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爱伊河畔
30342500000072

第72章 农民企业家

霞光钓鱼台开张的日子说到就到了。

就像这世界上所有的新鲜事物一样,一大早,赵强的鱼湖边就围上了一大群看热闹的村民们。人们熙熙攘攘地把赵强的霞光钓鱼台围得水泄不通。真像是这里要办喜事一样。赵强和娇娇满面春风,热情地招呼着乡亲们就座,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坐得下来。乡下人见啥都好奇。就在湖边,小院里转来转去地看着、瞧着、嘴巴里嗞嗞地响着。

自从赵强来到梨花村养鱼,就成为这个庄子里的一个新闻人物。人们时时刻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连男人们晚上出来解个手,撒个尿,都要顺便朝这边瞭望上几眼。近几日,随着一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农家小院出现在赵强的鱼塘边。满庄子的人,差不多大人小孩子,饭后茶余的话题就全是这个了。

小院很精神,绿树、红瓦、白墙,相映成趣,木格子的窗棂,透着几分灵气。院内一溜的青石子铺路,每一间小屋的门前都备有花池,池内的花草姹紫嫣红。再看小屋的里面,每一间的屋内都简简单单地摆放着几样家具。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椅子,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彩电。这就是霞光钓鱼台的全部家当了。原本,赵强只是想在湖边搭建几个简易的小凉棚,让前来垂钓的人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就行了,可是后来一想,宁夏这地方,冬季漫长,春夏短促,不如就地建起一座农家小院,客人玩得累了也有个歇息的地方,客人玩得晚了,也可以就地住宿,岂不是更好。

小院的风格完全仿照江南那边风格,也是赵强想到学艺时师傅家的小院,小院分为上房,下房,左厢房,右厢房。院子的中间种着一棵大槐树,师傅说那是一棵招财树。冬不凉夏不热。招财进宝。再说,他和娇娇约定“五一”结婚,结婚的新房在哪儿?他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大本营把家安到城里去。娇娇对他的想法总是支持的,于是,在目前客人还达不到饱和的情况下,这里也便是他们的新家了。

娇娇以十二分的热情收拾着这个新的小天地,她让母亲剪了几个鲤鱼跳龙门的剪纸,还有一些牡丹花,小胖娃娃之类的,每一个玻璃窗上都贴上了一个,显得十分喜庆。当然,她还让母亲剪了几个大红喜字,那是要等到办喜事时才能贴的。她把这几个大红喜字用几张旧报纸一层又一层地包好,放在一个箱底里,像是怕被谁偷了去。

经过了重重磨难,赵强的事业一帆风顺起来,这阵子,生意越来越兴隆,但是他并不知足,他一天到晚总是在琢磨着,怎样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干得大些再大些。娇娇看到他在鱼湖边一坐就是一天半天,像座石雕像一样,一动也不动。春天,湖边风大,娇娇怕他着凉,劝他到屋里去坐,可他就像一头犟牛一样,拉也拉不动。

娇娇哪里能知道,在赵强的心里,正勾画着一幅未来的蓝图。他时时刻刻都被自己心中的梦想激励着,鼓舞着。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就不信了,别人能做到的事他就做不到。面对村里人的议论,他不是没想过,可是他坚信梦总是会实现的。他要一直向前走下去。无论前面的路有多曲折,有多坎坷,他都绝不回头。春天的到来,春天的气息,都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春天,就像在他的心里悄悄地撒下了一颗梦的种子,这颗种子要发芽,要开花,要结果。有时,他想,自己到底要什么,又似乎很茫然。从本质上来说,他还是一个农民,不过是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式农民。他像所有的青年人一样,喜欢城市,喜欢城市里的现代化程度,喜欢城市的那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是他又不喜欢城市的喧嚣,不喜欢城市的冷漠,不喜欢城市的拥挤,不喜欢城里人的心态,他想,城里人活得太累了太苦了,他们不但要忙于自己的事业,还要忙于人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城里人的住房又太狭小了,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富翁,所居住的也不过是几百平方米而已,疲惫的身心一时一刻都得不到真正的放松和休息。赵强觉得他们真可怜。他从小就认为,人是属于大自然的,离开了大自然,人就活得憋屈,活得难受,活得没有生气。所以他又要回到农村来。在这里,他感到身心无比地舒畅,每日头顶蓝天白云,脚踏金色的黄土大地,居室何其大也!

但他又不会满足于做一个父亲那样的农民,不满足于吃好穿好,在银行里有着几个存款。有时,他也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糊涂,在村子里,人们从来不把他当作一个农民,甚至把他当作一个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的眼里,他又是一个十足的农民。但是,不管怎么样,他想,雁过留影,人过留声,人活一世,总不能空手走一遭,总要在这个世界上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可是,什么样的事才是大事呢?怎么样才能做出这个大事呢?

