预定地区加以歼击的作战方法。孙子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也。"弱军要想战胜强军尤需懂得迂直之计,先退后进,以退为进,不怕打烂坛坛罐罐,将取之,先予之。它作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最早是毛泽东于1930年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前夕提出来的。这一方针在其酝酿和讨论之初,就得到了彭德怀的坚定支持。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彭德怀同样主张实行诱敌深入,才保证了这一方针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的执行。

1930年10月,国民党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大军入赣,向江西苏区扑来。毛泽东认为,在红军和苏区还不巩固、全国范围内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还未改变的条件下,对于敌人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应先向苏区退却,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持和有利的地形条件,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使敌我力量发生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实施反攻,各个歼灭敌人于运动之中。10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罗坊开会讨论迎敌之策时,毛泽东阐述了这一方针,并具体提出了红军东渡赣江,向根据地内退却集结,"待其疲惫而歼之"的作战方案。但是前委委员中对此认识很不一致。特别是三军团的多数同志不同意,他们反对过赣江,主张把战场摆在峡江一带,红一军团在赣江以东,红三军团在赣江以西",夹江而阵",分兵击敌。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争论十分激烈。身为第三军团总指挥的彭德怀觉得毛泽东的主张与自己不谋而合,因此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他的这一立场,对于确立"诱敌深入"战略的方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这一票在当时是起相当作用的一票,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占优势。"最后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正是由于正确执行了这一方针,才取得了一至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彭德怀在此后指导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成功地将诱敌深入的战法运用于抗日战争中的华北敌后战场、解放战争中的西北战场、抗美援朝战争的朝鲜战场,创造了不同条件下诱敌深入的一系列新战法,实现了歼敌于运动之中的战略或战役目的。其基本之点是:其一,充分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疲惫与分散敌人,使我获得运动战的"天时,地利、人和"。古人将天时、地利、人和视为战争致胜的三个根本条件。彭德怀认为,诱敌深入,正是获得这三个条件特别是"地利"与"人和"的最好途径。他在分析抗日战争时八路军反"扫荡"作战的经验时指出:"敌军进入我根据地内后,找不到群众做向导,得不到情报,又陷入我"麻雀战"四面包围袭扰中,如深入迷雾,得不到喘息机会,经过一定时间不得不撤退。"我之主力则可"寻找有利战机,歼灭敌军弱小部分"。1947年他在阐述我陕北战场的作战方针时指出":我采取诱敌深入,扰疲与分散敌人,利用根据地条件,寻找敌之过失,各个歼敌主力,才能收复失地,保卫边区,发展西北。只有此方针才是积极的。应动员党政军民团体积极拥护这一方针,立即进行各种战斗部署,立即动员与组织人民拿起土枪、梭镖、手榴弹、地雷杀敌和袭击敌人,封锁敌人消息,扰敌人,捉敌探与掉队落伍的。在预计敌可到之处,进行坚壁清野,埋藏粮食,增敌困难,饿敌肚皮,饱自己肚皮,这是达到战胜敌人最有效方法之一。"正是由于实行了这一方针,才使得胡宗南的20多万大军被彭德怀2万子弟兵各个击破。

其二,着力营造敌在"明处"我在"暗处"的有利态势,抓住有利战机,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上歼击敌人。彭德怀在论述敌后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时指出":敌人来了,分兵把口子以拒敌,这就是被动,这是在敌后进行战争所最忌的。"而要避免这一点,这必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放敌前进,以次要兵力"节节抗退",钳制、消耗、分散敌人。主力大部则避敌锐势,或集结于内线机动位置隐蔽待机,或乘敌之隙转至外线待机。使敌人对我主力之行踪或揣测不定、或以虚为实,犹如盲人骑瞎马,找不到目标。而我则对敌之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从而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同什么对象作战的主动权完全操在我之手中。待敌人在我内线军民不断袭扰打击下,已疲惫沮丧、战斗力受到削弱时,抓住有利战机,选择敌之一路,以战役战斗的袭击战歼灭之。

其三,切实在"诱"字上作文章,牵着敌人的鼻子按我之意图去行动。彭德怀认为,诱敌深入,决不是单纯的退却,而是要以主动的动作引诱敌人步入我之圈套。如果说,战略上的诱敌深入,在敌人进攻初期我之退却主要是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的话,那么,在战役、战斗上的诱敌深入,则是已经布好了口袋让敌人钻。此时,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诱敌"的文章做得如何。如在援美援朝战争中,由于作战地域、地形的限制,不存在国内战争那种战略上诱敌深入的条件,但彭德怀利用敌人恃强轻敌的心理,在战役上成功地运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法。志愿军入朝后,彭德怀根据敌已占领我预定防御地区的实际,当机决断":我军为避免被美帝吸引,妨碍机动和隐蔽,企图诱敌深入,各个歼灭伪军。"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因敌收缩不便歼击,彭德怀又决定":下一步作战,我们仍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结果,志愿军待敌深入后,乘敌之隙从侧后进行包围迂回,取得了重大战果。

