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一代名帅名将兵法——朱德兵法
30111400000012

第12章 游击篇(1)

一、游击战里操胜算

记得在莫斯科时,教官测验我,问我回国后怎样打仗,我回答: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思想。

朱德对游击战争的认识和实践都很早。辛亥革命时期,他作为滇军的中下级军官,就在川、滇、黔同北洋军阀和土匪游勇交过手,那时,他不仅善于正规作战---能攻善守,而且有时还采取游击战法。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有游击战实践和经验的人。几十年戎马生涯中他经历最多的恐怕也是游击战。将游击战专门作为一章也正是基于他有游击战方面的丰富知识和理论。朱德最初的游击战实践源于在云南中越边界与土匪的作战中。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朱德随云南陆军第一师调到临安(今建水)、蒙自、开远、个旧一带布防。按照军事部署,朱德任营长的第一营负责驻守蒙自、个旧一带。

这里属万山重叠、瘴气重重的亚热带地带,环境艰苦,斗争复杂,又同法属印度支那相邻,需要时刻提防外国势力的侵袭和他们所豢养的土匪的骚扰。部队一方面要说服本地土著,一方面又不得不使用武力对付土匪的袭扰,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大小不等的战斗。在山间、河谷、密林、村舍,到处都会响起枪声。面对艰苦的环境、复杂的敌情,朱德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战术,有时化整为零,有时化零为整,声东击西,忽北忽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机动灵活地打击土匪。朱德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地方,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着特殊的战斗,并从这些游击战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游击战术。1937年5月,他在延安同美国女作家尼姆·韦尔斯谈到这段历史时说:

"我用以攻击敌军而获得绝大胜利的战术是流动的游击战术,这种战术是我从驻在中法边界时跟蛮子(旧称)和匪徒作战的经验中得来的。我从跟匪朱德兵法兵的流动群集作战的艰苦经验中获得的战术,是特别有价值的战术,我把这种游击经验同从书本和学校得到的学识配合起来。"

1944年,在延安编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史座谈会上,朱德对这种游击战术的来源再次作了说明。他说:

"过去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在川、滇同北洋军阀等打仗,打了十年,总是以少胜众,在军事上的主要经验,就是采取了游击战争的战法。记得在莫斯科学习军事时,教官测验我,问我回国后怎样打仗,我回答: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当时还受到批评。其实,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思想。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起了一点带头作用。"

曾经同朱德在苏联一起学习军事的刘鼎回忆说:"教官在讲授军事课时,我们不懂的地方,朱德就帮助解释,因为他是有亲身体会的。对于游击战术的问题,他懂得多,理解得也透彻。"

正是有了十多年的游击战的实践和理性认识,因而当南昌起义后,他最早在部队中实行游击战术。1927年8月底攻击会昌的战斗即为一例。这是起义军南下途中的第一场恶战,朱德奉命指挥第二十军第三师攻击会昌东北高地。朱德受领任务后向大家动员说:"你们都是不怕死的中华健儿。可是,今天我要求你们一反往常猛打猛冲的常规,只同敌人打心理战。你们要分作数股,分散活动,跟在敌人后面或插到敌人两翼,向敌人打冷枪。要搅得敌人吃不下,睡不着,这就是你们的任务。"50多年后,曾参加这次战斗,后又曾经当过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侯镜如回忆这一场战斗时说:"会昌战斗中,朱总指挥我们和钱大钧作战,就采用了游击战法。敌人退,我们跟着进;敌人驻下了,我们就从四面八方打冷枪,扰乱敌人,不让他们休息。这就是"敌退我追,敌驻我扰"。"

起义失败后,朱德整顿余部实行了向游击战的转变。他见人就谈革命的前途和继续革命的方法。对于中国今后的革命战争问题,他回答的很明确:"农民的游击战争是主要形式。"在上堡整训中,他提出了新战术问题,主要是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问题。将当时起义军指挥员所习惯的正规战那一套转变到游击战上来,这是一项重大的转变。他谈到这一点时说:"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的方向,不是采取过去占大城市的办法,而是实事求是,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创造革命根据地。战术也变了,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的仗就不打,不打就"游"。方向正确,革命力量就能存在,而且还能得到发展。"

此后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除中间几年外,朱德指挥部队进行的主要是游击战。中国人民的武装主要通过游击战争发展、壮大,然后通过运动战打败敌人。正像第一次反"围剿"时毛泽东亲拟的一副对联写的: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二、游击战之要诀

游击战最基本而又最为著名的原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创立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这寥寥16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实,更早一些,朱德在莫斯科回答苏联教官的问题时就已经说到了游击战(还包括运动战)的要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里要介绍的是朱德在《抗敌的游击战术》一文中总结和概括的游击战要诀:

