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克拉克很早就起了床。他换上了一身灰色的运动装,脚上是一双白色的耐克鞋,显得十分精神。他要去跑5000米,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当他迈着大步走过纳清荷的办公室时,发现那里已经有人了。他踮起脚尖,轻轻地走了过去。
大街上,已有许多人在跑步,这使克拉克感到十分亲切。他不知哪里会有适合长跑的操场,就跟着前面的一个人,顺着一条路一直跑下去。忽然,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条金波闪烁的大渠旁,渠旁已有许多晨练的人。其中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格外受到克拉克的注意。老人穿一身写有中国功夫的服装,银白色,软缎子的布料十分随身。只见老人手持一把长剑,翩然舞动,似青龙出水,似燕子迁飞,只见剑光似流星在空中划过,剑柄上的两个红穗随着剑光的流动在上下飞舞,像是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人围在一旁。克拉克心想,好了得的中国功夫。不由也驻足看了十来分钟。老人舞了一会剑,又从一边的布袋子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来,这次的阵势又与方才不同,老人运了一下气,大刀哗地甩开,但见刀光起处,无不生寒,又如猛虎下山,豹子觅食。周围一片叫好声。趁老人休息擦汗时,克拉克再次跑上了渠坝。
时值暮秋,渠旁的花草已有些衰败,但林木却更显得华美无比。此处一片金红,彼处一片杏黄,东边一片深紫,西边一片墨绿,间杂着深深浅浅还未褪尽绿色的秋叶,绚丽多彩。
渠边是两排栽了才两年的小垂柳,此时树树披着在风中摇摇曳曳着的枝条,枝条上的柳叶已不是绿色,而是金黄金黄的一片,像是一位婀娜多姿的金发女子,妩媚动人。
在桥头的一侧,有着一个热闹非凡的农贸早市。早市上的蔬菜格外新鲜,几个卖菜的农家姑娘在高声吆喝着:梅豆、茄子、茭瓜、西红柿、小韭菜、莲花菜哟!——
克拉克觉得她们的吆喝声特别好听,似乎还带着些戏腔。克拉克还觉得她们一个个都赛过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尤其是她们那红扑扑的脸蛋儿,被朝霞映照着,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美丽可爱。
渠边上,还有一些摆小地摊儿的,什么针头线脑的,小剪刀、挖耳勺牙签、牙刷、牙膏、电子表、石英钟、梳子、发夹、还有女人的内衣内裤,真是应有尽有。
穿过早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克拉克继续向南跑去,跑着跑着,这才发现起雾了。这是一层很薄很淡的雾,几乎是透明着的,所以粗心一点或许不曾注意得到。由于有了雾,方才还让克拉克感到干燥的空气里有了一丝湿润。克拉克继续向前跑去。而他惊讶地发现,这雾似乎就像姑娘们脖子上系的一条白纱巾一样,紧紧地缠绕在他的身旁。于是便停下了脚步,看着这层薄薄的白纱样的雾像长了脚一样轻轻地爬上了渠旁的一片湖面,又爬上了湖中央的那座小桥,又漫上了岸边的小草叶。它轻盈、水灵,活泼、俏丽,让克拉克的心头异样的柔软湿润起来。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坐在桥边,心中宁静得像这湖面一样。
等克拉克回到鸿宾楼,这里已熙熙攘攘地人声一片。他回到住宿的房间,简简单单地对着镜子梳洗了一下,就到纳清荷的办公室去了。
纳清荷正在和一位职工谈话,见到克拉克进来,便让那位职工先去办事,然后对克拉克说:“克拉克先生,现在我陪你去吃早餐吧!”他们来到一楼大厅,在最里面找了一个座坐了下来。
纳清荷笑容可掬地问:“克拉克先生,不知您想吃点什么?”
克拉克幽默地说:“如今我是你的客人,我服从您的安排。不过我想品尝一下贵店最具有民族风味的小吃。”
纳清荷笑了:“那就来一碗羊杂碎吧!”她一扬手,一个腰间系着小花围裙的小姑娘来到跟前。纳清荷对小姑娘说:“来一碗羊杂碎,两个白面饼,再来一碗加桂花的黑米八宝粥。”
不一会儿,一大碗冒着腾腾热气,上面飘着一层红亮香艳的辣椒油的羊杂碎被端了上来。
克拉克一边吃一边连连说,“这是什么呀?简直就是大杂烩,不过真好吃。”他边说,边被辣得直吸气。
纳清荷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道菜,这可是咱宁夏最著名的一道清真美食。”
克拉克睁大了眼睛:“哦!纳董事长,这道菜是不是做起来很复杂?您能不能给我讲讲它的做法?”
纳清荷说:“我们回族人是做羊杂碎的行家,首先,在加工制作时要求十分严格,先是要收拾、清洗得彻底,比如说,在加工头、蹄时,毛要燎得干干净净,耳洞、鼻孔等凹陷处都要用红热的铁杆子反复燎烧,直到头蹄的表皮呈现出黄亮的颜色才行。心肝肠肚等内脏要先用碱醋淘洗。此外,还要把羊肺用面汤冲灌,不过,那种吃法如今多数人不太欢迎了……”
就在纳清荷介绍的功夫,克拉克已把一大碗羊杂碎吃得一干二净,并连连说:“好吃!好吃!”
