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自治军东满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萧华,先于胶东部队到达这里,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安排接待新到部队的任务。但许多应该解决的问题,他无能为力。萧华说,据了解,原先苏联红军确实同意把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库和一些军需装备库交给我们的,但现在他们怕影响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不交了,交了的也收回了。这是个信号,下一步,我们与苏军的关系将是个复杂问题。苏军不合作,而国民党特务、地下势力相当大,伪满、日本的散军和警察遍地。相比之下,我们部队少,装备差,力量明显不足。
在长春,周保中、陈正人都是东北抗联的老同志。他们首先向萧劲光汇报了部队总的情况,而后陪他看望部队,召开座谈会。一天,在干部座谈会上,当萧劲光讲到,下一步部队可能要撤出大城市及长春铁路线时,大家都显得很激动。有的人甚至提出“要与长春共存亡”。至于如何坚守长春,却谁也提不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周、陈二人也感到把握不大。因为他们清楚,长春城内没有主力部队。比较可靠的力量是一支工人武装,充其量也只有几千人。再有,就是部分新收编的部队。而这部分人,形势好、风平浪静条件下可以,斗争复杂、尖锐了,形势恶化、困难了,是靠不住的。长春外围,在公主岭、九台、伊通还有几千人的部队。但就这些人,连国民党地下武装、宪兵和铁道守备队等杂牌武装都对付不了,更不用说对付国民党从关内调来的主力部队了。
他们讲,萧劲光记,一笔一笔算账,算兵力,算装备,算后勤补给能力,越算越感觉到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兵力数量的不足,而是现有部队一时难以形成战斗力。关内八路军部队到东北后普遍开展了扩兵运动。在沈阳、锦州、四平、抚顺等地的几个部队发展很快,有的部队最初只有一两千人,不到一个月就发展到近万人。但是“新兵新枪,老兵老枪”的问题非常突出:新收编、扩充的部队武器好(日本军械库的枪),人的素质却不行;老部队官兵素质好,武器装备却不行。有的部队出发前听说到东北有新武器,只带了少量防身的枪支,其他都留给原部队了。结果新枪支没有,于今成了赤手空拳。至于部队上下、左右间的协同配合,更谈不上。所以,这些部队短期内还难以真正形成战斗力。加上已进入冬季,放眼四顾,一片冰天雪地,粮食、被装供应不上。特别是南方来的部队,连棉鞋、棉帽等最起码的御寒被装都没有。官兵都有埋怨情绪。
萧劲光有时坐火车,有时骑马。马骑不了时,只好拖一根木棍,趟着没膝深的积雪步行。他一路走一路看,随时找地方党组织了解情况,与部队官兵交谈,记满了本子,装满了脑子。他清楚记得,毛泽东在七大结束前的一次讲话中曾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现在党中央又明确提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确保“在东北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萧劲光陷入深深的思考。
12月初,中共东北局已从沈阳迁至本溪。突进东北的国民党军沿着北宁路连续向东北人民自治军发动进攻。是时,萧劲光正按照东北局的决定,在本溪、海城、辽阳、抚顺一线组织突击撤退物资。武器弹药、装备器材,有些发放到主力部队,有些组织火车运到后方去。6日,他抵达准备筹建为储备战备物资根据地的通化。在这里,萧劲光挑灯夜战,起草了《关于东北军事态势和当前部队状况的报告》,向东北局汇报了一个多月来调查掌握的情况,对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洋洋万言的报告,基本上是在一个夜晚突击写成的。原稿篇幅较长,这里节录的是萧劲光自行编写的摘要:
首先,东北的战争将是比较长期的、残酷的、较大规模的,以运动战为主的战争。这是因为敌我力量对比相距不远,我们的力量在不断生长发展,又有铁路交通的方便,适于调动兵力等原因决定。因此,我们在兵力的部署上、部队的组成上,交通运输的掌握上,兵源物资的补充上,以及后方建设上,都应当适应这一战略的要求。
关于兵力的部署,我完全同意东北局在南满组成两个战线的决定。敌人进攻锦州的兵力只有两个军,而锦州到山海关一线的铁路,还在我军控制之下,敌人是不敢放胆向北深入的,主力可能暂时控制锦州,配合山海关进攻之敌,在北宁线上夹击我军。抑或迂回营口侧背,配合登陆部队,打通道路。因此,在南满将可能展开激烈的作战。在南满组成两个战线,对于阻滞敌人的进攻,对于我们争取东北有战略意义。我向东北局建议,东南满主力目前拟应集结于辽阳、辽中一带,同时将沟帮子到营口一线的铁路彻底破坏。这样既可以对付营口方面之敌,又可策应西南的作战。
