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新论
3047500000028

第28章 生态文化(2)

2.禁止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那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

3.鼓励植树造林,保护动物。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先知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明知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对生命、对生物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关于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先知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先知,被蚂蚁咬了一口,盛怒之下,便下令手下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真主为此告诫他说:‘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

4.保护动物有回赐,伤害动物有罪。先知借此晓谕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他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了几只皱鸟,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他便问:“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做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笼养取乐,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用动物演出等。无论何种动物,若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则不能伤害它们。

5.动物的权利须确保。在人类明确提出人权概念之几百年前,穆斯林法学家率先提出了动物权利。主要包括与人类同住的牲畜和动物有生存的权利。人们应当向它们提供所必需的饲料和水,即使病、老或闲置无用,也须饲养它们。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时不能使它们超过负荷,过度劳累,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者异类动物的伤害。应该细心照料它们,以免受到伤害。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等动物咽气,肉体冷却后才能开始剥皮、割肉。饲养动物的人有责任为它们准备好休息的场地,供给足够的饮水。在发情季节,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从动物身上挤奶,应考虑母畜对幼畜的喂养的需要,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从蜂窝里取蜂蜜时,不能取尽,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蜜蜂自己食用。先知还给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发现一口井,喜出望外,汲水痛饮,饮毕上路。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急喘气,舔湿土,有干渴状。此人自语,此狗必渴,如同我方才之难忍。他走到井口汲上水来,返回去让狗喝,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后代的穆斯林法学家收集早期的“圣训”和规章,制定了包括保护动物、森林、树木、牧草、水源等的一系列法律,成为约束穆斯林行为的有力武器。伊斯兰文明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穆罕默德郑重其事地指出:“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他说:“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在水中、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

6.当代伊斯兰国家的环保努力。当代伊斯兰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已经和正在采取种种措施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2000年10月23日-25日,由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伊斯兰发展银行等机构代表和一些伊斯兰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伊斯兰国家环保会议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召开。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反复协商,通过一个重要文件—《吉达宣言》。《宣言》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恢复和发展伊斯兰的生态平衡理念和环保实践;第二,要建立与当今全球环保事业相适应的并能体现伊斯兰精神的伊斯兰世界环保机构;第三,鼓励专家学者致力于环境科学与伊斯兰法学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以便适应不断发展的环保形势;第四,强调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从伊斯兰的角度提高穆斯林大众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第五,强调清真寺、各种媒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民间组织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第六,呼吁尽快建立伊斯兰世界环境信息中心,并利用互联网,加强交流,促进合作;第七,重视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努力寻找对策;第八,与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加强合作,以改善伊斯兰世界环境状况。在当代伊斯兰国家中,阿联酋的环保工作成就突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高度评价阿联酋在发展农业、绿化国土、防沙治沙、净化环境,减少沙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发展。

三、伊斯兰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

由上可知,伊斯兰生态文化内涵丰富,特色独具,深入开掘其内在的丰厚文化底蕴,对于缓解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第一,继承和发展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整体生态文明思想,并对它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现代内容,从而使其成为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既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又能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文明和环境思维方式。

第二,在继承伊斯兰传统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确立一种既能维护生态平衡,又能适应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目前,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即穆斯林)约有10多亿,主要聚居在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正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舒适的物质生活环境和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如果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创造,而置生态环境危机于不顾,那么,这样的现代化是毫无意义的。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生态环境基础相当脆弱,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油气污染非常严重。在此情况下,若再不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不但会影响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危及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我国也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约200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尽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而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西部尤其是西北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仍很突出,日益严重的扬尘天气和沙尘暴就其中最典型的个案。就以生态环境原先相对较好的青海为例。该省目前森林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的0.26%,草地面积占46.3%,水面占1.8%,沙漠、戈壁、荒漠面积则占45%。草原严重退化,海西州和海南州的许多地方已成荒漠和沙漠。水资源紧缺,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大都断流,造成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盐碱化加重。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污染日益加剧。宁夏、甘肃的环境问题也不容乐观。沙漠、荒漠戈壁面积原本所占比例就较大,加之近几年的人为破坏(如挖甘草,采集发菜、盲目办工厂、搞开发等),使得环境问题雪上加霜。银川、兰州市是受沙尘暴袭击最严重的城市。

目前流行的环境保护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设法补偿或部分补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日益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因为它是先破坏,后补偿,所以是滞后的、消极的。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先污染、再来治理,不但代价高,而且也很难使生态环境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更主要的应当设法不破坏(或少破坏),这才是超前的、积极的方法,即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而在这方面,伊斯兰教关于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对人们是会有启发的。

第三,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即不再是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追求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向自然界发起了无限的进攻,一方面以掠夺式的开发和竭泽而渔的方式拼命向自然界索取;另一方面又无顾忌地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各种废物,以超越自然净化能力的速度污染环境。无节制的夺取和无顾忌的污染,使得大自然不堪重负。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现代工业社会,每人每年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包括消耗各种矿物质以及对于土壤的侵蚀)是45吨至85吨。各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全球自然生态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减少1/3,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在2075年前被耗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消费欲望无限制地膨胀,无节制地消费的话,那么地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就会流尽最后一滴血。今天,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资源的4/5。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资源消耗国。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但资源消耗却占世界的25%。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按现在的生活水平,他一生在消耗2亿升水、2000万升汽油、1万吨钢、1000立方米木材。如果其他国家的人也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那么需要20个地球才能满足需要。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强调节约资源,适度消费,显得至关重要。各国在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挖掘伊斯兰文化中的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以此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环保工作,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