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人,一是理解,二是一如既往地亲近他,与以前你们相处时一模一样。或者暗中帮助他而不露痕迹。你的真诚最终一定能够感动他,感化他。
大道理讲了这么多,已经够饶舌的了。现在还是让我们听一听面子学大师的指点。
成功者与失败者,一个风光占尽,一个颜面尽失,双方在面子上不可能处在平等的位置,为了不在人家脸上雪上加霜,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凸显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升高他的失意感,或是激起本来不嫉妒的人的嫉妒,你若为你的得意而洋洋得意,那么你的欢欣必然换来苦果。
(2)把姿态放低,对人更有礼,更客气,千万不可有倨傲侮慢的态度,这样就可降低别人对你的嫉妒,因为你的低姿态使某些人在自尊方面获得了满足。
(3)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显露你无伤大雅的短处,例如不善于唱歌、外文很差等等,好让失意的人的心中有“毕竟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自我满足。
(4)和心有不满的人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配合,当你,也要揭示、赞扬对方有而你没有的长处,这样或多或少可消灭他的失意。
身在高位更要小心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这同国君魏文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他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器重和尊敬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
魏国有一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想同他见面,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自到段干木家去拜访。段干木听到文侯车马响动,赶忙翻墙跑了。魏文侯吃了闭门羹,只得怏怏而回。以后接连几次去拜访,段干木都不肯相见。但是,段干木越是这样,魏文侯越是仰慕,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扶着马车的栏杆,伫立仰望,表示敬意。
左右的人对此都有意见,说:“段干木也太不识抬举了,你几次访问他,他都避而不见,你还理他做什么呢?”魏文侯摇摇头说:“段干木先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尊敬呢?”后来,魏文侯干脆放下国君的架子,不乘车马,不带随从,徒步跑到段干木家里。这回好歹见了面。魏文侯恭恭敬敬地向段干木求教,段干木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替他出了不少好主意。魏文侯请段干木做相国,段干木怎么也不肯。魏文侯就拜他为师,经常去拜望他,听取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魏文侯“礼贤下士”,器重人才。于是一些博学多能的人如政治家翟璜、李悝,军事家吴起、乐羊等先后来投奔魏文侯,帮助他治理国家。特别是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体制,使新兴的地主阶级起来参与国家政权,使魏国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终于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围之一。
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一员大将,辅助光武帝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号称“伏波将军”。他在投奔光武帝之前,曾是甘肃西州上将军隗嚣手下的将领。那时,汉光武帝刚刚建立起东汉政权,全国仍有很多割据政权没有统一,其中公孙述在成都自称皇帝,当时隗嚣为了找条出路,便派马援赴蜀。马援心想,公孙述是自己的老朋友,又是同乡人,这次相见必然会受到热情接待。没料到,到了成都后,公孙述却摆出皇帝的姿态,威风凛凛地高居殿上,台阶下站着许多卫士,然后要马援上殿以礼相见。马援以此很不满意,虽然公孙述和他手下许多人都想让马援留在成都,并封为大将军。但马援以为,公孙述并不是一个能任用有才之士,并与之共同建立功业的人,很快就告辞而回。
马援回来后,在向隗嚣报告情况时,感慨地说:“子阳(公孙述号)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意思是说:公孙述知识浅薄,像井底之蛙,自以为了不起,一定成不了什么大事,我们不如拿定主意到东方去找光武帝刘秀吧!于是,隗嚣和马援投奔了汉光武帝,受到光武帝的礼遇。
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平等,有的人官做得大,有的人官做得小;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没钱……这一切有时也决定了彼此面子上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处于劣势的人面子都小,与“大人物”交往心有顾忌,生怕被人瞧不起。
这时,身居高位的人在自己的言行中更要小心谨慎,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儿,一个动作,都说不定会触及人敏感的神经。许多成功的伟人深明此理,往往对处于下位的人格外关照,因此也就格外赢得人心。这恰好应了那句俗话:“不是虚心岂得贤!”
