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个人理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规划,同时规划方案也要视自身情况的变化而适时调整。面对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的增强,每个家庭都要作好投资理财。
理财行动要持之以恒
李嘉诚曾说,理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短时间是看不出效果的。在银行每天接触各种理财工具的银行工作人员小娟也说,理财的第一原则就是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投资。“股神”巴菲特也有着相同的观点:“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但是,真正能够在理财的道路上坚持的人并不多。前几年,基金都是翻倍增长,所以年长的投资者都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购买基金。但是,每年100%甚至200%的收益率并不是投资基金的常态,而是在特殊的牛市上涨行情中出现的特殊高回报。而理财是对一生财富的安排,如何在波动的行情中稳中求胜,是现在我们最应当考虑的。
张太太是一个有着多年理财经验的女士。关于理财,她有着自己的心得:“关于理财,每一个人的性格、方式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同。但是,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信念——如果自己有坚定相信和看好的投资方法,就一定要坚持。例如,你认为基金定投作为一种长期的理财投资品种,坚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时间可以收到可观回报的时候,那你就一定要坚持每个月都定投。不要看到股市行情不好,赔钱了,就放弃了自己的信念。我觉得既然是自己认定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可以说,任何一种理财方式都是时间见分晓。耐不住性子的人,也许短期内能够获得较高收益,但是,总会因为性子急而失去更多。就以基金为例,在众多的理财方法里,基金定投最能考核人的坚持。这种方式能自动达到涨时少买,跌时多买,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而且每单位的平均成本也低于平均市场价格,但是难度就在于是否能够长期坚持。
有的人能够坚持10年,在这十年中,经历过“跌跌不休”的惨境,也经历过小涨小跌的平缓期,但是,都没有半途而废,而是用十年的时间,最终让自己的收益达到了同期基金中的最高水平。
1998年3月,当我国发行第一只封闭式基金时,王女士参加了申购,从此开始了与基金的长达十年的不了情。最初,她用两万元申购了一千份基金金泰,上市后价格持续上升,身边炒股的朋友劝她卖出,但她坚持没卖,等涨到两块时才卖,用一千元本金居然轻松挣到了一千元。这是王女士在基金上也是在证券市场上挖到的第一桶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之后,基金市场也一直火了好几年。
但天有不测风云,中国股市在火了几年后,熊市悄悄来临了。漫长的熊市让大家感到痛苦和无奈,经济学家的预测不灵了,基金的投资神话似乎也破灭了。终于,在2005年,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王女士将封闭式基金卖掉了,只留下一千份基金兴华。
时间到了2006年9月,她不经意间听了一场基金讲座,让她忽然发现中国的证券市场已是冬去春来了。于是,在王女士40岁生日这天,她果断地将10万元投资到华夏红利基金中。周围的人都认为她疯了,但是她知道,她的坚持一定会有收益,等了这么多年,该是收益的时候了。
果然,仅8个月的时间,王女士的收益已翻倍有余。她庆幸,在最惨淡的时候没有半路放弃,而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整整十年,最终得到的还是收获。
像王女士这样十年的坚持,少有人能够做到。尤其是很多患得患失的人,更是容易在稍微有点涨动或者稍微有点跌的趋势时,就开始动摇、放弃,这样,很难得到好的收益。
对于家庭而言,理财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稳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信时间将会改变局势。相信很多半途而废的理财人士在看着那些本来可以进入自己口袋的收益,因为自己的提早放弃而流失时都有相同的感受。而因为坚持让自己获得更高收益的人,则一方面是庆幸,另一方面更是感激和自信。
其实,很多人在投资一项理财工具时,都有着侥幸的心理,也有遭遇风险的心理准备。按理说,应该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往往真的出现风吹草动时,很多人就跟风放弃了。有了坚持的想法,却没有坚持的决心;有了坚持的理由,却没有坚持的行动,最终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了。这种坚持之心,也不是通过训导能够说服的,只有我们亲身经历过,尝过一次甜头,才会真的相信坚持的魔力。
要学会理性消费
