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考证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30684200000010

第10章 洛邑与成周(1)

洛邑与成周为西周时期的东都和东周时期的王都所在,位于今河南洛阳一带。

西周初年,周咸王继承武王遗志,吸取殷商统治经验和武庚叛乱的教训,采取的新措施之一就是营建东都洛邑。洛邑被称为“天下之中”,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所以被选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於雒邑(即成周)。”1963年在宝鸡发现的何尊铭文上记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人民。’”由此可知武王时就很想营建东都洛邑。东都的建成是在周成王时,《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理均。”《逸周书·作雒》:“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以为天下之大凑。”《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

关于周初营建的东都洛邑由于文献记载的不同,也多有争议,主要在成周城的问题上。一种意见认为成周乃东都洛邑总名,包括王城和殷民所居的下都二城;另一种意见认为成周乃当时营建的二城之一,即位于洛水东的殷民所居之处。

南宋学者吕祖谦指出:“孔子序《洛诰》曰:‘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成周为总名之说)

“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汉书·地理志》河南郡)

“洛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成周为东都二城之一说)

不管是哪种说法,成周之名在西周时已存在,并且在东周敬王时成为国都所在。

东都建成后,成王曾一度迁都于此(何尊铭文:成王“迁宅于成周”),西周诸王(除康王外)也时常在此进行祭典、册命、赏赐、征伐等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往来于镐京和洛邑之间,很多青铜器铭文中都有所记载。

新都还设有着名的“成周八师”,又称“洛师”。很多青铜器铭文都有“成周八师”的记载,成为周初维护封建领主制、防范叛乱和反抗斗争的强大军事武装。

西周为犬戎所灭后,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从镐京东迁到洛邑,居于王城(考古发现证实东周王城并非周初所建王城),从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卒,至此以王城为国都凡12世;公元前519年周敬王为避王子朝之乱迁都到周初殷遗民所居之处,位于今白马寺东,即以后的汉洛阳,两城相距30里;公元前510年,晋人率诸侯修成周城,因周王居此,此处便成为都城。《史记·周本纪》:“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

从敬王经十世至战国时周赧王(公元前314至公元前256)又迁回王城。

建国以来对西周东都和东周都城遗址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果,基本确定了西周东都和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的位置,尤其是东周王城遗址,基本搞清了其历史面貌。

东周王城遗址范围的确定是在1954~1960年。它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和涧河(古名“榖水”)交汇处,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筑城年代在春秋中叶以前,战国及秦汉叠加修补,西汉后期逐渐荒废,隋末毁。城墙为夯土版筑,北城墙保存较完整,全长2890米,西城墙较曲折,北段位于涧河以东,南段位于涧河以西,中间断开,当毁于涧河水。东、南城墙大部分残损;另在北墙外发现深5米左右护城壕沟,在紧贴墙根之北1米左右还发现陶水管一段,直径约20厘米左右,管口沿城墙稍向外斜行,通往城外壕沟,当为排水设施。

城址西南为宫殿区。在今小屯村东南和瞿家屯一带。发现大片夯土遗迹,并有大量板瓦、筒瓦和瓦当堆积,应为宫殿建筑群所在。《国语·周语》曾记载:“榖洛斗将毁王宫”,此处正好位于毂洛交汇处,所以很可能是王城的宫殿区。

城址北部为手工业区。尤其是西北部发现大面积窑场。窑场附近发现战国时期灰坑88个,陶窑15座,水井3眼,房子1座,出土以陶器为主的大批遗物。据文化堆积及包含物推测,窑场始建于战国中晚期,延至西汉初年以后废弃。窑场东南发现了骨器场,再南发现石场,窑场西南方发现制铜器的陶范,范上附炼渣。另外1924年在东周王城内东北部金谷园路中段发现古窑址22座,其中东周古窑址4座,有陶窑2座,瓦窑1座,砖窑1座;余为秦汉时期窑址,金谷园路中段窑群规模大,延续时间长,显然有一批世代相传的陶工。这里或许是一处官办窑场。

城址的南部为东周时的粮仓所在。七十年代在东周王城南城墙的北边,汉河南县城南城墙中段南边一带探出粮窖74座,发掘3座,八十年代又发掘了6座。这里地势较高,土质坚实,是一处规模很大的战国地下粮仓遗址,时代约当战国中期至晚期。这批粮窖的发现,使我们对战国时期北部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新认识;发掘所得的遗物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数量为多,尤其是铁质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铁器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另外,62号粮窖中铜齿轮等精密的制动零件的发现,说明这一时期手工业机械制造的进步。出土遗物中的货币年代从战国早期直到战国晚期,横跨300年左右,实为罕见。它们与铜、铅料、铜浇芯、铜容器残片等混在一起,或许是作为废铜回炉之用。从弃置物来看,粮窖附近可能是一个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的集中区。

对东周墓葬区的探索也业绩颇丰。目前发现的东周墓葬区有三个:即东周王城中北部的王城墓区,王城东南部的王城墓区,洛阳市区以东金村大墓一带的成周墓区。下面把东周王城内的墓葬区的重要发现加以介绍:

在东周王城东北部和东西贯穿洛阳市区、横穿王城遗址的中州路南北两侧,钻探发现10余座大墓和8座车马坑,其中数座已清理。在王城中部的小屯东北发现4座东西一线的“甲”字形大墓,一号和四号大墓已掘。一号墓坑近正方形土圹竖穴,口大底小,墓口10×9.1米,墓底7.9×7.2-12.5米。斜坡墓道位于南方,全长40米,上口宽5.9米,底宽4.8米,墓圹四壁、墓道两壁均彩绘。圹下积石积炭,葬具一椁一棺,人骨已朽,葬式不明。此墓被盗,仅残存部分陶礼器、铜兵器、车马器和铁农具、石、玉、骨、蚌器等,值得注意的是遗物中有墨书“天子”石圭。

