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这样做就会有钱
30396400000010

第10章 注重人品——财富跟着美德来(2)

一天晚上,天空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计,已是深夜。他上床刚睡着,迷迷糊糊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厨师。厨师说客栈来了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过去,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赚一分钱。从心情上来说,王永庆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雨赚这一分钱,但为了维持平日信用,他二话没说,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条麻袋,将米送到客栈。回来时,他的全身都湿透了。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就完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原来的米就不会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小小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要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并将其记在本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了过去。

不过,由于嘉义大多数家庭都靠做工谋生,收入微薄,少有闲钱。他主动送米上门,如果马上收钱,碰上顾客手头紧,会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庆并不急于收钱。他把全体顾客按发薪日期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等顾客领了薪水,再去一拨儿一拨儿地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顺利,从无拖欠现象。

由于王永庆处处替顾客设想,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越传越大,整个嘉义都知道了这位心眼特别好的少年老板。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后来,他谈到开米店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虽然当时谈不上什么管理知识,但是为了服务客户,做好生意,就认为有必要掌握客户需要买米及方便付款的日子。没想到,由此追求实际需要的一点小构想,竟能作为起步的基础,逐渐扩充演变成为事业管理的逻辑,今天台塑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都可以说起源于此。”

对于商人来说,经商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但唯有先做好人,处处为客户着想,才能达到人聚财也聚的局面。

好口碑才有大利润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经商的原则。讲诚守信,是开展人际交往和商业经营的“金字招牌”。

良好的信誉,是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础。香港船王包玉刚非常重视建立良好的信誉,视信誉为立业之本。1967年,他经营的船队参与中东石油运输出租时,为使中国船队得到欧美石油公司的信任,他亲自组织、调度人员装油运输。在他严密计算统筹安排下,船队在茫茫大海中如期归来,并提前8小时完成任务,让以唯一承租中国船队的这家美国石油公司十分满意,终于为中国船队在国际航运界立住脚,并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包玉刚能在国际航运业激烈的竞争中安渡难关,也与他善于巩固合作者的关系,获得合作者的支持有关。例如,包玉刚从1961年起即向日本订造船只,并长期同船厂保持生意关系,即使在航运业萧条或造船业处于淡季时,哪怕自己吃些亏也仍向日本订船,包玉刚船队有90%的船只都是在日本建造的。

由于这种关系,日本船商对他一直存感激之心,视他为船厂“最高贵的主顾”。后来情况好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向日本订造船只,船厂在忙不过来、不再接受订单的情况下,只要是包玉刚需要订船,船厂向无二话,优先承揽。包玉刚与船厂的这种“患难之交”的特殊客户关系,使他在航运业获益颇多。包玉刚在经营中以诚实、重信誉取信于客户,这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玉刚事业获得成功。与他的善于借助金融力量、争取银行家的支持有关。这一点可以说是他发展事业时所采取的一项策略。

包玉刚早年即是一个颇有发展前途的青年银行家,他的经营风格完全是银行家稳健求益的作风。企业能有这种作风,很容易受到银行家的赏识。包玉刚能获得香港汇丰银行的支持,也同此有很大关系。

香港汇丰银行是英国人开办的,资产雄厚,信誉颇佳。包玉刚知道,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若有银行的支持会更容易些。创业之初,包玉刚曾直接去游说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此人在1962年升任汇丰的首脑。开始时,汇丰对买船生意并无兴趣,认为搞航运太冒险,不肯贷款投资。但在包玉刚稳健作风的影响下,终于答应贷款,支持包氏的事业。自此,双方建立了良好的生意往来关系。日后桑达士主政汇丰,更是大力支持包玉刚,包的银行业务也大部分由汇丰处理。1970年,双方合资成立了“环球航运投资有限公司”。不久包玉刚又成为汇丰银行董事。桑达士离任后的继任首脑赛耶,认为双方合作很好,遂第二次投资给包玉刚。包玉刚良好的信誉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遇,这也是他成功的妙诀之一。