网上曾有过这样一则新闻:在推销员的游说下,刘女士一时冲动,居然买了10年都用不完的清洗剂,令她自己后悔不迭。刘女士说,上月中旬,一名推销员带着某牌清洗剂上门,免费为她家清洗了厨具、沙发等,效果不错。推销员称,目前正在做优惠促销,40元一瓶,买一箱30瓶送10瓶。刘女士担心买多了用不完,可“买的越多优惠越大”。经口齿伶俐的推销员一番劝说,刘女士冲动地花了2000多元买下90瓶清洗剂。
后来,刘女士渐渐发现问题:家里一个月还用不完一瓶。如此算来,这些清洗剂10年都用不完,而其保质期却只有3年。想清楚之后,刘女士想要退货,但是,因为是推销员上门服务,没弄清楚厂家、退货地点,也联系不上当时的推销员,退不了货。最后,刘女士只能常常看着满屋的清洗剂犯愁。
一位富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和其他事情一样,消费也是有原则的,和钱多钱少没有必然关系。任何决策的制定,需要的理性都远大于感性。不管你是多么感性、多么冲动的人,在作决策时,都需要如冰似雪般的理智,作购买决定时当然也要如此。
可是,面对无处不在的广告轰炸,人们太容易成为商业广告的俘虏。他们经常会一次次地后悔,然后下一次又义无反顾地旧戏重演。对女人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在商场推销员巧舌如簧的攻势下,女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买下一件又一件自己并不需要的服装,买下一件又一件家里根本用不着的物品。在导购的胡吹乱捧之下,本来不缺衣服的女人也慢慢觉得,自己就是缺了一件刚刚试穿的这件衣服。
王小姐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看着自己的衣柜里数不尽的衣服,总是头疼。“有时候陪朋友逛街,心里想好了绝不乱买东西,可是每一次朋友东挑西捡地没有买成,我却大包小包地拎回了家。每一次在店员的赞美声中,在女伴的赞许眼神中,我便会头脑发热。回到家里,面对一包包的购物袋,才发现我这个月又超支了。想想还是和老公出门省钱呀,他经常带着我从商场的楼上逛到楼下,然后空手而归,虽然有时候会郁闷,可是却控制了我乱买东西的欲望。”
理性消费的第一个观点也是基本观点,就是购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广告购买东西。当我们需要一种产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广告提供的信息,决定到哪去购买,买什么牌子的商品。广告只在我们需要某种商品时起作用。如果仅仅根据广告或是否名牌的标准来购买商品,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家里就会买一大堆没用的东西,这样做未免太不理智了。
判断自我需要的主要方法是仔细检查,是否因为缺少某种产品较大地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广告最喜欢说的话是:“这是你的最佳选择!”持理性消费观点的人则认为,广告并不了解我的实际需要,怎么能断定这就是我的最佳选择?总之,理性消费首先应该是利用广告,而不是被广告所利用。
理性消费的第二个观点是根据经济状况购买。我们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而不是根据广告或社会流行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
理性消费的第三个观点是货比三家。不难发现,有许多广告是针对一类产品的。在打算购买时,可以事先比较这些广告,比较产品的成分、性能、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比如,如果我们需要购买电脑的话,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要仔细阅读媒介上的有关广告,分析、比较各产品广告所提供的主要指标,或打电话询问,以作出正确的决定。如果他人已经购买了你正需要的产品,可以向他人询问参考,因为他人使用的经验有时比广告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不要只依赖电视广告获得有关信息。在需要购买技术参数较多、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电脑、摄像机等或是耐用消费品如彩电以及新产品时,最好阅读报刊广告,因为报刊广告能为你提供较详尽的信息。
理性消费第四个原则是用科学知识装备自己。如果特别需要某种产品的话,比如因身体健康原因特别需要某种保健品,应该适当地学习一些这方面的保健知识,也需要到医院去请教医生,用科学知识装备自己,以免被广告误导。
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每天都有广告,同时也经常播出或刊登关于某些产品的知识。正是从这些媒体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广告存在着夸大效用的问题以及学习机与电脑是有区别的等。要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多注意媒介上的这类消息,从有关书籍或杂志中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培养科学分析的头脑,而不要做广告的盲从者。
理性消费的第五个原则是在价格热战中保持冷静。商品价格是商品引起消费者购买欲的首要因素,所以,店前柜台边的促销活动,大多包含商家的价格策略。商店里,真的减价和假的减价在醒目的招牌上向你频频招手,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是真减价,更多的却是假戏。面对各种各样的减价,消费者心中要有杆秤,不要轻易掏腰包。
