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考证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30684200000024

第24章 悬棺葬探秘

凡是到过三峡旅游的人,在尽情欣赏壮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会对江边悬崖峭壁上一个个神秘的洞穴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些洞穴里,放置着少则几具,多则数十具的木箱子,昂首仰望,撼人心魄。导游会告诉我们,那是古人的棺木,是一种流行于本地的独特葬俗,叫做“悬棺葬”。

长期以来,悬棺葬引起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悬棺葬的产生、发展、流行年代以及所基于的信仰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悬棺都处在高耸的峭壁上,研究工作非常艰难。人们对悬棺葬这一奇特现象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以至成了学术上一个难解的谜,被称为“千古之谜”。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任职于华西大学博物馆的美籍学者葛维汉率先开始了悬棺葬的研究。他主要从文献的角度,把悬棺葬同古代四川的少数民族联系到了一起。此后悬棺葬的研究一度成为热点,许多着名的学者均发表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文章。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这些研究多限于文献的考订,而少有实地的考察,更谈不上科学的考古发掘。这一千古之谜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学术难题。

解放后,重庆市博物馆的邓少琴先生等开始了有计划的实地考察,并从民族学的角度,将四川发现的悬棺葬与东南亚一带的发现作了比较,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女士花费十数年之功,只身徒步对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悬棺葬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写出了第一部悬棺葬的专着《中国悬棺葬》。八十年代是考古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许多考古学家参与到悬棺葬的研究中来,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原理,对悬棺作了更加细致而科学的分析。此后的研究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渐发展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悬棺葬的真实面貌逐渐为人所知。

其实悬棺葬并非仅仅分布在四川地区。根据调查,在我国南方的闽、浙、湘、鄂、云、贵、川、桂及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均位于临江面海的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地方。如福建闽江支流九曲溪两岸、浙江瓯江支流两岸、湖南的沅江、澧水及支流上、湖北长江三峡和清江两岸、四川乌江及支流两岸、广西湘江河畔等。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地方埋葬死人呢?

目前学术界存在着好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普渡灵魂说”,因为古代人们普遍希望人死之后,灵魂能够升入天堂,所以他们希望死者的灵魂登上他们熟悉的船,从熟悉的江海上到达天堂,因此许多悬棺多作成船形。另一种解释认为,当时的许多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对神秘莫测的高山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认为是神仙所居的地方,为了让灵魂早日升入天堂,将死者尽可能放在离神仙比较近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悬棺葬的选址并非基于任何信仰,仅仅希望死者的尸体不受洪水的侵袭,因为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最大的忧患就是洪水,现在三峡等地人死后,就尽可能葬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福建武夷山的悬棺葬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悬棺葬遗存,通过考古学中常用的碳14年代测定,已距今3400多年,相当于商周时期。清朝人董天工《武夷山志》里,记载了一个人神沟通的故事:仙人西王母曾邀请武夷山的众乡亲,通过虹桥到天上自己的住处作客。而架放悬棺的木条就是虹桥板,可见这些木条的用途是沟通道路,让悬棺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国。

尽管各地悬棺葬的位置一样,但是放置方式却不完全一样。较早的悬棺一般将棺木放置在天然洞穴或岩石裂缝中。有的对洞穴略加修整,如果洞穴不够宽敞,将棺木的一头悬空,用木桩支撑,从下向上仰望,就象“危梁飞栋”或“仙人晾衣”,如武夷山、三峡地区奉节县风箱峡内、巫溪县大宁河两岸等常见这种悬棺。还有的地方完全由人工开凿洞穴,大小以容纳棺木为限,一般长2米,宽和高各0.6米左右。有的则直接在峭壁上开凿小方孔,插入木桩,在木桩上架设棺木,此种做法与三峡地区常见的古栈道类似,在川南一带,这种悬棺最为普遍。还有一种较为简单,在临江的峭壁上,找一块较为平坦的突出的岩石,置棺木于上,上面并无任何遮挡风雨之物,这种在三峡地区较为常见。

不但悬棺的放置方式不一样,而且悬棺的棺木形状也有多种。最常见的是一种船形棺木,用整块木头挖成,分别作为棺盖和棺底,二者以子母口相扣合,整个形状就像带蓬的鱼船。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种船棺起了非常动听的名字,如“仙人舟”、“仙艇”、“石壁仙舟”等。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在武夷山清理了一具船棺,全长4.89米,底如梭形,柩底部首尾两侧内收作槽状翘起。此外,还有圆形棺、方形棺和木板拼合成的木柜形棺等。所有的悬棺棺木形状与同时期的平原地区棺木形状完全不同,总的来说比较简陋,没有平原地区常见的精美装饰图案,更没有套棺现象。

由于悬棺葬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普遍比较低下,悬棺葬属于一种非常简陋的墓葬,好象并没有明显的身份和等级的差别。这表明悬棺葬的主人们社会形态还比较原始。不但葬具简陋,随葬品的种类也很单一,数量也不多,以随葬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瓷器、竹木器为主。如考古工作者在江西贵溪仙岩清理的37具悬棺中,共出土遗物二百多件,以陶瓷器为主,包括罐、鼎、钵、坛等,还有竹席、竹管、竹筒、木案、木琴、木剑及少量纺织品、骨器、玉石器等,不见金属器。此外,几乎每具棺木旁均发现鳖壳,可能是一种祭品。