四号墓的规模比一号墓大,墓室为10.80×9.05米,墓底为9.05×7.47~13米。墓道总长77.20米,略呈梯形平面,北端宽7米,南端宽5.80米,为积石墓。葬具单棺重椁,内外椁之间分置4个边箱,椁室最上层还构筑屋脊状的木结构,此墓虽严重被盗,仍存留遗物1637件。此墓椁顶上的屋脊状木构建筑为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出土的彩色玻璃珠纹饰为古代中亚、中东地区常见,可证明战国时中原腹地与中东、中亚地区交流的存在。

另两座发掘过的“甲”字形积石积炭墓,位于中州路以南。五十年代清理的一座墓道长31.40米,宽4.20~4.40米,其北端有一长约9.40米,宽4.20米的平台。墓室底长6米,宽5.25~5.40米,墓深13.10米。葬具有棺有椁,积石积炭。此墓经盗扰,随葬品残存有一套鼎、豆、壶、爵、铃、编钟等铅质明器,还有铁制工具、铜车马杂器及玉、石、蚌饰等。

七十年代发掘的“甲”字形大墓,墓室位于墓道北端,状如两斗复合,规模为7.5~7.4×6.5~6.4~14.12米。葬具为一椁重棺,双棺髹漆。此墓被盗,但所出“繁阳之金”剑却是此墓的重大收获。此剑从铭文字体看为楚器。繁阳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北三十里淮水支流汝河北岸,属楚地。结合文献记载不仅证实了繁阳在中国古代是有名的产铜地,而且也说明当时铸器以繁阳铜所铸者为名贵。此剑雕刻装饰精美,至今十分锋利,也说明战国时期我国铸铜工艺的发达。但目前关于这柄楚剑如何流入洛阳还不清楚。

1972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南侧15米,北距四号大墓300~400米处,即东周王城遗址中部清理了一座战国中期车马坑。坑呈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坑内埋四马一车一犬。四马于车前排列整齐,显然属杀殉性质,一犬埋于紧贴右车轮的外侧。车马坑出土遗物采用错金银工艺,十分华美。从出土遗物四马一车一犬、并有弩机和铜镞来分析,此车可能是当时田猎之车。此批珍贵文物的出土,展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奴隶主贵族丧礼的反映。

1982年在东周王城中偏北部发掘战国陪葬坑一座。坑为长方形竖穴,坑底规模5.8×1.1-10.5米,出铜器120余件。其礼器组合为鼎、簋各10件,还有壶8件,盒8件,瑚4件,豆2件。乐器有编钟2套(一套13枚,另一套9枚)和石磬23枚。此外还有生活用具等。此坑所葬鼎簋数字超过《仪礼》等典籍所载天子“九鼎八簋”制度,应为周天子陪葬坑。上述位于此坑西南30米处。1957年发掘的战国墓出土墨书“天子”圭,墓主或许是此陪葬坑的主人。

此外在“甲”字形大墓的附近还发掘了一大批中、小型贵族墓和平民墓。

较重要的有五十年代在中州路西工段发掘的260座墓葬。年代约当公元前8至前3世纪,是自平王东迁至秦统一的整个东周时期。墓葬分竖穴墓(256座)和洞室墓(4座)两种,其中竖穴墓中南北向的237座,死者头多向北;余为东西向,死者头向东西均有;带壁龛的有30座;洞室墓则将洞室开在墓道的东或西侧。葬具有一椁重棺,一椁单棺和单棺,少数无葬具。竖穴墓中屈肢葬的215座,直肢葬的30座,11座不明葬式;洞室墓中皆屈肢葬。一椁重棺的墓坑较大,常有铜器随葬。而无葬具的墓坑则小且无随葬品。随葬品有陶、铜容器、铜兵器、车马器、玉、石、骨、蚌、象牙、贝及漆器等。墓中陶器基本组合是鬲、盆、罐,鼎、豆、罐,鼎、豆、壶,鼎、盒、壶。根据上述组合的形制变化可将这里的墓葬分为7期,每期年代不足百年。从这7期随葬品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七期划分至今对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具有标尺作用,是考古类型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东南墓区的重大发现有:

1995年在中州路西工段南侧,东周王城的东南部清理了一座春秋晚期的特大型墓,编号M5239。该墓由长度至少15.4米以上的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宽度(4.6米)和墓道宽度(4.4米)几乎相等,使墓葬的平面若一条带子,而且在墓道下部和墓室下部还有土圹坑,用途不明。从出土随葬品和规模推断属王室贵族墓。此墓附近还发现一批陪葬车马坑及祭祀坑,自南向北呈带状分布,陪葬马匹4~24匹不等,车坑未掘。发掘的祭祀坑深约9米,每隔2米葬犬数只,坑底西北角葬一七八岁儿童。在M5239大墓周围还清理了数座随葬7鼎铜器的墓和成组石磬的较大型东周贵族墓。此外附近还发现数千座东周墓和陪葬马坑,大中小型均有。

近年通过考古钻探和发掘得知在东周王城附近分布有许多东周墓葬,根据其分布规模表明它们很可能分属三大茔区:王城北面茔区主要分布在邙山南侧,王城西面茔区主要分布在涧西地区,王城东面茔区主要分布在涧、痉、洛三水之间。三个茔区较重要的发现有:

属于北面茔区的见于1953年在王城东北角外发现的烧沟墓地,发掘59座,时代为战国晚期。这批墓葬分为竖穴墓与洞室墓两种,前者43座,后者16座。竖穴墓往往有壁龛,葬式以屈肢为多,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陶器中施暗纹的占54%,其中M612所出陶器均施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