真正成功的商人都知道,商业运作最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重要的是讲诚实。一句话,只有在商道上有一颗诚心,生意才会长久。财富也会不断地滚滚而来。

人无信则不富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经商的原则。诚信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就是名声或信誉,是开展人际交往和商业经营的“金字招牌”。

白手起家的森信公司董事长岑杰英,在他3岁时随家人从广东南海移居香港,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全家人生计重担自然落在他的肩上。20岁时岑杰英开始找工作。他在一家纸行一干就是10年,后来因为纸行破产,岑杰英开始成立自己的公司。1965年,岑杰英创立了森信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员工只有他自己,送货、接单、见客户、做会计都由自己承担。就是这样开始,到了1995年,森信公司全年的营业额已达15.4亿港元,销售纸品数量达21万吨。森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为上市公司。做生意几十年,岑杰英经常在朋友间感慨:“父亲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但他留下一个‘信’字,在他眼中,信誉是人的第一生命,人无信不立。这个字可以说令我受益终生。”岑杰英将自己创立的洋纸公司命名为森信,其含义是:“森”代表森林,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信”代表信誉,诚信为先是他的公司生意的文化标志。

岑杰英曾多次在公共场合指出,香港印刷业与时俱进,发展至今日,成为与德国、美国、日本齐名的全球四大印刷中心,主要是以质量好、价格廉、速度快、交货期准而享誉世界。他不仅与客户做生意非常讲信誉,对公司职员也是最看重信用。岑杰英说,公司业绩倍增,领先同业,主要是因为自己与员工多了一份深厚感情。公司管理层人员,绝大部分是从在公司服务多年的员工中提拔的,合作自然默契。而且他肯听别人的意见,只要有道理,他都会采纳。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商业经营者必备的品德。

其实经商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但只有先做好人,才能赚大钱。当然,做人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吃眼前亏,但是若能取信于人、取信于社会,则不仅良心上得到安宁,将来很有可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与支持。陈嘉庚替父还债就是一个经商以做人为先的典范。

陈嘉庚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了20余万元的巨债。按常理说,儿子不必承担父亲的债务,但陈嘉庚却暗下决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在创业的最初几年,他年年估量自己的财力情况,为早日还清父债而努力。消息传出,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法律早就规定,父子债不相及,况且还是几十万元的巨债。然而陈嘉庚认为,信以处世、诚以待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做生意更要以做人为先,做到守信如潮。他与债权人议妥后,真的很快就还清了欠账。

陈嘉庚还清与己无关的父债,震动了整个新加坡,在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华侨中,被认为是一件了不起的义举,陈嘉庚由此在东南亚地区获得了出乎意料的信誉。

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从古到今每个成功的商家都是依靠“诚信”起家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诚信是事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挣钱做人的基本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商人一般都不愿雇用头脑灵活的人做事,唯独有一位叫刀闲的齐国商人专门雇用这种人,并给以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去干。事实证明,这些雇工干得十分卖力,也非常出色。

明代苏州有家叫孙春阳的杂货店,分为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和蜡烛房。“售者由柜上取下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自明代至清朝乾隆年间200多年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像苏州这种店铺林立之地,孙春阳的杂货房生意竟然能兴盛200多年,其成功得益于用人以诚,店规之严。

清朝道光年间,黔商胡荣命在江西经商50余年,由于他待人以诚、童叟无欺,因而名声大噪。晚年罢业回乡,有人要求“以重金赁其肆名”,他一口回绝,并说:“如果你果真诚实的话,为何要借我的名呢?”由此可见,“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经商的传统美德。

因此,搞买卖,做生意,是以赚钱为目的,但一定要遵守其道德规范和交易规则。你要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真正站住脚,就非得遵守和坚持道德规则不可。遵守和坚持道德规则,最为关键的是要讲诚信。

用感恩赢得财富

感恩,是一种穿透人心的智慧。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定谦卑而充满大爱,和这样的人交往,会使人觉得欣慰并乐于付出帮助。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种智慧。当和富人交往时,若能适时适当地表达出感恩之心、感谢之情,则必会让他对你更加信任、更加赞赏,从而可能更加主动地帮助你。

