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30813500000002

第2章 激发无穷潜能,创造无限成功(1)

确立目标,成就理想

假如一艘轮船在浩渺的大海中航行时迷失了方向,那么它就只能茫然地盘旋,无法到达期待中的口岸。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可能足以使它在大海与岸边之间往返几个来回。同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航向的轮船,始终在做无谓的旋转。而只有明确了目标并按照目标的计划一步步实施,才会如航向明确的轮船一样,正常地航行,顺利地靠岸。

皮特先生因为公务出差入住到某假日酒店,当听说酒店内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游泳池,一向喜欢游泳的皮特很兴奋。在公司总部所在地香港的时候,皮特先生就经常游泳,泳池中20米长的泳道,他一口气游50趟是件轻松的事,偶尔自己还会给自己一个挑战性的目标,试着游60趟或者更多。当其他泳客都已起身离开泳池时,他却越游越振奋,当再打破自己纪录时,皮特会感到那种成就感是运动健身之外的另一种收获!

可是,在目前入住的这家酒店里,他游不到10分钟就觉得无趣,而且游得很累,后来干脆不游了。为什么找不到原来的感觉呢?皮特很是困惑。喜欢“较真”的他很认真地找原因,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原先习惯的泳池是标准的水道,所以右去左回的前进方式让人觉得理所当然,要游的距离是很容易衡量的,不论游多少趟,你都会很容易计算出今天的成绩;而这家酒店则不然,它是不规则的,就像拼图游戏里一块拼图一样,在中间还延伸出一个酒吧,这泳池里没有起点与折返点,或者说你可以从任何一个位置开始游,这种游法一点都不好玩,因为找不到方向,没有了目标,让人忍不住想要放弃,这就是皮特先生真实的体会。

从皮特游泳这样一个看似轻松的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表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漫无目的就很难取得成功,而只有将目标明确并为之去努力奋斗,才将到达成功的顶点。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所高校对当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目标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31%的人没有职业和未来生活的目标;55%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4%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当15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之后,也就是2010年,这所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4%的人,1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他们当中不乏行业中的领袖、社会中的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55%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剩下31%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并不怎么如意,他们不知道该为什么去奋斗。

抛开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命运悬殊的差别仅仅在于:1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可见,当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而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古今中外,但凡功成名就之人无不在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人生的目标,然后为之不懈奋斗并取得最终的成功。惠特曼一生致力于写一本叫《草叶集》的书,结果成为美州最伟大的诗人;

海伦?海勒一生专注于学习写作,尽管她从小就又聋又哑又瞎,但她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之一;

亨利?福特一生致力于生产廉价小轿车,虽然他只受过四年小学教育, 而且白手起家,但他的努力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人;

乔治?派克一生致力于生产世界上最好的钢笔。虽然他仅在美国一个小镇上开始他的事业,却能使他的产品行销全球,即使今天,派克牌钢笔依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笔;

比尔?盖茨要让所有的人都用上电脑,他靠一个小小的“视窗”就征服了全世界……

由此可见,我们要想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就必须把这种“理想”明确化,而不要做一个漫无目的的人。有句话叫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的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正因为未来的不可预料性,所以我们应该多一些高瞻远瞩。当我们的目标在心中真正形成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会被自己心中的目标牵着走。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缺乏目标,自己的行为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焦点,即使花费更多的力气,也难以取得期待中的成就。这就好像在地球仪上爬行的蚂蚁似的,永远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正如法国心理学家伊蒙斯所说的:“没有了目标,便丧失了生存的目的和方向,而潜意识地决定生存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

一个人缺少能力,将一事无成。因此,能力是成功的资本。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一些人并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深入地挖掘下去。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不知道想要做什么,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如果你用心观察那些成功人士,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成功的真谛。

在美国,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来了许多动物,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从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它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着脸的。第二天一大早,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也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从来没人会游泳,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这个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

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之所以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有四点原因:

1.你会得心应手,做起事来备感轻松。而如果做不擅长的工作,会觉得吃力,时间一长很容易放弃。

2.擅长的事做起来比较容易,这会增强你的自信心,让你相信自己比别人更棒。众所周知,自信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擅长的事做起来会让你感到踏实,心无杂念。在这种专致的心态下,你会不断钻研手中的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将自己的能力向纵深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开发潜能。

4.做擅长的事会让你感到快乐,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切美好的感觉都会反过来影响你的工作,让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致儿子的一封信中提到: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坎,而迈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成大事者,使梦想成为真事,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不多……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做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愉快。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这是第一原则。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了解到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每个人的际遇都是不同的,但除了一些先天的因素外,其他都与自己有关,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此,你必须学会找准自己的所长,激发身体里的内在能量,铺就自己的成功之路。

也许你会认为“我没有什么所长,普普通通,毫无亮点”;也许你会认为“我的所长没有用处,只是蹦蹦跳跳,写写画画,这能做什么”……

不要妄自菲薄,你所认为的无用处,可能正是你的强势。每个人的优势都不同,有些可能显而易见,有些可能需要你去发现,这也是成功人士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前者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坚定的毅力,而后者轻易否定自己,也会就去了开发潜能的机会,更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从现在开始,不要坐在那里,一边打瞌睡一边做着无聊的工作,赶快行动起来,找准自己的特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越是危机处,越有新希望

大多数人喜欢安逸,害怕危机。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在职场中,时时面对着挑战,处处面临着危机,稍不留神,就可能一败涂地。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相信每一位职场人士都有切身体会。也正因此,大家都想方设法地躲避着各种难题,生怕把自己置于危机之地。

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越是危机处,往往越有新希望!