在部队的编组上,有些改编过来的部队,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本身巩固都成问题。像抚顺独立旅,完全是一些散兵游勇编成的,既无老部队作基础,又无相当的老干部作骨干,是很不巩固的,不能作主力部队使用。相反,像三五九旅这样的老部队,却得不到大量的兵源补充,装备也得不到改善,亦难担负起主力的任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原则上应该确定对有基础、有战斗力的部队,尽可能的充实、扩大,有计划地调一些没有基础和战斗力的部队编进去,稍加整训使之成为作战的主力。而对没有基础、没有战斗力的部队,则应尽可能减少。同时要划定主力部队的扩兵地区,不断成立补充团。我认为,现在新成立正规兵团的时机尚不成熟,应该在创造和扩大根据地的情况下,扶植地方武装的成长、壮大。以这样的地方武装扩大成正规兵团,素质则要好得多,巩固得多。
对于东北交通运输的掌握,我认为是关系军事行动的大问题。因为有了运输力量就可以灵活地集中主力于任何方向,一个师可以当几个师用。东北的铁路交通线比较发达。此时,许多铁路支线(如安奉路、抚通路、吉延路、延佳路,以及西满的南北铁路)基本上在我控制之下。但是,我们没有统一的管理,有些地方指挥不灵。例如梅河口这个枢纽站,车头车辆都调不动,一个连长在那里说了算。因此,应该规定管理机关,清查运输车辆,修整铁路,进行有计划的运输工作。同时,各个地区的群众工作也应该特别注意在这些交通线的两侧做起。这样既可巩固交通,又可创造根据地。
对于大后方的建立问题,东北局已决定在通化设一个点。当前各部队都收集了一些伪满遗弃的资财,但都是零乱的,分散于各地的。如果不立即调查清楚,集中于后方地带,有计划地分配使用,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浪费。据此我建议,除通化外,在其它许多地方也应建立后方基地,如延吉、牡丹江、佳木斯、北安、通辽等处,以聚集大量的物资,恢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在这些地方,不仅不应在工人中扩兵,而且应从长春铁路各大工业区征集大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去,根据需要建设新的工业,很快把这些地方变成我们的后方基地。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深厚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前方的作战,为长期的、大规模的作战做好准备……
这个报告,一气呵成,内容剪辑组织难免粗疏,语言也来不及推敲,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分量。若干年后,一位军史研究工作者说:毛主席、党中央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决策无比英明,萧劲光这一调查报告弥足珍贵。就其后来在东北战局中发挥的作用看,这一报告堪称八路军进军东北、建设东北根据地的“出师表”。
萧劲光的报告、建议,得到了彭真、陈云、林彪等东北局领导的支持,迅即上报中共中央。12月21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亲自签发了回电。电文充分肯定了萧劲光的报告和东北局的工作部署,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请你们注意东北长期永久根据地之建立。即在通化、延吉、宁安、东宁、密山、穆棱、佳木斯、嫩江、黑河、洮南、开鲁等地区,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建立工业,组织与训练军队,开办学校,以便能够源源供给前线,犹如汉高祖之汉中。只有这一计划的成功,我在东北的斗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能迟早争取胜利。”
收到中央的电报,东北局再次召开会议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作了进一步分工。彭真说:“中央指示很明确,支持长期战争,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不行。我和林彪同志商量了一下,下一步,劲光同志除了继续做好部队的整顿工作外,要着力抓抓后方建设。”
1946年春节在狂烈的暴风雪中到来了!这是东北冻死人的季节。这期间老百姓一般是不出门的。但时间不等人。就在当地老百姓一家挤在炕上过春节的时候,萧劲光冒着刺骨的寒风离开本溪,再次出发了。天寒地冻,骑马已不方便了。把萧劲光一次次送到部队的,是东北独有的交通工具爬犁,是久经风雪锻炼的两条腿。
2月末,萧劲光在岔路河参加了吉林省委扩大会议,并在这里抓了部队的整训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机构,成立了东、西、南、北满四个军区,组建了几个野战师,至时,部队已发展到30万人。但经过几个月的大举调运,国民党军号称“五大主力”的新六军、新一军以及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等部,均已进入东北,加上收编的原伪满军20万,使东北境内国民党部队已超过50万。国民党军在兵员数量占了绝对优势。在会上,萧劲光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后,坚定地指出:“兵员数量是战斗力,质量更是战斗力。兵贵精。要战胜敌人,必须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把部队搞精,要能攻能守,敢打敢拼。”按照这一思路,他从实际出发,根据新、老部队的特点,指导吉林军区对所属部队的人员和武器装备进行了整编。以老部队为基础,将新改编部队的人、枪编入,同时,从主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骨干进入新编部队。从而使老部队人员素质、作战经验方面的优势和新部队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地方部队主力化,主力部队地方化。通过人员调整,加强地方武装,把地方武装扩大成补充团,使其成为主力部队的雄厚兵源。
