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古代诗歌
30622600000023

第23章 西昆体

我是导游

大家好,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带你去了解西昆体。它是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

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欧阳修曾说“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转引自《后村先生大全集》174卷),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流行一时。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我是擂主

西昆体的主要成员是谁?

是北宋初期的一个形式主义诗派,主要成员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他们刻意从形式上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他们曾相互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故名。北宋初期的西昆体,追求辞藻,堆砌文字,讲究韵律在艺术上标榜宗祖晚唐李商隐。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剽窃模仿。

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250首近体诗,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的就有202首。

挑战擂主

西昆体师法哪个诗人?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李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加以攻击。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西昆酬唱集》是中国西昆体诗集。2卷,宋初杨亿编。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编纂《册府元龟》。在修书之余,他们写诗唱和,并把这些诗编辑成集。集中缀辑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17人唱和诗248首,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3人的诗占4/5以上。集中以五七律诗为主。诗的内容有反映作者们流连光景、优游岁月的生活,如《别墅》、《夜讌》、《直夜》等;有咏前代帝王和宫廷故事的,如《始皇》、《汉宣》、《宣曲》等;有咏男女爱情的如《代意》、《无题》等;更多的是咏物诗如《鹤》、《梨》、《柳絮》、《萤》等。一般题材狭窄,诗情贫乏,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流行一时。

幸运擂台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朝中大臣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人,在皇帝藏书的秘阁西昆编书。在编书之余,他们模仿晚唐诗人李商隐,写了大量的酬唱诗。后来,杨亿又将这些诗结成集子,名为《西昆酬唱集》。这些应酬遣闷的诗作,以“雕章丽句”为能事,内容贫乏,语言浮艳,堆砌典故,虽然在形式上与李商隐的诗有点类似,却缺乏李商隐诗歌那种真挚深沉的情思。其中有的诗更是割裂文义,甚或干脆剽窃李商隐的诗句。这些诗是在西昆所写,所以被称为“西昆体”,由于作者都是达官贵人,在当时文坛上还一度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反对与抨击。这在当时优伶的表演中,也有及时的体现。

有一天,皇宫中演戏。两个优伶登场了,其中一个衣衫褴褛,破烂不堪。另一个便问道:“请问你是何人?”

穿破衣者答道:“我乃李商隐也。”

那一个显得很是吃惊:“什么?你便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李义山?”

穿破衣者微微颔首:“不敢,正是在下。”

那一个走上前,连连拱手,说:“不知大诗人在此,失敬!失敬!”接着,面露狐疑神色,将“李商隐”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又道:“鄙人不揣冒昧,斗胆相问:不知大诗人身上衣着,却为何这般寒伧?”

那“李商隐”“咳——”地一声长叹,说道:“原本我这一身衣服,也还像模像样的,只是近来,西昆秘阁的那一帮官员,把我抬了出来,口中说是尊崇,却原来是将我又拉又扯,又抓又撕,好好的一件衣服,竟被他们弄成这等模样!你说可气不可气?可恼不可恼?”

真宗和群臣一听,都大笑起来。伶人们以具体形象的表演,对“西昆体”这种形式主义诗风,作了不客气的讽刺,真是妙不可言。

后来,清代诗人蔡纶书的《读李义山四律》诗中,就吟咏了这件事:

骈体独开唐一代,骚心直接楚三闾。

西昆艳句凭人窃,绝倒优人裂帛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