提起露丝?汉德勒你未必能知道她是谁,但如果提起芭比娃娃,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也是无数少女心中的梦想。而露丝?汉德勒就是它的创立者,是美国最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之一。现在,“芭比”娃娃已经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总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然而,在早期,有一些人对芭比娃娃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娃娃没有任何价值,反倒还误导了孩子,尤其是女孩,让她们认为拥有漂亮的外表就是拥有了一切。

可是露丝却并不这样认为,她为了证明“芭比”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花瓶,而是一个职业妇女形象的代表,就设计出更多种类的“芭比”,有医生、女企业家、警官,甚至还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

芭比娃娃的成功与露丝不懈的奋斗不可分割,她不停地超越着自己,不停地改进玩具。

然而,就在她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露丝被确诊为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与此同时,美泰公司的新主管开始将公司产品多元化,不再把生产玩具作为重心。无奈之下,露丝辞去了总裁职务,离开了自己和丈夫创立的公司。

对于女人来说,乳房被切除就等于失去了自信、魅力甚至是做女人的权利,而对于一个独立、能干的人来说,事业的失利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这两种巨大的不幸同时落在了露丝身上,对她来说简直是非人的折磨,可是这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从自己的病中获得新的灵感,为自己做了一个逼真的假乳房,取名为“真我风采”,并由此开始了二次创业。

露丝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但不是生产玩具,而是生产人造乳房。她的目标要使人造乳房非常真实,能使“一个女人可以戴一般的胸罩和宽松的上衣挺胸走在路上,而且非常骄傲”。

崛起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在那个年代,乳房病症仍然属于一个难以启齿的话 题,露丝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嘲笑和讥讽,即使是女人颇有微辞。

尽管面对着种种阻碍,但露丝还是坚持了下去。到了1980年,露丝公司人造乳房的销售又再一次创造了辉煌。

露丝曾经几次置身于危机之中,但她没有逃避,没有大哭大闹,怨天尤人。她所做的全部事,就是着眼危机,从危机中寻找希望。果然,出路就在转角处,当她用冷静的头脑来审视问题时,问题也回馈给了她一份大大的礼物。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躲避着危机呢?除了怕自己处理不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压力。当置身于危机之中时,压力会排山倒海般向你涌来,让你无法呼吸,终日岌岌可危。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认为,动机是需要——人的特征,和压力——环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

默里把需要和有机体内的紧张状态联系在一起,把需要的满足与紧张的降低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需要决定人的行为的内因,压力则是环境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

然而,压力并非完全是一件完全坏事,以至于如果缺了它,人们自己还要创造出压力。

有两名船长要指挥着各自的帆船横渡海峡。但是此时海峡上空乌云密布,眼看暴风雨就要来了。第一位船长考虑了一会儿,命令水手往船上装石头。第二位船长从望远镜里看见前者的举动,不免嘲笑对方的愚蠢,因为他认为让船减轻重量才能快速通过暴风雨,所以他命令把船上一切没用的物品都扔掉。

没想到,第二位船长的帆船在海峡中间被风吹翻了,而第一位船长的帆船因为载重很大,所以稳稳当当地渡过了海峡。

压力就像船上沉重的物品,如果你当它是累赘,拼命摆脱它,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而如果你放平心态,善于利用它,它就会帮助你渡过难关。

人的心理是有弹性的,就像弹簧一样,你越是挤压它,它的弹力就越大。同样,在心理压力下,生存需求和社会动机会将人的潜力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压力越大,激发潜力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此可见,假如你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正确面对压力,它就是受人欢迎、有益害的。反之,压力就会使人衰弱,就会成为不受欢迎、有害无益的。

要正确处理压力,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外界的要求,即压力是些什么,如何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它们;二是自身的承受力,即你如何对压力做出反应,以及根据反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成为促使自己成功的因素呢?

1. 接受现实。

有了压力不要去抱怨和逃避,只有接受现实才能改变现实。

2. 善于进行任务分解。

你的压力多来自于无法处理的问题,当你认为问题无法解决时,就会产生紧张感与压迫感。

你可以将事情分为四类: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

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根据分类,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可以暂缓执行。这对你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3. 寻求帮助。

人是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的,因此,你应该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看看同事、朋友有谁可以帮助你。不要把事情都一个人扛下来。