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萧劲光传
30311300000091

第91章 萧劲光生平大事年表(1)

(1903—1989)

1903年诞生

1月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乡赵洲港一个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乳名小(萧)满。上有3个哥哥、2个姐姐,是父母最小的儿子。

1910年7岁

秋入本村一家私塾读书。取学名萧玉成。

1913年10岁

年中进入岳麓山镇新办的“洋学堂”读书。

1917年14岁

夏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市长郡中学。

1919年16岁

夏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了长郡中学组织的罢课、游行及抵制日货等反帝爱国运动。

1920年17岁

8月加入由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之后,与任弼时、任岳、周昭秋等六人,被研究会选定为第一批赴俄学习人员。

秋离开长沙抵达上海,进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又称“俄文专修馆”)学习,为赴俄留学做准备。其间加入外国语学社内部的进步组织“工读互助团”,并更名为萧劲光。

年底由“工读互助团”转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18岁

4月和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由上海吴淞港上船,绕道日本长崎前往俄国莫斯科。

7月初抵达莫斯科。适逢共产国际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以东方民族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聆听列宁作报告。不久,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按照学校的要求,为避免将来回国工作时暴露身份,取用一个俄文名字“查戈洛斯基”。

秋,学校进行志愿调查时,在调查表上填写“军事”,第一次表达了希望学习军事专业的愿望,引起学校重视。

1922年19岁

1月东方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又叫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与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参加会议,在会上做文秘工作。

春与任岳、周昭秋等一起转入专事培养军队基层军官的“苏联红军学校”学习。

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旅俄支部的主要成员之一。按照当时的惯例,学校党组织同时颁发了联共(布)党证,也成为联共(布)党员。

1923年20岁

年初从苏联红军学校转回东方大学,继续在东方大学的学习。

1924年21岁

1月21日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列宁逝世。治丧期间,与任弼时等一起以东方民族代表身份为列宁守灵。

春夏之交接到中共中央要求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通知。遂与任岳、胡士廉、周昭秋等一道由海参崴登船,经日本长崎抵达上海。被中共党组织分配到湖南工作。

秋由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去安源从事工人运动,被任安源路矿工会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从事宣传工作。

1925年22岁

6月初与工会和安源工人俱乐部领导成员一起领导俱乐部所属一万三千多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游行等活动,声援上海“五卅”惨案。

6月底携带慰问信和路矿工人及各界群众数万元捐款前往上海,代表安源党组织和工会慰问上海罢工工人。

秋受党组织派遣到广东工作。在广州,按照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由周恩来介绍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授中将军衔。六师师长为戴岳。

1926年23岁

7月7日广州革命政府决定国民革命军(后称“北伐军”)出师北伐。与戴岳一起率第二军第六师从韶关出发,沿仁化、城口、汝城、桂东、酃县北进。

9月6日北伐军向孙传芳部总攻战役打响。与戴岳率第六师之第十七团、十八团参加萍乡之战。当日,进占萍乡。

9月底,第六师在攻打樟树城时,接到军部命其前往南昌增援的通报。遂与戴岳率六师并协同攻打樟树的第四师,一道向南昌进发。

11月8日攻破南昌城。战后,北伐军总司令部以《第二军最近之战况》为题,表彰了二军,表彰了六师,同时充分肯定了政治工作在战斗中的作用。

11月底第六师接到南下策应第十四军共同截击福建军阀周荫人的命令。与戴岳一起率部沿临川、资溪、光泽、邵武挺进,由建阳直趋建瓯。

1927年24岁

3月初杭州被北伐军攻占。与戴岳率部随第二军北上,经选城、高淳、溧水,冒雨奔袭南京。

3月24日北伐军第二军、第六军攻入南京城。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抛开武汉国民政府(此前广州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宣布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6月初六师抵达鄂皖边界的宿松镇,在宿松天主教堂召开讨蒋大会,在会上发表讲话,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人民群众的罪行,提出了“反对独裁”、“打到蒋介石”的口号。

6月中旬鄂西战役开始。与戴岳率六师在仙桃镇将驻鄂军阀杨森部击溃,乘胜追击到沙市、宜昌。

7月15日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后,中共党员奉命撤离部队。萧劲光接到去汉口的通知。

