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强调",在技术弱于敌的军队方面,奇袭、伏击、夜袭胜过正规对战",要以"袭击为主要战斗手段"。这就是说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袭击。如1938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所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9次,其中整个作战属于袭击性质的32次(包括袭击、伏击和破击),此外在反击日军对晋西北的首次围攻、反击日军对晋东南九路围攻作战等大的作战过程中,亦包含着袭击的作战手段。依据作战对象、目的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袭击、伏击、破击和袭扰等主要战法。
(一)袭击战袭击战,是以歼灭和部分歼灭敌人为目的,乘敌不备,对驻止之敌出其不意的攻击。它是游击战的主要战法之一。袭击的主要特点是:敌静我动,以动制静、速战速决,以奇制胜。
彭德怀打过许多漂亮的袭击战。1929年初的奔袭雩都城就是袭击战中最早的成功战例。1929年1月下旬彭德怀率红五军从井冈山突围后,敌人以几个旅的兵力尾追堵击,经过一个来月的艰苦奋战,红五军到达兴国时,仅剩下283人枪。这时又遭到赣军刘士毅旅的攻击。彭德怀从侦察得知,敌人来了五个营,其老巢雩都城内只有刘旅的一个营驻守。于是决定奔雩都城,他率部乘夜绕过敌人的主力,18小时走了140里,夜半到达雩都城外,架梯带头爬上城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并攻入敌营房,敌人毫无准备,束手被擒。红五军以283人枪俘敌六七百人,活捉了县长,筹措了军款。这次成功的袭击对于恢复红五军的元气,增强官兵的革命信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袭击战更是成为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作战的主要战法之一。袭击的目标主要是敌之交通线据点、后方兵站、机场等。仅在1937年10月,八路军发动的较为大的袭击战就有4次,即10月4日的平鲁袭击战斗、10月8日至13日的宁武袭击战斗、10月18日阳曲袭击战斗、10月19日的阳明堡夜袭战。其中最著名的阳明堡夜袭战,一举炸毁敌人作战飞机24架,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对日军的又一次重大打击。这次作战是在彭德怀的指示和部署下进行的。
10月8日,彭德怀陪同周恩来赴忻口,与卫立煌商谈忻口布防及八路军的配合问题。卫立煌心情焦虑地谈到,每日清晨即有日军飞机来我方阵地侦察,继而以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对阵地威胁极大,每天的损失几乎相当一个团的兵力。这一情况引起彭德怀的严重关注。翌日拂晓,彭德怀即到总部院内仔细谛听在重峦叠嶂中隐隐回响的飞机声。原来大家以为飞机是从北平飞来,彭德怀根据飞机的航速、航向和到达忻口的时间判断,忻口附近必有日军的临时机场,即下令侦察。12日朱德、彭德怀电告蒋介石、阎锡山等":代县已有敌机着陆场,因我袭击敌人后方交通,故连日敌机运输粮弹中。"同时,彭德怀命令刚刚开入晋北的一二九师之六七九团(团长陈锡联)进入代县,实地侦察。侦察发现,敌在代县西南滹沱河北岸阳明堡建有前线机场,对忻口友军阵地进行轰炸的飞机即是从这里起降的。此情况报告八路军总部后,彭德怀命令,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击毁敌机场。经进一步周密侦察,查明敌机场有飞机24架,驻有警卫和地勤人员200余人,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和简单的防御工事。据此,第六七九团首长决心夜袭阳明堡机场。其部署是,以三营袭击机场,以一营钳制和阻击崞县的日军,以二营(欠七连)为预备队,并以八连破坏黄董堡的桥梁,保障三营后侧安全。团迫击炮连位于滹沱河南岸,准备支援三营战斗。10月19日夜,各分队分别向预定地区开进,三营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偷渡滹沱河之后,以一个步兵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之敌,以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一个连为营预备队。突击队避开敌警卫分队驻守的机场北端,从机场东西两侧秘密进入机场,当接近距敌机约30米处,敌哨兵发觉,我先敌展开,先敌开火,以迅猛的动作,将敌警卫分队压缩于掩蔽部内,并打退其连续反扑;一部迅速扑向敌机群,先以猛烈的火力突击,尔后将集束手榴弹塞进机舱,一架架敌机爆炸起火,敌警卫分队疯狂反扑,我突击分队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经1小时激战,击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六七九团完成任务后,顺利撤出战斗。