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纯粹的施与受。任何人付出后,都渴望得到一定的回报。哪怕这份回报不是沉甸甸的物质,但也应有一个眼神、一抹微笑或者一份可憧憬的希望。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缺乏生存智慧的,也是注定无法获得别人欢心的。

房产公司的赵经理为刚来城里工作的同乡小王租了一套房子,小王很满意。可小王是个马大哈,而且他觉得赵经理路子宽、人际广,给他找房也没费多少事,所以事后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赵经理有点生气,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半天,对方原来根本不领情,连有点敷衍的感谢话都没有。从此,赵经理就和小王疏远了,而小王却莫名其妙,还认为是这个同乡有点钱就看不起人了。

感恩不但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更是一种高明的处事态度。当你对富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时,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悄然变化,彼此间变得更亲密、更和谐。你们会隐隐产生一种共鸣,相互间更加欢悦、满意,从而为接下来的深交,奠定更加和谐的基础。反之,则可能产生隔阂。你觉得富人狗眼看人低、不尊重你,而富人却觉得你不识好人心、狼心狗肺。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则可能是你们分道扬镳,所有的情意都荡然无存。可见,懂得感恩对人际关系是多么重要!

感恩也是一种力量。面对一颗真诚的感激之心,没有谁能无动于衷、冷漠拒绝,哪怕是曾经面对过大风大浪、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富人,也会从你的感恩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读出真挚的尊重。

教师节到了,所有的孩子都给老师送了一份礼物,有的送贺卡,有的送杯子,还有的甚至送更贵重的物品。

一个家境贫寒、学习很差的孩子,只给老师送了一束野花。大家都笑了起来,因为这样的野花根本不值钱。

老师温和地说:“谢谢你,这些花真漂亮,你从哪里采来的啊?”孩子咬着嘴唇说:“我走了很远的路,从几十里外的山上采来的。”

老师感动地说:“谢谢,下次不要这样了,直接从附近采些野花给老师做礼物吧!”

孩子扬起小脸,认真地说:“不,老师,我还要去。因为走路也是礼物的一部分。”

在和富人的交往中,我们其实也是那个穷孩子。可是,穷孩子不一定不懂得表达感恩,也不一定不善于表达感恩。只要我们竭尽所能,将感恩之心力所能及地表达出来,那富人一定能读懂我们的心意,并相信我们的真诚。

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必定会被人尊重、被人欣赏、被人注意和笼络。因为金钱有价,但感恩的美德却无价。而一旦有哪个人才华横溢又懂得感恩,那更是会成为富人们不惜花大力气争抢的对象了。

斯坦因曼斯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德国经济不景气而失业,流落到了美国。在他举目无亲、到处流浪之时,一个小工厂的老板给了他一份工作,雇他担任制造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斯坦因曼斯非常感激,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很快便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

这时,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无法修好。当他们请来斯坦因曼斯之后,他很快让马达正常运转了。

福特先生得知此事后对斯坦因曼斯十分欣赏,他亲自邀请他加盟福特公司,并承诺高薪高职。但斯坦因曼斯却一口拒绝了:“我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那家工厂的老板帮助了我,我非常地感激他,我不能忘恩负义、见利忘义。”

福特先生先是非常遗憾,继而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能进福特公司为荣,而这个人却因为对老板感恩而舍弃这样的机会。

不久,福特作出收购那家小工厂的决定。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样一家小工厂根本没有理由进入福特的视野。但福特先生却意味深长地说:“值得,很值得。因为那里有斯坦因曼斯!”

如果斯坦因曼斯仅仅是有才华,那只会让福特欣赏,但不会让他如此费心和重视。所以说,在和富人交往时,如果你有才华、有气质、有口才固然好,但如果你什么也没有,那就多多学会感恩吧!只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也能跳进富人的眼帘,获得他的支持和重视。因为有时候,懂得感恩比空有才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