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V主要感染犬,尤其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发。病犬是主要传染源,呕吐物,唾液,粪便中均有大量病毒。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向外排毒。健康犬与病犬或带毒犬直接接触,以及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都可感染。
【临床症状】
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后死亡,治疗价值不大。
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发热,温度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后来呈粘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有时内含多量粘液和伪膜,并有特殊腥味。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辣椒酱样的血便。以后次数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便数次后病犬表现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血相变化: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减少至每立方毫米4000个以下,下降60~90%。
【诊断】
1.特殊腥臭味酱红色的血便。
2.血液常规检察,白细胞显著减少(2000个~5000个/立方毫米)淋巴细胞增多,粪便常规检查有大量的红、白细胞;用病死犬心、肝培养未见致病性细菌。多种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3.犬细小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诊断为阳性。
【治疗】
抗病毒:同犬瘟热。
三止一补一防。止血:注射止血敏、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氨基己酸、安络血,必要时用立止血。止泻:抗生素选用具有抑制或杀灭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的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联合应用氨苄青霉素、磺胺类药。也可配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使用。灌服或深部灌肠,使用鞣酸蛋白、维迪康、云南白药等。止吐:肌肉注射爱茂尔、胃复安、VB6、654-II、阿托品、氯丙嗪等药物。补液:为了防止脱水,最有效的方法是静脉输液,尽快补充丢失的水与电解质。体液补充剂有葡萄糖、右旋糖酐、生理盐水或复方盐水、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等。失血量多或病程长,处于贫血或低蛋白血状态,循环血量不足。静脉输入适当剂量的胶渗压升高剂如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等,能够有效扩充循环血量,升高血压和改善微循环,明显促进病犬的恢复。防止酸中毒:输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对促进病犬完全好转和食欲恢复具有一定的作用。
【预防】
用犬细小病毒病疫苗预防接种。病犬由专人管理,严格隔离治疗。污染场所彻底消毒。病死犬应深埋或焚烧处理。
(四十四)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所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原】
犬传染性肝炎病病毒属于腺病毒科乳腺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直径70~80纳米。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幼犬,成年犬很少发生且多为隐性感染,即使发病也多能耐过。病犬和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均含有病毒,康复带毒犬可自尿中长时间排毒。该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胎盘感染也属可能。呼吸型病例可经呼吸道感染。体外寄生虫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以冬季多发,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症状】
犬传染性肝炎在临床上一般分为肝炎型和呼吸型两种。
肝炎型:初生犬及1岁以内的犬发病多为最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1℃,腹痛、呕吐、腹泻,粪便中带血。多在24小时内死亡。病程稍长的病例,除上述症状外可见精神沉郁,流水样鼻液,结膜发炎,羞明流泪。口腔及齿龈出血或见出血点。比较特殊的症状是头、颈、眼睑及腹部皮下水肿,可视粘膜轻度黄染。较轻的病例仅见食欲不振、体温稍高、流鼻液等症状,一般持续2~3天。
呼吸型:病犬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快,节律不齐。咳嗽。流有浆性或脓性鼻液。有的病犬呕吐或排稀便。有的病犬扁桃体肿大伴有咽喉炎。
【病理变化】
病死犬肝炎型可见腹腔积有多量浆性或血样液体。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斑。胃肠道可见有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呼吸型病例可见肺膨大、充血,支气管淋巴结出血,扁桃体肿大、出血等变化。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变等不难诊断。由于该病毒具有凝集人O型血红细胞、鸡和豚鼠红细胞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诊断中应注意与犬瘟热、犬钩端螺旋体病相鉴别。
【防治】