赵强苦苦地思索着。

太阳升起来了。

霞光钓鱼台沐浴在一片春天的朝霞里。

一大早,赵强就和娇娇收拾停当了一切。鞭炮买来了,撒花买来了,香蕉、苹果、梨、桃、糖、瓜子也已摆在几张钓鱼台上,还有香烟、火柴,香槟酒。

厨房里,新聘的厨师在忙碌着。还有几个小姑娘是村子里的乡里乡亲。其中有一个细高个头,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扎着长长马尾巴小辫的姑娘是赵强二舅家的芙蓉。此次钓鱼台的开张,为村里解决了5个闲散劳动力。就冲这,村长王福贵就大力支持赵强,还前来为赵强助兴剪彩。

上午9时一过,邀请的各方客人陆续来到。村民们一个个扶老携幼,在窗外扒着眼睛就像看西洋景一样朝屋里看。

纳清荷和克拉克是搭乘一辆车来到的,他们一到,就吸引了全村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球。许多人毫无顾忌地把克拉克围了起来,并说,“瞧,还来了个老外呢!看!快看!他的眼睛是蓝色的。”

“不对不对,是灰色的。”

“你才不对呢!是蓝色的。”

“是灰色的。”他们为此争论不休。

有个小男孩儿大胆地问克拉克:“嗨!老外,能告诉我,你是那个国家的吗?”

克拉克反问男孩:“你看我像那个国家的?”

克拉克这一张口不要紧,更把所有的村民们吓了一大跳。因为他的汉话说得太好了,字正腔圆,简直就像是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那个男播音员的嘴里说出来的一样。

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你说他是个外国人吗?该不会是个二毛子吧?”

“不会吧!”

“那咋他的北京话说得这么好?”

克拉克毫不在乎村民们对他的各种议论,而是亲切友好地和几个村民们握了握手,并不停地用汉话向他们问好。末了。他还顺便抱起了一个小男孩,并问小男孩,“你会讲英语吗?”

偏巧这个小男孩是梨花村里学习最好的一个,刚刚上小学四年级,也刚刚学会说早晨好!学校里并没有开设外语,这个小男孩是从电视节目里学到的。小男孩扭扭地说了句“GOODMAOING”这可把克拉克乐坏了。他给这个小男孩又教了几句,什么下午好!晚上好!你吃了吗?小男孩很快就学会了。克拉克直夸这个小男孩聪明,有语言天分。把小男孩的父母骄傲得头都仰得比平日里高了。

随后柳依依和古博文也到了,图娅是和凌洋一块来到的。夏雪禅因为母亲有病,赶回兰州去探望,这让赵强有些遗憾。

就在大家在一起叙旧时,有人高声叫道:“强哥,范书记来了!”闻听此言,赵强吃了一惊,他并没有请范书记。但他顾不上多想,忙大步迎了上去。

只见一身藏青色西装的范立国系着一条红色领带,脚下是一双黑色皮鞋,显得神采飞扬。他大声地对赵强说:“赵董事长,怎么这么大的喜事也不通知我,我只好当一回不速之客了。”

赵强高兴得满脸都是笑窝,他说:“范书记啊您可别见怪,我第一个想请的就是您,可是我爸不让请,他说范书记日理万机,就不要打扰他了。”

赵老大也在一旁满脸是笑地说:“范书记,您别怪赵强,要怪就怪我吧!是我不让他请您的。”

范立国这才注意到人群中的赵老大,他灰头土脸的,正在帮灶上抹土灶,刚才没好意思往前凑。范立国向赵老大伸出了手,可是赵老大却把手缩了回来,原来他的手上满是泥巴。

范立国还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关切地问道:“赵老哥,你的身体近来还好吗?”

赵老大感动地说:“范书记,难为你还记得我这个老不中用的,身体好多了。”

范立国又和克拉克握手,他说:“克拉克教授,欢迎你来中国,这一次是不是要多留几天呢?”克拉克高兴地说:“范书记,我现在把中国当成我自己的家了,我自己的家快成旅店了。”众人听了一阵哈哈大笑。

范立国又和凌洋握手,他说:“小凌,你的酒厂什么时候投产啊?到时候可别忘了我啊!”

凌洋见到范书记,高兴地说:“范书记,我一定不会忘了你的。”

随后,范立国在赵强的陪同下,观看了整个霞光钓鱼台的设施,并称赞他想得长远,干得好。范立国说:“小赵啊!你是新一代的农民企业家,从你这一代起,农民这个词的概念就得重新改写了。农民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青天的那个意义上的农民了。但是,你的思想还是要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农民的身份,比如说,你这个霞光钓鱼台,是不是再搞大一些,搞成个霞光休闲垂钓度假村,不光要发展水中养殖,还要在水面养殖些鸭子、鹅,水下再种植一些莲藕、茭白等经济作物。咱的眼光呢!也不要只是放在城里人身上,要放在全国、全世界,请国内外的游人都到你这里享受一流的农家风光,农家菜、农家风情。你好好干,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就去找我。”

范立国又一一和纳清荷、克拉克、凌洋、图娅、古博文、柳依依,以及乡亲们握手告别。他并不是来参加赵强的开张仪式的,而是视察工作刚好路过这里,看到张灯结彩,十分热闹。顺便过来看看。

赵强对范立国说:“范书记,今天您既然已经来了,就主持一下霞光钓鱼台的开张仪式吧?”

