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30680600000005

第5章 内科(4)

生姜35克,木瓜500克,红枣25枚,醋50毫升。一起用沙锅文火炖熟。每日1剂,分3次食用,连服3-4剂。

功效:健脾化瘀,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c.马铃薯蜂蜜

鲜马铃薯1200克,蜂蜜适量。将鲜马铃薯洗净,加工捣烂,再用洁净纱布搅取汁,放锅中以大火烧沸,后改文火煎熬,浓缩至粘稠时加一倍量的蜂蜜,再煎至粘稠如膏状停火,冷却装瓶。空腹服用,每次1汤匙,每日2次。

功效:和胃调中。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腹泻

腹泻是指肠道的频繁蠕动引起稀便或水样便。腹泻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或表示肠道的功能紊乱。这种紊乱可由病毒、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能够阻止大肠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而在其他的病例中,炎症能使肠道分泌过多的液体进入粪便。腹泻的主要危害是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液体和盐进入血液,从而人的导致脱水。

腹泻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腹泻发生突然,常常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中毒。细菌进入消化道后,使肠道不能正常地吸收水分。急性腹泻的其他原因有酗酒、焦虑及患有伤寒和菌痢等疾病。慢性腹泻常常是结腹疾病,如结肠炎或肠道综合症的症状之一。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应该去看病,以便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表现为发热等全身症状,腹泻严重时,可有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应检查是否已患霍乱和副霍乱。

粪便的性状:稀薄水样便、糊状便、脓血粘液便、酱红色血水样便(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灰白色油脂状便(粪便量多,恶臭异常)。

【医生提示】

预防腹泻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食入可能被污染了的食物。有急性腹泻的人应该饮用大量的液体以免脱水。脱水是一种严重的状况,有生命危险,婴儿和少儿更是这样。

腹泻时最需要避开的食物包括甘蓝菜、豆类、奶制品等。其他食物包括小麦及含麸质食物如面包、面条及其他面粉制品。避免喝碳酸饮料。

发生腹泻的病人若发生以下状况,应尽快进行治疗:

a.发烧在38.5度以上。

b.粪便出现血丝、粘膜等物,或粪便呈黑色。

c.腹泻持续两天以上。

d.腹部或直肠剧痛。

e.出现脱水现象(目干及皮皱)、排尿减少或停止。

【治疗方法】

“氯苯哌酰胺”(易蒙停):可减少肠蠕动,对慢性腹泻特别有效。严重腹泻或感染性腹泻慎用,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小儿不适用。

“思密达”:可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对儿童急性腹泻效果较好。

此外还有“黄连素片”、“酵母片”、“双歧杆菌制剂”(丽珠得乐)、“乳酸杆菌制剂”(乐托尔)等也可选用。

口服补中益气丸、藿香正气丸、桂附理中丸、木香槟榔丸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吃出健康】

a.母鸡莲子羹

黄母鸡1只,莲子肉100克。先将黄母鸡宰杀去毛,洗净内脏,切成块状,与莲肉同煮烂后服食,分3次吃完。可以益气健脾,补虚止泻。

b.蒜泥米醋

大蒜10头,米醋300毫升。取大蒜洗净,捣烂如泥,和米醋徐徐咽下,每次约5瓣,每日3次。可以消炎止泻。

c.白木耳拌糖

白木耳20克,白糖35克,白木耳发后洗净,文火慢炖至烂后加入白糖拌匀,一次服下,每日2次。益胃生津,清热止泻。用来治热泻黄水,热臭难闻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引起结肠粘膜的弥漫性溃疡、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

菌痢是一种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尤其以夏秋季较多见。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

脓血便及里急后重。轻型:大便次数约3-5次/日,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一般无脓血,里急后重较轻;典型:大便1日十数次至数十次,开始呈黄色水样,有粪质,而后转为粘液脓血便,每次量少,里急后重显著;中毒型:此症状多不明显,大便次数不一定很多,性状也未必为脓血样,但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后取大便检查可发现脓血和粘液。慢性病者大便间歇或经常带粘液及脓血。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特别要警惕中毒型菌痢,可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或表现不明显时骤然高热;休克型出现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医生提示】

痢疾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有痢疾菌的粪便,通过污染食物、水或环境,就会把痢疾传染给无病的人。因此加强饮食卫生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患有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病人,或是没有痢疾症状的带菌者是痢疾的传染源。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所以预防痢疾,首先应当积极治疗病人,也要消灭苍蝇。