1.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病犬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犬舍及其用品以0.2%~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每天一次,连续7天。
2.用犬用五联疫苗按规定程序进行预防。
3.在治疗上,可采取下列措施:
(1)一般采取输液疗法,以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也可用大青叶、板兰根、维生素B12、维生素C进行肌肉注射。
(2)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注射。用法同犬瘟热。同时应注意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
(四十五)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称猫传染性肠炎,猫瘟热,猫瘟)是猫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呕吐和出血性肠炎,是家猫最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
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电镜下检查病毒的直径在20~25纳米之间,立方对称,核酸成分中含单股DNA链。病毒只能在猫肾细胞中繁殖。对一般消毒剂不敏感,但0.2%的福尔马林溶液能很快使病毒灭活,在低温条件或5%甘油中能够长期保存并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猫,但猫科其他动物(野猫、虎、豹)均可感染发病。小猫有特殊的易感性。患病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呕吐物、唾液、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食具、猫舍以及周围环境,使易感染接触后感染发病,其侵入门户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猫康复后的几周或者一年以上还可以从粪尿中向外界排毒。在发病急性期间,跳蚤和一些吸血昆虫亦可传播本病。
【临床症状】
血相变化:病猫从潜伏期开始白细胞迅速下降,正常下降到1.5万个每立方毫米左右。
热型:体温上升到41℃左右,持续24小时后又降至常温,稳定36~48小时后又再次上升。呈现典型的复相热。
典型症状:病猫精神萎顿,食欲废绝,鼻流浓性分泌物,频频呕吐、严重腹泻。呕吐物先是一些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以后是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粘液。腹泻物水样带血,有特殊的恶臭气味。病猫迅速脱水、体重减轻,最终死于心力衰竭。病程2~3天,长的可达4~5天,少数耐过8天,能自行康复。
【病理变化】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小肠粘膜和肠腺上皮细胞出血坏死。长骨红骨髓呈脂样或胶冻样变化。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假膜出现。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复相热型剧烈呕吐腹泻症状,结合血相检查及病理解剖特征,基本上能建立初步诊断。
本病的确诊应进行血清中和试验、电镜观察或者免疫荧光抗体检查、细胞培养或组织中的病毒检查。
【防治】
1.预防。有三种疫苗可用于预防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即福尔马林组织灭活苗;灭活的细胞培养病毒;致弱活毒疫苗。免疫程序为出生后12周龄的猫第一次预防注射;14周龄第二次注射,为加强保护性,16周龄再注射一次。以后每年接种1~2次。
2.治疗。主要是对症疗法。病程早期按每千克体重注射高免血清2~4毫升有一定疗效。治疗原则是补液强心、维持电质平衡,同时选择抗菌素(青霉素类)控制继发感染。
(四十六)利什曼病
利什曼病(又称利什曼原虫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犬中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以皮肤或内脏器官的严重损害、坏死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利什曼原虫,属锥体科利什曼属。目前已报道有16个种和亚种具有致病性,犬利什曼病多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利什曼按其生活史的共同特点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呈柳叶形,体形狭长,大小为(15~20)微米×(1.5~3.5)微米。虫体内有一较大的圆胞核和棒状动基体,动基体在核的前端,并由此伸出一条鞭毛作为运动器官,见于传播者白蛉的消化道内。无鞭毛体呈卵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5~3)微米×(2.5~6.5)微米。无鞭毛体多见于感染动物的巨噬细胞内,且常因巨噬细胞破裂而游离于细胞外,有时可散落于细胞上。
【流行病学】
本病的流行发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利什曼原虫最初感染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内脏型利什曼原虫贮藏在家犬体内。再由犬类传给人类,成为人畜(兽)共患寄生虫病。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白蛉属(东半球)和罗蛉属(西半球)的吸血昆虫。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3~5个月或更长时间。
犬内脏利什曼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脱毛、皮脂外溢的鳞屑脱落、结节和溃疡,以头部尤其是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并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嗓音嘶哑、消瘦等症状,最后死亡。有些病犬出现鼻出血、眼炎和慢性肾功能不良的症状。