吃过早餐,他们又回到办公室,纳清荷向克拉克先生介绍鸿宾楼的管理机制。她告诉克拉克,当初,酒店就定位为饭菜大众化,这是因为银川市的饭店、宾馆不少于数百家,带“星”的也有十几家。所以要打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一开始就不能急于求成。
克拉克听了连连点头,他说:“纳董事长,你说的很正确。企业经营犹如博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纳清荷告诉克拉克,她曾对银川市市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周边的市场消费群体作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所以她一上任,就拿出第一招:“消费大众化,饭菜特色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一体化。”这样就确立了一条具有自我特色发展的道路。在经营中,为了更好地体现饭菜特色,鸿宾楼坚持以绿色产品为主,兼营全国各地名吃,高、中、低档三箭齐发。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了完美服务。
在纳清荷介绍酒店的情况时,克拉克一直在注意地倾听着,并不时地点点头。
纳清荷告诉克拉克,鸿宾楼实行管理干部聘用制,能上能下;职工实行合同制,能进能出;工资实行岗位制,能高能低。这种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各部门经理和下面各层的管理干部凡是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继续聘用,连续几个月不能完成任务和各项指标的,或调换工作岗位,或降职使用,重者当即解聘。
克拉克饶有兴趣地听着,他说,想不到共产党的做法也改变了,这好像和以前的那个吃大锅饭的做法大不一样了。
纳清荷用一双富于表情的大眼睛看着他说:“是不一样了。几年来,我们曾先后解聘了8名不称职的部门经理,其中有两名部门经理被降到厨房做勤工。相反,我们对工作突出的6名基层骨干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这样职工实行合同制,能进能出。职工的使用不再是终身制,只进不出的现象没有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的弊端也没有了,彻底解决了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合理使用,这样一来,职工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至于工资,鸿宾楼实行岗位制,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并且坚持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拉开档次,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多劳多得,以往的那种平均主义、大锅饭早已进入了历史。”
克拉克用那双深沉的眼睛看着纳清荷,十分真诚地说:“纳董事长,你真了不起,我认为你为中国的清真饮食业创造出了一个奇迹!”
听到克拉克由衷的称赞,纳清荷的脸红了。
一连几天,克拉克先生都在鸿宾楼考察调研,他还和酒店几个部门的经理谈话,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他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纳清荷忘我工作的事迹,比如她待人平等,从不任人唯亲,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没有节假日。克拉克先生深有感触地对区委书记范立国说:“我终于发现了鸿宾楼发展的秘诀,这就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是世界一流的。”
晚上,克拉克邀请纳清荷去吃西餐。
他是想用他的方式来答谢纳清荷一连数日对他的关照。
可是纳清荷却说,“真是对不起,我晚上没有时间。”
克拉克说,“我们不是去消磨时光,而是去谈生意。可以吗?”他的浅蓝色大眼睛里一片诚意,这让纳清荷感到无法拒绝。
这是一家临湖的西餐厅,窗外,月光温柔,如一片白银倾泻在草坪上,几个小青年在草坪上无拘无束地弹着吉他,唱着情歌。
克拉克请纳清荷自己点餐,纳清荷点了一份牛扒。克拉克点了一份比萨饼。
大厅里,一个年轻人正弹奏着海顿的—首小步舞曲。
当服务生端上他们所点的东西后,克拉克非常有绅士风度地在俩人面前的小酒杯里斟上了红葡萄酒。
他端起了酒杯,“纳董事长,我很敬佩你,你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中国女性。但是也请允许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纳清荷睁大了一双好看的眼睛看着他,急切地想听他的下一句话。
“可是,”克拉克却说:“在我提出这个小小的建议之前,请先干了这一杯酒。”纳清荷只好遵命。
“纳董事长,我记得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员工们是怎样称呼你的?”
纳清荷优雅地微笑着,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克拉克继续说道:“他们叫你铁娘子。可是,我要对你说的是,你是一个女人,你不是铁人。你应该有充分休息的时间,你也应该有享受生活的时候。”
看着克拉克那诚恳的目光,关切的表情,纳清荷十分感动。这么多年来,她还从没有从一个男人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肺腑之言。她分明感到了克拉克的一片诚意。
她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低声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啊!我不这样,这么大的一个酒店可怎么运转下去啊!”
“这就是你的问题。”克拉克一脸严肃地看着纳清荷,又说道:“一个当老板的不能把自己先累死了才能让酒店运作。他应该是一个谋大局的人,而具体的工作都要靠他的下属来完成。”
纳清荷虚心地说:“克拉克先生,您的建议我会考虑的。”
而克拉克却用那双灰蓝色的大眼睛紧紧地盯住纳清荷,逼近一步说:“仅仅是考虑吗?我还有一个建议,我想到沙坡头去一趟,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
纳清荷一下子变得犹豫不决起来。她沉吟了一下说:“可是……克拉克先生,您是知道的……我很忙。如果……您想去,我会安排专人陪您前去的。”
可是,克拉克却坚定地说:“不!我要你去。我想知道,你离开几天,你的酒店还会不会正常运转下去。”听了克拉克的话,纳清荷的心一下瘫软了,她感到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拒绝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