【治疗方法】

治疗细菌性痢疾,主要依靠抗生素类药物。常用的有“氟喹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伊诺沙星及环丙沙星等。但不能与含镁(如氧化镁)、铝(如氢氧化铝)及铁(如枸橼酸铁铵)等药物同服。因为二者在胃肠道结合,会使氟喹酮类药物失去抗菌作用。另外,儿童也不宜普遍应用氟喹酮类药物。

中医治疗宜分型辨治。

a.湿热蕴结(急性普通型菌痢):

症状:急起发热,腹痛阵作,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灼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导滞。方药:疫痢合剂。葛根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白头翁12克,木香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1日1-2剂。

b.疫毒壅盛型(急性重型痢疾、毒痢):

症状:壮热烦渴,腹痛剧烈,泻下鲜紫脓血,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洪数或沉伏。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益气。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加减。水煎服,1日1-2剂。必要时鼻饲或直肠滴入、灌肠。

c.热毒内闭型

症状:骤起寒战高热,头痛项强,神昏惊厥,血压升高,大便腥臭,秘结,舌红绛而干,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泻火开闭。方药:葛根芩连汤合泻心汤加味。生大黄12克,黄连3克,黄柏9克,栀子9克,黄芩9克,葛根9克,金银花15克,丹皮9克,赤芍6克,鲜石菖蒲9克。水煎服,1日1-2剂。

c.脾肾阳虚型

症状:久痢不愈,神疲畏寒,口淡食少,腹痛隐隐,下痢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15克,干姜9克,炒白术12克,吴茱萸12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9克,煨诃子9克,焦山楂9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d.阴血亏虚型

症状:痢下赤白,口干渴,至夜转剧,舌红绛而干,苔光剥,脉细数。治法:扶正止痢,益阴泻热。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阿胶15克,黄连6克,黄芩9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瓜蒌12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e.气滞血瘀型

症状:下痢已久,粪便夹有小血块,里急后重顽固,腹痛如刺固定不移,左下腹可按及硬结或索条状物,舌暗有瘀斑瘀点,苔白,脉细涩。治法:行气化瘀,导滞止痢。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肉桂12克,元胡12克,五灵脂10克,蒲黄12克,木香10克,黄连10克,内金12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吃出健康】

a.菱粉粥

菱粉、粳米各70克、红糖少许,粳米煮粥至半熟,放入菱粉、红糖熬煮至熟即成。

b.马齿苋

鲜马齿苋80克,水煎服用。

c.姜汁牛肉饭

鲜牛肉糜200克,姜汁、酱油、菜油少许,拌匀。粳米删克,蒸饭40分钟后,倒入姜汁牛肉,再蒸15分钟即成。

d.紫苋粥

鲜紫苋20克(洗净、切好)、粳米70克、食盐少许,煮粥服食。

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结石堵塞了胆汁从胆囊正常流往肠内通道的结果。胆囊炎也可能是由肠道感染逐渐向上扩散所致。患过胆中疾病的人发病率明显较高。

慢性胆囊炎如能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控制。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彻底或机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反复发作。少数长期慢性胆囊炎及合并胆道结石阻塞的患者,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或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

【临床表现】

本病往往缺乏典型症状,有些病人似胃病表现,有上腹痛、厌食油腻食物、嗳气、打呃、胃口差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些似慢性肝炎症状,有肝区、右上腹钝性隐痛,常牵涉到肩背或腰部。上述症状时隐时现,每因进食油腻后加重。当胆囊管梗阻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时,可出现胆绞痛、发热或黄疸等表现。

【医生提示】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送医院处理,否则可能会威胁生命:

a.出现黄疸。

b.右上腹有剧烈的疼痛。

c.发烧、恶心及呕吐。

预防胆囊炎应该注意饮食低糖、低脂,忌食油炸食品,巧克力也应少吃。注意控制,减轻体重。

【治疗方法】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黄6g,杏仁10g,苏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槟榔10g,鸡内金10g。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摄,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急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溲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g,陈皮6g,半夏10g,蝉衣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体弱气血不足而消化功能过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健运缓痛法,并嘱其坚持体育锻炼以期配合治疗。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术10g,茯苓10g,太子参6g,陈皮6g,竹茹6g,黄芪10g,焦麦芽10g,枳壳6g。