范立国忙摇了摇手,“噢!不用了,不用了,你们还是按原定计划进行吧!我仅仅是路过,时间安排得很紧,我就不多说了。”说罢,他和大家辞别,钻进了那辆伴随着他不知跑了多少路的车子。

送走了范立国,大家又忙碌了起来。

仪式进行后,娇娇见赵强还时不时地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就问他:“强子哥,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赵强对娇娇说:“娇娇,我在想范书记刚才说的那番话,是啊!我们还是有点小家子气,总是在小打小闹,总是跳不出小农意识,总是在想什么是农村人啊,什么是城里人的。什么时候我们能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想法,大胆地干一番事业呢?”

听了赵强的话,娇娇也陷入了沉思,她说:“是啊,范书记刚才的一番话也让我想了很多。我们是不是再和纳总他们商量商量?”

赵强一拍掌,“你这个主意好,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饭后,大家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纳清荷说:“赵强,我真为你高兴,你的路子越走越宽敞了。不过范书记的建议你还要好好考虑考虑。如今干事业起点就要高,若是小打小闹,那不就像小老太婆的缠脚,自己把自己缠住了。”

凌洋握着赵强的手,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热情,恳切地说:“赵董事长,你比我年轻,我就叫你小老弟,你给我做出了榜样,让咱们在事业的金光大道上一起努力吧!”

坐在一旁的克拉克也说话了:“成功要靠三件事才能赢得,这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赵董事长,你的霞光钓鱼台创意很好,只是经营规模太小了,只能满足一家一户的需求,如果来上几十个人就容纳不下了。可是,我刚才仔细地把周边的环境看了一下,你这里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这里地处黄河之畔,风景优美,乡风淳朴,物资丰富,如果你再想想办法,我想,你一定会创造出奇迹的。”

傍晚,天边燃起了一堆堆火一样的晚霞。赵强坐在湖边,心中的激情犹如这天边的云霞一般,轰轰烈烈,气势不凡。他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精神的、物质的、事业的、爱情的、各种各样,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鼻子底下的那一点点地方,而是要将企业建设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这才是最终目标。人生也是这样,不能只贪图眼前利益的得失,要为自己设立一个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并不断地努力努力努力,追求最大的成功。想着想着,他忽然认为自己应该再出去走走,开开眼界,看看外面的天地。可是“五一”结婚的事怎么办?他们的婚期已经一推再推。

当娇娇来到时,赵强见四下里没人,便在娇娇的脸上深深吻了一下,以少有的温柔问道:“娇娇,今天你累坏了吧?要不要歇一天?”

娇娇把小嘴一撅,“哼!一定是有什么事又要求我了不是,你就尽管说吧!我可不喜欢说话拐弯抹角的人。”赵强依然搂着娇娇说:“我想再把我们的事业做大一些,还想乘这个季节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做法。”娇娇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把推开了他,“你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又想推迟咱们的婚期是不是?我答应你,你走吧,想走多长时间就走多长时间。我才不管呢?”

赵强又把娇娇一把拉了过来,并紧紧地搂着她说,“要不这样,咱们先结婚,结婚后我们一块出去好不好?”

娇娇叹了口气说:“你把咱们当成大款了,你的心思我知道,不就是想把霞光钓鱼台改成霞光度假村吗?咱们哪来那么多钱?”

赵强说:“我已经和范书记联系过了,咱们可以贷款,政府对农民企业的贷款是很支持的。”

娇娇略思忖了一下说:“我这儿好说,就怕我爸和我妈那里过不了关。”

赵强说:“十一吧!等到了十一,我给你举办一个最隆重的婚礼。娇娇,我们还年轻。我想趁着年轻多做些事情。”赵强的眼睛诚恳地盯住娇娇的眼睛,直到他认为娇娇的心彻底软了下来。

娇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现在能说什么呢?什么都得由你了。”

赵强高兴地说:“这么说,你同意了。”娇娇说:“我不同意又能怎样,你的主意谁能改得了。”

赵强在娇娇的脸上动情地亲了一下,说:“娇娇,你真是我的好老婆。让我怎么谢你呢?”

娇娇轻轻打了她一下,“去!又没个正经了。”

几天之后,赵强拎着一个行李箱,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