周恩来从不慢待任何客人。
在重庆谈判期间,由于国民党特务对中共代表团驻地监视很严,很多党外朋友无法到周恩来住处。郭沫若居住的天宫府,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可不为国民党特务所注意,郭沫若向周恩来提出可以用他的寓所会见友人。
有一天,周恩来在郭沫若寓所会见党外朋友,并亲自拟定了客人名单,让助手发请柬。由于助手的疏忽,忘了给一位朋友发请柬。时间到了,只有这位朋友没有,这才发现工作的粗疏。于是,周恩来批评那位助手说:“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这看似小事,实为大事。对自己讲是无意的疏忽,客人可能认为是有意的怠慢,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在同国民党进行复杂微妙斗争的形势下,尤其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说罢,就马上派车把那位客人接来,周恩来还迎上去连连道歉。
让“小人物”感到自己受重视,没有被冷落,光靠热情礼貌还嫌不够。有时还必须施展一些手段,把双方的面子扳平,使“小人物”脸上有光。这里,面子学大师向你提供两简便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其一,适度地往自己脸上抹点儿“黑”,讲一桩自己的“丑事”。人情面子像一块跷跷板,一头高,另一头自然就低。通过自我“抹黑”把身份降低,大家感觉上就平起平坐了。
威尔逊当选为美国新泽西州长之后,有一次,有纽约出席一个午餐会,主持人在介绍他时,称他为“未来的美国总统”。这自然是对他的刻意恭维,可是对其他在座的人来说,却产生了相形见绌之感,众人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
威尔逊因此想扭转这种一人得意众人愕然的局面。他起立致词,在几句开场白之后,他说:
“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面很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有一个人在加拿大喝酒过了头,结果在乘火车时,原该坐往北的火车,却乘了往南的火车。
大伙发现这一情况,急忙给往南开的列车长打电报,请他把名叫约翰逊的人叫下来,送上往北的火车,因为他喝醉了。
很快,他们接到列车长的回电:‘请详示约翰逊的姓,车上有好几名醉汉,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该到哪去。’”
威尔逊最后说:“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却不能像主持人一样,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里。”
听众大笑。威尔逊幽默的谦逊,使众人感觉摆平了面子,因此,消除了敌对不服的恶意。
其二,记住“小人物”的名字。
在人声嘈杂的会议室里,我们听不见别人与己无关的夸夸其谈,可是,如果他们偶尔提到你的名字,那么你的大名立刻就会飞到你的耳朵里。当你在街上行走时,如果突然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尽管你还没有发现呼唤你的人,但你也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予以回答,并左顾右盼,寻找呼唤你的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断言:在人们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名字是最美好、最动听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么一种共同的体验:能够在邂逅相遇的场合立刻叫出你名字的人,你马上会觉得脸上很光彩,有一种被他人重视的甜蜜感,从而迅速对对方发生好感。
当年罗斯福首次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为了帮助他在竞选中获胜,他的助手吉姆·法里,充分发挥他超人的记忆力,吉姆周游美国各地,结识了各界人士两万多人,并且能准确无误地分别随意叫出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尽可能将对方的家庭情况政治见解等牢记在心。下次再见面时,他就问问对方家里人的情况,以及庭院里树长得怎样了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被结识的人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随之爱屋及乌,纷纷对罗斯福担任总统投了赞成票,从而奠定了他竞选获胜的广泛的社会基础。
也许可以说,罗斯福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的助手吉姆·法里的绝招——广记人名。
姓名是最甜的语言,说出对方的名字,这会成为他所听到的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对“大人物”来说,记住他人姓名的方法,可以说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地满足他人面子需要的诀窍。
把握人情顺迎人意
恭维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下面所介绍的一家药房,就是相当成功的典型。他们的确是秉着“让对方感到愉悦舒坦”这个原则来经营药房,就是这个原则使得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
这家药房的老板真不愧是“给人面子”的高手。每当顾客一上门,他就马上起身迎接,满脸带着笑容诚心诚意地说“欢迎光临”。他这种“给人面子”招呼客人的礼节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当顾客一进门,他就客气地打躬作揖说“欢迎光临”。每个进门的客人听到这种愉悦的问候,全都感到非常舒坦,因此也不由得回礼,药房老板当对方回礼的时候,又再次向对方作揖行礼。
店主人如此这般地向顾客打招呼,顾客内心一定会产生被人重视的满足感。
接下来,药房老板更进一步运用“给人面子”的策略,例如说些“你看起来真年轻!”或是“你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很漂亮”之类令人听了舒坦又温馨的话。
此外,这位药房老板更是遵守“不卖药给来买药的顾客”这种信念与原则。当顾客被客气地招呼过,正感到舒坦地说:“请给我一瓶感冒药”,药房老板绝不会立刻递上感冒药,他反而改口说:“您是哪里不舒服?”倘若顾客回答“喉咙痛”,药房老板马上紧接着:“这样子的话,最好不要服用感冒药。”然后他就不卖药给顾客。这时,顾客一定对药房老板不卖药的举动,大感疑惑而纳闷地问:“那么应该如何才好?”