7月下旬,抵达汉口,住在中共湖北省委军委委员李富春家里。由李富春、蔡畅夫妇等介绍、主持,与湖南著名教育家朱剑凡的女儿朱仲止结婚。

7月底被选定参加第二次赴苏留学。不日,离开武汉赶赴上海,等待出国。

9月初化装成商人乘船离开上海,前往苏联。

秋抵达苏联列宁格勒(彼得堡),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开课不久,在该校学习的中国学生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被选为支部书记。

1928年25岁

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新当选的总书记向忠发到学院看望中国留学生并传达会议精神。主持会议,并汇报了中国学生在军政学院的学习情况。

7月底妻子朱仲止由莫斯科到列宁格勒。朱仲止是上年末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

1929年26岁

春夏之交大女儿出生。翌年回国时,因孩子太小无法带回国,寄养在莫斯科国立第四幼儿园。新中国成立后,曾借到苏联访问的机会多次寻找,未曾找到。

1930年27岁

夏在苏联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修业期满,绕道莫斯科与妻子朱仲止一起回国。

9月初到达上海。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多派往下层去,多派往外县去,加强红色区域的领导”的指示,党组织派其到湘赣苏区工作。到湖南后,因联系人宁迪卿叛变,未能联系上,遂返回上海。党组织经过研究,又改派其去闽西苏区工作。

年底与李卓然一起离开上海,转道香港赴闽西苏区。抵闽西后,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

1931年28岁

1月兼任闽西彭杨军事学校的校长。在这期间,不仅负责学校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且亲自讲课,训练连排基层干部。

3月出席闽粤赣省委在机关所在地虎岗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此前在上海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了“保卫龙岗、虎岗,巩固以龙岩、永定为中心的闽西基地”的错误决策。萧劲光不赞成会议的决策,但军事委员会决定后,仍认真执行。

7月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与邓发、张鼎丞、罗明等同志一起认真总结前一段失败的教训,决定改变原有战略方针,调动部队“向北发展”。

8月中旬指挥十二军主力及彭杨学校学员向汀洲、连城方向进军。数日抵达闽赣边境的汀洲附近。钟屋村一仗,击溃了敌人主力卢兴邦、易启文等部,乘势夺取了汀洲城,接着又攻占了连城等地。

9月下旬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和闽西苏区连成一片,新、老第十二军在汀洲会师,合编为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政委,萧劲光任参谋长。

11月出席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由毛泽东推荐调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又名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红军大学)校长。

12月18日调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与刘伯坚(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一道领导、主持了红五军团整编工作。红五军团原为驻守宁都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本月14日宣布起义,加入红军。

1932年29岁

2月中旬红五军团完成整编。与总指挥季振同率部增援红三军团,参加赣州战役。

4月5日给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发电报,建议对红三军进行整顿。

4月率部协同红一军团、红三军团攻打漳州,大获全胜,歼灭张贞(国民党第四十九师师长)的主力,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

12月30日苏区中央局、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区。被任命为警备区司令兼政治委员。调离红五军团。

1933年30岁

2月兼任红军第十一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黄陂、东陂战役。

3月7日给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发电,报告红十一军军政工作情况,并对人事调整提出建议。

4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组建闽赣省,成立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即省政府),任命顾作霖为省委书记,邵式平为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同时成立闽赣省军区,萧劲光任军区司令员。

6月10日致电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就所属部队军事行动及游击区域划分提出建议。

6月率部配合由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等部组成的“东方军”入闽作战。

8月底奉命回闽赣军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

10月16日致电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代主席项英、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报告所属部队战斗部署。

10月28日军委决定成立红军第七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红七军团军团长为寻淮洲。