4月,萧劲光再次来到东北局确定的后方基地通化,着重调查了当地的工业情况,研究部署了军工生产问题。当时的通化是一个不大的工业城市。周围有比较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市区有兵工厂、货币印刷厂、银行、医院、仓库,地处南满腹地,交通也便利。正是基于这些条件,东北局决定把这里建为民主联军第一个后方基地。日本投降后,这里的工厂受到很大破坏。民主联军部队进驻后,兵工厂生产已恢复,日产子弹一万粒,但生产仍有潜力,只是缺技术人员、缺原料。萧劲光作了深入调查,有些问题,当场处理。如有人提出,长春的东北工业公司有部分技术人员还在,能不能利用?萧劲光当即答复: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只要他能为我们服务,为什么不能用?不管是工程技术人员、医生,还是司机,其他专业人员,都可以利用。有些问题,急需的物资、原料,当时解决不了,萧劲光一一记下来,电报东北局统一调拨。
5月,萧劲光到达长春。这时,国民党顽军的进攻进入高潮。经过中外瞩目的四平、本溪保卫战,国民党军已筋疲力尽,锐气大挫。民主联军也伤亡严重。但迟滞了敌军的进攻,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争取了时间。萧劲光在这里逗留多日,召开了一个贸易公司理事会,将铁路管理、银行、卫生等部门人员召集在一起,部署研究了粮食等军需物资转运问题。21日,民主联军主动放弃长春、吉林,撤至松花江以北。东北局迁至哈尔滨。
6月6日,国共双方达成“东北暂时停战15天”的协议。遵此,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东北各部应充分休息,提高士气,准备再战。萧劲光抓紧这一时机在白山黑水、松辽平原之间奔走,筹集物资,组织运输。
7月初,萧劲光赶到哈尔滨出席东北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分析形势,总结创建东北根据地和阻止国民党军进攻的经验教训。萧劲光在会上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萧劲光提出了要争取和平,必须准备作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到农村去,扎扎实实做发动群众的工作。在东北局副书记陈云亲自起草的会议决议《东北的形势和任务》中,吸收了萧劲光许多意见和建议。之后,这一决议(史称“七七决议”)经毛泽东亲笔修改、批准,付诸执行。会议期间,东北局书记、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向萧劲光提出了要利用战争的间隙组织军工生产的问题。为争取时间,会议尚未结束,萧劲光与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杨至诚等匆匆前往大连,落实开展军工生产事宜。
至4月底,入境中国东北参战的苏联红军已全部撤走。但按照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红军有权在大连、旅顺长期驻扎并实行军事管制。大连市公开的地方领导机构是大连市政府。市政府大量工作人员,包括要害部门的领导,如公安局长赵东斌,秘书长任仲夷,财经部的衣钦堂、金则林等都是共产党员,使国民党反动势力无缘进入,实际上,八路军进入东北后,大连一直担负着部队相当部分后勤工作。萧劲光到大连后,首先听取了地委负责人韩光的汇报,并在韩光的陪同下对大连的军工情况做了调查,对扩大轻工业、商业,恢复、发展军事工业提出了具体方案、要求。临行前,萧劲光对韩光等地方党组织的同志说:“大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以后战争打起来,就更重要。大连军事工业搞起来,不仅可以支援东北,对华东地区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希望你们切实把工作做好。”后来的实践证明,大连地区的同志没有辜负党组织的期望。军工生产搞得相当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了突出的贡献。
萧劲光再次回到哈尔滨时,已到10月初。在停战四个月后,国民党又重新在南满拉开战幕。这时,东北大地已兵重如云,大战在即。东北局为加强对南满的领导,打破东北战场的被动局面,决定派陈云去南满。经过一年多调查了解,对东北军事态势已了然于胸的萧劲光,深知南满的重要,遂主动请缨,与陈云一道同行。
10月底,萧劲光与陈云自哈尔滨登上南下的列车,赶赴南满。
三、冰天雪地中的七道江决策
1946年深秋的南满——辽东半岛,大兵压境,战云密布,形势异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