这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后又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忻口上空一度见不到日机的踪影,消息传到友军营连,官兵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彭德怀在论述袭击战的战术时指出:正确地选择袭击目标和时机,是袭击成功的前提。袭击目标主要是驻止的敌人,应根据战斗目的和掌握的情况权衡利害作出选择,其基本原则是:目标既是敌之要害又是其兵力薄弱或疏于防范之处,同时不利于敌之增援而便于我之隐蔽接敌和迅速撤离。袭击的时机,视敌人的活动规律和我之运动接敌和与撤离战场的时间而定,通常应选择在夜间、拂晓或黄昏。在气象不良的条件下,如浓云密雾等利于我运动而敌孤立无援时,也可在昼间进行。
袭击成功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秘密隐蔽接敌,是袭击行动的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彭德怀指出,袭击战"在未与敌接触时,必须秘密隐蔽,使敌不发觉",通常应根据敌情、地形、任务和战斗编组,选择数条极其隐蔽的小路或越野路线,尽量取捷径。有时为了避开敌人的警戒或为了迷惑敌人则应绕道接近目标。在条件可能时,化装成敌军或其他不使敌人识破的人员也是隐蔽接敌手段之一。
袭击的实施必须是突然而迅猛的。要乘敌无备,以突然的动作,猛击敌人要害,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彭德怀特别强调,与敌"一接触时,要突然投入战斗,白刃冲杀与敌混战,使敌人的优良兵器不能发挥作用"。如在接近敌人时被发现实施强袭时,应注意发现敌之薄弱环节趁敌未完全展开之际,以猛烈的近战火力,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和指挥部。我之"火力与运动密切配合,就是说,在运动时集中火力于攻击点",力求迅速解决战斗。而当"袭击不奏效或估计无法奏效时,应当机动灵活地、适时地退出战斗。"如袭击一开始就发觉敌人有了准备,或敌情有了较大变化一时难以得手,或敌增援兵力较大等,都应毫不犹豫地撤出战斗,以免遭受损失。袭击成功后,必须尽快撤离战场,以免遭敌援兵的围攻或火力报复。
(二)伏击战伏击战,是以伏击的方法袭击运动之敌的战法。即预先将部队隐蔽地埋伏在敌必经道路之侧,当敌进入伏击圈时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之中。伏击又通常分为待伏和诱伏。待伏是已经掌握敌人的行动规律或获得敌准确的情报后,将部队埋伏在必经地域而加以歼灭。诱伏,是使用主力预先在选定的伏击地区埋伏,以部分兵力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突然攻击歼灭之;或者以"围点打援"的办法引敌上钩。伏击的特点是敌动我静,歼敌于不意和无准备之中。彭德怀在指挥八路军的八年敌后抗战中,用于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主要手段是伏击战。据对八路军在1938年全年共进行的39次重要战役战斗分析,其中伏击战的数量达1/3(13次)之多。如一一五师主力在汾离公路的三战三捷,均是运用伏击的手段而取得的。
1938年9月上旬,日华北方面军为策应武汉作战和围攻晋察冀边区作战,以第一八○师团沿汾离公路西犯,先后占领离石、柳林,进逼军渡、碛口,威胁黄河河防和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企图,遵照朱德、彭德怀命令,一一五师师部率第三四三旅迅速沿汾离公路开进并以第六八六团于14日拂晓进至吴城镇东南的薛公岭附近设伏。此地是敌军来往必经之地,且公路弯曲,两侧高山密林,不便敌军观察,利于我军隐蔽。敌为防我袭击,曾在公路两侧筑有碉堡,用以保障交通。我第六八六团遂以主力于公路南侧设伏,一部伏于公路北侧。当日10时许,由汾阳西进之敌汽车20余辆,载步兵200余人,进入我伏击圈。我军突然开火,首先以迫击炮击毁敌之碉堡,尔后勇猛冲击,经1小时战斗即全歼该敌。缴获汽车20辆。为进一步打击西犯黄河河防之敌,17日拂晓,第一一五师又以第三四三旅补充团于吴城至离石间的油房坪附近,选择有利地形再次设伏,歼灭由汾河向离石开出的敌运输车队,歼敌100余人,击毁汽车9辆,缴获军用物资一部。敌连遭打击,特别是汾离公路补给线被切断后,被迫于19日开始由离石向东撤退。我一一五师遂命令第三四三旅以第六八六团、六八五团一部及补充团于薛公岭东南的王家池附近公路两侧,利用有利地形设伏。20日拂晓各部进入伏击地域严阵以待。9时许,敌800余人进入我伏击地域,我军突然发起攻击,经1小时激战,全歼该敌,缴获军马100余匹,各种枪支400余支。在一个星期时间内,汾离公路三次伏击,三战三捷,歼敌1200余人,粉碎了敌人进攻黄河河防,威胁我陕甘宁边区的企图。彭德怀在《进入新阶段的华北战争》一文中,对伏击战中最为重要之点作了精辟的阐述":第一,伏击必须事先有严密而周详的计划,必须有详细的布置;其次,侦察哨关系整个伏击的成功与失败,最好由最高指挥官亲自担任;最后,在选择伏击地的时候,最好不要有房子及其他建筑物可为敌用来做支点(因为我炮兵弱,敌人倘若据房子顽抗,常不易迅速解决战斗),居民多的地方也不好,就是消息封锁得好,也容易泄露秘密。"伏击战同袭击战一样,作战目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所不同的是,袭击战一般是消灭驻止之敌,而伏击则是消灭运动之敌。因此伏击目标通常选择战斗力比较弱、孤军深入之敌。如敌人的侦察分队、后勤保障分队、运输车队、单独行动的其他一切有可能就我范围的部队。在地形选择上,袭击战中的目标和地形是统一的,而伏击战地形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伏击地区应有良好的地形条件,便于隐蔽足够的兵力、兵器和发扬火力,便于观察与指挥,便于突击与撤出战斗;便于建立阻援掩护阵地,能够限制敌人的行动和阻止增援之敌;群众条件好,能得到群众的援助等。