(二)敌进我进所谓敌进我进,即当敌向我根据地进攻,我则向敌后方进攻。彭德怀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我一般都采取诱。

敌深入,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即敌在外线,我在内线。"但不应为这种情势所束缚"。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恰恰是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调动敌人和分散敌人,达成被动中的主动、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歼敌于运动之中的有效方法。

察彼度己,把握敌进我进的时机。敌进我进不是盲目地强调进攻,而是在积极防御思想指导下,为夺取战争主动权而采取的一种行动样式。是否实施敌进我进,完全取决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因此战争指导者必须在整个战争进程中对敌我态势变化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分析判断",然后决定自己的作战方针,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防则防,当攻则攻,时刻掌握主动,避免被动。"以敌进我进的方针调动和歼灭敌人一般在下列时机实施:一是当敌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我根据地时,我内线作战难以打破敌之作战企图,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退却,那么就应该考虑敌进我进。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当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时,彭德怀曾积极建议中央"集中一、三、七、九四个军团向闽浙赣边区进军威胁南京、上海、杭州",以打破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二是在敌人兵力过大,且猬集一团,步步为营,我军不能各个击破敌人时,就应该集中主力,敌进我进,一举突破敌之包围圈,转至外线。三是当多路敌军向我军分进合击时,必须乘合击之势尚未形成之际,主力转移至外线,或以一部兵力出击外线,调动敌人,以伺机打击敌人较为薄弱的一路。彭德怀在论述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反"扫荡"的战略战术时指出":当敌人进行围攻"扫荡"时,我们采取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的原则。我们虽居于内线作战地位,但不应当为这种情势所束缚。主力要适时运动到敌人侧背后方,正面则以小股节节抗退,我们的目的是使敌人分进合击,扑一个空,在敌之运动中间选择敌之弱点,集中主力歼灭其一路或数路。"四是当敌战略进攻开始减弱时,应选择敌人进攻正面较为薄弱的方向,果断实施外线出击,将战争引向敌占区,为我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

悉心研究敌之阵势的弱点与"要穴",正确选择敌进我进的目标与方向。敌进我进要达到预期的战略和战役目的,最关键的是选准我之出击方向和攻击目标。只有窥破敌之阵势中的弱点与要害,以我之力量攻其防护薄弱的"要穴",方能奏效。通常敌进情况下之我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敌人力量薄弱之处。由于受到进攻地形、道路和不同部队任务区分等条件的制约,任何强大的攻势中均存在着相对薄弱的部位,如两支敌军之间的结合部等。在敌已经形成大的包围圈的情况下,采取敌进我进以跳出敌之合围,其方向必须选择在敌之战线间隙或力量薄弱之处。二是敌人的后方与侧翼。如彭德怀在解放战争中北西战场上的挺进西府战役,就是攻敌后方之敌进我进的典型战例。1948年4月,彭德怀为调退攻占我延安、洛川的敌人,寻机各个歼敌,指挥西北野战军大踏步向胡宗南的后方西府进军。彭德怀在部署这一战役时说:我们威胁胡宗南的后方,搞他的补给基地,他就顾不上延安了,可以迫使敌人不战自退,撤出延安。只要把敌人调过来,就可以在运动中找战机消灭它。4月26日,西野攻占了胡宗南的后方补给基地宝鸡市,全歼守敌一个整编师,缴获如山。延安和洛川守敌弃城南撤。被敌人占领了一年一月零三天的革命圣地延安,又回到了人民手中,彭德怀以外线进攻敌后方,逼敌自撤的战略意图顺利实现。三是敌人的战略重地。战略重地是在战略全局中居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地区,在敌之进攻面前,以我之主动的外线出击威胁敌人的根本重地,是打乱敌人作战部署以瓦解其攻势乃至实现战略转折的重要手段。又如在解放战争中,在敌人的全面进攻的势头正盛时,彭德怀于1946年11月就提出了"来年初或初夏向中原出击"的问题。并协助毛泽东就进军中原这一国民党统治区之战略腹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出了极富远见的部署。后来,正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拉开了我之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我之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的一着妙棋。当然敌进我进的方向远不只是这几个方面。战争指导者应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敌我力量对比的消长,以及地理等方面的条件,灵活地选择出击方向,以达到粉碎敌人进攻之目的。

从具体情势出发,确定敌进我进的规模和作战样式。彭德怀认为,敌进我进的实施规模和方式,应视敌战场态势和我之作战意图而定。可以是一部牵制,主力跳出外线,进攻敌战略后方,以从根本上改变敌战略布局,如西府战役;也可主力阻击敌人,以一部跳出外线在敌占区左冲右突,以在敌人回援时配合主力内外夹击,陷敌于腹背受击的不利态势;此外敌进我进还表现为敌对我某一根据地进攻时,我相邻的其他根据地军民则对当面之敌展开进攻,以牵制敌人,策应被攻地区军民打退敌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