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3033600000220

第220章 蚂蚱窑

家乡有个朱家洼,在蚂蚱山脚下。

朱家洼附近以前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但是人口一直不多,偌大的山间小平原上只稀稀拉拉散布着不到五十户人家。

说来也是蹊跷啊,这个朱家洼,就像小说《白鹿原》里面的白鹿原那片土地一样,地方虽然是好地方,但是人口一超过五十户,老天爷就会找茬和人过不去。

白鹿原上人口一多,就会有白狼作祟,有瘟疫肆虐,朱家洼要遭灾,却一定是闹蝗灾。

前面说过,朱家洼坐落在蚂蚱山脚下,蚂蚱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不是随意起的。

据说每次朱家洼遭蝗灾,那遮天蔽日的蝗虫就是从蚂蚱山上飞下来的。

你别看朱家洼的人经常在蚂蚱山上上下下,种地采药,但是你要他们说出闹蝗灾的时候那些乌云一样的蝗虫从蚂蚱山的哪儿钻出来,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迷,直到蚂蚱窑被发现。

蚂蚱就是蝗虫。我家乡的方言就是这么叫的,小时候去山上捉蝗虫喂鸡,就叫“拿蚂蚱”。有的蚂蚱只会跳,有的蚂蚱既会跳又会飞。

小时候能捉住一只绿翅膀会飞的大蚂蚱,那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想起以前漫山遍野捉蚂蚱的日子,喊山忍不住要叹息,哦,一转眼,近三十年就过去了。

前面说了,以前朱家洼闹蝗灾,蝗虫都是从蚂蚱山上飞下来的,所以,蚂蚱山就得了这个名字,并且一直叫到现在,虽然朱家洼现在已经不闹蝗灾了。

以前朱家洼有个叫朱老三的人,农闲时节喜欢上蚂蚱山挖点药材换酒。蚂蚱山上多的是野甘草、地骨皮、羊角蔓。

那时候没有打工这一说法,农村人要想要几个钱花,除了卖粮,就是养猪养鸡,或者像朱老三一样,挖点药材采点山货拿到街上去卖。

有一次,朱老三上蚂蚱山挖药,在山腰的一面土崖上发现了一株枝叶很茂盛的甘草。朱老三心里高兴啊,放下背上的背篼就开始挖了起来。

野甘草这种药材用药的部分是根系,它的根子能长得很长很长,在土壤下面蜿蜒延伸到很深的地方。

但是朱老三挖的这一株甘草却是朝着土崖后方长的,朱老三没挖一会,就在土崖上掏出了一个小小的窑洞来。

这样挖下去,想要得到一棵完整的甘草,除非把土崖给挖穿,但是怎么可能呢?

朱老三心里也觉得郁闷,但是他不愿意就此停下来,所以他不停扩大自己挖成的小窑洞,想尽量多的挖出这棵甘草的根子。

朱老三挖着挖着,就发现自己后面刨出来的土壤有点不寻常。这些土壤越来越干燥,而且,土壤中夹杂着一些黄褐色的颗粒,这些颗粒椭圆形,长长的,有点像糯米。

朱老三心里好奇:挖了这么多甘草,第一次看到甘草旁边的土壤这么干燥,而且,这土里面还夹杂着这些奇怪的东西,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呢?

朱老三好奇心陡起,举着铁锹又铲又刨,想看看这片土崖里面有什么蹊跷。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糯米一样的东西只是在土壤中夹杂着一些,并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朱老三越挖越深,这些东西也越来越多,到了后来,竟然像水一样从土崖深处流了出来。

朱老三这下吃惊不小,他试探着用铁锹拍了拍那些流动到自己脚下的“糯米”,这些东西竟然破裂了一大片,并且渗出了黏稠的液体来。

朱老三俯下身子,朝着自己掏出的窑洞深处望去,只见这糯米一样的东西密密麻麻挤在窑洞深处,根本就看不到土壤的影子了。

这东西还散发着一种腥臭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恶心呕吐,心生恐惧。

朱老三这下彻底没有了接着挖下去的勇气,他背起背篼,一溜烟就下山回了村。

朱老三回到村子后,给村里人形容自己遇见的东西,村里人都觉得很奇怪,几个蹲在村口抽旱烟的老人听了朱老三的描述,对朱老三说:你娃就没有带一点回来给大伙看看?

朱老三说:几个爷啊,你不知道那东西多么多多么恶心,我连甘草都没挖就回来了!

几个老人说:今天不早了,明天你带人到山上看一看,弄明白了好,别传的村里风风雨雨的。

朱老三赶紧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朱老三就带人上了蚂蚱山,这些人当中有好些都是村里的能人,见多识广,脑子灵活。

一行人来到朱老三掏的窑洞边,满地的“糯米”依然还在。有一个养鸡的村里人瞧了一眼就惊呼:老三,这是蚂蚱蛋啊!天啦,这地方怎么这么多蚂蚱蛋呢?

大伙一听,一下子都惊呆了,按理说,蚂蚱都是分散产卵啊,而且一般都是把卵产在土地里,这土崖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蚂蚱蛋呢?

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些脑瓜子活泛的人突发奇想说:我说,我们朱家洼闹过的蚂蚱害,是不是就是从这儿闹起来的?

大伙一听这说法,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闹蝗灾的恐怖景象一下子浮现在众人脑海里,大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朱家洼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开口说:先莫管蚂蚱害是不是从这闹起来的,这地方蚂蚱蛋多的出奇,一出蚂蚱就多的不得了啊!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呀,我们先把这些蚂蚱蛋处理了再说!

大家一听,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在这人的指挥下四处找干透的柴草,有几个人把自己的旱烟袋里面的旱烟都贡献出来了。

大家七手八脚,把散落在地上的蚂蚱蛋用铁锹铲到朱老三挖甘草形成的小窑洞里面,就点着了火。

一时间,火堆里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一股刺鼻的焦臭味让围观的众人都退了几步。

村里人烧完后接着挖,边挖边烧,一直到再也看不到蚂蚱蛋,挖出的全是黄土了这才停了下来,这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大家还是不放心,在那已经成了一条山洞的甘草坑里面煨上了火,在火上放了马粪和牛粪,让它慢慢烧着,烤死那些还没有烧到的蚂蚱蛋。

做完了这些,大伙这才怀着忐忑的心情回了村。

说来奇怪,自此以后,田地草丛里的蚂蚱没有减少,但是朱家洼却再也没有发生过蝗灾。

到现在,朱家洼已经成了一个小镇子,人口早就远远超过了五十户,但是看看蚂蚱山上采矿闹得千疮百孔,蚂蚱山下的工厂黑烟滚滚,真是不知让人如何评论。

不知道那句话合不合适: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