【病理变化】
内脏利什曼病可见动物体严重消瘦,脾、肝和淋巴结肿胀和广泛性的溃烂性皮炎,各种黏膜和浆膜苍白并出现出血性淤斑。一些病例还可能出现肝、脾和肾的淀粉样变性。
皮肤利什曼病引起皮肤病变,不侵害内脏。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取病变处皮肤进行涂片或刮片进行虫体检查,或通过淋巴结、骨髓穿刺检查虫体。
【防制】
防范昆虫媒介传播利什曼病,尤其是在白蛉生长旺盛的季节,用药物扑杀白蛉,可在住屋、畜舍、厕所等白蛉易出现的场所喷洒杀虫剂。患利什曼病的动物应采取扑杀销毁处理。
九、鱼类病
(四十七)类肠败血症
又称爱德华氏病。由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是影响叉尾养殖最大的疾病。
【病原】
爱德华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棒状,兼性厌氧,氧化酶反应阴性,能分解葡萄糖,亚硝酸反应为阴性,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叉尾,在水温18℃~28℃时流行,主要发生在水温20℃以上的4~9月份,以水温25℃以上的6~7月份最严重。该病发生在高温季节时,多为急症,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病情持续2~3天即成为暴发性病害,大批死亡。
【症状与病变】
病鱼离群独游,反应迟钝,摄食减少或不吃。典型的症状为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垂在水中,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继而发生死亡。后期形成“头穿孔”,暴露出脑部;肠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败血症,在嘴的周围、鳍基部发现出血,体表有细小的红斑或出血。贫血和眼球突出是常见的症状。剖开腹腔,内有多量含血的或清亮的液体,流出的腹水不易凝固,肝肿大水肿,质脆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斑点,脾、肾肿大和出血,胃膨大,肠道扩张,充血、发炎,肠腔内充满气体和淡黄色的水样液体,黏膜水肿、充血。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诊断为类肠败血症。
【防治】
1.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1%~3%的食盐水溶液洗澡,至鱼出现浮头时为止。
2.用2~3ppm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3.用每100千克含180克呋喃类药物于饲料中投喂10~14天。
4.患病亲鱼可按每千克鱼体注射土霉素55毫克,或红霉素8毫克,但食用鱼不宜采用。
(四十八)迟缓爱德华氏菌病
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又称肝肾病,是由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鳗鲡、罗非鱼、斑点叉尾、加州鲈、红鳍东方鲀、鲻鱼等多种鱼类,引起肾脏、肝脏脓疡病灶的疾病。
【病原】
迟缓爱德华氏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直,单个,菌体大小为(0.6~0.8)微米×(0.8~2.4)微米,运动活泼,兼性厌氧,没有荚膜,不形成芽孢,不抗酸。
【流行情况】
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流行于高水温期,自晚春至秋季均有发生,夏季为流行盛期。加温饲养,水温在20℃以上,则全年都可流行。通过体表伤口及经口感染。易感鱼类有鳗鲡、罗非鱼、斑点叉尾、加州鲈、红鳍东方鲀等,对鲤、银鲫人工感染也具致病性。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泳缓慢,躯干腹侧皮肤及臀鳍因充血、出血而发红;严重时鳃贫血。
肾脏型:肾肿大,形成很多脓疡病灶;肛门严重充血、发红,以肛门为中心,躯干部胀成丘形,为肾脏后部病鱼出现的症状;如肾脏前面部分发生病变,则外表往往看不出异常。
肝脏型:肝脏肿大,形成很多脓疡病灶;前腹部显著肿胀,严重时前腹部腹壁可有大穿孔,甚至腹部各处皮肤出血,出现软化变色区。斑点叉尾及鲻鱼患病时,皮下形成大肿块。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原的分离、鉴定,有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点酶法等。
在诊断时必须与赤鳍病等区别,因体表症状很相似,所以必须剖开鱼腹,检查肾脏、肝脏是否形成脓疡病灶。
【预防措施】
1.鱼池及工具等进行消毒。
2.鱼种下池前,每立方米水体中加15~20克高锰酸钾或水产保护神2~4毫升,药浴15~30分钟。
3.加强饲养管理,泼洒益生菌,保持水质优良及稳定,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丝蚯蚓洗净后,要增加暂养时间,在投喂前用每立方米水体中加2~4毫升水产保护神药浴15~30分钟。
5.注射灭活菌苗。
【治疗方法】
1.外泼水产保护神,每立方米水体放水产保护神0.2毫升,或二氧化氯(需先进行活化)1克,共泼2~3次,每次间隔1~2天。
2.疾病早期,每千克鱼每天用0.2克舒鳗1号拌饲投喂,连喂5~7天。
(四十九)小瓜虫病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主要危害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其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
【病原】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
生活史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
【流行情况】
小瓜虫寄生在淡水鱼,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对鱼的种类及年龄均无严格选择性,分布也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