一、熟虑断行,主动机动。

对一任务,未行之先,须绵密筹算。既行之后,须决心不移,动作常能出敌意表,则常能立于主动地位。能乘敌之破绽,则常制机动之利。

二、不打硬仗,不攻坚锐。

游击部队,如常保持其韧强之抗战精神及实力,则敌人在精神上,及实际上,均受相当之威胁,故不须打硬仗,攻坚锐,以徒遭损伤。

三、胜不骄惰,败不馁颓。

新胜之后,勿骄惰而疏防,初败之余,勿馁颓而丧志,须再接再厉,以求最后之胜利。且胜败为兵家之常事,骄馁为败亡之大因,为指挥官者,当体物酌情,正躬表率,须有礼智上的统制,而免去感情上的冲动。四、稳扎稳打。

敌情不明,地形不利,民众不同情,则不可打,每到一宿营地,无论环境如何,均须绵密侦探各种情形(附近民情,村落大小,道路网,通信网,进出及退路之决定),使倘置警戒线,及远距离之侦察网,不可稍有疏忽。

五、绕圈子,打敌人。

善于利用地形,或出敌之前,或出敌之后,或出敌之左,或出敌之右,奔突迂回,飘忽驰骤,使敌无休息之暇,我有奇袭之便。有大圈,有小圈,有圈中之圈(即大包围,小包围,包围中之包围),此在敌已深入我游击区,将一举解决敌人,或援救友军时用之。

六、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能聚能散,制敌自便,散而有节,聚以乘变,聚散无常,制敌机先,顽敌虽强,终必折焉。此为古人用兵者所称道,尤为游击战之要诀。化整为零,即分散之意,化零为整,即集中之意。

这个要诀,确是游击战争之精义。其第一点反映了"多算胜"和争取主动的思想。"熟虑"则考虑周密,"断行"则果断坚毅。如此方能出奇制胜,处处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点说的是打弱敌。"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弱敌"除了指战斗力不强之敌外,还可指那些战斗力较强,但由于受到袭扰而疲惫不堪之敌,或麻痹大意丧失警觉之敌,等等。因此,对"弱敌"也要具体分析。

第三点说的是在胜负面前不因胜利而骄惰,也不因一时失败而泄气。比起运动战、阵地战来,游击战一般规模小,更为注重积小胜为大胜,一时之胜利或失利,对全局都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无端的骄傲或泄气都是要不得的。游击战需要"韧性",无数的小胜利必能对全局起重要的作用。

第四点指出游击战同样需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由于游击战是在敌后活动,稍有疏忽,极易为敌所乘,而陷于极为被动,甚至全军覆没的境地。

第五点体现了自井冈山时代以来就实行的兜圈子战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前,有一个叫朱大聋子的土匪活动在这里,他对付官军的办法就是"兜圈子",他声称,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就行。毛泽东后来总结说,我们不仅要会打圈,而且还要会打仗。打不赢就走,与敌人打圈子,瞅准机会就抓一把。

第六点说明游击队聚散的灵活性。或聚或散,完全视情况需要。红军时代,一般的原则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抗战时,就游击队而言,朱德更强调的是"化零为整",因为,"游击队的人数,经常并不很多,武器又劣,训练也差,如果老是分散各地,不但难于给敌人以打击,反而阻碍自己的进步。所以他应当随时集中力量,不但要扰惑、破坏敌人,而且要随时以突然的动作打敌人一点,消灭一部分敌人,这才是有效的战术"。"因此,抗日游击队如果不是在随时可以集中的条件之下,并不以"化整为零"做经常的原则。除非在敌人强力的压迫下,或者必要时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或做群众工作,或迷惑扰乱敌人,是不采取分散的办法的。"

三、袭击---游击队的惟一进攻战术

抗日游击队的惟一进攻战术,就是袭击。

朱德在谈了游击战之要诀之后,在《抗敌的游击战术》中紧接着谈到游击战斗之一般法则:"游击战须本得地不足喜,失地不足悲的原则,务使强敌在我消极抵抗中,受极大之损害,或经至崩溃歼灭,以达最后之胜利。"

游击战斗之一般法则,大致分为袭击、埋伏、扰乱三种:

一、袭击袭击者,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意。因其实施时机及方法之不同,又分作绕袭、掩袭、奇袭、急袭各种。

(1)绕袭系用于敌在行军时,我由间道出敌侧背,突以猛烈之火力,攻击之。

(2)掩袭系用于暗夜,乃风雨云雾之时,而敌在行军疲困,或宿营未定,或渡河半济,或进膳未毕,或布置未妥,我突以大队合围,敌必惊慌失措,而失去统驭,此时游击队必须尽全力以猛攻之,期成残敌之功。然在敌军深入,或后续部队较远时行之,尤为有效。

(3)奇袭系用于我主力部队邀来敌人时,另以运动灵便之小部队,出敌侧背以袭击,务使敌前后不顾,左右受胁,而自相惊扰,我得乘好机以致胜。

(4)急袭系用于敌之退却,而现紊乱之状态时。敌既陷于退却之紊乱状态,必已失去统驭,无心战斗。故应急剧进袭,使其无夺路之暇,而歼灭之。

二、埋伏埋伏者即系在敌之进驻地内,或经路线侧,配备所要兵力,以突击敌人之意。因其实施地域之不同,又分地区埋伏、经路埋伏二种:

(1)地区埋伏系在敌之进驻地内,预行配置多数队员,化装潜伏,利用各种行艺、游技,接近敌人,窥探其内容,以期伺机扰乱,或歼灭之。

(2)经路埋伏系在预想敌人必须经过路线之侧方,配置所要兵力,以俟敌来而突击之,常能以少而击众,惟在敌人严密搜索之下,常是不易收功,故在地形之遮蔽上,应加意研究之。

三、扰乱扰乱者,即系随时随地,拂逆敌人之企图,使不能按照预定之计划,稳固其强力之基础之意。如善于运用各种机会及手段,亦可予敌以致命伤。

朱德说到的游击战斗之一般法则中,其核心是袭击。从广义上说,上述"埋伏"和"扰乱"也是一种出其不意的袭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游击队中,袭击是非常重要的战术。这支军队的创始人毛泽东和朱德都对袭击战术非常重视,并有专门的论述。毛泽东就曾指出:"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抗战初年还专门撰写了《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一文,洋洋洒洒数万言,阐述了袭击战术的各种要领和动作,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惟一的一篇专谈战术的军事论文(该文即将"埋伏"和"扰乱"作为袭击的一种)。

1938年朱德所著的另一篇长文《论抗日游击战争》,也对袭击作了许多论述。文中写道:

游击队的每一次动作,都是突然的奇袭。即使袭击造成敌人的物质损失有限,甚至是一次失利的袭击,然而就其动摇敌人的军心与挫折其胜利意志而言,却有很大的影响。在敌人没有防备、相信自己安全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出现;在敌人有了准备、小心谨慎、辛苦提防的时候,他们又偏偏不来。在这种出没无常的活动与威胁之中,无论敌人有多少都会震恐。

结论:"抗日游击战术的基本形式不是别的,而是突然袭击的进攻。非袭击不能取得胜利,非袭击不能培养游击队员的信心,不能适应抗日游击队的主观的需要。"

《论抗日游击战争》是朱德的一篇重要军事著作,然目前收入《朱德选集》的还只是该文的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前两节,只占小部分,大部分建国后尚未公开发表过。在未发表的部分中,有相当的篇幅是阐述袭击战术的。现摘录个别段落以飨读者:

抗日游击队惟一的进攻战术,就是袭击。袭击有两种,一种是对敌人的静止部队,即普通的袭击;一种是对敌人运动的部队,即所谓伏击。在实际战斗中,这二者常常是互相连系的。

袭击之前规定详细进攻计划,选择有利条件,乘敌人不备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一点突然进袭。如果当时没有这种条件或是条件不够,就要设法创造,设法补足。根据敌人的素质、指挥者的个性以及战术等,创造这种条件是可能的,只要抗日游击队能根据争取主动的原则随机应变,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虚张声势、散播谣言、围村打扰、清野空舍、利诱敌人、激怒敌人等,总可以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袭击机会。

袭击静止之敌的时间主要有四种,即夜间、拂晓、黄昏、白昼。

夜间---利用夜间,即可以乘黑暗隐蔽接近敌人,又能扩大自己声势,迷惑敌人,陷敌人于恐慌错乱之中,并且还使敌人难于增援。所以,夜袭是游击队惯用的时机。

拂晓---利用夜暗接近敌人,在拂晓时实行袭击,通常是从远道来袭的游击队和没有夜袭经验的游击队所采取的办法。不过要注意,突袭最好是在敌人未起床前,袭击完成后刚刚天亮,是最有利的。

黄昏---敌人在黄昏,大致疏于警戒。如果沿途有良好的隐蔽,游击队不妨在黄昏实行袭击。这种袭击,常能出人意料地获得胜利(自然这时要特别注意袭击前的侦察),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利用夜暗退却迅速脱离战斗。白昼---游击队很少在白昼袭击敌人,但在下列条件下白昼的袭击也是可能的:

(1)敌人素质甚差,腐弱无备,没有防御工事,又不机警;(2)孤立无援的敌人,如汽车、火车运送的;(3)敌人骄傲轻人,对于游击队的行动一无所知,又毫无防备;(4)大风、大雨、大雾,易于隐蔽而接近敌人。

关于袭击运动之敌,朱德指出:

从隐蔽配置中,突然动作向正在行动之敌施行袭击,就叫伏击。伏击通常是在白天,伏击汽车、火车时,夜间亦可。目的在于打击或消灭敌人的炮兵、运输队、征发队、汽车、火车、船舶等,并也截击败退的敌人,捕捉单独的兵士、通信员、采买等,有时也可以伏击少数步兵和骑兵。游击战争获得最大的胜利的时候,还是以袭击行动中的敌人为多。所以抗日游击队决不可轻易放过埋伏的好机会,只要条件具备,可以打就应当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