(三)破击战破击战,是以破坏和击毁敌人重要军事目标为主要目的的战法。广泛应用于破坏敌人的交通线、通信设施、飞机场、后方设施、工程设施和重要的技术兵器及其他军事设施等,以达到给敌人的行动、联络、补给造成严重困难,消耗或消灭敌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破击战已在红军游击战中占有一定位置,在抗日战争中,破击战成为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击和消耗日军的重要作战形式,使得日军防不胜防,损失惨重。其中最著名的"百团大战",即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破击战,这次战役已为世人所共知。然而许多人或许还不清楚,早在1938年春、夏,朱德、彭德怀就指挥八路军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破击战。
1938年春,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以其华北方面军和华东派遣军各一部,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企图消灭国民党军第五战区主力。为钳制和打击敌人,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发动了第一次破击战。朱德、彭德怀2月4日令晋察冀军区部队积极向平汉、津浦铁路北段发展,打击与钳制敌人,破坏敌之铁路交通;5日,令一二九师派出得力支队出平汉铁路以东,破击津浦铁路沿线之敌。遵照朱、彭的命令,2月9日至16日,晋察冀军区所部在平汉线北段、正太线井陉段、同蒲线北段展开破击战,攻占定县、望都、新乐县城,袭入保定及方顺桥、清风店等车站,歼日军500余人,毁坏铁路50余公里,焚毁车站6处,一度切断了平汉北段的交通。18日至27日,一二○师主力于同蒲铁路阳曲至忻县段发动破击战,攻占平社、田庄等车站7处,炸毁敌军运火车3列、汽车10余辆,破坏铁路桥梁8座,拆毁铁路10余公里,歼灭日军500余人,切断了同蒲线北段的交通。21日至22日,一二九师主力及一一五师之三四三旅等部,对正太线阳泉至忻县段进行破击,一度切断正太线的交通。第二次破击战是4月28日至5月4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对平汉路北段破坏铁路80余公里,歼敌一部,争取伪军2400余人反正。7月6日至8日,朱、彭又命令晋察冀军区和一二○师之三五九旅对平汉、平绥、正太等铁路进行第三次破击战,破坏铁路50余公里,毁机车3台,毙伤日伪军1400余人,俘伪军130余人。这三次破击战使敌人后方交通受到严重破坏,达到了牵制敌人、援助友军和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彭德怀指出,破击战重在破坏敌人的重要军事设施,技术性强,其组织实施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袭击行动的特点,必须特别强调周密细致的组织计划,精确计算,充分准备,采取出敌不意的行动。
破击目标和行动计划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周密侦察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之上。侦察中不但要查明目标及其附近的敌人性质、数量配制、警戒状况及活动规律,而且要弄清每一个目标的技术状况。如彭德怀在组织指挥百团大战中,战前专门下达了关于侦察工作和破坏战术的详细指示,要求寻每一个目标都经过侦察,作出计划,对需要特殊技术破坏的水塔、隧道、桥梁,还要派出便衣组,配以技术人员出动,以计算药量和作业。在此基础上,破击计划方能是切实可行的。
要依据其破击的具体任务进行科学的战斗编组。在执行较大规模的破击任务时通常应编成破击作业队、掩护队和预备队,必要时还应编成破障队、运输队等。破击规模不大,使用兵力较小时,亦可只作分工而不单独编组。对特殊的技术破坏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破击行动中各分队的密切配合是实现作战企图的关键。破击队应按规定的时间和信号,以迅速准确的动作实施破坏作业或火力突击,掩护队应以积极的动作掩护破击队的行动,迫使敌警戒部队自顾不暇,减少对其防守目标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