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3023700000063

第63章 人脉是一张储蓄卡(3)

郭德成的这种做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大智若愚又有一些区别,他不只是装傻,而且还算计到了以后可能发生的麻烦,为了置身于灾祸之外,他选择了多算计一步,防患于未然。

如果你不幸陷入了一个尔虞我诈的环境,明哲保身的最佳办法就是比别人多算计一步。这是处世中最典型的智慧较量,最终的胜利乃是博弈的结果。这就好比下棋,为什么有些人总可以为对方设下陷阱?就是因为他可以算计到三步乃至更多步以后的走法。

人生哲理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精明的人,往往精明得不露痕迹。”古往今来,有多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儿“笨”的人,却成就了一番大事。要记住: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从小事入手扩大影响力

小张和小王都是刚刚分配到公司的大学生,两人同时被安排在一个部门,做同样的工作。虽说二人的工作能力和业绩都不相上下,可差别在于两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小张个性直率,与同事间交往要么直呼其名,要么小赵、老王地喊。有一次,小张的顶头上司张经理正在会议室接待客人,小张推开办公室的大门就喊:“老张,电话。”正在接待客人的经理听到他这么一喊,顿时火冒三丈。第一,自己刚刚35岁,被他喊成了老张,有些不舒服;第二,自己的下属喊自己老张,还是当着客户的面,感觉很没有面子。

而小王的处世方式却与小张大大不同,他见到任何人都毕恭毕敬的,小心翼翼地喊张经理、韩主任,即便对方没有职务,他也恭敬地喊别人陈大姐或刘大哥,对于年龄稍长的同事,他就用师傅作称呼。

小张每天都准时上下班,上班准时到公司,下班立刻就走人,所以他与公司里的人也没有过多交往。小王就不同了,下班以后只要公司里还有人在,他就会留下来,与人拉拉家常。见别人遇到困难,他也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然,他也会经常向别人求助。因此,他与公司上下每个人的关系都处得十分融洽。

后来,公司的人事发生了一些变动,张经理手下的一个副经理调到了其他部门,所以公司决定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新的副经理。小张和小王两人都报名竞聘。结果,小王以绝对的优势得到了副经理的职位,走进了公司的管理层。

如果你想成功,就需要先学会如何处世。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要领。大凡有所建树的人,一定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聪明人。

人生哲理

要知道没有人可以独自一个人到达事业的顶峰,如果你决心做个出类拔萃的人,就不要忽略为人处世的重要作用。

及时清理关系网

蔺相如曾是赵国宦官缪贤的一名舍人。一次,缪贤因为一个过失触犯了赵国的法律,他打算逃往燕国去躲避。蔺相如问他为何选择燕国,缪贤说:“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结为朋友,所以我想燕王一定会接纳我的。”

蔺相如劝阻说:“我看未必啊。赵国比燕国强大,您当时又是赵王的红人,所以燕王才愿意和您结交。如今您在赵国获罪,逃往燕国是为了躲避处罚。燕国惧怕赵国,势必不敢收留,他甚至会把你抓起来送回赵国的。你不如向赵王请罪,也许有幸获免。”

缪贤听完蔺相如的话,感觉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他所说的方法,向赵王去请罪,果然被赵王赦免。

缪贤原以为燕王是诚心地想和自己交朋友,却忽略了他当时与现在背后的一些隐性因素,以自己当时的地位,对燕王来说有很大的作用,而如今自己在赵国只是一个获罪之人。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燕王与他交朋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他再去投奔这样的人,无疑是自投罗网。

患难才能见真情。真正的朋友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许看不出来,可是一旦遭遇困难,便是检验朋友间情分最好的时候了。世界万物,时刻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人际关系也不例外,它会随着你身份、地位等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不随时调整,很可能被这些微妙的关系所毁灭。因此,一个合理的人际结构,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人生哲理

聪明的人会时刻检查、修补自己的关系网。随着部门调整、人事变动及时整理自己手中的牌,将关系网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一一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再从牢靠的关系网中求得发展。

理论结合实际才有大用场

从前有个书呆子,他一天到晚只会躲在书房里看书,什么事也不会干,多亏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

一天,妻子忙完农活后已经很晚了,回到家里还要给书呆子做饭,因此就没有时间赶回自家的鸡。于是,她对丈夫说:“我做饭,你去帮我把鸡都赶进窝里去。”

书呆子满口答应,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赶鸡。书呆子看到自家那几只鸡,跑过去就是一阵猛赶,结果那几只鸡吓得惊慌失措,乱飞乱窜。书呆子没有办法,只好停下来慢慢地朝那几只鸡靠拢,可是,那几只鸡又停在那里东张西望完全不理会他。

安静下来的鸡刚要向北面走去,书呆子情急之下又是一阵猛赶,结果,鸡吓得掉头又朝南边跑去,书呆子又跑到南面赶鸡,可鸡又重新掉头朝北跑去。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天黑,还没有将自己家的几只鸡赶回窝去。

妻子做好了饭,见丈夫还没有回来,便出门寻找。她刚一出屋就看到书呆子正傻愣愣地站在那里,额上还淌着汗,妻子生气地对他说:“你连个鸡都赶不好!应该这样做:在鸡安闲的时候再慢慢靠近它,如果它受到了惊吓,你就扔点食物去引诱它,尽量把鸡赶到熟悉的路上,这样才能将鸡赶回窝中,像你这样乱赶一气怎么能行?”

书呆子恍然大悟,说:“原来赶鸡也需要学问,怎么书本上没有写到呢?”

精明的人懂得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去处理事情;愚蠢的人只会照本宣科地根据书本上的描述行事。所以说,要做个能够独当一面、可成大事的人,必须经常走出书斋,到社会上去吸纳更多的信息,并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完善理论,使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

人生哲理

读书对任何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日不读书就相当于被时代遗落,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但是,读书也要讲究一个原则,绝对不能死读书,一定要重视实践能力。否则,原本可以作为好事看待的读书也成了一件误人的坏事。

放下架子,不耻下问

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为同事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研究所组织活动,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博士生选择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不料正副所长分坐在他的左边和右边,正在专注地钓鱼。

他只是象征性地与二位所长打了个招呼。心想:对两个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

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健步如飞地走到了对面的厕所。

博士生眼睛都看直了。莫非正所长有水上飘的神功?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飘了回来。博士看得傻了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出于面子,他又放不下高学历的架子,向一个本科生去请教,结果继续默默地低下头钓自己的鱼了。

没过多久,副所长也起身去厕所。结果同正所长一样,“噌噌噌”地飘过了水面。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怎么会是这样?莫非自己身处一个武林高手云集的地方?

正在嘀咕之时,博士也想去厕所了。可是池塘两边有很高的围墙,要去对面的厕所,没有10分钟不可能到达,回单位又太远,这可怎么办呢?自己又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忍了半天后,情急之下,他提起裤脚也往水里跨,只听“咚”的一声,博士一头栽到了水里。

幸好两位所长离他不远,及时把他拉了上来,正所长问:“你为什么要往水里跳啊?”博士问他:“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说:“因为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下雨的原因,水面漫过了木桩,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啊!可你为什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很高的学历不一定就高别人一筹,因此,也没有必要向别人炫耀些什么。如果只因为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就要把它当个宝,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这样的人只是自作聪明罢了。

人生哲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空摆高学历的架子就等于自认失败。因为,学历不能代表一切,只有不耻下问、学用结合才能把事干好,把事业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