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3033600000131

第131章 兔娃沟

“兔娃沟,兔娃沟,打了兔娃就送终。”这句顺口溜,在家乡兔娃岭一带的村民中广泛流传。

兔娃沟是兔娃岭下面的一条深沟。兔娃岭位于黄土高原,土壤疏松支离破碎,每逢下暴雨一发山洪,洪水就会裹挟走岭上岭下的部分泥土,天长日久,兔娃沟越来越深。

顾名思义,兔娃沟和兔娃岭之所以如此命名,那是因为过去沟中岭上灌木茂盛,野草丛生,其间野兔很多。

过去在兔娃岭一带的村民当中,猎手很多,捕猎野兔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人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和忌讳,就是打兔子只能在兔娃岭上打,兔娃岭下的兔娃沟中从没有人敢去。

据说在兔娃沟底打过兔子的人,没几个有好下场:不是打猎之时遇到雷雨被山洪冲走,就是碰见毒蛇被咬伤咬死,还有个别人,甚至说不出是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就死在兔娃沟中,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敢去兔娃沟打兔子了。

庄前曾经有个叫虎子的年轻猎人,年轻倔强,喜好打猎。他眼见兔娃岭上野兔越来越少,有时候抱着猎枪转悠一天都碰到不一只,就渐渐萌发了去兔娃沟里打兔子的心思。

虎子也不是不知道兔娃沟邪乎,只是他自恃身强力壮,手上又有枪,心中不服,觉得眼巴巴看着兔娃沟中野兔乱窜,却不能去打,十分可惜。

有一天,虎子抱着猎枪在兔娃岭上搜寻野兔,到了中午,还是没有收获。他看看四野无人,就悄悄从小路绕下兔娃岭,来到了兔娃沟中。

兔娃沟中草木繁茂,人迹罕至,根本就没有路。虎子在灌木丛中缓缓往沟里钻,边走边搜寻,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久打到了三四只肥大的野兔,他心中高兴,渐渐放松了警惕,觉得兔娃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都是被村里人传邪乎了。

虎子越往兔娃沟深处钻,路途越艰难,猎物也越多。眼看背上装猎物的背篼要满了,他还不满足,只顾往前猛走,不断装枪,开枪。

正在虎子打得起劲的时候,天空突然风起云涌,远处还时不时传来一声闷雷,看来可能有暴雨要来了。

虎子虽然鲁莽,但是也不傻,他知道一旦下暴雨,兔娃沟中八成会发洪水,一旦发洪水,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洪水冲走。于是他收拾了东西,赶紧朝着沟口走去。他打算沿着沟口的小路爬上兔娃岭,这样就算有洪水,也不怕了。

虎子本打算原路返回,奈何兔娃沟草木太深,本来就没有什么路,所以他走着走着,就在灌木丛中迷路了。虎子无奈,只能边拨开草木,边艰难前进。

就在虎子艰难开路之际,虎子眼前的草丛中突然出现了一条“路”来。这所谓的路说来诡异:一眼看不到边的草丛,莫名其妙地从中间的位置开始腐烂,草叶就像被烧焦了一样倒伏在地上,竟然就这样在齐腰深得草木丛中腐烂出一条路来。

虎子心里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也没有多想,就沿着这一条腐烂的草叶小径朝着沟边走去。他走着走着,脚下腐烂的草叶越来越新鲜,如同稀泥一样,踩上去吱吱作响。

他绕过了一个湾,突然发现脚下的路没有了,眼前出现了一个沾满了腐烂草叶的圆球,足足有碌碡那么大。虎子好奇的用枪杆子扒拉了一下那圆球,那圆球竟然稍稍蠕动了一下。

虎子更好奇了,他使劲用枪杆子戳了一下那圆球。这一戳之下,圆球竟然“哗啦”一声散开了。虎子定睛一看,顿时魂飞魄散:只见这一个圆球竟然是一群聚结在一起黑蛇!这黑蛇头呈三角,尾端粗钝,一看就知道是毒蛇。

这黑蛇群一散开,就朝着四面八方迅速爬开,爬行中还不停分泌出散发着恶臭的黏液来。

虎子心胆俱碎,也不顾眼前草木丛生,发足就开始朝沟口狂奔而去。等他奔出兔娃沟,背上的背篼和猎物早就丢失了,猎枪也不知道去了那里。他失魂落魄来到家中,躺下就起不来了。

虎子从此病倒了,一病就是半年多。尽管他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是因为去兔娃沟才病倒的,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村里人还是知道了,自此,兔娃沟更是成了洪水猛兽,再也没人敢涉足,那个“打了兔娃就送终”的顺口溜,也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

后来,村里猎人的枪支都被收缴了,明目张胆的打猎也被禁止了。一些喜欢吃兔子肉的人,只能偷偷摸摸在兔娃岭上放放夹子,扎扎套子。兔娃沟那是不管怎样也不敢去的。

喊山曾经不止一次问过村里老人:兔娃沟里真的有那么邪乎吗?

有个老人给喊山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不管兔娃沟里面有没有邪乎,人们不敢去祸害里面的兔娃生灵,生灵就有一个庇护之所,这是好事,再说要是没有这个传言,村里那些放夹子的小子还不将兔娃赶尽杀绝了?

喊山恍然大悟,看来有些传言,真真假假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些传言所发挥的作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