除了降价,“有奖销售”也让人们非常动心,于是,柜台边人头攒动,商家在消费者的盲动中屡屡受益。消费者在晕头晕脑中纷纷解囊的同时,丑闻也不断传来:某大商场颁布的特奖号码根本没发售;停在某商场门前作为头奖的奥迪车,在几个月的有奖销售活动中落满灰尘,最后悄然开走……而中奖美梦幻灭之后的消费者,只好面对买回的不实用的、当时的价格比现价多出一大截的商品懊悔不已。
以上我们告诉你的这些原则都是在别人付出代价之后得出来的。如果能把它们记在心里并时刻提醒自己,离理性消费也就不远了。理性消费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如何花钱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问题。
不可否认,生活中,人们常常是为了追求一种虚荣而从众,进行着奢靡的、盲从的消费,这也是现今都市人和职场人流行的一种心理。缺少固定的目标,缺少理性的思考,看到别人买车、买房,大家一窝蜂地去买,很少考虑自身的购买能力,结果往往是拿大把的血汗钱给自己的虚荣埋单。还有一部分人崇尚“炫富消费”,汽车、洋房、珠宝等应有尽有,为了一己虚荣互相比“阔”,还要拥有几款名车、几套别墅来衬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曾对由华尔街蔓延至全球的金融海啸这样评述:“一个炫耀财富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从另一层面说明一个让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国人的财商培养实际上还远远不够,常常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过度节俭,丧失良好的生活品质;要么是过度挥霍,白白浪费掉许多有效的资源。
其实,理性消费的观念,不仅要运用在消费领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要用心学习并用于实际。
省钱,从购物消费开始
购物消费是家庭日常开支的大项目,因此在购物消费中省钱就成了家庭日常理财的必修课。但很多人对购物消费省钱的技巧知之甚少,总在消费中吃亏,导致家庭开支总比别人的大。因此不妨来学几招省钱技巧。
购物前做好准备
做全职太太的颖,以前总是被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样样都想买,到付款时才大吃一惊——付款金额远远超出原计划。后来,在先生的帮助下,颖学会了挡住超市诱惑的“三大”法宝。
①拟好采购计划。进超市之前,先定好采购计划,拟好采购单,以“近期必用”为原则,把近期必要的商品名称和数量一一记录,严格照单购物。必要时坚持“走为上策”,也就是采购完计划内的商品后,扭头就走,不再留恋。
②定期采购。不少人在空闲时总爱上街逛超市,结果不知不觉地买回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因此,有必要制定家庭采购制度,规定一个月光临超市一至两次,并要严格遵守制度。
③做个购物独行侠上超市,携夫带子是大忌。一家人上超市,每个人都拿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采购车很快就满了,造成超支。
学会讨价还价
购物中,免不了要讨价还价。掌握一定的“侃价”技巧,既是节约开支之所需,也是生活开心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总结出了几个讨价还价的技巧。
①移情别恋。见到满意的商品,千万别做出爱不释手的样子,而要装着不满意而“移情别恋”其他商品,并显出对旁边商品很感兴趣的样子。
②挑肥拣瘦。看中了商品,不要显得很满意,而要东挑肥西拣瘦,吹毛求疵,尽量找出商品的多种不足。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毛病,也有助于你杀价。商品有了毛病,杀价就有了依据,卖主降价也心服口服。
③雪上加霜。时下,反季节销售或是时令商品积压处理随处可见。但是,不要管它“出血”、“跳楼”还是“流泪”,不要心太软,要来个“雪上加霜”,合理杀价一番。这样就可保证买回的换季商品虽要闲上一年半载,但绝对划算。
④佯装穷相。上街购物,不妨卸下你的“珠光宝气”,换上平民装或是不妨穿上土气过时的衣服“落后一回”,这样卖主看你是个平民,考虑到你的承受能力,出价不会高,杀价也容易。另一种装穷法则无须乔装打扮,只须将钱分处放。必要时说明你只有这点钱,卖者只要能赚,就会让价给你。
在网上寻找省钱的方法
事实上,有很多人已经尝到了网购的甜头。不过,也有人说,网上购物卖这么便宜,商家有赚头吗?
经济学人士说,消费者省的和商家赚的都是中间商的钱。规模庞大的市场造就了各级复杂的销售渠道,专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渠道,食品、日化用品的销售成本是15%~20%,数码产品的销售成本是20%~35%,百货、家居用品的销售成本是30%~35%,奢侈品的销售成本在40%以上。
这意味着,你在专卖店花500元买一个皮包,有200块被中间商吃掉了。而根据网络卖家的统计,同样一个包在网上给中间商的钱只有25元左右。假如这个包在网上卖400元,消费者能省下100元,商家还能多赚75元。
集体团购,人多折扣大
在一些店内,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这个东西多少钱?”“买一个两块,两个三块五。”把这个道理同时用到更多人的身上,就成了团购。这对买家的有利之处不言而喻,而对于商家而言,薄利多销,单利虽小,但是数量一大,利润也就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