11月中旬率部配合红军第三军团参加旨在收复黎川的浒湾战斗。因敌强我弱等原因,战斗失利。15日,致电朱德、周恩来,总结浒湾战斗之教训。

1934年31岁

年初被诬为“罗明线路在军队的总代表”,受到撤职、开除党籍、判刑五年的错误处理。

2月初监禁解除,到红军大学任教员。

10月中央红军撤离江西根据地。红军大学等改编为上级干部大队简称“上干队”,隶属军委干部团。任上干队大队长,随部队参加长征。

1935年32岁

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揭发和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毛泽东重新掌握了军事指挥权。会上,研究、纠正了对萧劲光错误处理,决定予以平反。

3月1日率上干队等部在娄山关阻击国民党军对红军主力的追击。当晚率部抵达遵义城,周恩来召其谈话,表扬娄山关阻击战打得好,并将中央已决定予其平反的消息通知他。

7月底调任红三军团参谋长。红三军团军团长是彭德怀。

11月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长。

1936年33岁

3月兼任红二十九军军长。

8月12日接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7年34岁

2月27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后改称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8月下旬参加筹备和出席中共洛川会议。会后,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延安设“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驻守陕甘宁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南京政府任命萧劲光为总留守处主任。

9月、10月一边组织、整编留守部队,一边指挥部队在边区内开展剿匪。

12月为加强领导,便于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第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内部改称“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任命曹里怀为参谋长,莫文骅为政治部主任。

1938年35岁

春主持编写了《统一战线教程》,组织部队系统对官兵进行统一战线教育。

7月初留守兵团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重点研究部队开展农副业生产问题。会后发出电报,对兵团各部队农副业生产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具体任务指标。

1939年36岁

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署名文章《留守兵团的生产运动》,介绍留守兵团半年来开展生产运动的情况。

2月留守兵团召开作战会议,专题研究保卫河防的问题。在会上总结了部队保卫河防的经验。

3月6日致信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就保安司令部工作提出意见。

3月15日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文章《第八路军留守兵团一年来的军事教育》,纪念留守兵团成立一周年。

4月致电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对其晋升表示祝贺。

5月由其亲自主持编订的留守兵团《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参谋工作条列》正式颁布执行。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1927年建军以来第一套比较完备的法规性文件。

7月14日接受《新中华报》记者采访。访谈录以《谈河防战斗与巩固团结》为题,载7月18日《新中华报》。

11月18日出席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军事报告《两年来的留守兵团与保安部队》。

12月9日遵照毛泽东主席指示,写文章驳斥国民党顽固派对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返回陕北的污蔑。署名文章《加强河防,反对造谣破坏的阴谋家》载当日《新中华报》。

1940年37岁

1月底致电阎锡山,表示愿意出面调解山西新军、旧军之间的冲突。

2月20日再次致电阎锡山,申明去从利害,望其以抗战大局为重,搞好新旧两军团结,使“和协之局立现,抗日战线重整于三晋之间”。函电发出后,2月25日与中共华中工委秘书长王若飞一起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到宜川秋林镇与阎谈判。

同日根据留守兵团近战教育要求写军事论文《发扬勇猛机动顽强的近战教育》,载《八路军军政杂志》1940年第2期。

5月25日为呈请奖励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致电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等,力陈王旅抗日劳绩,批驳顽固派谣言。

7月主持在延安召开的留守兵团首长会议,会议总结了留守兵团的工作。会后,与莫文骅联名发出《对目前部队工作的指示》,亦称“七月训令”。

10月20日致电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等,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构筑封锁线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卑劣行径。

1941年38岁

11月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并在会上作报告,介绍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作。

12月在军政干部会上发出号召,要求留守兵团各部队以三五九旅为榜样,实现生产自给,为保卫、建设边区,支援前线做贡献。

1942年39岁

9月留守兵团与晋绥军区部队合并,组成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任联防军副司令员,主管训练工作。联防军司令员为贺龙,政委为关向应。

年内在延安与伟涛结婚。此前,朱仲芷在所谓“审干”和“抢救运动”中被错误处理(后平反)。在组织的干预下,萧劲光与朱仲芷脱离夫妻关系。

1943年40岁

2月组织留守兵团在春节期间开展拥政爱民活动。这一活动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并亲自起草文件在 全国各抗日根据地推广。

1944年41岁

4月初与贺龙、徐向前、谭政一起参加毛泽东召开的座谈会,座谈军队政治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