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新论
3047500000036

第36章 教育文化(4)

伊斯兰教为什么强调义务教育呢?根据教义,人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万物之灵长,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真主以理智、知识和思维能力使其有别于、优越于一切动物。为了完成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的使命,为了有效地管理好这个世界,建设好这个世界,人必须使知识代代相传,不断更新,不断发展,为此,就必须责成每一个人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而不能使学习、求知变成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情。

(二)两性平等受教育观——求知,乃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

在中外历史上,对男女是否有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历来众说纷纭,而主张女子不应与男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者居多。欧洲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还为女子是否有灵魂,女子是否为人而争论不休,认为女子是罪恶之源,也就根本谈不上确认其受教育的权利。而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也大都以女人为“祸水”,贬低其地位,民间流行“最毒莫过于妇人心”的说法。一代文化大师孔夫子也大发议论曰:“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出“三从四德”的节烈观,旨在反对女子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而伊斯兰教却不同,它早在7世纪初刚传播之时,就率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女子与男子在教育方面的平等权利。先知明确指出:“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尽管在穆斯林的教育实践中,女子教育有时也很薄弱,但正是由于先知的这一教导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女子教育从未中断过。伊斯兰国家的古代教育,不但要求男童入学,也鼓励女童入学。当今伊斯兰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子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层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女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都在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女博士生已不稀奇,中小学生则更加普遍。中国穆斯林女子教育由来已久,清真女寺、清真女学曾遍布全国各穆斯林地区。建国以后,女童上学由于男女没有分班而一度受到影响。但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随着女校的建立,穆斯林女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与日俱增,这与伊斯兰教的两性同等受教育观是分不开的。

(三)终身教育观——求知,从摇篮到坟墓

古往今来,各国各民族各种文化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育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然而,在过去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里,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仅仅局限于阶段性教育,有所谓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一个人取得最高学历就意味着学习上的登峰造极,从此就以最高学历为终身资本,一劳永逸,很少继续学习,继续受教育。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知识日益丰富,知识的更新周期也不断加快,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深感阶段性教育之不足,而提出终身教育思想。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推进成人教育国际会议,当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的勒格朗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他认为,数百年来,把一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部分用于教育,后半部分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是一个人从生到死不间断的终身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了这份报告,认为终身教育理论是鼓舞人心的,原则是可行的。从此以后,终身教育时髦起来,很快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而这种积极的思想,在伊斯兰教育文化中古已有之,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人淡忘罢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要求人们将求知作为一项天职的同时,还告诫人们:“求知,从摇篮到坟墓。”这句话可谓对终身教育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了——一个人呱呱坠地到寿终止寝,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永不满足,以便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迎接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使自己无愧于“代治者”的称号。

(四)大教育观——家庭、清真寺、校内校外,社会的所有空间均为教育场所,以宇宙为书本,以社会为学校,以综合教育为内容,以培养“代治者”为目标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只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教师由教会委任,以僧侣为师,排斥异教学者,基督教被定为一尊,扼杀理性和科学,迫害科学家,以培养神职人员和服从教会的人为目标,教育内容以教义为主,脱离实际,鄙视实用知识和体力劳动,信奉“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把宗教与生活截然分开,无视人们的世俗生活方面的需求,其结果阻碍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使整个欧洲的中世纪成为“黑暗时代”。而伊斯兰教育却与此不同,它的教育虽则以其教义为指导原则,但并没有妨碍整个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它提倡一种大教育观,这种大教育观有以下特征:(1)从教育时间上看,它提倡“求知,从摇篮到坟墓”,学习、受教育不受年龄的限制,而贯穿于人的一生,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全过程。(2)从教育空间上看,不限于校内教育,校内外的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如家庭、清真寺、学校甚至田间地头、工厂、作坊、商贸市场、军事营地、草原牧场、街头巷尾,均为教育场所,渗透于社会的每一角落,无一死角。总之,强调以宇宙是学校,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古兰经》更明确要求人们把注意力投向整个宇宙,观察其中的森罗万象,感悟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以大自然为书本,启迪智慧,脱离愚昧(10:101、2:164、3:51)。先知穆罕默德还要求“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求学的天地何其广也。(3)从教育内容上看,强调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相协调,信仰与科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推进,注重整体性、系统性,既不是以牺牲理性与科学为代价的神学教育,也不是以放弃信仰为代价的理性至上的科学教育。它要求人们处理好人与主、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三大关系。为此,把人在体力、智力、伦理、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加以开发。还注重学习异教文化成果,兼容并蓄,为我所用。(4)从教育对象上看,不分男女、老少、民族、种族、职业、地位、身份甚至宗教信仰,而面向全人类。这是因为,穆斯林认为,伊斯兰教是源于宇宙之主——安拉的真理,穆斯林不过是首先得道者,他们无意垄断这个真理。《古兰经》的行文语气在很多的地方都是“众人啊”、“人类啊”,“难道你们不觉悟吗”,表示安拉向人类呼唤,向人类发出信息,发出警告,发出训谕。因此,伊斯兰教把全人类作为教育的对象。正因为如此,中世纪的穆斯林学校在教师队伍中,既有穆斯林,也有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至于学生当中,异教学生则更为普遍了。中国穆斯林近代新式教育,也大胆聘请有学识的非穆斯林学者担任教师,还录取非穆斯林学生人校学习。各族各教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5)从培养目标上看,既不是培养埋头经书,不食人间烟火,专事宗教活动的宗教职业者(如有些宗教的神职人员、僧侣等),也不是培养具有很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贵族”,更不是培养蛰居书斋不谙世事的学究,而是培养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培养这个世界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这个管理者和建设者们的身份、职业可以不同(农民、工人、牧民、官员、商人、教师);与这种职业和身份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共同的:他们以不同的身份,从各自的领域,共同履行“代治者”的使命。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伊斯兰教育理论自有其独到之处。伊斯兰教育理论在伊斯兰国家的教育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世纪,穆斯林在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物理学、数学、化学、植物学、哲学、史学、逻辑学、文学、法学、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文化上的巨大繁荣,其原因,除了政治、经济等因素外,与伊斯兰教育理论分不开的。伊斯兰教教育理论促进了穆斯林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穆斯林社会的进步。在漫长的中世纪,当欧洲处在基督教的笼罩之下,陷入黑暗之中时,穆斯林文化却呈现出繁盛似锦、绚丽多彩的景象,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只是到了后来,尤其到了近代,穆斯林大众尤其是统治者背弃了伊斯兰教中原有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原则,尤其抛弃了伊斯兰教育理论中的大教育原则,教育只限于宗教教育、清真寺教育,于是出现了思想的僵化、观念的保守、学术文化的枯萎,加之西方列强的殖民化教育,使昔日辉煌灿烂的伊斯兰教育黯然失色了。今天,穆斯林民族如果能够弘扬伊斯兰教育文化的优良传统,遵循义务教育、两性平等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原则,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文化,那么,穆斯林教育、穆斯林文化将会再度出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