胆囊炎经常发作,脉象细弦,舌红口干,又有阴伤阳亢之象者,当用养血柔肝,疏调木土法:当归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蛎20g,香附10g,片姜黄6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若阴伤而阳热过亢者,两脉细小弦滑数,心烦口干急躁,夜寐梦多,形体瘦弱,甚则午后低热,当用养血柔肝折热法:金铃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郁金6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杏仁10g。

【吃出健康】

a.姜橘二金汤

生姜6-10片,橘皮、鸡内金各10克。加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调入白糖少许,水煎代茶饮,可常服用。

b.利胆汤

竹茹12克,枳实、茯苓各10克,陈皮6克,水煎20分钟,水煎代茶饮,可常服用。

c.利胆散结粉

玄明粉、海金砂、木香、广郁金等量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白开水或米汤送服。30天为一疗程。

d.消炎利胆茶

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加水1阗0毫升,煎30分钟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急性发作期可大量饮用。

胆结石

胆囊内胆固醇或胆红素结晶形成的一粒粒小团块叫胆结石。胆囊内胆汁化学平衡的改变不能造成结石形成,这种改变一般是高胆固醇和高血脂造成的。胆汁由肝脏产生,贮存在胆囊内,胆汁的作用是帮助消化脂肪。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纪大的人多见。

【临床表现】

有的胆结石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也有一些胆结石可能从肝脏中随胆汁流出,然后被卡在胆管中。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就会引起胆绞痛,使腹部右上方或肩胛骨间发生剧痛。胆绞痛是由于胆囊试图将胆汁流入肠中却无法流出的结果。

如果胆结石卡在胆管里一段时间,它会阻塞胆汁的出路,造成阻塞性黄疸。如果胆汁的出路被阻塞,另一种危害就是胆汁潴聚,造成胆囊发炎甚至感染,胆结石易诱发胰腺炎。

【医生提示】

(1)患胆结石的病人,平日宜适用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发作时卧床休息,病情严重者应禁食。

(2)如果胆囊结石没有症状出现,可不进行处理。但是结石的直径较大,超声检查认为胆囊形态不正常,病人年龄较大时,可考虑做预防性胆切除手术。

(3)一般而言,女性尤其易患此病。胆石症有明显的“重女轻男”的现象,女性发病率高出男性2-4倍以上;从年龄上看又以中年妇女居多,尤其好发于多次生育、肥胖、久坐少动、高脂饮食、长期服用雌激素的中年女性。

【治疗方法】

以下两种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奋乃静: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

谷维素: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中医认为本病可分为以下4型辨治。

a.心肾不交型。症见夜寐梦多,心中动悸,心烦急躁,梦遗精频作,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交通心肾。可选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等。

b.肝肾阴虚型。失眠,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可选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龟龄集、麦味地黄丸等。

c.心脾两虚型。症见面色元华,气短乏刀,头晕心悸,睡眠不实,舌淡苔白且润,脉虚或弱。

治宜补益心脾。可选用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内服。

d.心胆气虚型。症见夜寐梦多,舌红苔白,睡卧易惊,时时惊悸,脉细弱成弦细。

治宜补心安神镇惊。可选安神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琥珀多寐丸、酸枣仁合剂等。

【吃出健康】

a.桂圆枸杞桑葚汤

桂圆肉35克,枸杞子20克,桑葚子20克。上药共入砂锅中,加水600毫升,煮40分钟,滤汁再煎20分钟。两次煎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服下,每日1剂。功效补中益气,对失眠心烦、神疲食差有效。

b.莲子芯茶

莲子芯40枚,加少许盐水煎,每晚临睡前服。宁心安神,可治心烦失眠。

c.百合莲子银耳羹

百合300克,莲子60克,银耳30克。洗净后清水泡软,加水600毫升,加冰糖适量,放入大碗中上锅隔水蒸约1小时即可。可经常食用。可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d.紫菜猪心汤

紫菜40克,猪心1个。猪心切片,与紫菜入锅加适量水,同煮至熟烂。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系指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结石而引起的病症。

在我国本病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上者岁者居多。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人体尿液中含有一种晶体聚合抑制物质,它能阻止尿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等晶体从尿中沉淀出来。如果尿中晶体物质含量过高,或其抑制物质减少,都可能使尿中形成结石。尿液偏酸多形成尿酸盐、草酸盐结石;碱性尿液多形成磷酸钙结石。泌尿系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尿路不畅、地理气候、水源环境、种族遗传等因素,均可诱发形成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