湖北三峡地区的悬棺中随葬器物极少,仅发现裹尸用的麻布、竹席和捆棺木用的竹蔑。

相对而言,川南地区的悬棺随葬器物较丰富。如1974年,四川省博物馆清理的10具悬棺中,仅丝麻质衣物就有100多件,陶器和竹木器有40多件。衣物都是死者穿在身上的,形状与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相似,如高领花边的上衣、彩色相间的花马褂、西腰的裤子、花边裙子等,花纹装饰繁缛,美观大方。竹木器主要是生活日用品,如竹简、竹篓、木碗、木梳等。

悬棺葬里丝麻质物和竹木器物较多,这是平原地区少见的,可能因为悬棺都处在离地较高的悬崖上,比较干燥,不易腐朽。

当然,棺木内除了随葬品之外,主体还是尸体。但是大多数悬棺里不止一具尸体,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考古学上所说的“二次葬”,即尸体埋葬一段时间后,再将尸骨取出,重新埋葬。这种葬俗在我国古代非常普遍,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这种葬俗,而悬棺葬里更加普遍。南宋朱辅在其着作《溪蛮丛笑》里,记载了居住于今川东鄂西和湘西一带的五溪蛮的习俗。人死后,后代背着尸体去埋葬,葬地的选择是通过射箭的方式来定的,箭射到哪里,就在哪里挖墓穴。穷人下葬之后,基本上不会再动了。富人则不同,经常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酿酒宰牛,在洞穴口举行盛大仪式,将尸骨重新取出,装入新的木函,重作悬棺埋葬。

二次葬时,由于尸骨多已腐朽,难于全部原样摆放,往往只取出部分骨头,象征性的摆放。如四川三峡地区巫山县错开峡的悬棺葬,有七、八副棺木互相叠垒,旁边有两副简陋的小棺,其中一副里装着头骨七、八个。而湖北利川建南河畔的悬棺中,棺木里没有头骨,而肢骨、肋骨、肩胛骨等则按顺序摆放。

作为一种奇特的葬俗,悬棺葬的年代和族属问题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研究,悬棺葬的年代延续时间非常长,主要流行于商周秦汉时期,但是晚到宋代仍然流行于部分地区。从整体来看,悬棺葬的分布特点是,东南沿海的最早,越到西南内地,年代越晚,因此长江上游的悬棺葬是由东南地区传播而来的。有学者认为,悬棺葬由东南向西南传播的原因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结果。但是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随着隋唐以后江南的开发,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从山林走向平原,与汉文化发生融合,此前并没有什么大的民族迁徙。

悬棺葬的族属问题在学术界争论较大。但是大家公认,悬棺葬并非一个民族的葬俗,而是古代许多民族都曾采用的葬俗,这些民族大多与居住于南方山区的“百越”有关。言其“百越”,是指数量众多,在我国古代的南方,各地居住着许多互不相同的小民族,他们的社会形态还非常原始,文化面貌比较落后,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百越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支系,如福建、台湾一带的“闽越”,浙江一带的“东瓯”,川东一带的“夔越”、“濮人”、“僚人”,湖南的“五溪蛮”等,都被认为是百越的一部分。分布于南方广大地区的这些民族均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悬棺葬,可能表明他们属于一个大的民族系统——百越。

百越均生活在江河湖海之滨,善于造船和用船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我国的先秦文献里,就有关于越人用船的记载。《吕氏春秋》载:“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谪越者,坐而至,有舟也”。在新石器时代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里,曾出土了一支船浆,可见我国先民用船的历史非常悠久。百越人死后,棺木作成船形,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悬棺葬都位于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人们是如何在绝壁上凿石开洞?又是如何将装有尸体和随葬品后,将达数百斤之重的棺木运到半空?在技术十分原始的古代,这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学者们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了关于悬棺葬升置之谜的种种解释。

一种方法是,在距江面不太高的崖壁上,通过栈道放置棺木。在三峡的瞿塘峡西口,现存65个方形凿孔,分三段成“之”字形排列逐渐上升,可能这些方孔是架设梯子用的。从梯子上登上悬崖,即可放置棺木。也有的地方直接铺设栈道,通过栈道抬着棺木入葬。

另一种方法是自后山悬吊而下。这种方法用的较为普遍,在高耸入云的峭壁上的悬棺多用此法。从悬棺的形状来看,一般在棺木上凿有方孔,用于穿绳子捆绑或吊升,在许多悬棺里发现了残存的麻绳。据考古人员的实际称量,一般棺木加上随葬品,总重量都在200公斤以上,要直接运上太高的悬崖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从崖后山顶往下悬吊。江面上看起来很高的悬崖,其山后却往往相对平坦,将棺木下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到峭壁上凿洞和架设棺木。据多次从事悬棺考古的人员介绍,多数崖壁上均有岩缝可供攀援横行,崖壁上往往还有许多可供落脚的岩墩或凹窝,人们完全可以在崖壁上作业。

为了确实弄清悬棺架设之谜,四川的考古工作者曾作了下吊悬棺的实验,结果证明,不借助任何机械,完全可以完成这一看似艰难的工作。

悬棺葬之神秘在于它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我们看来很奇特的葬俗,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在沿用。如台湾兰屿的耶美人和印度尼西亚的托拉贾人仍用此葬俗。对现代未开化民族悬棺葬的考察,成为我国悬棺葬研究的生动例证。至于流行悬棺葬的地区和民族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则是学术界又一个有待研究的难题。

葬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世界历史上千差万别的文化类型,必然会产生形形色色的葬俗。葬俗又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悬棺葬真正的文化意义。悬棺葬的存在,体现了古代生活在水边的居民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因为水是他们最熟悉的自然物,他们的所有世界观都是基于水的,与水密不可分的船是他们最熟悉的工具。他们希望死后,能够借助船形的棺木,到达他们向往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