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希望在转角
30670200000011

第11章 游刃职场,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4)

在职场上,要想成功地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后盾,才能把握好分寸。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没有十分的把握而轻易使用此计,难免会弄巧成拙。当你准备退一步之前,先要考虑按照你所掌握的对方的心理,对方是否愿意采取令你满意的行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的“以退为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9.该跳槽时莫犹豫

跳槽对于现代人来说,实在算不得一个陌生的词汇。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当前的公司里没有什么发展空间,或者认为晋升速度太慢,因此面对外界的重重诱惑,冲着那份诱人的薪资,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对于一份工作的衡量标准无外乎薪水的多寡、发展空间的大小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如果你的收入与你的付出并不成正比,如果你在原公司已经看不到发展的空间,如果你在现在的职位上学不到任何东西,说明你已经濒临职业枯竭期。此时的你,如果不及时改变状态,等待你的将是职业前途的“黑洞”。遇到以上的困境,晚跳槽还不如早跳槽,因为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现代社会,你跨出狭隘的“枯井”越早,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才会越大,你成功的概率也才会越大。此时,果断跳槽赢得自己应得的高薪和发展机遇,是你的当务之急。

35岁的马骏辉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专业,在一家大型机电企业做技术人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和出色表现,3年之后升任技术部主管这一职务。之后,马骏辉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了专业技术师资格证。大量血汗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开始负责大型项目的运作。当然,在一步步的升职过程中,他的薪水也大幅提升。后来,由于一个大型项目运营成功,他因出色地完成工作而被任命为整个工程部的经理。没承想,职位晋升了,他的工作也多了,不但要负责技术总监,还要做部门的管理工作。而他不太擅长管理工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马骏辉上任3个多月,公司上层“地震”,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转移。企业不再接大型的项目,而是转而作小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所以,他们的部门也被压缩到了最精简的程度。资金投入不到位,大型项目的实施放不开,有几个骨干工程师也辞职了。他的工作更加繁重。他也想过辞职,但是,觉得自己做了多年技术工作,如果跳槽的话,竞争力肯定不如年轻人。到现在,马骏辉还在这种摇摆不定中煎熬度日。

可以看出,马骏辉的管理经验缺乏,跳到别的单位退出管理层,职位和薪水很可能不如现在。所以,他一直犹豫。一年后,公司的情况仍然不见好转。他很苦恼,耐心也没有了,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现在马骏辉时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如果苦苦坚持下去,公司会不会裁掉这个部门?现在正是跳槽高峰,能否抓住机会跳出去,往什么行业跳,怎么跳?

不难看出,马骏辉的问题在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生转移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另谋出路的准备。马骏辉一直拖,不去正视现实。而且他也遇到了他的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作为总经理,但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他会时常陷入混乱。因此,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之路势在必行。

跳过高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那块弹力十足、能以力借力的跳板的话,那么即使有浑身的劲儿也难以跳出惊人一举。所以,跳板之重要可见一斑。那么,准备跳槽的我们应该借助什么有力的跳板呢?

1.充电,用知识武装大脑。参加相关机构举办的“短期就业培训”,这是保证到了新工作岗位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的“储备”。

2.选择“转行”,多积累经验。这一点只适用于那些有意转行的职场人士。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在公司内申请岗位轮换,在公司内选择新的岗位“转行”,不转换公司,只转换岗位,不仅由于“人脉”畅通能较快地适应新岗位,而且转行的成本要比离开公司转换要低得多。

3.学会和上司套近乎。这些人的眼光往往独到而知人善任,并且需要有能力的下属的协助。

4.善于“利用”朋友。多结交同行以及知识面宽广的朋友,互相提携和帮助。

对于跳槽,我们要始终记住那句尽人皆知的话,即“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自己具备了跳槽能力,机会来临时也自然能够水到渠成了。至于跳槽路上何时鲜花盛开,那就需要你主动而理性的思考,并具备科学的判断才能早日实现的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跳槽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职业含金量,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因此,在为自己的跳槽决策做准备时,很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助于自己的提高,这种提高可能是知识上的、经验上的、能力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人际关系上的。要知道,任何一个“站点”都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发展做准备。

10.恣意逞强只会走向反面

职场中不乏这样一些人,他们认为只有倾其所能地突出自己的能力,才能站稳脚跟。因此,他们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时时处处都要争强好胜的样子,而且总爱把别人比下去,把自己的能耐表现出来。但是,他们没想到这样做会过犹不及,处处锋芒毕露只能引起同事的反感,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是偶尔卖弄一点自己的知识,炫耀一点自己的才能,露一点“峥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一个人恣意地放任自我,恣意地逞能、逞强,那就很可能走向事物的反面。

在《庄子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扬扬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一个朋友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

回去以后,吴王的这个朋友就拜一位贤人为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一个过于逞能、逞强的人,很容易摆不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只有自己才行,其他人统统不行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自高自大的人……不承认世界上有比他更强更高的人,不承认客观实际,目空一切”。显然,故事中的那只“能耐”的猴子正是现实中一些喜欢逞强的人的代表。他们目中无人、藐视一切权威、藐视一切规则。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孤立自我、脱离群众。

从一所知名高校毕业的袁成彪刚到单位工作时,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处处帮助同事。一开始,同事们还很喜欢他的,可后来他发现同事们个个都疏远他,部门主管也时常刁难他,这让他一头雾水。

后来,袁成彪听到同事在背后的“议论”才发现,自己在他们眼里“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看似帮助同事,实则在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功”。同事小陈说:“他这个人虽然没有害人之心,但太过于表现自己了,总把别人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想方设法压倒别人,特别是有领导在场的时候他更是这样。那次,我的电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我叫钱姐帮忙,当钱姐正在帮我做事的时候,袁成彪却跑过来抢了钱姐手里的工具修起了电脑,还说‘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真笨。’虽然电脑修好了,但我心里一点也不舒服,人家又没叫你来帮忙。”

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一个人无论是在大事或小事、公事或私事、国事或家事等方面都过于逞能逞强,处处表现自我、突出自我,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在无形之中从许多方面都剥夺了其他人施展才华、能力的机会,无形中增加了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样一来所得的结果自然是像故事中的袁成彪这样:自己会处处碰壁和受阻,处于众矢之的的重围之中。就像伊索在《人生珍言录》里所说的那样:大胆傲慢的人常为生活的不幸所打倒。

另外,假如一个人过于逞能逞强的话,还会显得过于贪婪和不自量力。他会对自己、对他人不惜手段采取某些措施,从而使自己的人格、人品上留一些“不值得羡慕的色彩和符号”,大大地降低人格力量;同时,他会经常口出狂言,小事不肯做,大事做不来,变得虚荣心极强。

其实,那些喜欢逞能的“能人”,实际上是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技巧的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而成熟的能人,他不仅能驾驭自己的事业,而且能很好地驾驭周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这类人是不会不成功的。

当然,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成为“成熟”的能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喝几口水的,但要少喝或者不喝,至少不要发展到被水呛死的状况。

因此,我们衷心地劝告那些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们,当社会还没有对“能人文化”认同、容纳时,当“能人”还不具有相当的社会技巧、社会经验时,还没有足够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时,最好的方式还是悠着一点,不要太逞强。

喜欢争强好胜的人往往过得并不快乐,或许在把别人比下去的那一刻体会到了满足,但很快他就会又有新的“逞能”目标。说到底,是因为他们忘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快乐的秘密。当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就必然会导致同事之间的不良甚至是恶性竞争。职场中的这种不良竞争容易使人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心理,如攻击、逆反、压抑等。长此以往,必然对“好胜者”的身心都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