药房老板就会说:“与其吃药,不如以营养剂来强健身体,对你的感冒会更有助益。”药房老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说服顾客来购买维他命和蜂王浆等营养剂。
顾客因为药房老板方才巧妙地给过他面子,也就欣然接受建议,况且营养剂给人的印象,的确是比药品来得好。营养剂的价钱胜过药品数倍。就是这种策略,使得老板卖出了更多的营养剂,药房生意兴隆起来。
与其谈一些使对方反感的堂言正论,不如聪明地运用巧妙的技术来尊崇对方,让对方愉快满足。只有真正地设法让对方“舒坦”,才能开后你的升迁之路。
“给人面子”的秘诀就是——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话。但我们有时会不经意地提到对方敏感、自卑的事,好比对一个相当在意自己鼻梁的塌鼻者说:“你的鼻子很好看!”。这会令对方极度不悦。
倘若你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话语,即使是礼貌性的赞美,有时对方非但不接受你的心意,反而会对你产生虚伪的不良印象。因此,诚恳认真的表情是改变对方心理的重要策略。纵然所说的话的确与事实稍有不同,但是只要极具诚意地表示,对方仍会相信这是你由衷之言,对你就会产生良好印象,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有一位父亲替儿子到修车店里为自行车打气。由于儿子的个头大,他把自行车的把手弄得很高,而父亲因自己的腿短,就将座椅调至最低的限度,再将车子骑到车店。
当充气完毕付了钱后,车店的老板对那父亲说:“先生,你的车座太低了,我帮你调高!”腿不长的父亲当然有自知之明,就立刻回应:“不,这样的高度正适合我。”然而,那位老板却执意坚持他的决定,他仔细看了看父亲以后,极真诚地说:“先生,你的腿绝对是长的!”顿时,父亲投降了,心飘飘然地望着他为自行车调高车座。
然后,父亲以风驰电掣的速度,骑着被调高座子的自行车驶向温暖的家,他想着老板充满自信又果断的“你的腿绝对是长的”的赞美,欣喜若狂。
那位老板的赞美显然不符事实,但那位父亲仍然从心里感谢他,当然不是感谢他的赞美,而是对他那“以认真的表情作礼貌性赞美”的态度,表示由衷的谢意。
毋庸置疑,当作礼貌性的赞美时,你的最佳策略,便是“认真的表情”。
在以认真的表情来给人面子、赞美对方时,有时还必须把干脆又果断的说法及语气派上用场。好比说,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加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相信对方必然会洋溢一股飘然的满足感,对你更是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赞美年轻,是人之常情。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都相当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次印象。因此,想要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首次会面时,不妨将对方的年龄按实际年龄打七折,这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打九折所产生的作用不大,而打五折又有虚伪之嫌,所以折中下来,七折是最佳的运用程度。
例如,对方是60岁的人,你就要说“你看起来像40多岁的样子!”当然,对方一定会吓一跳。而为了避免让对方产生被愚弄的不悦感,在赞美对方年轻的当时,必须要先奠定对方的确是四十多岁的“心理信念”,再以认真的表情向对方赞美。如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确切实践,即使对方很清楚这仅是礼貌性并非真实的赞美,他依然会被你的诚意打动而深感愉悦。
有一位50岁的秃顶男人和几位同事一起到酒吧饮酒畅怀。当他们酒兴正浓时,一位女服务生以果断的声音对秃顶男人说:“先生,您的年龄大概二十七八岁吧!”顿时,那男人愕然呆住,周围的朋友更是个个捧腹大笑:直道离谱。不由自主地,大家都对这个女服务生兴起一份好奇。
将他原本50岁的年龄打五折说成二十七八岁,实在过于离谱,更何况他的秃头绝不可能是年轻的特征。因此,他不免纳闷地询问这位女服务生。这位女服务生却以神色自若的态度,严肃地回应:“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但如果有人向我问起您的年纪,我一定会告诉他您是二十七八岁,况且您的外表看起来的确像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直到她认真的表情出现了噙泪欲哭状,大伙儿才停止反驳。
实际上,那男子的确让这位女服务生的真挚心意及态度所感动,而内心雀跃不已。由此可知,在赞美他人,给对方面子时,除了要有认真的表情外,认真的心情也不可或缺。
我们一直在谈论如何高捧他人给人面子的方法,不过或许有人会认为那样的做法实在令人羞赧,而产生排斥抗拒的心理。
说实在的,在某些时间、场所,我们确实不能坦然对他人说出礼貌性的赞美。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换个对象来表达,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远超所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